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由我校王瑞教授主持完成的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管状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研究"于2011年3月31日通过天津市教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针对管状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在管道修复工程中的应用,系统研究了管状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构、复合技术与制作工艺.项目采用复合材料力学与工程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对管状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构设计原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管状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强度、厚度与弹性变形的计算公式,基于上述理论,解决了管状织物设计与制作工艺、防渗  相似文献   

2.
针对管道翻衬修复技术,探索了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问题.阐述了管状织物、防渗膜及树脂材料的选择及其复合工艺,分析了管状平纹织物、管状纬起绒织物和管状经编针织物的不同应用性能,也对管状纺织复合材料进行了物理性能与耐化学腐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符合国内外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与大多数复合材料头盔壳体的设计方案不同,本文将不通过二维织物的层层叠加平铺复合成型头盔壳体,而是使用三维织物头盔壳体一体成型的制作工艺。以五层经角联锁为织物基本组织结构,在小样机上将1500D的芳纶长丝织造出三维角联锁宽幅织物,同时使用环氧树脂、稀释剂、三乙烯四胺及丙酮作为增强相,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VARTM)将平铺在模具上的织物进行复合。运用此种复合工艺可使织物更高效的一体成型出平滑的头盔壳体。工艺优点为成品高耐冲击,低模具成本,一体成型,尺寸精准,产品开发周期短。最终织物平铺均匀且成品无褶皱,效果美观且实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管状织物总经根数、表里组织关系及截面图的研究,总结出确定管状织物组织图的简单方法,为设计人员快速设计、生产管状织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对管状织物总经根数、表里组织关系及截面图的研究,总结出确定管状织物组织图的简单方法,为设计人员快速设计、生产管状织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整体T形管道接头预型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形管道接头预型件为例,讨论了其平面织造方法,计算了T形管道接头预型件在复合成型时的变形要求;并采用平行四边形法,分析了经纬纱密度等织物参数对织物变形能力的影响.这种平面织造方法也适用于其它多种接头织物的织造。  相似文献   

7.
由我校王瑞教授主持完成的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管状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研究"于2011年3月31日通过天津市教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针对管状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在管道修复工程中的应用,系统研究了管状机织物增  相似文献   

8.
基于织物成型性的2种模型,即几何模型和力学模型以及4种评价方法,即织物的剪切性能、悬垂性、半球成型性和拍照法,分析了织物在形成三维曲面过程中发生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对比分析了现有模型及评价方法的原理,指出其片面性,为今后建立更全面的织物成型性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的圆柱成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的结构和性能特点,进行了该织物的圆柱成型实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描述圆柱成型的特点及规律,研究圆柱成型过程中的纱线滑移现象.研究确认:织物45°方向上衬经衬纬纱交叉点处的夹角随成型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呈非线性变化趋势;织物达到成型极限时,圆柱的高度/直径比与直径呈线性关系,直径小的圆柱其织物成型的相对极限高度要高一些;织物的剪切变形极限角约为25°.  相似文献   

10.
平面织物成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平面织物成型过程,详细讨论了贴膜成型原理,分析了平面织物在成型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空隙、重叠、起拱、起皱、支厚度不匀、层间滑移以及面内过度剪切等等不正常情况。介绍了平面织物成型的铺覆建模方法,举例说明了在二维增强织物成型设计中插入省的重要作用。此外,提出了几种适用的评价平面织物可成型性的方法。研究发现,平面织物的面内剪切性能对于平面织物的三维曲面成型至关重要,许多成型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情况均是由于内过度剪切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对两种短纤维复合纱织物进行了研制,并将其分别与传统纱织物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通过材料的复合,功能的复合可以获得品质优良的复合纱织物。  相似文献   

12.
探讨色织经向管状织物的设计与生产实践,介绍了单轴织制管状织物时的生产要点,认为通过工艺优化,整经时增大管经的张力,织造时工艺采用短梭口、中后梁、早开口、晚引纬等工艺,可以减少两种经纱经织缩的差异对织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外层织物种类、不同外层织物层数和不同隔热层厚度的消防避火服复合织物热防护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消防避火服外层织物对提升复合织物整体的热防护性能存在着积极的影响;外层织物层数的增加可以明显提高复合织物整体的热防护性能;隔热层织物厚度的增加可以有效增强复合织物的隔热能力,显著提升消防避火服复合织物的热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对两种短纤维复合纱织物进行了研制,并将其分别与传统纱织物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通过材料的得合,功能的复合可以获得品质优良的复合纱织物。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整体成型伞形曲面结构织物的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研究了在传统织机上织造伞形曲面织物的方法;分析了伞形曲面结构的立体特性和织造原理,用同心圆分割法和抛物线分割法对伞形曲面织物进行平面化,并分析两种平面化方法的优劣.同时,研究了接结线的布局对织物织造和成型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布局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抛物线分割法进行织物平面化,并沿纬纱方向布局接结线,其试织织物可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T型管织物的设计与织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维织物作为纺织复合材料的整体增强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在电子提花织带机上设计几个T型管状织物,采用2种方案织造,并对织物外观进行比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法制备聚苯胺/锦纶导电织物.研究外部环境条件与复合导电织物导电性能的变化关系和复合导电织物在温度、湿度、酸碱度及洗涤次数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导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湿度的降低,温度的上升,复合导电织物电导率下降;复合导电织物在pH〉5值溶液处理与洗涤后,织物的点对点电阻上升,导电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8.
以聚苯胺/涤纶(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为研究对象,选择分散红SF-B、分散黄UN-SE及分散蓝SF-G对其进行染色,研究染料用量、染色温度、保温时间、pH值及浴比各因素对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及上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确定其分散染料染色最佳工艺为:pH值4.5、染色温度110℃、保温时间20 min和浴比1∶50。实验结果表明: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经该最佳工艺染色后,其半衰期、耐久性及色牢度均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9.
PTT/改性PET并列复合丝的具体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TT与改性PET并列复合纤维的特性;结合不同的织物组织设计,将其作纬纱应用于棉织物中,设计并织造出不同结构参数的多种机织物;测试了高应力和低应力下的拉伸弹性,并分析了PTT改/性PET复合纤维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PTT改/性PET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拉伸弹性和折痕恢复性;织物组织、密度、是否含PTT改/性PET复合纤维均对织物弹性伸长率有影响;在较高和较低负荷作用力下织物回弹性表现出一定区别,低应力下含PTT改/性PET长丝的织物弹性要优于纯棉织物.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低温等离子处理技术结合碱减量对涤纶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在织物上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研究了低温等离子处理功率、压强、时间对复合导电织物表面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度30 Pa,处理时间4 min,处理功率300 W的等离子处理工艺,苯胺单体浓度0.25 mol/L,氧化剂APS质量浓度0.06 g/mL,掺杂酸浓度0.6 mol/L,反应时间2 h,氧化聚合,制备的复合导电织物其表面电阻率可达102Ω.SEM、FTIR及XRD测试结果表明涤纶织物表面有均匀连续的聚苯胺存在,且渗入纤维内部,使纤维无定形区面积增加,结晶度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