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原子层沉积技术及其在光学薄膜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原子层沉积(ALD)技术的发展背景,通过分析ALD的基本工艺,并与传统薄膜制备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介绍了它在膜层的均匀性、保形性以及膜厚控制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着重列举ALD在减反膜、紫外截止膜、折射率可调的薄膜、抗激光损伤薄膜及复杂结构光子晶体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指出了目前ALD工艺在光学薄膜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ALD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研究膜层光学薄膜参数测量方法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各种测量方法的理论思想、测量准确度、测量范围。综合比较了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研究了测量不同类型薄膜系统膜层光学薄膜参数的最佳测量方法。最后总结了膜层光学薄膜参数测量方法的发展,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硅的理化特性以及在光学薄膜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对电子束沉积硅薄膜时的温度、真空度进行了确定,并对其沉积速率的稳定性以及石墨坩埚的使用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硅膜在0.5μm~5 μm波段范围内的折射率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非线性光学薄膜制备技术的进展,分析比较了无定形膜,极化取向膜,LB膜及单晶膜在制备与应用方面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利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设计光学薄膜的具体过程.由数字滤波器设计软件,按照光学薄膜的设计要求给出光学薄膜目标谱传递函数,将光学薄膜传榆矩阵表示为格型数字滤波器传输矩阵的数学形式,导出等光学厚度光学薄膜传递函数的递归关系式.利用光学薄膜传递函数递归关系,采用剥层算法计算出各膜层的折射率,得到满足目标谱传递函数的膜...  相似文献   

6.
LCD用光学薄膜市场最新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面板及其生产所用材料和零组件(尤其是光学薄膜)的国内外生产和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液晶面板的上游原材料成本大约占液晶面板的70—80%,制作液晶面板需要采用各种光学薄膜,如偏光片、彩色滤色片、扩散膜、反射膜、微透镜膜片、棱镜膜、增亮膜等。本文对这些薄膜和生产偏光片的基材TAC膜、PVA膜等的发展动态分别进行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光学薄膜的激光诱导损伤与材料带隙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丹  朱自强 《光电工程》1999,26(4):58-62,68
采用多光子吸收电离模型讨论了光学薄膜的激光诱导损伤与其材料带隙的关系,报实际光学薄膜存在大量的非化学计量比化合物缺陷时,损伤阈值的变化,给出了光汪膜的损伤阈民其材料带隙的关系曲线,理论上解释了实际光学薄膜较理想光学薄膜的损伤阈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实际光学薄膜中存在大量的非化学计量比化合物缺陷。  相似文献   

8.
空间光学薄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光学薄膜技术在我国空间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显著,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本文概述了目前光学薄膜技术在我国空间技术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未来可能的应用领域。鉴于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光学薄膜技术在空间的应用具有特殊的要求,总结了空间环境对于光学薄膜的特殊要求。最后,介绍了表面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近年来研究的各类空间用光学薄膜,包括红外滤光片、闪电探测用超窄带滤光片以及线性渐变滤光片等的研究情况及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实时光学薄膜膜厚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光电极值法基础上采用一定的信号采集方法、数据处理和极值点判断算法,通过硬件电路和高级程序语言设计了膜厚监控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对光学薄膜镀制过程进行实时在线跟踪,以及对膜层厚度的准确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应用导波光学技术测量“夹心”光学薄膜的特征参数的方法,并研究了比较简单的结构(由二、三层膜组成),检测到了高折射率薄膜的各向异性。从不同结构的膜系中的同类薄膜的比较中发现了单层膜与膜堆中对应的“夹心”膜之间在折射率和各向异性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陷光结构在GaAs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陷光结构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在光伏器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硅基太阳电池中陷光结构的应用很常见,然而在GaAs薄膜太阳电池中陷光结构的报道并不多。详细介绍了陷光结构的原理及其在GaAs薄膜电池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综述了GaAs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常用的三类陷光结构:正面陷光结构(包括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锥等)、背面陷光结构(如镜面背反射层)以及混合陷光结构。大量研究表明,陷光结构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GaAs薄膜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一定程度上达到降低电池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AZ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技术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概述了国内外AZO透明导电薄膜的多种制备技术和开发应用进展。详细介绍了磁控溅射、溶胶-凝胶、脉冲激光沉积、真空蒸镀、化学气相沉积等工艺在AZO薄膜制备中的研究现状,并且在对AZO膜与ITO膜性能比较的基础上,指出AZO薄膜的产业化前景好。  相似文献   

13.
碲氧薄膜是很有希望的可擦写光盘介质材料。本文用射频溅射技术制备碲氧系统的薄膜。测定热处理前后薄膜的光学特性(光透过率、反射率、折射指数、光吸收系数和光能隙)和 X 射线衍射特性,并研究了这些性能与靶材的组份关系,还测定了这些薄膜激光喇曼光谱,并讨论它们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光波导在光电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复合光波导结构是在平面光波导上涂覆高折射率薄膜而得到的。基于复合光波导的生化传感器具有非标记、可逆、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环境污染监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复合光波导的结构和机理,综述了基于复合光波导的生化传感器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The optical rotation and selective transmission spectra of ambichiral sculptured thin film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transfer matrix method. The results of optical modeling showed that at lower angular rotations the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mbichiral sculptured thin films are the same as chiral sculptured thin films. At higher angular rotations, two circular Bragg regimes appear. An ambichiral sculptured thin film in one regime reflects left circularly polarized (LCP) light and in a second regime reflects right circularly polarized (RCP) light.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ambichiral sculptured thin films with twist and layer defects as spectral holes are also reported.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无水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钛酸锶钡光学薄膜,系统研究了预处理和退火温度对钛酸锶钡薄膜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光性能的影响,优化了薄膜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膜的结构和形貌直接影响其光学性能。通过150℃预处理和850℃退火获得了晶化程度良好、表面形貌平整致密的钛酸锶钡薄膜。该膜在350-1000nm的最大光透过率为80.72%,在600-1000nm的折射率稳定在-1.93左右,消光系数最小,最小值为4x10-5。  相似文献   

17.
简单回顾了透明导电氧化锌薄膜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各种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改进方案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分析了透明导电氧化锌薄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对于氧化锌这种极具替力的材料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采用紫外光(323.5 nm)激发,观察到了Ag-BaO纳米薄膜相对于纳米Ag膜室温条件下在可见光波段的光致荧光增强现象。两种纳米薄膜的荧光发射主要来自于Ag纳米粒子的贡献,埋藏于BaO介质中的Ag纳米粒子的荧光增强特性起源于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增强。有效控制介质复合薄膜中Ag纳米粒子生长,将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增强荧光,这将进一步拓展Ag-BaO纳米薄膜这种新型复合薄膜材料的实际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宋慧瑾  鄢强  朱晓东 《材料导报》2012,26(9):138-141
综述了近年来柔性薄膜太阳电池的发展状况,结合柔性薄膜太阳电池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用作柔性衬底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各种器件结构的优缺点,并介绍了柔性衬底材料的选择及柔性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薄膜应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薄膜应力对薄膜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介绍了薄膜应力形成机理和应力实验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薄膜应力研究的发展趋势。通过选择适当的工艺条件以及表面处理可以改变薄膜的应力分布,提高薄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