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传统滴定检测法的灵敏度低、抗干扰能力差、检测周期长等不足,利用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建立了油田用烯烃磺酸盐的检测方法.优化了检测条件,定量检测了烯烃磺酸盐产品、注入液和产出液中的烯烃磺酸盐.结果表明,检测烯烃磺酸盐的最佳条件为:阴离子型色谱柱;流动相为体积比55:45的甲醇和8 mmol/L乙酸铵水溶液,等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分析油田化学驱采出液油样中石油磺酸盐的含量,介绍了一种在油样中加入不同极性溶剂组成的萃取体系的预处理技术,将石油磺酸盐萃取到水相,利用液相色谱仪对其进行检测的方法。取适量油样,依次加入正己烷、二氯甲烷、无水乙醇和蒸馏水,振荡均匀后静置分层,取下层水相溶液进行色谱分析。色谱柱为阴离子交换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和甲醇/盐水(含0.2 mol/L乙酸和0.2 mol/L乙酸铵),梯度洗脱。实验结果表明,该预处理技术联合液相色谱法检测技术分析效率较高,加标回收率高于90%,液相色谱最小定量限10 mg/L,线性范围10~2000 mg/L。该方法可对油样中低含量的石油磺酸盐进行快速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配置的反向C 18色谱柱作为固定相,甲醇与水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采用萃取/浓缩-液相色谱法,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水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水中DOP时,优选检测波长为245 nm,流动相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95∶5;萃取剂选用正己烷,用量10 mL,萃取时间3 min/次,萃取2次;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7μg/L,标准偏差为5.4%,变异系数为0.90%,加标回收率为98.6%~102.7%。  相似文献   

4.
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中各种化学剂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测定强化采油中表面活性剂驱油用油田化学剂的技术.用单柱离子色谱法,测定油田水中的碱金属离子Na+、K+和碱土金属离子Ca2+、Mg2+,可分别在20min和10min之内完成;动态吸附试验中石油磺酸盐含量的测定,可用短柱快速离子交换色谱法,进样量为1μl,每小时可完成40次分析;用多维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出液中的微量石油磺酸时,可在20min内将原油与单磺酸基和双磺酸基石油磺酸盐很好地分离,并可对后者分别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用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聚丙烯酰胺的浓度时,以新洁尔灭作为反应试剂,最小检出浓度为25mg/L,每小时可分析60个样品;驱油体系中的聚丙烯酰胺,也可用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测定,5min内完成一次分析,最小可检出浓度为1mg/L;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助剂醇的浓度时,最小检出浓度为10mg/L.  相似文献   

5.
随着注气技术在塔里木油田高温高盐油藏[温度为110~150℃,水中盐含量为(22~27)×104mg/L]的推广与应用,高温高盐条件下封堵气窜用泡沫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月桂酰胺丙基二甲铵基羟磺基甜菜碱在高盐含量水溶液中具有优异的发泡性能,但该表面活性剂的热稳定性尚不明确。利用示差检测器,选择Shim-pack VP-ODS 250L×4.6型色谱柱以及甲醇和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为流动相,通过优选甲醇和水的比例、流动相流速和柱温,建立了测定盐含量为25×104mg/L的水溶液中月桂酰胺丙基二甲铵基羟磺基甜菜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热稳定性评价表明,月桂酰胺丙基二甲铵基羟磺基甜菜碱经110℃处理90 d后含量保留率高于60%,经130℃处理90 d后含量保留率低于30%,其热解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对热处理后的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月桂酰胺丙基二甲铵基羟磺基甜菜碱主要在酰胺处发生水解而失去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6.
缓蚀阻垢剂HZ-X2的合成、性质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原文留油田油井含水高于85%,采出水中CO2与HCO3^-构成弱酸性缓冲体系,腐蚀性和结垢性很强,油井、集输和注水系统既出现腐蚀,又发生结垢。针对该油田研制并生产了新型缓蚀阻垢剂HZ-X2。简介了合成方法及产品技术性能,讨论了缓蚀和阻垢机理,详述了室内测试结果,简介了现场试验和应用情况。该剂由缓蚀成份咪唑啉及其衍生物、阻垢成份膦基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及溶剂制成,易溶于水,可溶或分散于油,不增加原油的乳化。在室内测试中,加量>100mg/L时在65℃采出水中的静态缓蚀剂>75%,在70℃油水混合液(30:70)中的动态缓蚀率>70%。加量≥20mg/L时,在75℃采出水中对Ca、Mg垢的阻垢率>84%。在现场试验中,从1口油井油套环空按产水量加入该剂100mg/L,在20天内使采出水中含铁量下降,腐蚀速率降至接近0.07mm/a。在文留油田现场应用中,不同油井加入适量药剂(60-100mg/L),加药周期一般15d左右,采出水平均腐蚀速率由0.408mm/a降至0.075mm/a,结垢速率由3-7mm/a降至0.121mm/a。表3。  相似文献   

