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9年至1960年,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院、黑色冶金设计总院等单位,曾先后对我国大中型高炉钢结构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高炉结构形式是调查的重点之一。概括起来,我国目前所有的大型高炉结构形式,可归纳为两类(三种),如图1。由于生产操作的需要,要求增加风口区操作空间和风口的数量。但这两类形式的炉体结构不能满足需要。主要问题在于炉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试以容积在1500米~3左右的岛式布置高炉车间大修设计为例,说明采用悬臂支座改造高炉支承结构的几个有关问题。悬臂支座在改造高炉支承结构中的地位为了适应高炉炉缸风力分布均匀、强化冶炼过程、出铁及时和缩短大修期等目的,要求在标高20米以下取消托圈和炉缸支柱,改为由大框架来支承炉身支柱(通过平台大梁)以上结构下传的荷载。但某厂炉体两侧的铁路正好妨碍大框架柱基的设置,而铁路的位  相似文献   

3.
张汉文  扶正宇 《工业建筑》1996,26(12):13-17
通过高炉炉体框架结构的计算比较,对高炉炉体框架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按平面构架计算时的炉体框架结构计算简图,推荐了炉体框架柱与基础铰接的设计方案,对高炉结构设计中采用钢管混凝土作为炉体框架柱,提出了肯定意见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4.
宝钢二号高炉炉体框架的加固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宝钢二号高炉大修时采用了炉体整体提升的方法,炉体框架在高炉大修时要承受整体提升50000kN的荷载作用,远远超过其现有的承载能力,必须对原框架进行加固处理。仅为满足承受50000kN荷载作用时,框架很容易加固,但在大修过程中由于运输荷载的大小和作用位置的变化,使得炉体框架的局部构件的内力发生变化,又由于高炉框架上连接的附属结构众多,因而使得加固工作变得复杂。本文根据高炉大修时的具体工艺,将高炉大修时的荷载作用情况分为4个工况进行计算,得到结构的加固方案。对加固后的炉体框架进行了内力计算,并按现行的相关规范(规程)进行了强度、稳定和变形验算。  相似文献   

5.
<正>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我国建成了一批苏联和西欧传统型的“炉缸支柱和托圈式”承重结构的高炉,见图1。这种高炉实际上在开炉生产不久,由于受高温膨胀,炉缸支柱便与托圈脱开,有的甚至将φ48螺栓拉断,此时这种结构的传力方式为: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宝钢二号高炉炉体框架在本次大修期间要承受 5 0 0 0 0kN荷载作用 ,远远超过了其承载能力 ,必须进行加固处理。根据大修时的施工情况进行了高炉炉体框架加固设计 ,采用相应的荷载组合 ,计算了加固后框架的内力 ,并按现行规范 (规程 )进行了验算。  相似文献   

7.
锯齿形厂房是我国纺织工业系统普遍采用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过去较多采用三角架承重式体系,6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天窗架承重式结构体系(图1)。后者具有屋面平整、不易挂花、构件类型少及施工方便等优点。据初步统计,这种结构体系的建筑面积  相似文献   

8.
常州宏达大酒家建筑面积8500m~2,每层580m~2,竖向13层,局部为15层,总高度49.5m,采用满堂钢筋混凝土基础,上部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1986年12月上部主体开工后,施工进度较快,其主要原因是采用了“先安后浇”的施工方法。本工程采用内廊式柱网(5.7+2.4+5.7)×6.9m,柱截面600×600mm,横向框架承重,两端增设剪力墙以提高结构的抗侧力性能,框架梁均采用花篮梁(图1)。  相似文献   

9.
<正> 包钢一号高炉大修工程的炉体框架设计,自风口平台以上改为直径1.1×27米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四根。钢管内浇灌300号混凝土,而且不得在钢管壁开浇灌孔。以往有类似的情况,一般采用混凝土高空抛落法施工,但是不能进行混凝土振捣的连续作  相似文献   

10.
成都红旗机器厂原有三台插入式盐浴炉,因耗电量很大,现均改为埋入式盐浴炉。一台100KW的采用顶端插入耐火材料中沿炉膛周围引伸的(图2、图3b),两台75KW的采用背面直插入炉膛形式(图1,图3a)。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电极只有一面在炉膛侧面,其余三面都埋入在耐火混凝土式耐火砖中。炉体结构见图1、2,炉壳采用50×50×  相似文献   

