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会明  赵富国 《电力建设》1999,20(8):50-50,53
1 磁偏吹的存在及其危害性电站建设中,焊接质量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至关重要因素,而电弧燃烧的稳定性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先决条件。正常情况下,手工钨极氩弧焊的焊接电弧是非常稳定的,但在实际焊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因被焊管母材本身带有磁性,引起焊接过程中电弧发生偏移现象,即通常所说的磁偏吹。它的存在不仅增加了焊接的难度,同时在焊缝中容易产生气孔和未焊透等焊接缺陷,严重时会导致焊接无法进行。如何根据现场具体条件,快速、简便地解决这一问题,是摆在焊接工作者面前的课题。2 磁场方向的判定及退磁方法笔者在长期的焊…  相似文献   

2.
直流偏磁对变压器振动噪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向硅钢片的磁致伸缩特性是引起变压器振动噪声的主要原因,并且直流偏磁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变压器的振动噪声。本文首先测量了取向硅钢在不同磁密下的磁致伸缩蝴蝶曲线族,研究了轧制方向(RD)和垂直轧制方向(TD)磁致伸缩的特性,同时研究了直流偏磁对磁致伸缩特性的影响,然后用平均磁致伸缩曲线来模拟取向硅钢片的磁致伸缩特性,并将其应用到直流偏磁条件下一台160k V·A干式变压器空载振动的有限元计算。最后实验测量了直流偏磁条件下变压器铁心不同位置的空载振动,以及随着直流偏磁的增大,噪声声压级的值。综合有限元计算和实验测得的空载振动噪声值,分析了直流偏磁对变压器振动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开关电源中存储和传递直流功率,会在磁件铁心中产生较大的直流偏磁,限制了磁件铁心利用率和电源性能的提高。依据消除直流偏磁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双通道交错并联型Buck变换器的可以改变漏感的阵列式集成磁件,分析了集成磁件消除直流偏磁的原理,给出了两种改变漏感的方法,通过电磁场仿真表明,集成磁件在磁路不存在气隙的结构下消除了直流偏磁。  相似文献   

4.
逆变器中高频变压器偏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全桥式逆变器中高频变压器直流偏磁产生的原因,介绍了一种防止触发脉冲电压不对称,抑制直流偏磁的实用电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直流系统对周边电力设备的影响逐步受到关注。当直流系统单极大地运行或直流控制系统出现异常时,可能产生较大的直流电流注入相邻变压器。此时变压器可能产生直流偏磁。文中通过对变压器几种磁饱和特性的对比指出了直流偏磁的特殊性,结合现场波形特征分析直流偏磁及常见的偏磁抑制装置对保护设备的影响,指出现有直流偏磁保护判据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从直流偏磁出现的场景以及波形特征出发提出了对现有偏磁保护的多种改进意见。仿真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判据可有效提升直流偏磁保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四相电压调整模块中平面型可消除直流偏磁集成磁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由于电压调整模块(VRM)的磁件中存在较大的直流偏磁,限制了磁件尺寸和损耗的减小,进而制约了VRM向着低压大电流和“轻、薄、小”方向发展。文中以消除磁件的直流偏磁为突破点,提出了用于四相VRM的可消除直流偏磁的平面型两相集成磁件和四相集成磁件,并用“场”、“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电磁设计,使磁件铁心中柱和中轭的直流偏磁都得到消除,与现有集成磁件相比,具有绕组长度小,所占VRM主板面积小,绕组损耗小,绕组制造工艺简化,铁心得到最充分利用等优点。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直流偏磁对变压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蒯狄正  万达  邹云 《中国电力》2004,37(8):41-43
对江苏电网500kV变压器受到直流偏磁的影响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直流偏磁导致变压器噪声增加、变压器铁心过热、变压器温升增大,对电网安全运行极为不利。通过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计算,分析直流偏磁对电网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压电器》2015,(10):209-216
直流偏磁发生时,会影响变压器的运行,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整个电网的安全。文中指出了直流偏磁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对当前抑制直流偏磁的措施,如反向注入电流法、中性点串联电阻法、中性点串联电容法、中性点串联阻容法等方法的原理进行了综述,主要从技术和经济上比较了各个措施的优缺点,对这些抑制措施在国内外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介绍,展望了当前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直流偏磁可引发变压器噪声和振动加剧、无功损耗增加、继电保护故障等问题。从直流偏磁的产生原因及危害、直流偏磁计算、直流偏磁下变压器运行特性分析、直流偏磁抑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直流偏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直流偏磁研究的整个流程,为直流偏磁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SPWM逆变电源中直流偏磁产生的原因,对目前所采用的抗偏磁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以各桥臂中点电压作为反馈来抑制直流偏磁的新方法。可适用于单、三相逆变电源抗偏磁设计。  相似文献   

