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及建筑业信息化大背景下,BIM技术用于综合管廊建设和运维管理是必然趋势。综合管廊具有工程环境复杂、管线种类繁多且高度集中、附属设施工程庞大等特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因此BIM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论述综合管廊建设必然性及BIM技术适用性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国内BIM技术在综合管廊协同设计、施工管理及运维管理方面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然后对BIM协同设计平台构建及实施、BIM 4D虚拟施工和BIM运维管理系统架构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药城(泰州)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研究为背景,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各阶段应用BIM技术,通过实施管廊碰撞检测、虚拟仿真漫游、施工场地规划、廊体预制加工、施工方案模拟等BIM应用点,充分发挥BIM技术可视化、参数化和信息集成的特征,提高了综合管廊建设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避免了返工和材料浪费。并且将BIM和GIS融合,在综合管廊运维平台BIM-FM中应用,全面提升了综合管廊智能化、精细化运维的管理能力,为类似综合管廊工程全生命周期应用BIM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现阶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后期运维阶段的管理效率较低、难以协调等问题。通过系统分析“BIM+”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维阶段的应用,提出了以 BIM 技术为核心的可视化运维管理集成平台的设计思路。研究发现,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包含了大量的运维信息,为综合管廊在后期运维阶段的决策和监测预警机制提供了信息支撑,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水平,降低风险,实现信息共享等,展现了“BIM+”技术在后期运维管理阶段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特点,系统分析了 BIM 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线入廊,以及后期运维等阶段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发现,利用 BIM 技术可以提高综合管廊协同设计效率,降低管道设计误差,优化施工方案,确定最佳施工工序及管线入廊方案,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节约管廊运营维护成本,有效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邱阳  孟君  方益柯  程瑜 《市政技术》2020,(3):225-227
基于设计开发的综合管廊智慧运维管理平台,结合杭州大江东综合管廊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建设的实例经验,将GIS+BIM+VR的技术应用于综合管廊的运维管理工作中,提出了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的新思路,为其智能化的运维管理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并针对GIS+BIM+VR技术、特点及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工作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内外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的现状研究,发现了现阶段综合管廊在后期运维管理中存在着运营管理难以协同、运维安全风险较大、能耗较大、管理效率较低等难点;通过将综合管廊BIM模型数据、入廊管线BIM信息数据、监控监测信息数据和管廊周围信息等数据集成于一体,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以BIM为核心的协同管理平台,进而解决综合管廊在后期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构建基于BIM为核心的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协同平台的具体方法和思路,并分析了将BIM技术应用于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的可行性,实现了BIM技术在综合管廊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一体化应用,发挥了BIM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管廊工程为依托,探讨了BIM技术在综合管廊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的应用。通过BIM技术在综合管廊设计、施工全过程的应用,得出以下结论:BIM技术可实现综合管廊管线、主体结构的同步设计;BIM技术可实现施工阶段效益最大化;一套成熟的BIM实施体系有助于推动项目创效,有助于推动综合管廊的智能化建设、运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程中设计施工一体化效率,从信息流转、专业协同、流程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综合管廊在传统模式下导致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性不足的原因,基于BIM技术对管廊的设计施工全过程进行优化处理,尝试建立了基于BIM技术的综合管廊设计协同机制、施工协同机制、设计施工一体化衔接机制的三种优化模式。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该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机制的可行性,实践证明优化模式对于实现设计施工各阶段的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BIM技术的应用现状与装配式建筑的特点,系统分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预制构件生产、施工、后期运维等阶段的全寿命周期的应用价值。研究发现,利用BIM技术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协同设计效率、降低设计误差,优化预制构件的生产流程,改善预制构件库存管理、模拟优化施工流程,实现装配式建筑运维阶段的质量管理和能耗管理,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和维护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现阶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施工阶段施工设计难度大、各单位难以协调、施工管理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对BIM技术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施工理念.本文根据对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BIM独特的技术特点,从专业角度协同设计、管线综合应用、模拟施工作业、现场实时监控、施工质安管理、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方面,研究BIM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具体运用,极大的提高了管廊的施工效率,同时保证了管廊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本文针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工程特性,从规划、设计、施工、运维4个阶段基于BIM技术探讨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同时充分体现了BIM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安徽某大型创新业态商业中心工程为例,总结BIM系列软件的交互方法流程及在工程开发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的应用价值,并深入探讨BIM模型上下游转换率、运维阶段BIM模型、BIM+VR+城市综合管廊等BIM技术关键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地下综合管廊传统施工方式信息化程度不足、难以协同等问题.利用BIM技术与GIS、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进行管廊运维管理,基于BIM技术在应用中的适用性和需求性,构建管廊三维可视化运维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协同水平,控制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风险,为综合管廊后期运维和构建信息可视化平台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BIM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全生命期的应用研究,明确了规划、设计、施工、竣工、运维阶段的应用内容,进而明确各个阶段BIM技术应用标准,为地下综合管廊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大力推动城市化建设的背景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其建设管理平台应势而生。为了给地下管廊管理平台的建设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文中以南宁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项目建设为例,通过分析GIS技术与BIM技术的特点与融合,研究了基于GIS+BIM的管理平台的技术方案,总结出了其技术优势与应用成效,最后得出结论:GIS+BIM技术的融合应用可优化管廊工程的规划与设计,促进工程的数据共享,利于参与方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使地下管廊的设计与运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市政综合管廊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避免管线改造维护中对城市道路的二次开挖,但在管廊设计、施工、运维中由于涉及到的管线众多,构造复杂,带来了一定的应用难度。借助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性、优化性等优点,可将其作为管廊建设运营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能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有效促进市政综合管廊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综合管廊运维涉及专业较多,运维信息量浩大且数据格式繁杂,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运维部门的需求。新形势下,通过BIM技术实现综合管廊运维信息化管理成为一种趋势。本文立足厦门市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现状,分析基于BIM综合管廊运维信息需求,研究运维信息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的收集与传递过程。以厦门市综合管廊管理平台为例,验证BIM模型信息在综合管廊运维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移动甘肃公司互联网数据中心工程为背景,介绍了BIM技术在互联网数据中心中的综合应用。重点论述了其在室外综合管廊、综合支吊架系统、制冷机房、可视化运维管理等方面的BIM技术应用。工程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果,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一次成优,为项目运维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工程取得的经验对综合管线较多的数据中心及综合管廊建设等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综合管廊和BIM的特点及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分析了BIM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价值,分别从规划、设计、施工及运维各阶段阐述了BIM在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简要总结了当前BIM在综合管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建筑》2017,(12)
综合管廊在设计、施工、运维中由于涉及到的管线众多,构造复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凭借可视化、协调性、优化性等优点,可为管廊建设运营做重要技术支撑。本文主要介绍BIM及预制拼装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