11.
一、工程概况国家重点工程——马钢2500m3高炉,炉体高103m,荷载2500t。高炉炉体框架往选用钢结构难以承受如此大的荷载,选用钢筋混凝土将造成严重的“胖技”现象。由于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承载力高、节约材料、施工简便等特出优点,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  相似文献   

12.
《门窗》2015,(7)
一般框架结构的主要是骨架承重体系。其主要的结构重构件可分基础、柱、梁、板、剪力墙,我们也可以同时理解为横向框架承重和纵向框架承重或纵横混合承重。旧式砖混结构,现逐步被框架结构取代。砖混结构主要以砌筑墙体为主要承重,由于框架结构的出现,承重结构体系中被承重墙体占据的空间就尽可能地释放出来,使得建筑结构构件所占据的空间大大减少,而且在骨架结构承重系统中,内、外墙均不承重,可以灵活布置和移动,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所采用最多的是以框架结构为主。  相似文献   

13.
某高炉大修改造工程,原设计为1260m3高炉,经过一次改造扩容为1350m3高炉,本次改造拟扩容为2000m3高炉,需要对高炉炉壳进行拆除后更换,施工方法拟采用高炉整体推移技术。本次高炉大修改造工程炉本体部分,主要涉及到高炉地基承载力、高炉基础的改造、炉体框架的加固与改造、高炉推移基础的设计、高炉整体推移等几个问题。文章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我们结合杭州某厂生活区职工住宅工程,试用了横墙承重的预制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屋盖)。该试验性住宅(图1)为单元内廊式三层混合结构,建筑面积为792平米,它的特点是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建筑平面布置得较为自由合理,同时还具有平面系数较高、房屋自重较轻等优点。现将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些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座落在伊豆半岛东海岸的日本君津炼铁厂第4号高炉,用地震观测波进行平面和空间各类模型分析表明,在妥善地得到再现观测波振动分析模型的同时,也明确了抗震分析中所用的振动分析模型的作用,对炉体框架来说,采用平面模型组合就够了,但对炉顶配管系统则必须采用空间模型。此外,还明确了炉顶与炉体框架的连接,会使炉顶的鞭梢效应加剧;而框架顶部与炉顶导出管系统的连接,则又是减小这个效应的一个有利方法。而且,通过弹塑性分析的证实,该炉体框架所具有的水平抗力,能够满足建筑结构规范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25)
高炉长寿工作应从建造一座高炉开始,包括高炉的设计、材料的质量、施工的质量及进度,到开炉前的烘炉操作,开炉操作,开炉初期的强化程度,以及高炉的日常操作与维护、冷却制度的控制、炉体温度的监测,各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放松。高炉设计要保证内型合理,砖衬和冷却设备与炉内热流强度和侵蚀机理相适应。施工过程中应管好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烘炉按要求进行,避免微小裂纹的产生。加强日常操作与炉体维护的管理更会延长高炉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高炉支承结构的构造方案,就目前已投产的高炉来讲,大致如图1所示,并可划分为五种类型:a)带托圈和炉缸支柱的; b)带炉身支柱、托圈和炉缸支柱的;c)设在塔式大框架内的自立式高炉;d)全自立式高炉;e)其它类型高炉。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四川建材》2017,(2):69-70
伴随框架体系的出现,传统砖材逐渐失去了建筑承重的作用,更多以表皮的形式出现在现代建筑中,加之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的不断更新,砖表皮形态的设计表达也趋向于丰富化和自由化。本文以透空砌筑的砖表皮为例,介绍其在半透明性和结构性两个方面的形态表现,以期对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 5 室内增层结构形式的合理选择室内增层是指在旧房室内增加楼层或夹层的又一种加层方式。它的特点是:可充分利用旧房室内的空间,只需在室内增加承重构件,可利用旧房屋盖及外墙,保持原建筑立面,无加层痕迹。因而,它是一种更经济合理的加层方式。室内增层基本的结构形式有分离式、整体式、吊挂式、悬挑式等四种。 5.1 分离式室内增层即在室内另立独立的承重抗震结构体系,四周与旧房完全脱开。主要有两种形式: 1. 在室内另立独立的框架承重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王明仁  周云麟 《建筑技术》1994,21(10):590-591
钢管混凝土是本世纪中兴起的组合结构,其应用范围正不断扩大,本文介绍鞍钢某大型高炉炉体框架柱在冬期负温条件下施工的步骤,技术要点及技术经济分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