11.
在电力系统中,很多变压器接地的中心点都存在着直流电位差,这种电位差导致了直流偏磁现象。直流偏磁对变压器产生了很多危害,因此,对于变压器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来说,都对直流偏磁下电力变压器的运行性能非常重视,基于此,对变压器直流偏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现象,对当前变压器直流偏磁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直流偏磁的研究方法及成果进行详细分析。列出了直流偏磁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基本原理,详细论述了直流偏磁对变压器影响,对变压器直流偏磁的研究方法一般是通过实测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计算,以及限流和隔直是抑制直流偏磁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PWM变换器中输出变压器偏磁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PWM开关型变换器中,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一种解决直流偏磁较为实用的拓扑电路,并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该电路的有效性在20kHz/2kW的全桥逆变电源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可削减直流偏磁集成磁件在DC/DC变换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在开关电源中存储和传递直流功率,会在磁件铁心中产生较大的直流偏磁,限制了磁件铁心利用率和电源性能的提高。该文依据削减和消除直流偏磁的思想,提出一种用于两通道交错并联型Buck变换器的可削减直流偏磁的集成磁件结构,建立了集成磁件的等效磁路和电路模型,分析了集成磁件的交、直流磁通分布及其对变换器动态响应速度、稳态电流纹波和输出电流波形的影响,给出了集成磁件的设计公式,完成了采用这种集成磁件的两通道交错并联型Buck变换器原理样机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该文提出的可削减直流偏磁的集成磁件结构与现有结构相比具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主变压器偏磁现象是电压源型全桥变换器的主要问题之一.提出基于峰值电流检测偏磁抑制技术,确保施加在初级绕组上的正、反两个方向电压伏秒面积相等,从而消除偏磁.详细描述了基于峰值电流检测偏磁抑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电路组成,实验结果验证了峰值电流检测偏磁抑制技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中作者介绍了电力系统中直流偏磁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变压器运行噪声的影响,通过某220kV变电站主变在运行中出现异常噪声前后不同的运行工况及现场测量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直流偏磁对变压器运行噪声的影响,并提出了抗直流偏磁变压器的设计要点,及目前常用的几种抑制直流偏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中集成磁件无直流偏磁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开关电源中存储和传递直流功率,会在磁件铁心中产生较大的直流偏磁,限制了磁件铁心利用率和电源性能的提高。本文依据消除直流偏磁的思想,提出了利用移相控制策略消除直流偏磁的控制理论,并把该控制策略应用于双通道交错并联型Buck变换器的耦合电感,提出了两种控制方式,并分析了变换器的在两种控制方式下的工作过程,通过仿真和实验表明,集成磁件在磁路不存在气隙的结构下消除了直流偏磁,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偏磁的起因和消除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论述了变换器主变压器产生偏磁的原因和偏磁电流建立的过程, 指出了消除偏磁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是串入耦合电容, 本文指出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 提出了新的校正方法。在一种采用铁基微晶材料作主变压器, 功率高达30kW 的变换器中, 用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校正, 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周成福  洪兴援 《变压器》1994,31(2):30-31
变压器箱盖隔磁板焊接新工艺周成福,洪兴援,常宝华(银川变压器厂)一、前言隔磁板是对低电压、电流大于600A以上的变压器,为防止变压器运行时输出端子相与相之间产生环流造成发热而设置的。隔磁板采用非导磁金属材料,如铜、铝、奥氏体不锈钢等。目前,我国中、小...  相似文献   

20.
分析辽宁电网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针对现场直流偏磁检测方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智能运检建设需求,研发了一种变压器直流偏磁在线监测系统;目前该系统已经在辽宁徐家500 kV变电站得到应用,有效提升了该变电站2组主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