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氰化提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氰化渣,被视为是危险固体废物。氰化渣主要由黄铁矿、石英和硅酸盐等矿物组成。本实验采取静态吸附法,模拟了氰化渣中几种典型矿物及其复合矿物对氰的吸附。研究表明:矿物对氰的吸附呈线性特征,但吸附能力各不相同,各矿物对氰的吸附量大小顺序是q_(黄铁矿)q_(模拟氰化渣)q_(硅酸盐矿)q_(石英);石英对氰几乎不产生吸附,黄铁矿、硅酸盐矿物混合物和模拟氰化渣对氰的饱和吸附量分别约为13.89、1.09和6.89mg/g。开发了一种数学模型用来评估石英、硅酸盐矿物混合物和黄铁矿含量对氰化渣吸附氰总量的影响。红外分析表明,CN-吸附在矿物表面,改变了氧化产物,生成了新的物质,促进了矿物对CN-的吸附。  相似文献   

2.
氰化提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氰化渣,被视为是危险固体废物。氰化渣主要由黄铁矿、石英和硅酸盐等矿物组成。本实验采取静态吸附法,模拟了氰化渣中几种典型矿物及其复合矿物对氰的吸附。研究表明:矿物对氰的吸附呈线性特征,但吸附能力各不相同, 各矿物对氰的吸附量大小顺序是q黄铁矿>q模拟氰化渣>q硅酸盐矿>q石英;石英对氰几乎不产生吸附,黄铁矿、硅酸盐矿物混合物和模拟氰化渣对氰的饱和吸附量分别约为13.89、1.09和6.89 mg/g。开发了一种数学模型用来评估石英、硅酸盐矿物混合物和黄铁矿含量对氰化渣吸附氰总量的影响。红外分析表明,CN-吸附在矿物表面,改变了氧化产物,生成了新的物质,促进了矿物对CN-的吸附。  相似文献   

3.
新疆某矿石中的金矿物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物平均粒径为9.81μm,在磨矿细度0.075 mm含量75%条件下金的解离特征为连生金含量为52.25%,单体金含量为11.25%,包裹金含量为36.50%。本试验主要探索通过浮选方法回收矿石中金的可行性。通过试验,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含量75%、浮选浓度30%、捕收剂DT-2用量105 g/t、浮选时间12 min、粗选pH值8.5条件下,采用一粗二精二扫工艺可获得品位为9.48 g/t的浮选金精矿,回收率为59.23%。  相似文献   

4.
针对金精矿和氰渣中金含量的测定方法——封闭溶样活性炭吸附碘量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样品溶解不彻底,分析结果偏低等问题,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验提出改进方案,即试样经硝酸脱硫,采用NH4HF2-HCl-KM-nO4溶解体系溶解样品中的金,使试样中的金完全被溶解,所得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该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物质吻合,其精密度(RSD,n=5)小于0.5%。该方法又与火法试金、其他实验室以及生产样品测试数据对比等,均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陕西庞家河金矿是一微细粒侵染型矿山,矿石中金主要赋存于黄铁矿、毒砂及少量赤铁矿中,以显微可见金、显微不可见金两种形式存在;金精矿中金品位在40-50g/t,砷含量大约在3.65%-4.40%。本文着重研究二段焙烧、二次溶矿,对金精矿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金精矿和氰渣中金含量的测定方法——封闭溶样活性炭吸附碘量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样品溶解不彻底,分析结果偏低等问题,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验提出改进方案,即试样经硝酸脱硫,采用NH4HF2-HCI-KM-nO4溶解体系溶解样品中的金,使试样中的金完全被溶解,所得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该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物质吻合,其精密度(RSD,n=5)小于0.5%。该方法又与火法试金、其他实验室以及生产样品测试数据对比等,均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样品中金含量的测定是寻找和勘察金矿床以及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基础。本文主要报导样品中金的泡沫塑料分离、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为准确分析样品中金的含量提供可靠的分析方法。主要的分析流程为,样品经王水分解之后,在王水溶液的体积分数φ(王水)水为15%的介质中,用聚氨脂泡沫塑料吸附,用硫脲-盐酸溶液解脱。以金空心阴极灯为光源,辐射出金元素的特征光波,通过石墨炉中试料蒸汽时,被蒸汽中金的基态原子吸收,由辐射光强度减弱的程度,可以测得样品中金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乳山县化工厂1984年8月建成了一座日处理硫铁矿烧渣100吨的烧渣提金选铁车间。自1984年9月投产以来,运行正常。每年可回收金2000余两、银100多公斤、铁精矿7000余吨,成功地实现了从烧渣中回收金银铁等有价金属。 乳山县化工厂生产硫酸的原料是本县几个黄金矿山的副产硫精矿。它含有少量的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其中含的金、银,除少量的单体金、银外,大部份为同上述矿物及脉石结合的连生矿,或被包裹于其中的包裹金、银。经过硫酸生产焙烧、水淬后,原来的包裹金、银又有一定程度的暴露。同时由于焙烧失重,烧渣中金、银的含量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烧渣中平均含金可达4克/吨左右)。上述因素都给采用湿法提取金、银提供了有利条件。原料中的铁则在焙烧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因受硫酸生产焙烧条件的限制,其中以四氧化三铁形式存在的铁仅占铁总量的35~40%左右。  相似文献   

9.
金的物相分析—混汞浸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法称取两份样品。第一份样品用混汞法分离游离自然金,然后用碘-碘化钾溶液浸取连生体金。第二份样品经灼烧后,用碘-碘化钾溶液浸取游离自然金、连生体金、硫化物中金,减去第一份样品中浸取出的游离自然金、连生体金为硫化物中金。残渣用氢氟酸-王水分解,为其他矿物金。  相似文献   

