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增永 《四川水利》2006,27(6):36-37
马边河径流系数偏大原因。主要是实测降水资料中缺少流域面积65%的中高山区的降水资料,而采用常规的平面面积加权计算时,其流域平均年降水量是偏小的。建议采用各级高程控制面积加权法,并考虑降水量随高程变化递增的趋势进行计算,将减小误差。  相似文献   

2.
星载降水雷达是太空中对降水观测最精确的仪器,目前星载降水雷达有TRMM PR、GPM DPR和Cloud Sat CPR,但对于三颗雷达产品的认识及应用还相对不足。在全球范围内对三颗雷达的样本进行了两两匹配,为确保匹配样本时空范围一致,样本间空间差异不大于2 km,时间差异不大于20 min。基于匹配样本首先对三颗雷达从多角度进行了交叉对比,最后将经过地面校正的TRMM PR和GPM DPR数据应用于研究青藏高原降水地形关系。结果表明:PR和DPR降水数据的空间分布和纬度条带分布基本相似;DPR相比于PR显著提升了对小降水的观测能力,CPR对小降水观测最准确,但是低估了中大降水,因而CPR在低纬度地区降水强度低于其他产品,但是在高纬度地区降水强度则高于其他产品;基于雷达降水应用表明,青藏高原大部分流域累积降水随着高程的增加指数下降,降水地形效应最显著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中部,降水呈现双峰模式。  相似文献   

3.
1984年底陆水水文实验站引进了一套美国SM公司的“适时洪水予报系统”,其中“雨量自动测报部分”经85~86年两年运行,发现其资料比人工观测值系统偏小,86年统计偏小-14.1%,最大偶然误差达-37.8%(通城点),除去因两种仪器安设位置不同,可能引起的误差外,是否有其他原因造成资料系统偏小,为此在86年10月我们对全部站点雨量翻斗进行了率定。  相似文献   

4.
将地面站点观测的降水数据作为基准降水数据,评估汛期热带降雨观测计划(TRMM)降水产品3B42研究型数据(V7)与实时降水数据(RT)的日以及月尺度数据在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流域的时空精度。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TRMM 3B42V7与3B42RT的日降水数据与站点降水数据相比,均系统性偏小,且相关性不是很好;相对而言,3B42RT与站点数据的偏差程度较小,相关性较好;月尺度数据与日尺度数据相比,月数据精度均有很大提高,且2种产品数据精度相差不大;在空间尺度上,TRMM 3B42V7和3B42RT都能较好地展现乌苏里江流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针对评估结果,使用加法和乘法模型对TRMM 3B42V7和3B42RT的月降水数据进行修正。修正后,2种TRMM卫星降水产品的月降水数据精度均有提高,并且加法模型修正效果更好。因此,可选取加法模型修正后的3B42RT月尺度降水数据用于汛期乌苏里江流域的相关水文研究。  相似文献   

5.
洪侃  郑骞 《浙江水利科技》2011,(4):23-25,32
选择瓯江中上游圩仁站、五里亭站、沙湾站为代表站,分析了代表站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等特征,采用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计算了代表站的降水趋势性。结果表明,瓯江中上游降水集中在4—9月,主要由梅汛和台汛组成;近50 a降水变化主要分3个阶段,1957—1962年、1987—2006年降水量偏多,1963—1986年降水量偏小;降水序列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属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承德市为例,全市耕地面积517.5万亩,而75.5%为旱田,农作物生长完全依赖于自然降水。受季风型燕山山地气候影响,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39毫米,且70%集中在7~9月份。降水量偏小...  相似文献   

