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项目以木棉纤维与有机棉混纺纱为主要原料,利用纬编针织物组织结构的变化及后整理工艺,结合高弹性的LYCRA?纤维原料,使该袜子产品具有绿色环保、保暖性好、吸湿导湿、天然抗菌、穿着舒适等优良特性。针对木棉纤维长度短、强度低、表面光  相似文献   

2.
通过将防水羊毛、防缩羊毛、艾草纤维和迭代涤纶融合在一起,利用羊毛良好的保暖性和防缩羊毛水驱动形状记忆特性、艾草纤维的抗菌性以及迭代涤纶的吸湿排汗和低温染色性实现了保暖性、抗菌性和吸湿排汗性能的有机统一。面料内层采用抗菌性导湿性好的纤维和羊毛搭配,外层采用抗菌性吸湿性好的纤维和羊毛搭配,通过内层以及连接层进行导湿,结合外层进行吸湿扩散,形成吸湿梯度,能够将汗液由内而外扩散,实现吸湿速干。  相似文献   

3.
对舒适性机织物的设计开发进行了探讨研究.利用PTT纤维和吸湿排汗纤维的纱线设计开发了平纹和斜纹组织的交织物,并对其弹性回复率、折皱回复性、刚柔性、吸湿性、透湿性、吸水性和快干性等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通过测试分析得出:利用PTT纤维和吸湿排汗纤维可以开发出具有舒适的弹力和良好的吸湿排汗性的机织物,能够满足人们穿着舒适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兔毛及改性兔毛纤维的吸湿性和散湿性的逻辑斯蒂模型,比较了兔毛纤维散湿率和吸湿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中的逻辑斯蒂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兔毛纤维的吸湿性和散湿性,化学改性并不影响纤维的吸湿性和散湿性,兔毛纤维是一种吸湿快干纤维。  相似文献   

5.
中空异形涤纶纤维具有吸湿排汗和保暖性能,它采用了全新的纤维截面设计,将毛细管原理应用于纤维和纱线结构,使织物能够快速导湿、扩散和挥发汗液,从而保持人体皮肤的干爽感,达到提高织物舒适性目的.对中空异形涤纶、Coolmax、Coolbst、普通涤纶纤维等机织物的热湿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认为该纤维保暖性能突出,但透气性及透湿汽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含木棉纤维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分别设计并织造了7种不同含量的木棉纤维织物,测试分析了试样的保暖性、导湿快干性、透湿透气性、瞬间放热量等性能,并利用灰色聚类分析评价系统对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做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木棉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与棉纤维织物相似;接触暖感好,触感温暖,优于棉纤维。含高比例木棉纤维的织物均具有优良的热湿舒适性;低比例的木棉纤维织物和全棉织物具有的热湿舒适性中等;而含有涤纶纤维的织物显示了较差的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7.
1前言纯棉针织物由于其吸水性好,故穿着舒适。但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棉针织物导湿、散湿慢,且纤维吸湿膨胀,阻塞气孔。妨碍了皮肤与服装间的微气候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使汗、汽很难透通,令人有闷热感;而当人体停止出汗时,由于棉织物散湿较慢,水分将织物内部空气挤走,织物保湿性降低,人又有阴冷感,所以此时棉针织物并不舒适。为保持纯棉针织物在大量出汗时的舒适性,我们对纯棉针织物进行吸汗速干整理,并取得良好效果,以下就其工艺作出探讨。2吸汗速干原理热力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体运动时产生的汗液,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一般成水珠状(椭球…  相似文献   

8.
李勇  王进选 《棉纺织技术》2003,31(11):43-45
Formotex纤维是台湾东云公司于 2 0世纪 90年代推出的新型纤维素纤维 ,其吸湿率较高。该纤维既具有天然棉纤维的舒适感 ,又具有粘胶纤维的吸湿悬垂性和较好的强力 ,其与棉混纺织物吸湿性、透气性好 ,作为服装面料穿着舒适 ,同时该产品光泽好 ,所制服饰雍容华贵 ,因此 ,开发For motex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现结合生产实践 ,从纤维性能和纺纱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介绍。1 原料规格与性能特点Formotex纤维细度为 1 37dtex ,长度为 38mm ,干强为 3 2 3cN/dtex ,湿强为 2 1 4cN/dtex ,干伸长率为 1 8 0 %,湿伸长率 2 0 .5 %,回潮率为11 %。F…  相似文献   

9.
涤棉混纺织物的吸湿舒适性功能整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安翔胜 《印染》2003,29(8):35-36
为使衣服容易吸附汗液和加快传湿速度以达到提高穿着舒适的目的,利用涤纶纤维与亲水性共聚物发生结晶反应,在纤维表面形成亲水层,保持涤纶良好的传湿性,从而提高织物穿着舒适感,减少成衣上的静电吸附,并且可以反复水洗。  相似文献   

