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共享时代的背景下,共享经济的发展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共享社区应运而生。基于老旧社区发展落后于城市发展的现状,通过点式介入手法对老旧社区的公共空间进行微更新,打造共享平台,并以此为中心点整合社区资源,激发居民自发性地向周边产生触媒作用。旨在能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内现有资源,不断微更新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给老旧社区注入新的活力,营造社区乃至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依靠增量土地资源来进行城市扩张,还要对存量的土地进行提升来获取城市创新力。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共享”理念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以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古城便河社区更新为实际案例,通过分析“共享”理念在社区更新中的实践,探究“共享”理念下社区公共空间的更新策略,探索在有限的空间范围中如何融合“共享”理念提升社区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3.
一座位于街道旁的小型基督教堂,通过巧妙的架空层设计,营造了城市街头的一处共享场所;其独特的沿街界面及出入口设计、保持街道在空间界面的连续性,成为街道的一个亮点。文章通过分析教堂的设计手法和理念,总结其共享性与连续性方面对于街道营造的经验,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贺炜 《建筑结构》2023,(10):182-183
<正>建筑空间更新设计是现代空间营造以及城市微更新设计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现代生活水平以及人们审美认知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参与公共化的城市空间,同时对于场景中的布置以及构筑品的需求也逐渐提升。城市共享化空间形态是一种开放式的空间,将建筑场景与城市景观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场景化空间,它注重空间的融入性,也通过共享化的方式让空间为人服务,也让建筑空间的更新设计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侯晓蕾  苏春婷 《园林》2021,(5):17-22
基于"人民城市"理念的老旧社区更新强调居民在空间更新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美好生活"为目标,关注社区居民自主参与度与空间治理关系,关注居民切实需求,鼓励打造自我造血的健康社区。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基于居民需求导向和参与式设计理念,研究老旧社区公共空间中居民的5大需求,记录和分析空间中居民的行为活动,提出社区文化与生活原真性的挖掘、碎片空间的整合利用、社区触媒介入激活和参与式设计营造等老旧社区景观微更新途径,并以北京市常营小微绿地参与式设计为例进行分析,旨在为老旧社区更新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增量扩张为主的大规模城市更新模式难以为继,城市未来发展形势趋向于精细化的存量规划。该文以城市存量社区空间为切入点,探讨了在城市更新理念转型背景下,自下而上式城市微更新设计方法在存量规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以及社区空间可持续更新发展的策略方法。将装配式建筑应用于社区空间的更新中,为社区空间微更新提供新的方法及可能。  相似文献   

7.
滨水工业遗产既是遗产,也是城市景观。从滨水工业遗产的空间形态出发,探讨城市景观的共享性,提出滨水工业遗产改造的3个特征和共享的5个特性。对上海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更新案例进行分析,认为其共享性有待提升。并指出以共享为导向的滨水工业遗产改造,将对城市景观的发展做出新的引领和呈现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老旧社区的微更新改造是城市更新实践的重要内容与方向。文章对老旧社区更新面临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活力再塑为出发点提出保护社区整体格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共空间活化改造、优化社区道路交通系统、更新绿化空间景观、营造智慧共享社区六大微更新设计策略。以平顶山市诸葛庙社区的微更新设计实践为例,探索微更新设计策略在商业中心的老旧社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共享文化是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词语,既见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见于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因建筑规划与设计也强调一种共享性与平衡化.以体育馆为例,其作一种公共建筑,既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又注重共享功能的实现,本身就带有一定共享性,以及对共享性有着独特的追求.