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吴茂成  杨增晖 《通讯世界》2016,(14):267-267
冶金连铸的自动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连铸机的生产效率和铸坯质量,PLC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编程简单等特点,将其运用到冶金连铸电气控制系统中,可以大大提高冶金连铸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使工艺精度有效提高,同时可以减少铸坯表面夹渣和铸坯的裂纹指数,提高铸坯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马交成  刘军  王彪 《电子学报》2015,43(8):1616-1620
连铸生产过程中,铸坯内部温度场无法实时测量,表面温度难于准确测量,而稳态传热模型不能模拟实际工艺参数频繁变化的浇注过程,本文建立了实时凝固传热模型,并对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考虑到铸坯表面随机剥离的氧化铁皮对其测温的干扰,研究建立了基于面阵的CCD测温系统,并结合数值分析方法,消除了铸坯表面氧化铁皮对测温的干扰,还原铸坯表面真实温度,使测量的铸坯表面温度波动在±10℃范围内.通过采用CCD面阵测温、射钉测厚以及数值分析方法,实现了基于多信息融合的铸坯温度场在线测量,为二冷配水动态优化和铸坯温度场闭环控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Windows环境下红外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AGEMA系列红外热像仪的特点及我研究所设计的图像采集卡的硬件性能,开发了基于Windows3.x/9x环境下的红外图像微机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的设计融合了当今先进的图像采集和处理、数据库管理等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功能强大等特点。尤其是增加了序列热图直接写盘、热图局部发射率修正、温度曲线拟合、局部区域管理、红外热图数据库管理等,使系统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红外数据库的设计可方便地进行设备状态监测及维护,提高检测效率。文中详细介绍了该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各模块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何倩 《电子测试》2020,(9):137-138,33
主要介绍了连铸铸坯喷号改造的原因和重要性,由人工喷号改为自动喷号的过程。详细介绍了由机械手代替人工喷号带来的便捷:全自动控制,减少人工干预,能够对铸坯坯头进行除磷。整个系统采用西门子PLC硬软件设计,喷号采用ABB六轴机器人成套设备,HMI集中控制一体化控制理念,形成实时数据报表和相关曲线,系统还带有语音报警和摄像监控功能,实现连铸铸坯喷号的无人值守,且铸坯喷号清晰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水雾环境对红外辐射有着较强的衰减作用。在工业生产中水雾环境十分常见, 连铸二冷区铸坯的冷却装置采 用的就是人工水雾系统, 而准确掌握连铸二冷区铸坯表面温度对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二冷区 大量水雾对连铸坯表面非接触式测温存在干扰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 Mie 散射理论的校正方法。首先根据现场使 用的气水喷嘴进行模拟实验, 分析现场水雾的水流分布, 建立水雾状态模型; 然后分析水雾状态模型下红外辐射的衰 减特性, 通过模拟试验计算得到相应的消光系数, 并利用朗伯比尔定律得到红外辐射衰减的校正因子, 将校正因子添 加至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系统中进行实时温度值的校正。研究表明, 通过校正因子的导入能够有效地提高非接触式红 外测温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红外热像技术(The rmoaphy)y是利用红外辐射照像原理,遥感人体体表温度分布状态的一种现代物理学检测技术,红外热成像仪是一种能够探测极小温差的红外摄像机.它能将目标物的温度差异转换成实时的视频图像,显示在监视器上,故又称温差摄像.红外热像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称为医用红外热像仪,它所摄取的图像称为医用红外热像图(Medical thermograph),简称热图. 医用红外热像仪能精确、实时、动态的采集记录人体表面的温度变化和分布形态,反映与温度密切相关的机体某些功能状况的变化,这是目前其它医用影像学所不具备的功能,同时由于它只是被动接受机体发出的热信号,本身无任何辐射,因此它是研究人体温度变化、观察疾病的一项绿色无创功能性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7.
陶瓷坯体烧成过程中红外热图像库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HR—2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实时测量陶瓷坯体烧成过程中的热图像,并利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形成热图像库管理系统,可对热图像进行有关的温度分布曲线、多点温度测量、区域平均温度测量、多幅图像显示比较、模拟三维图像显示、图像直方图和等温区域显示等处理。  相似文献   

8.