7.
干旱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四川省的农业发展,为合理分析四川省干旱情况,干旱指数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四川省39个气象站点1960年-2013年的气象资料,分别计算1961年、1994年、2006年和2009年-2010年各站点相对湿润指数M、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利用Arcgis反距离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并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记录的四川省典型年干旱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评价四种干旱指数在四川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于1961年夏旱,M指数和CI指数均表现出无旱或轻旱,SPI指数结果较实际情况偏小,SPEI指数监测出了干旱的重灾区,效果在四个干旱指标中最好;1994年夏伏旱,M指数监测结果偏小;CI指数出现了空报,对川东地区和川西高原的监测结果偏小,SPEI指数在达县、巴中一带结果偏小,而SPI指数在成都、绵阳一带的结果偏小。2006年伏旱,M指数监测结果偏小;CI指数比M指数效果稍好,但结果仍然偏小;SPI指数和SPEI指数监测出的干旱特征与实际一致;2009年-2010年的冬春连旱,SPEI指数效果最好,M指数次之,SPI指数效果最差。SPEI指数最能反映四川省典型干旱年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1897年1月,龙州设站观测左江水位,这是珠江流域最早设立的水位站。1898年2月,梧州海关在梧州设站观测降水。1900年1月,在梧州开始西江水位观测。1907年4月及9月,南宁海关在南宁开始观测降水和郁江水位。1915年西江发生特大洪水,国民政府督办广东事宜处在梧州站第一次用流速仪施测流量,并委托桂林警察厅先后在桂林、西隆、百色、修仁等地设立降水观测和水位观测站。1916年在梧州开始西江泥沙测量。1918年在上林、武宣三林、贵县、桂平东塔、思恩府、玉林、永福、钟山英家、旧州等处设站观测降水或水位。1927年广西实验院(广西农事试验场)设有…  相似文献   

9.
王琳菲  韩新庆 《治淮》2006,(8):12-14
河南省周口市位于豫东黄淮冲积平原,多年平均降水量778毫米,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降水占年平均降水量的63.1%。地表径流主要由降水、地形等因素决定,年际变化较大,丰水年与枯水年径流量相差20%~30%。由于近些年来工矿企业发展较快,特别是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加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致使大量的污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排入河道,造成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不同程度污染,地下水超采严重,水环境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是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利用昌江流域水文站的实测降雨量资料,对昌江流域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以及年际变化进行分析,揭示该地区的降水变化规律,从而为研究这一区域的旱涝灾害规律和水资源利用提供帮助。研究结果表明:(1)昌江流域降水的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旬降水量不均匀性系数是月降水量不均匀性系数的2倍,呈先降后升再降的波动趋势。(2)昌江流域年内降水集中度波动较小,范围为0.32~0.46,旬、月降水集中度相近;降水集中期进入主汛期多在4月份。(3)昌江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从20世纪5 0年代至21世纪初年降水量经历了偏丰-偏枯-偏丰-偏枯4个阶段,2个偏丰或2个偏枯阶段时间间隔约为40年。  相似文献   

1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吉林省中部旱情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以吉林省具有气象监测要素的中部三个墒情站进行BP模型预测。以2002-2009年降水、蒸发、气温、风速、土壤含水率均为实测资料。通过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潮分析,预测姑果显示,平均绝对误差为-0.9,60%预测值偏小,相对误差小于±10%占70%、小于20%占93%,相对误差能够满足预测要求。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以用于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国土面积10.2万km~2。其中长江流域3.89万km~2,淮河流域约6.32万km~2。2002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22.2mm,折合降水总量941.4亿m~3,比多年平均偏小7.3%,属于偏枯年。全省当年水资源总量268.02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85.72亿m~3,地下水资源量100.59亿m~3,重  相似文献   

13.
近期潼关水沙变化对河床冲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以来,潼关水量和沙量大幅减少,洪峰少,流量小,历时短,含沙量高。1986-1999年汛期平均水量120亿m^3,比前期减少40%-60%,日平均流量大于3000m^3/s的出现天数和水量均减少90%以上,沙量变化较小,含沙量成倍增加,致使潼关高程汛期平均下降幅度明显偏小,比非汛期上升偏小0.10m,比建库前汛期平均下降值偏小0.08m,若与控制运用初期相比,则偏小0.30m为了适应入库水和条件的不利变化,水库运用方式多次进行调整和改善,但河床淤积仍较1985年前严重,潼关高程逐上升,尤其1994年以来,入库水沙量在前期大幅减少的基础上又明显减少,潼闹程居高不下,长期变动在328.00-328.35m之间。  相似文献   