7.
油田注采液中纳米级聚合物微球的检测对纳米级聚合物微球堵水调剖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尚属空白。为了实现油田注采液复杂体系中纳米级聚合物微球含量的快速、高效、准确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测器、色谱柱和流动相条件,实现了油田注采液中纳米级聚合物微球和其它干扰物的先分离后检测,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测定油田注采液中纳米级聚合物微球浓度的方法:选用双羟基亲水色谱柱,250 mg/L NaH_2PO_4水溶液为流动相,绘制纳米级聚合物微球浓度数纳米级聚合物微球色谱峰面积(保留时间1.1 min处)的标准曲线,将得到的保留时间1.1 min处色谱峰面积带入标准曲线即可得到纳米级聚合物微球的浓度。该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是10数2000 mg/L,最小检出量为5 mg/L。该方法具有非常好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5%)和加标回收率(90%),可用于实际油田注采出液中纳米级聚合物微球的快速、准确检测。图4表1参13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丙烯酸高碳烷基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丙烯酸高碳烷基酯粗产品经深共晶溶剂处理后,静置、分液,得到上层清液即为丙烯酸高碳烷基酯待测试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采用外标法对试样进行分离、检测,得到最佳色谱条件,并测定了该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定量限及检出限。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色谱条件为采用Syncroni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和UV检测器,以V(甲醇)∶V(乙腈)∶V(异丙醇)=70∶25∶5的甲醇-异丙醇-乙腈为流动相,采用等度洗脱的方式,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8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该分析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4.6%~112.7%、相对标准偏差为0.102%~0.770%、检出限为0.000 15~0.006 27 mg/L、定量限为0.000 5~0.020 9 mg/L;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0~700 mg/L(相关系数大于0.999 0)。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能达到定量检测丙烯酸高碳烷基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分析苯氧化制苯酚产物组成的方法。该方法采用XBridge C 18反相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0.1%(质量分数)的甲酸水溶液与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方式,紫外吸收检测波长为210,245,275,290 nm,分析周期为10 min。标样的测试结果表明:各目标化合物在质量浓度为5~350 mg/L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响应,回归系数均大于0.999,最低检出限为0.006~0.120 mg/L;方法回收率在88.40%~103.40%,6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00%。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在油酸乙酯与蔗糖八乙酸酯转酯化反应中组分定量分析上的应用。结果表明,用VP-ODS(250 mm×4.6 mm)为色谱柱,柱温40℃,流动相流速1 mL/min,RID-10A为检测器,以V(甲醇):V(水)=58:42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时,可以检测蔗糖八乙酸酯;以V(甲醇):V(水)=98:2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时,可以检测油酸乙酯以及转酯化反应生成的含油酰基和乙酰基的蔗糖酯。  相似文献   

11.
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40 k的超滤膜,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及其胶束在含Ni2+水溶液中的超滤特性,讨论了对SDBS及Ni2+截留率和膜通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DBS胶束在水溶液中与Ni2+作用,可形成比纯SDBS胶束大得多的胶束或胶束聚集体;经过超滤膜过程处理,获得了镍离子浓度小于0.28mg/L,COD小于52的透过液,用于含镍废水处理,可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或装置回用要求;Ni2+的回收率达98%以上,有利于浓缩液回收金属;在pH值为9.56时,可获得145.8 L/(m2.h)的通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变N,N-二甲基甲酰胺(DMF)-甲醇混合溶剂中DMF和甲醇的体积比,分别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和微波辅助溶剂热法合成了晶粒尺寸在300~1100 nm之间的NH2-MIL-125-Ti催化剂。采用SEM、XRD、TGA、N2物理吸附、UV-vis等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并将合成的样品用于罗丹明B光催化降解反应。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溶剂中甲醇体积分数的增加,NH2-MIL-125-Ti由圆片状逐渐转变为方片状;光反应开始后80 min时罗丹明B移除率可达90%以上;微波辅助可以提高NH2-MIL-125-Ti样品的Ti含量,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酸-碱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对含有模板剂四乙基氢氧化铵的低硅/铝摩尔比丝光沸石(HM)进行改性处理,制备了一系列介孔HM沸石;采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和SEM手段表征所制备的介孔HM沸石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并在100 mL间歇式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考察了其在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endo-TCD)异构化制备金刚烷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先采用6 mol/L HCl溶液对低硅/铝摩尔比 (n(Si)/n(Al)=9) HM进行酸处理,使其硅/铝摩尔比提高到30.1,进而采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进行碱处理,可以在HM沸石中成功引入介孔,并且能保持较为完整的晶体形貌。当碱处理液浓度为0.2 mol/L时,所得HM-6H-0.2沸石由于其适宜的酸性质和良好的扩散性能,endo-TCD转化率和金刚烷产率达到最高。采用HM-6H-0.2为催化剂,在较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即m(HM-6H-0.2)/m(endo-TCD) = 0.6、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6 h时, endo-TCD转化率达到98.5%,金刚烷产率为33.7%,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金刚烷产率仍可达到28.5%。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对Hβ分子筛进行碱处理,然后使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技术进行表征,并用于催化苯与乙烯烷基化反应。结果表明:与Hβ原粉相比,碱处理后的分子筛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这主要由于改性后Hβ晶体表面上的非晶态颗粒被清除,反应物和产物的扩散效果增强,从而提高了分子筛的催化活性;即使碱液浓度较高造成分子筛结构坍塌,所得碱处理分子筛仍然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其中,采用0.08 mol/L 氢氧化钠溶液,在60 ℃下碱处理60 min所得Hβ分子筛催化苯与乙烯烷基化反应的性能最好,转化率为87.29%,乙苯选择性为91.67%。  相似文献   