TVS-2000红外热像仪图像信息的快速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TVS-2000红外热像仪原机配置的信息处理软件不能实现实时采集、显示、处理等缺陷,研究开发了热图像数据的快速采集、存储及处理软件技术。通过GPIB接口在PC机与红外热像仪之间进行通信,实现了温度数据的快速连续采集;将采集存储的温度数据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并对其进行多种处理,以利于用户获取最关心的信息。这些分析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其中静态分析可以得到热图像上任意点的温度值,任意区域内的温度分布直方图,任意水平、垂直线上的温度分布剖面及其最高、最低、平均温度值;动态分析可得到任意点在给定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走势。文中介绍的新配置系统及实现的功能和软件设计方法,对于配有GPIB接口的智能仪器具有普遍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二冷水的主要作用是为连铸二冷段提供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冷却水,针对此介绍了二冷水L1和L2控制系统数据通讯的优化模式,及对现有二冷水系统的升级改造。系统升级后提高了铸坯的表面和内部质量,并且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红外热像无损检测中所重构的数字图像的缺陷对比度,从而提高红外热像无损检测的缺陷探测能力,研究了主分量分析法及其在红外数宇图像序列处理中的应用。介绍了主分量分析法的原理;用该法对实验中采集的红外数字图像序列进行处理;以信噪比为指标对图像处理效果进行了定量评定。研究表明主分量分析法不仅消除了红外热像无损检测中的加热不均效应,而且使图像序列中图像的信噪比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图像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因此是红外热像序列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供目前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o Management,PDM)系统对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控制能力,实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实时测量与监控,提高管理质量,结合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CMMI)在软件领域的成功经验,适应硬件产品开发领域的需要,在介绍了CMMI的主要思想之后,重点论述了以CMMI为基础定制企业PDM系统的可能性。对产品开发框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CMMI的PDM系统概要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分区技术的定义,分区的组成、最低配置和用途,最后阐述了分区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使用隐写软件Steghide隐藏信息前后图像T、A、P点数目变化规律的分析,对每幅图像构造一个特征 向量,并且结合支持向量机提出一种基于OC_SVM的Stegthide检测算法,同时,实验结果给出了该算法在不同信息嵌 入量情况下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4.
高霞  马美红 《数字通信》2012,39(5):43-46
通信、计算机领域的发明专利审查过程中,针对权利要求书中涉及伪代码的情形存在不同的审查观点.在对伪代码与自然语言、标记性程序语言进行辨析,以及对现行发明专利审查规范进行分析溯源的基础上,提出应站在技术人员的角度,按专利审查的一般标准,判断其是否符合专利申请的撰写规定和授权条件,权利要求是否清晰,再进行一致性审查的建议,对其他领域类似情形的发明专利审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逐步建立,但是各应用系统之间自成体系,从而导致了每使用一个系统就要重新登录一次,给用户的使用和管理员的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文研究基于CAS的单点登录系统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使用和管理困难问题,介绍了基于CAS的单点登录系统应用设计研究,系统采用用户管理LDAP轻量级目录服务、CAS中央认证服务,设计了一个统一管理界面,通过Web服务传递用户参数,实现了多应用系统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片上可编程系统的视频车辆跟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具体产品中算法实现复杂且基于计算机(PC)平台的纯软件环境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视频车辆跟踪的嵌入式实现方法.利用可编程片上技术,使得视频检测摆脱PC平台的依赖.以Nios Ⅱ软核处理器和外设知识产权(IP)核为硬件平台,结合模拟/数字信号转换(A/D)和数字/模拟信号转换(D/A)的视频接口,以μC/OS为操作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IMS的固定移动融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国内运营商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阐述了通过引入IMS进行固定移动融合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重点对基于IMS的固定移动融合网络构架和实现固定移动融合的网络演进策略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曾岳  何新田  刘竹林 《通信技术》2010,43(2):110-112,115
由于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和混沌参数非常敏感以及生成的混沌系统具有非周期性和伪随机性的特性,近年来混沌系统在密码学领域中得到了较多的研究。提出了有关混沌系统在保密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明显加强了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特性。研究证明了它的有效性,正确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平台迁移和软件适应需求变化能力的提高一直是电子商务应用中的难点,而MDA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的途径.该文主要对MDA的核心技术及框架模型作了剖析,最后以企业中的订购系统为例对此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