故其在设计与规划时总会不自觉融入共享文化或体现共享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在共建共享型社会建设与存量空间更新提质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宿舍区公共空间的更新设计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以湖北工业大学北区学生宿舍公共空间为例,通过现状调研和对学生共享需求问卷进行分析,探讨了共享理念下宿舍区公共空间更新的原则与思路,并以服务设施、道路交通、景观绿化、交流活动四类公共空间为切入点,提出相应的更新要求,旨在为共享理念下高校宿舍区的公共空间环境更新策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国内市民社会涌现、存量优化大背景下建筑教育的转型和社区营造的兴起,并以2016"行走上海"社区微更新之塘桥社区的参与式进程的全景式介绍为主线,对照前述时代背景剖析了此次参与式进程设计的关键框架及其推行的缘由。工作坊摸索并践行了一系列行动主义的步骤与理念,即参与式观察引导,参与式过程、工具、场景的设计与空间实践,完成场所实验等进程;秉持人类学与社会学的格局意识,将自身嵌入行动者网络之中,将设计落实到近人尺度。从工具性与学科主体性的角度来说,参与过程设计、工具设计、场景设计是重中之重。讨论旨在为当下市民导向的城市治理与更新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希望对设计教育转型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如何处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完成功能与空间的整合是旧工业区更新中的重要命题。拼贴作为表现事物多元共存、和而不同的一种设计理念,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该文通过对拼贴概念的解析分析了拼贴手法的特点,回顾了拼贴从无形到有形、从平面到立体、从技法到理念的发展演变过程,并对拼贴手法应用于旧工业区更新中的必要性做了具体分析,同时结合相关的实例,解读了旧工业区更新中拼贴手法在功能、空间和异质元素三方面的主要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建筑共享的3种模式:传统的"全民共享",不断发展的"让渡共享"和新兴的"群共享"以及4种共享建筑学的空间形式:分隔、分层、分时和分化;指出新的空间形式和建筑类型学正在生成,共享建筑学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密切关联,作为一种新的设计理念,成为建筑创作多样性和建筑意义改变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场景空间的艺术照明特点,对西安浐灞生态区竹影廊桥的夜景照明设计进行了分析,应用艺术照明手法对景观空间各要素重新编排、组合、统一于一种新的视觉场景中,使游人对该景观得到更全面充分的视觉体验,深化设计主题。  相似文献   

15.
在对台湾新北市淡水老街社区更新及旅游开发观察的基础上,从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模式入手,探讨了社区营造对街区复兴及旅游开发的影响,通过对淡水老街几处公共空间改造的分析,论述了社区营造作为一种设计手法应对历史街区转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瑞典斯德哥尔摩哈默比水岸新城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其开放式社区设计。分别从社区的空间结构、交通组织、景观设计、公共设施四个方面分析了哈默比水岸新城的开放式社区设计手法。进一步从多层级的空间结构设计、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开放互动的景观空间、分散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四个方面提出了开放式社区的规划设计策略。以此为我国开放式社区的发展提供相关的研究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东四·共享际和打磨场·共享际这两个旧城改造项目的开发背景、设计及运营理念。尝试集设计、改造和运营物业为一体,提供全新体验感的生活场景,创造出一种能够与老城区共荣共生的新业态,为这个时代的老城改造之路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现代城市居民生活呈快节奏、需求多样化、功能社会化等特点。由于住宅空间面积有限,而住宅内部各项功能使用频率及利用效率不均等,部分在住宅中属于低频低效且公共性较强的功能空间,可尝试逐渐向社区转化,采用共享模式,既优化住宅户内空间,又提高资源设施的利用率。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共享经济与共享模式越来越多地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中。以现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导向,整合可共享的功能,进行集约化设计,并基于建筑学专业知识和设计技能,引入社区"共享盒子"设计理念,从功能分类、模块化设计、布置方式和应用实例4方面进行探索,以便为现代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共享服务,同时为社区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代农村教育理念和社区需求对农村小学边界空间提出了开放多元的要求,学校边界不应是生硬的分隔,而应是软化过渡。文章简单分析了当代农村小学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城村架构实验室的部分农村小学案例进行分析,并从识别性、过渡性、共享性三个方面提出农村小学边界软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新加坡新一代公共住房(组屋)项目案例的调研和分析,重点关注其设计中体现的共享建筑学理念,从组屋社区结合共享养老服务设施、共享绿化、共享社区中心三个方面,分析共享建筑学理念在建筑和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为共享建筑学实践提供参考。同时,分析如何通过设计实现共享建筑学理念,推动建筑类型学发展,引导新的生活方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