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冠胶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当调整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使用比例,在保证胶料各项常规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成品轮胎的高速性能和耐久性能良好,每年可节约成本420万元.  相似文献   

2.
北京化工大学研制出一种以粉煤灰为主体材料的新型橡胶补强剂(XRF),并已投入应用。大量实验证明,该补强剂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等)中的应用性能完全达到了同等替代半补强炭黑的水平。该技术工艺简单可靠,完全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主要原材料为粉煤灰、处理剂等,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好。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将天然橡胶弹性体胶乳和增粘树脂(松香甘油酯和萜烯树脂等)乳液芳混制备了天然橡胶胶乳系压敏粘合剂(PSAs)研究表明天然橡胶与所使用的增粘树脂在适当的比例内有较好的相容性,其PSAs具有所要求的剥离、快粘与剪切平衡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4.
最近,南昌市慧源化工厂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与南昌大学合作研制出IS—30型不溶性硫磺新产品。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  该产品具有化学惰性和物理惰性,因此有不喷霜、增粘、减少烧焦和延长胶料存放时间等优点。  该产品可用于硫化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广泛用于汽车轮胎胎体胶料、缓冲胶料、白胎侧胶料,并适于制造轮船、胶管、运输带、汽车橡胶件、电缆、乳胶制品等。慧源厂研制出硫磺新品  相似文献   

5.
以无定形活性水合硅酸钙、炭黑、白炭黑为填料,使用硅烷偶联剂对其改性,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并考察了改性剂种类、改性剂添加量、硅酸钙添加量、硅酸钙与炭黑、白炭黑的配合比例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硫化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炭黑、白炭黑传统填料相比,硅酸钙粉体具有降低胶料扭矩、缩短硫化时间的作用;填充硅酸钙后,天然橡胶的拉伸及撕裂强度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在填充50份4%S基改性的硅酸钙后,复合材料的100%、300%定伸强度与50份炭黑填充时相当;硅酸钙与白炭黑配合填充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在比例为1∶3、1∶1时各自达到最大值11.31 MPa、23.93 N/mm,优于白炭黑单独填充.  相似文献   

6.
对高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70#沥青的性能进行对比检测,着重进行60℃动力粘度和动态剪切试验以评价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性能,并以车辙因子G*/sinδ评价三种沥青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对采用这三种沥青的AC-20型混合科的高温稳定性、水稳性、低温抗裂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弹性沥青的动力粘度、车辙因子远高于其他沥青胶结料,能够大幅提高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而且对抗水损坏、抗开裂等其他路用性能也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7.
丁腈橡胶/天然橡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共混片材制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丁腈橡胶/天然橡胶/环氧树脂的共混得到一种对钢板粘结性良好并对钢板具有一定补强作用的新产品,考察环氧树脂的用量对胶片性能的影响。环氧树脂的加入使胶片和金属的粘接性显著提高,硫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但胶片的力学性能有一定下降,而胶片的硬度受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粘湿动力煤深度筛分是选煤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弹性筛面虽然能解决筛分过程堵孔问题,但在料群冲击作用下易损坏.为此,设计了刚柔耦合高弹性筛面,采用振动测试研究了刚柔耦合高弹性筛面运动学特性与空间运动轨迹,通过高速动态测试与筛分试验研究了粘湿料群的运动行为与透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刚柔耦合高弹性筛面结构.结果表明:刚柔耦合高弹性筛面与底部加强筋之间的碰撞使得筛面加速度和位移最高可达89.57 m/s~2和6.17 mm,分别为筛体加速度和位移的3.81倍和2.30倍,料群在筛面上的平均运移速度随筛面的加速度增大而增大,0~6 mm细粒级物料主要在A,B段透筛,而6~13 mm粗粒级物料主要在C,D段透筛;通过改变刚柔耦合高弹性筛面加强筋空间布置形式,调节刚柔耦合高弹性筛面的运动加速度,进而可以调控料群的运动行为与透筛分布规律,延长难筛分料群的筛分时间,粘湿动力煤的6 mm筛分效率达87.74%.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DMDC 的学名为 N,N—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酰—N',N'—二环已基次磺酰胺,结构式为在通常条件下,它是一种白色品体,熔点80~82℃,易溶于氯仿、四氯化碳等溶剂,难溶于甲醇,不溶于水。它是一种有效的橡胶硫化促进剂。对于它的合成,国外有过报道,在国内我们也已作过一些工作,对它的性能已作了初步的测试,发现在常规的硫化条件下,它是一个性能比较优良的促进剂。它的硫化效能高,用量可以比一般的次磺酰胺类低,硫化速度比 CZ 快,当然焦烧时间也略短。由它硫化所得的硫化胶弹性高,硬度较大,永久变形低,对一般的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郡可应用。由于合成它的原料易得,合成工艺简便,产率比较高,所以是一个有前途的新型硫化促进剂。为了给批量生产提供完整的依据,我们对合成中的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加料速度及 PH 值等因素作了详细的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比了间接法氧化锌和复合氧化锌S70、A20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间接法氧化锌相比,复合氧化锌S70、A20在天然橡胶中地分散更均匀,对硫化反应的活化效果更显著.使用不同氧化锌的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相近,而使用复合氧化锌S70的硫化胶耐热氧老化性能更好.复合氧化锌S70、A20中的锌含量低于间...  相似文献   

