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CrO3/SiO2 /MAO乙烯聚合催化剂 ,研究了催化剂制备配方和气相聚合反应条件对催化剂聚合活性和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聚合活性高 ,聚合物的熔体指数较低 ,MAO与EtOAlEt2 共同使用作为还原助剂时得到的催化剂具有敏感的临氢效应。  相似文献   

2.
CrO3/SiO2/MAO催化剂上的乙烯气相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化工》2001,30(10):757-759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CrO3/SiO2/MAO乙烯聚合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制备配方和气相聚合反应条件对催化剂聚合活性和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聚合活性高,聚合物的熔体指数较低,MAO与EtOAlEt2共同使用作为还原助剂时得到的催化剂具有敏感的临氢效应.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γ-Al2O3和SiO2负载Ni-Cu催化剂,用K和Cr进行了改性,用H2-TPD表征了催化剂H2吸附能力,TPR表征催化剂表面Ni的价态,并考察该系列催化剂用于月桂腈加氢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γ-Al2O3作为载体催化剂H2吸附能力明显高于SiO2作为载体的催化剂,K和Cr联合改性Ni-Cu/γ-Al...  相似文献   

4.
Cr系催化剂上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SiO2、活性炭(AC)担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的反应性能,表明Cr2O3是最佳的金属活性组分,具有较好的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性能.在823~923K温度下,6Cr/SiO2和6Cr/AC催化剂的乙烷转化率分别为12.0%~32.1%和8.5%~29.2%,乙烯选择性分别为85.2%~77.3%和87.5%~69.6%.考察6Cr/SiO2和6Cr/AC催化剂表面CO2对乙烷脱氢的作用表明,CO2在参与乙烷脱氢反应过程中,有利于提高乙烷转化率和乙烯产率,同时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积炭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Cr/TS-1催化剂在CO2存在的情况下能高效地将乙烷转化为乙烯,对不同n(SiO2)/n(TiO2)的TS-1负载的Cr/TS-1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表明,n(SiO2)/n(TiO2)=30的Cr/TS-1催化剂在反应温度650℃下,能将52%的乙烷转化,乙烯的选择性为90%,温度在550~650℃之间,该催化剂的乙烷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分别为18.21%~52.59%和96.23%~90.53%.对650℃下反应了3 h的Cr/TS-1催化剂的再生结果表明,O2可使该催化剂再生.  相似文献   

6.
TQ314.242200605168TiCl/SiO2-MgCl2复合载体催化剂用于丙烯本体聚合的研究〔刊〕/傅聪智,陈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石油化工.-2005,34(8).-734~738以SiO2和MgCl2为复合载体,TiCl4为活性组分,制备了TiCl4/SiO2-MgCl2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用于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iCl4/SiO2-MgCl2复合载体催化剂所制得的聚丙烯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较大的孔径;在硅铝比固定的情况下,随铝钛比的增加,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以及聚丙烯的等规度增加,在铝钛摩尔比为600时,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较好;随铝硅比的增加,该…  相似文献   