10.
新颖涤纶纤维开发及其织物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空异形涤纶纤维是具有吸湿排汗和保暖性能的新型涤纶纤维,它采用了全新的毛细管原理的纤维截面设计,使其织物能够快速导湿,扩散和挥发汗液,从而保持人体皮肤的干爽感,达到提高织物舒适性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纺织技术相比,非织造技术比较适合木棉纤维的加工,可以较好地保持木棉纤维的中空度.将木棉纤维与其他纤维以一定的比例混合,采用非织造技术制备木棉非织造材料,并测试非织造材料的保暖性能、透气性能和压缩性能.试验结果证明:选择种类单一且纤维直径与木棉相近的其他纤维与木棉混纺可以提高材料的保暖性能;在一定的厚度范围内,材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阳离子改性剂SA对木棉纤维进行阳离子改性,优化了木棉纤维阳离子改性工艺条件,探讨了阳离子改性对木棉纤维微结构和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阳离子改性处理,木棉纤维的微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染色性能有所提高,耐洗牢度比未改性木棉纤维提高半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先针刺后热轧的非织造技术将木棉与ES纤维的混合纤维加工成具有一定稳定结构的薄型木棉非织造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当木棉的体积分数为70%时,木棉非织造材料的横向强力达到最大值;热水浸泡对木棉非织造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影响不大;木棉非织造材料在经受400次摩擦后,其质量损失量随着木棉配比的增大而逐渐增加;随着木棉配比的增大,木棉非织造材料的均匀性变差。  相似文献   

14.
木棉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木棉是一种天然的环保型纤维,具有密度小、隔热隔音效果好等特点。介绍了木棉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对改善木棉纤维染色性能的改性方法以及木棉纤维在浮力材料、填充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木棉作为一种可降解的天然纤维,具有内在疏水性和多孔性,是理想的制造清理油污用的吸收剂的材料,并详细阐述了木棉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其他应用。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the natural fibrous mats were developed using luffa fibrous materials and their sound absorption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Kapok/cotton web was used as middle layer in between two ma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ound absorption efficiency. Four fibrous mat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 of layers were developed using thermal bonding. The developed mats were tested for Noise Reduction Coefficient (NRC) as per ASTM E 1050. The parameters influencing sound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the developed mats such as addition of kapok/cotton web on the mats, thickness of mats and air gap maintained in the impedance tube during testing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sound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developed mats improved due to the addition of kapok/cotton web and increased air gap. The increase in thickness of mats resulted in increase in sound absorption properties. Luffa mats having 4 layers had NRC value of 0.39 at the frequency range of 250 Hz to 2000 Hz which is comparable with commercially available glass fiber board.  相似文献   

17.
木棉系列絮料的保暖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木棉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中空度85%以上,非常适合制作保暖材料,但是由于传统木棉絮料的强力低,持久回弹性差,使其用量越来越小,所开发的木棉絮料制作新技术克服了上述缺陷。为进一步探明木棉絮料的综合性能,比较研究了木棉絮料和其他现有絮料的静态热阻和对流散热量,发现木棉絮料的保暖性仅次于羽绒,明显优于四孔、七孔涤纶棉絮料和喷胶棉,与化纤絮料相比木棉纤维将絮料中的空隙分割的很小,使得絮料的对流散热量大幅度降低,而且木棉絮料的传导热阻也明显高于现有化纤絮料。  相似文献   

18.
天然的保暖纤维——木棉纤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洁  孙景侠  王府梅 《纺织导报》2006,(10):97-98,100
纤维的超细化和织物的轻量化正是目前保暖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木棉是迄今为止中空率最大、密度最小的天然纤维,其独特的中空结构使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大,因而同时具有优异的导湿功能,是一种理想的保暖纤维。  相似文献   

19.
以木棉、超吸水纤维(SAF)和聚乳酸(PLA)纤维的混合针刺层作为里层,聚丙烯(PP)纤维和麻赛尔纤维的混合针刺层作为表层,采用热黏合技术进行复合,制得多组分非织造医用复合敷料。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里层木棉和SAF的比例、表层麻赛尔纤维质量分数和预针刺道数对敷料的断裂强力和吸液倍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里层木棉和SAF质量比为1∶1、麻赛尔纤维在表层中的质量分数为50%、预针刺道数为4道时,制得的敷料其综合性能最优。在该工艺下制得的敷料,其断裂强力为16.37 N,吸液倍率为14.96。  相似文献   

20.
通过常温和高温碱处理对木棉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测试了纤维的失重率及吸湿率。研究了常温碱处理和高温碱处理对木棉纤维表面形态、化学结构、结晶度及靛蓝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后的木棉纤维重量下降、吸湿率降低;当碱液浓度为1~15g/L,90℃碱处理后的木棉纤维的上染率较30℃碱处理后的纤维的上染率低;高温处理后的木棉纤维表面出现明显的沟痕;碱处理后木棉纤维中的羰基特征峰强度降低,结晶度随碱液浓度增加整体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