11.
石墨烯纳米片是由sp2组成的密实单层蜂窝状晶格纳米结构杂化碳原子,具有优良的热性能、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但由于其具有较大的表面能、较高的化学稳定性,石墨烯纳米片自身之间存在很强的范德华力,容易发生不可逆的聚集,使其难溶于水和常用有机溶剂,限制了石墨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本工作采用液相剥离法制备石墨烯,通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偶联作用,制备了石墨烯白炭黑杂化材料。白炭黑的修饰改善了石墨烯的分散性问题,有效解决石墨烯的自聚集和与基体界面结合作用弱的瓶颈问题,并且能够使石墨烯稳定分散,尤其是在橡胶基体中,从而改善天然橡胶的各项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利用铝酸酯偶联剂对氢氧化镁进行初步表面改性,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对初步改性粒子再进行接枝改性,通过表面修饰改善其在天然橡胶中的相容性,测试了氢氧化镁改性前后的红外光谱、亲疏水性测试、填充后天然胶的加工特性、力学性能和燃烧性能等。结果表明:与未改性氢氧化镁相比,改性后亲水性明显减弱,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有较大提升,阻燃性能稍有提高,说明改性氢氧化镁与天然橡胶的相容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波兰的法佐斯液压支架密封圈的基础上,采用国产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利用普通的塑料注射机,研制出国产TPU复合型煤矿液压支架密封圈。该圈机械性能好,高耐磨、高弹性、耐油耐水,并且在配方设计上做了恰当的考虑,而具有很好的加工性能,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14.
以新型稻壳源白炭黑与市面常见白炭黑作为天然橡胶填充剂进行对比,在相同配方条件下,研究不同白炭黑对胶料硫化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及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源白炭黑k-600含有微量有机成分,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为无定型结构,微观形貌呈球形,易分散且来源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物理机械性能;损耗因子(tanδ)较小,胎面胶具有较低的滚动阻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芳纶纤维(AF)、碳纤维(CF)以及聚酰胺纤维(PA)对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复合材料(NR/BR)性能的影响,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使得NR/BR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撕裂强度得到提高,其中芳纶纤维/天然橡胶/顺丁橡胶(AF/NR/BR)复合材料的撕裂强度提高最多,提高了22.5%;通过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分析得到,AF/NR/BR复合材料的"Payne"效应最明显,芳纶纤维与橡胶基体界面结合的最好;碳纤维/天然橡胶/顺丁橡胶(CF/NR/BR)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最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AF与橡胶基体界面无明显缝隙,PA在橡胶基体中分散不均匀。  相似文献   

16.
金属玻璃(非晶态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腐蚀性、高比强度和高弹性应变极限,因此在工程结构材料领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玻璃形成能力是制约其工程化应用的关键,因此从金属玻璃结构特性角度,评述了与金属玻璃形成能力相关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判据,期望推动金属玻璃合金成分设计与研制进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轮胎性能对橡胶的要求,阐述了开发1,2—聚丁二烯橡胶(1,2—PBR)的意义及其主要的性能,并对其与天然橡胶(NR)的共混料在轮胎胎面上应用的可行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天然胶期货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7月合约的每日收盘价为研究对象,采用的方法是单位根检验和方差比检验相结合,通过检验期货价格序列是否服从随机步游过程,来判断市场是否具有弱式有效性.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阶段,市场是弱式有效的,但在第三阶段市场并不具有弱式有效性,检验结果与近年来我国天然胶期货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利用直接共混法和包覆法两种方法制备了聚丙烯/天然橡胶/超细碳酸钙三元复合材料,研究了弹性体及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对聚丙烯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变行为的影响.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同等质量分数下天然橡胶对聚丙烯力学强度的降低程度要小于三元乙丙橡胶.而碳酸钙的最佳质量分数为25%,此时聚丙烯/天然橡胶/碳酸钙三元复合体系具有最高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复合体系的弯曲模量相对于聚丙烯/天然橡胶二元体系提高了57.1%.另外,直接共混物法和包覆法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呈现不同的趋势,天然橡胶与碳酸钙直接共混法对聚丙烯力学强度的保持效果要优于包覆法,而采用天然橡胶包覆碳酸钙的方法对聚丙烯的增韧效果要优于直接共混法.最后哈克转矩流变测试表明天然橡胶及碳酸钙的加入可以降低聚丙烯的平衡扭矩.  相似文献   

20.
选用乙撑双硬脂酸酰胺(EBS)作为白炭黑分散剂加入到天然橡胶(NR)中,研究其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添加EBS后,胶料的混炼功耗和门尼黏度降低,加工性能提高;胶料的焦烧时间(t_(10))提高,工艺正硫化时间(t_(90))降低,硫化特性得以改善;Payne效应下降,白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性也得到提升,提高了力学性能;EBS的用量为2份时,NR胶料的综合性能最优;与加入市售分散剂BA的胶料相比,加入EBS的胶料加工安全性和力学性能更高,对环境也较为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