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门峡水利枢纽从1989年起汛期进行浑水发电试验,优化汛期调度运用。最近几年汛期,在深入分析进出库水沙变化和冲淤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了水沙调节。汛期发电与排沙分阶段运用,洪水多沙期降低水位泄洪排沙,恢复库容;平水期控制305m水位发电,入库泥沙经坝前空水段分选,出库泥沙减少,颗粒细化,过机水流减沙效果更为显著。选择适当时机排沙3~4天,全水淤积物可全部清出库外,库容恢复后调沙效果进一步提高。回水末端以上河道不受空水影响,河床冲刷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三门峡水利枢纽从1989年汛期进行浑水发电试验,优化汛期调度运用,最近几年汛期,在深入分析进出库水沙变化和冲淤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了水沙调节。汛期发电与沙分阶段运用,洪水多沙期降低水位泄洪排沙,恢复库容;平水期控制305m水位发电,入库泥沙经坝前壅水段分选,出库泥沙减少,颗粒细化,过机水流域沙效果更为显著。选择适当时机排沙3 ̄4天,壅水淤积物可全部清出库外,库容恢复后调沙效果进一步提高,回水末  相似文献   
3.
汛初,三门峡库区堆积了大量的淤积物,各级运用水位的回水范围小。经泄洪排沙运用,淤积物基本得到清理,305m水位回水延伸到北村附近,调沙库容增至0.5亿m^3左右。此时,壅水淤积物分布在北村以下,上段河道不受壅水影响,河床冲刷继续发展。进入非汛期运用后,潼关--GyDuo段淤积量主要来源于运用水位大于322m,尤其是324m水位期间的部分入库沙量。潼关高程年内升降变化与潼关--GuDuo段冲淤量密切相关;年际间,潼关高程与潼关--GoDuo段河槽淤积量之间呈线性变化,即潼关--GoDuo段河槽淤量增减0.023亿m^3,潼关高程随之升降0.10m左右。  相似文献   
4.
1997年汛期黄河潼关站枯水水少,仅发生一次流量大于3000m^3/s的洪水,汛期水量55.53亿m^3,较多年平均值偏枯69.3%,是1929年以来水文记载的最小值。洪水前,在潼关以下宽浅河段进行清淤疏浚,采用射流冲沙的方法,以冲为主,冲沙与扰流相结合进行作业,疏浚主河道中的浅滩,封堵串流汉道。清淤后,河势趋于规顺,浅滩段比降增大,水流相对集中,河道形态发生有利变化,增大了河道泄洪输沙能力。7月  相似文献   
5.
孙绵惠  龚坚 《人民黄河》1998,20(12):20-21
三门峡水电站汛期发电,因水流含沙量高,泥沙颗粒组,水轮机过流部件气蚀磨损严重机组运行工况差,发电出力低。最近几年汛期,在分析水少变化和冲淤情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运用方式,通过合理地调节水沙,减少了过机水流的泥沙数量和粒径,提高了汛期发电效益。1973年12月于1997年汛末汛期累计发电23.64亿kW.h,平均每年汛期发电0.985亿kW.h,其中1994-1997年平均汛期发电量为1.819亿W  相似文献   
6.
非汛期流量小 ,悬移质及河床泥沙颗粒组成变粗 ,是潼关河床淤积的基本原因 ;凌汛期冰情加重 ,潼关以下河道流冰搁浅堆积 ,以及冰塞壅水上延 ,导致河床淤积增多 ,是非汛期潼关高程升幅最大的运用时期 ;桃汛对潼关河床有明显的冲刷作用 ,适当降低起调水位 ,能改善淤积分布状况 ,增大洪水冲刷效果 ,降低潼关高程 ;水库高位蓄水加重了河床淤积 ;河道输沙条件对潼关高程上升起着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绵惠 《人民黄河》1995,17(7):10-13
通过对三门峡水库1994年汛期各阶段的水沙条件,运用情况,冲淤变化和水沙调节等特点进行汛期排沙与发电应分阶段运用,并根据水沙变化和库区冲淤情况适时调度、合理调水调沙的运用方式,有利于库区泥沙冲淤平衡,降低潼关高程,减少过机泥沙,提高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8.
汇流区黄河主流摆动常引起渭河河口位置及汇流方向的变化,下段河道河势随之改变。潼关-大禹渡段主流游荡,河床宽浅,水流分散;大禹渡-灵宝老城段河槽束窄,水流集中,河势以弯道发育为主;灵宝老城--三门峡水库坝前段河势基本稳定。1977年大洪水以来,潼关--大禹渡段河道主流摆动加剧,河槽展宽淤高。大禹渡以下湾道发育,弯曲半径变小,弯道河长增加。由此引起滩岸坍塌,河槽展宽坦化,河床淤积升高,同流量水位上升。  相似文献   
9.
1996年凌汛黄河小北干流冰塞壅水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孙绵惠 《人民黄河》1997,19(4):12-14,20
1996年1月中旬,黄河三门峡库区大禹渡一带处在坝前水位315-316m的回水末端,因寒流入侵,气温下降5-7℃,河道积冰增多,在流量300m^3/s左右的情况下,弯道的狭窄水域卡冰封冻,水位壅高。长时间的低温风雪天气,以及大风降温初期在黄河小北干流和潼关河段所形成的冰凌堆积,又直接导致冰塞水节节上延。  相似文献   
10.
三门峡水库建库以来,根据库区淤积和潼关高程变化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库区淤积的措施。建库初期水库运用方式由蓄水运用改为滞洪排沙运用;枢纽工程增建和改建的泄流孔(洞)全部投入运用后,库区大量冲刷,潼关高程下降,为调水调沙运用创造了条件。1986年以来入库水量大幅度减少,库区淤积增多,潼关高程上升。为了适应水沙条件的不利变化,对水库运用方式作出相应调整和改善;在潼关河段实施清淤疏浚工程;加快河道整治步伐。由此,潼关以下河道形态发生有利变化,泄洪输沙条件改善,潼关高程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