10.
以位于研究区处于贵州省贞丰县的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载金矿物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点分析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对本区金的赋存状态以及主要载金矿物的典型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含砷黄铁矿可划分为四个世代;黄铁矿1(Py1)黄铁矿2(Py2)黄铁矿3(Py3)黄铁矿4(Py4);金矿床中主要的载金矿物为含砷黄铁矿,次为毒砂。研究区的矿床载金黄铁矿粒度细小且大多数黄铁矿具有环带结构。  相似文献   

11.
甘肃水洞沟金矿测金样品加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广英 《山东化工》2011,40(8):73-74,77
通过化学方法研究了矿石中金粒度的级别,金矿样的加工流程,样品加工质量的检验,解决了金矿样品加工中均匀性、代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确定了甘肃水洞沟金矿测金样品的加工方法。为不同金矿区选定合适的样品加工流程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单位金分析采用氢醌滴定容量法。通过近千个样品的分析,对于含石英脉的金样或被黄铁矿包裹的金样品的分解和滴定前的蒸发问题有如下体会。1金矿样品的分解因为样品分解完全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要使样品完全分解选择适宜的溶剂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工》2017,(6):1132-1135
为了回收山东某硫铁矿烧渣中金和铁,采用"硫酸浸铁-浸渣碱洗-新型非氰药剂KBF-1提金"的工艺流程。考察温度、矿浆浓度、硫酸浓度和浸出时间对铁浸出的影响,以及金浸出率对溶液pH值和KBF-1用量等的响应。结果表明,当浸出体系温度为70℃,矿浆浓度为15%,硫酸浓度为25%,浸出时间3 h时,烧渣中铁浸出率为60.34%;Fe_3O_4较Fe_2O_3易溶解;浸渣浸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pH值为10,KBF-1用量为3.0 kg/t,金浸出率达到89.45%。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22,(6):1132-1136
为了回收山东某硫铁矿烧渣中金和铁,采用"硫酸浸铁-浸渣碱洗-新型非氰药剂KBF-1提金"的工艺流程。考察温度、矿浆浓度、硫酸浓度和浸出时间对铁浸出的影响,以及金浸出率对溶液pH值和KBF-1用量等的响应。结果表明,当浸出体系温度为70℃,矿浆浓度为15%,硫酸浓度为25%,浸出时间3 h时,烧渣中铁浸出率为60.34%;Fe_3O_4较Fe_2O_3易溶解;浸渣浸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pH值为10,KBF-1用量为3.0 kg/t,金浸出率达到89.45%。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内某金精矿中金嵌布粒度细且大部分被黄铁矿、毒砂包裹,难以浸出的现状,采用HCl?H2O2体系对其进行酸性氧化预处理,分析了氧化预处理的机理和动力学. 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0.7 mol/L、矿浆浓度40 g/L、金精矿粒度小于48 μm占90%以上、搅拌速度400 r/min、温度60℃和H2O2浓度0.5 mol/L的条件下,金精矿中Fe和As的溶解率分别达45.9%和99.6%,利于包裹金释放和浸出. 酸性条件下,金精矿中的黄铁矿和毒砂可被H2O2氧化分解,符合产物层扩散为速率控制的固相反应收缩核模型.  相似文献   

16.
金矿石的岩石矿物鉴定和组分含量分析是相分析的基础,采用金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筛选出的含金矿石进行鉴定,分析了矿石中金的赋存形态及矿石的相结构。选用美国Agilent7700X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开展对金矿样品的矿石物相、总含金量测定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为类似矿物物相测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桥硫铁矿浮铜尾矿矿物工艺分析孙家寿,彭儒,罗惠华(武汉化工学院)EA强图里亚BA强图里亚(俄罗斯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院)新桥硫铁矿为大型多金属硫化矿床,主要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等、金矿物为含银自然金、银金矿等。为了综合回收有益元...  相似文献   

18.
龙王沟金矿床是近年来在西秦岭地区金找矿的新突破。金矿化主要产于60-°70°走向的退色蚀变韧性剪切带,退色蚀变韧性剪切带沿木其滩组第二岩性段与第三岩性段接触处发育,但主要发育于第三岩性段中;矿床的主要控制因素为退色蚀变韧性剪切构造带+黄铁矿化+石英脉,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金矿石和蚀变岩型金矿石;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方解石、斜长石等,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可见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等。矿石结构主要为鳞片变晶结构,残斑结构,它形粒状结构,构造主要有千枚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等;金主要赋存在早期形成的石英粒间、裂隙中外,少部分赋存于黄铁矿中,除黄铁矿外,还见有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载金矿物,黄铜矿和方铅矿有时呈不规则状或它形粒状分布在黄铁矿裂隙中,本文将金矿化阶段分为三期。  相似文献   

19.
金作为计价元素,其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空气—乙炔贫燃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污酸废水中金含量的新方法。被测样品经硝酸、高氯酸消解后,在2%硝酸介质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最大吸收波长242.8 nm,金含量在0.500~10.000 mg/L内符合郎伯-比耳定律,相关系数r=0.9999。利用该方法测定污酸废水中的金含量,标准回收率96.5%~108.3%,样品的精密度RSD在1.26%~3.15%之间。  相似文献   

20.
通常地质样品中金的含量较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金,前处理方法十分重要。本次实验采用王水溶解地质样品,聚氨酯泡沫塑料富集金,硫脲解脱,并用10μg/L Re做内标元素校正机体干扰及仪器信号漂移。金标准溶液曲线线性范围1~100μg/L。该方法测定范围为1~320μg/L,曲线回收率为95%~97%。实验探究了聚氨酯泡沫大小、溶解方式、溶解时间、稀释倍数、内标元素等参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简单高效,对大批量地质样品中痕量金的检测分析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