14.
利用50 a来博尔塔拉河流域2个气象站1960—2011年的降水观测数据,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法和线性回归方法对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降水量呈现上升趋势,降水增幅倾向率为14.7 ram/a,且年际变化大。近50年来降水资料系列存在一个明显的枯、平、丰变化周期。其中1960—1980年降水量为偏枯阶段,1981—1995年降水量为平水阶段,1996—2011年降水量为偏丰阶段。研究成果可为博尔塔拉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近45 a来艾比湖流域5个气象站1959-2003年的降水观测数据,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法和线性回归方法对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45 a来降水量呈现上升趋势,降水增幅倾向率为11.8 ram/a,且年际变化大。近45 a来降水资料系列存在一个明显的枯、平、丰变化周期。其中1959-1980年降水量为偏枯阶段,1981-1995年降水量为平水阶段,1996-2003年降水量为偏丰阶段。研究成果可为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变化 (1)气温变化特征 1906-2005年100年间全球年均地表气温上升了0.74℃,其中1956-2005年50年升温达0.65℃;20世纪后半叶可能是过去1300年中最暖的50年.其中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升温最明显. (2)降水变化特征 观测表明,降水在数量、强度、频率和类型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表明,20世纪全球陆地上的降水增加了2%左右,但各个地区实际的变化并不一致.在北半球大陆中高纬大部分地区,20世纪降水增多最为明显,30°N~85°N陆地地区降水量增加7~12%,且以秋冬季节最为显著.热带(10°N~10°S)增加2~3%;但是,在北半球副热带陆地地区,年降水量却明显减少,这在非洲北部表现得特别明显,而在南半球0~55°的大陆区域的降水增加2%左右.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长江上游地区ERA-interim再分析降水数据,结合流域内65个实测站点的降水数据,计算流域以及站点年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利用降水偏差、偏差百分比、合格率等多种指标,分析ERA数据在长江上游地区的适用性并进行校正,以补充实测降水资料。结果表明:(1)ERA降水在年、春、夏、秋、冬的变化趋势与实测数据近乎相同,可直接采用折算系数整体校正ERA年降水数据;(2)流域内海拔高的观测站点ERA降水估计值与实测降水数据偏差明显增大,海拔低的观测站点ERA降水估计值与实测降水数据偏差相对较小,并且流域东南部的降水偏差整体小于流域西北部;(3)利用折算系数整体折算1979~2012年、夏、秋尺度各站点ERA插值降水数据,各站点拟合后年、夏、秋序列与实测降水偏差30%以内的站点合格率分别为98.46%,92.31%和70.77%。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1961~2007年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丹  程先富  张群  鲍伟佳 《人民长江》2011,42(23):23-26
为揭示安徽省1961~2007年的降水变化规律,利用安徽省78个气象站1961~2007年降水数据,基于R/S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变换等方法,对降水时间序列进行了线性趋势分析、突变分析和周期分析。结果表明:47 a间安徽省年降水量呈现出增加趋势,夏、冬季平均降水呈增加趋势,春、秋季呈减少趋势;年降水和季节降水都存在Hurst现象,降水过程具有反持续性;近50 a间安徽省年降水量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偏湿、偏干、偏湿3个阶段,四季降水也具有突变性;年降水量和四季降水量均具有周期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融合降水产品在太行山区的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区地形复杂,气象站点稀少导致降水实测资料匮乏,卫星降水产品是实测资料的有效补充。以太行山区为研究区,采用国家气象站点观测降水为基准数据,通过连续评价指标(R、RMSE、RB)和分类统计指标(POD、FAR、CSI)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制的中国区融合降水产品进行质量评估,并探讨海拔、坡度和坡向与产品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融合降水产品与地面实测数据之间有着良好的相关性(R>0.7),但相比原始产品相对偏差和均方根误差仍较大。在降水探测能力上,融合产品提升明显,全序列站点日降水命中率达到0.65,误报率为0.33,特别是对夏季降水的探测精度更高(POD=0.76,FAR=0.32,CSI=0.56)。海拔对融合前后的产品精度有显著(p<0.05)的影响,回归分析显示,在20°~30°的坡度范围存在产品表现的拐点,融合前后降水产品均在南坡表现较差。融合降水产品在经过地面观测数据的校正之后,降水产品精度和降水捕捉能力都有显著的提升,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太行山区的降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泗交水文站属运城市小流域森林石山区代表站,通过收集整理该站39年的降水和径流观测资料,分析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对降水径流关系进行指数拟合(相关系数达到0.81),并采用奥尔切柯普氏及水量平衡方程式对多年平均径流深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多年平均径流深偏大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