15.
泡沫分离法处理酸碱混合染料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一种设备和工艺简单、成本低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以甲基橙和结晶紫的混合溶液模拟染料废水为研究体系,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捕收剂,对泡沫分离法处理混合染料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分步分离法,研究了pH、气体流速、表面活性剂浓度、装液量对脱色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操作条件为:pH8.0,气速200 mL/min,装液量为500mL,CTAB浓度50 mg/L,SDBS浓度为600 mg/L,所对应的甲基橙的脱色率为97.4%,富集比为39.4,结晶紫的脱色率为99.2%,富集比为54.9。  相似文献   

16.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单体,采用乳液开环聚合法合成了交联型聚硅氧烷乳液。考察了预乳化时间、硫酸催化剂浓度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乳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和TEOS含量对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乳液进行预乳化(较佳预乳化时间5min)可加快单体的聚合反应速率,且可提高单体的最终转化率;升高反应温度(较佳温度为80℃)、增加硫酸浓度(较佳浓度125.2mmol/L)和SDBS浓度(较佳浓度77.3mmol/L)有利于加快聚合反应速率;随TEOS含量的增加,聚合反应速率加快,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该反应的聚合反应速率与硫酸浓度0.42次方、SDBS浓度0.38次方、TEOS质量分数(基于D4质量)0.27次方成正比,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4.67kJ/mol。  相似文献   

17.
 在NaCl存在下,考察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丙烯酰胺(AM)/丙烯酸钠(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AMPS)三元共聚物(AM-AA-AMPS)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M-AA-AMPS与SDBS可形成交联网状结构缔合物,粒径大约为0.2 μm。NaCl的存在增强了AM-AA-AMPS与SDBS的相互作用,使得共聚物溶液表现出特殊的黏度行为。SDBS浓度为0.015 mol/L时,NaCl质量浓度升高至10 g/L后,溶液表观黏度升高约25%,当NaCl质量浓度为15 g/L、SDBS浓度大于0.015 mol/L时,溶液表观黏度增加约7倍。升高温度引起AM-AA-AMPS与SDBS缔合物的解离,导致溶液表观黏度降低,但同时增加了SDBS在溶液中的溶解量,与AM-AA-AMPS的作用范围加大,使得溶液表观黏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18.
设计搭建旋转式冲蚀实验装置,采用电化学方法,针对含硫污水腐蚀体系,考察了NH4HS质量分数、介质温度、Cl-质量浓度等对典型加氢空冷器管材10#碳钢冲刷腐蚀规律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腐蚀产物膜形貌,揭示10#碳钢发生腐蚀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5.0%NH4HS溶液中,10#碳钢表面形成致密的腐蚀产物膜;随着NH4HS质量分数的增加,腐蚀产物膜厚度增加,但出现的龟裂和疏松现象,降低了对金属基体的保护作用;随着介质温度的升高,腐蚀产物膜致密度下降,易发生脱落;腐蚀产物膜受Cl-侵蚀会成蜂窝状,流速大于3.5 m/s时,10#碳钢的腐蚀速率随Cl-质量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升高。  相似文献   

19.
β沸石在Na2SiO3水溶液中选择性脱硅降解所得沸石次级结构单元、脱除的硅物种及Na2SiO3共同作为硅铝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水热法合成出介孔硅铝分子筛BM。采用XRD、N2吸附-脱附、TEM、FT-IR、27Al MAS NMR、Py-IR、XRF及NH3-TPD手段对BM进行了表征,并以异丙苯裂化为探针反应,对比考察了Hβ、HBM和HAl-MCM-41分子筛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M为孔壁含有β沸石结构单元的介孔分子筛。与常规方法合成的Al-MCM-41分子筛相比,其表面硅羟基数量明显减少,孔壁增厚,且四配位铝比例明显增加,酸中心密度、强酸中心比例、B/L酸比值及水热稳定性都明显提高。采用HBM分子筛催化异丙苯裂化反应的苯收率约为采用HAl-MCM-41分子筛时的3倍,且前者的催化稳定性高于Hβ沸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