7.
6Cr/SiO_2催化剂上CO_2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常压固定床微反反应器上 ,对CO2 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催化剂进行了评价。通过对载体及活性组份的筛选 ,发现 6Cr/SiO2 催化剂具有较佳的催化反应性能。温度在 82 3~ 92 3K之间 ,该催化剂的乙烷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分别为1 2 1 %~ 3 2 1 %和 85 2 %~ 77 3 %。增加V(CO2 ) /V(C2 H6 ) ,有利于提高乙烷转化率和乙烯产率 ,随V(CO2 ) /V(C2 H6 )从1 0增加到 4 0 ,乙烷转化率从 3 1 2 %增加到 49 1 % ,乙烯产率从 2 4 8%增加到 3 5 1 %。另外 ,考察了Cr担载在不同载体上CO2 对乙烷脱氢的作用。对于 6Cr/SiO2 和 6Cr/AC催化剂 ,CO2 对乙烷脱氢起促进作用 ,而对于 6Cr/MCM41和 6Cr/Al2 O3催化剂 ,CO2 对乙烷脱氢却起抑制作用。对 6Cr/SiO2 催化剂上CO2 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的再生实验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在 92 3K下反应后的催化剂用O2 可完全再生 ,而用CO2 则不能完全再生。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SiO2,活性炭(AC)担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的反应性能,表明Cr2O3是最佳的金属活性组分,具有较好的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性能。在823-923K温度下,6Cr/SiO2和6Cr/AC催化剂的乙烷转化率分别为12.0%-32.1%和8.5%-29.2%,乙烯选择性分别为85.2%-77.3%和87.5%-69.6%,考察6Cr/SiO2和6Cr/AC催化剂表面CO2对乙烷脱氢的作用表明,CO2在参与乙烷脱氢反应过程中,有利于提高乙烷转化率和乙烯产率,同时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积炭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6Cr/SiO2催化剂上CO2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然气化工》2001,26(4):20-23
在常压固定床微反反应器上,对CO2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催化剂进行了评价.通过对载体及活性组份的筛选,发现6Cr/SiO2催化剂具有较佳的催化反应性能.温度在823~923K之间,该催化剂的乙烷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分别为12.1%~32.1%和85.2%~77.3%.增加V(CO2)/V(C2H6),有利于提高乙烷转化率和乙烯产率,随V(CO2)/V(C2H6)从1.0增加到4.0,乙烷转化率从31.2%增加到49.1%,乙烯产率从24.8%增加到35.1%.另外,考察了Cr担载在不同载体上CO2对乙烷脱氢的作用.对于6Cr/SiO2和6Cr/AC催化剂,CO2对乙烷脱氢起促进作用,而对于6Cr/MCM41和6Cr/Al2O3催化剂,CO2对乙烷脱氢却起抑制作用.对6Cr/SiO2催化剂上CO2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的再生实验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923K下反应后的催化剂用O2可完全再生,而用CO2则不能完全再生.  相似文献   

10.
用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新型固载催化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油酸和二乙烯三胺合成了新型配体油酸咪唑啉(OLC),并通过化学方法将OLC固载在硅胶表面得到SiO2-OLC,SiO2-OLC再与CuBr或CuCl2形成硅胶固载催化剂(CuBr/SiO2-OLC或CuCl2/SiO2-OLC),并将该催化剂用于以2-溴代丙酸乙酯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用元素分析和FTIR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GPC手段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CuBr/SiO2-OLC和CuCl2/SiO2-OLC催化剂时,ATRP反应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为活性/可控聚合反应;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前者为1.25,后者为1.33);用CuCl2/SiO2-OLC催化剂合成的聚合物溶液清澈透明,催化剂可以回收再利用,但活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CrOx/SiO2催化剂样品,采用XRD,FT-IR,UV-vis分析手段对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考察催化剂上CrOx负载量及反应条件对正丁烷催化脱氢反应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在SiO2表面主要以3价及6价的形式存在。当催化剂中CrOx质量分数为12 %时,在反应温度590 ℃、氢气与正丁烷摩尔比为1.5~2.5、重时空速为1~2 h-1的反应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正丁烷转化率及正丁烯选择性。产物正丁烯中1-丁烯与2-丁烯之比受反应温度影响最为明显,而与CrOx负载量、氢烃摩尔比及重时空速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钾(K)助剂 (质量分数0.17%~4.98%) 对Co/SiO2 催化剂结构及其费-托合成(F-T)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K助剂趋向于存在催化剂的外表面,K助剂的添加显著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在H2气氛下对催化剂还原处理,添加K助剂不会降低催化剂的还原能力,反而会促进Co3O4的还原。在CO+H2气氛中,K助剂会促进金属Co的氧化,使催化剂活性降低。少量的K助剂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所下降,但使产物中的C1~C4含量降低,烯/烷比增加。  相似文献   

13.
AlCl_3/SiO_2催化剂在二甲基直链烷基苯合成反应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二甲苯和工业混合烯烃(C1=4~18)为原料,AlCl3/SiO2为催化剂合成了二甲基直链烷基苯;采用N2吸附、原子吸收光谱及化学分析方法对载体的比表面积、孔分布及催化剂上氯化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考察了载体预处理温度、载体孔径、催化剂颗粒大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原料配比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载体预处理温度影响催化剂上氯化物的含量,预处理温度为200℃的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稳定性最好;烯烃聚合物和二甲苯裂解、歧化产生的副产物显著影响催化剂的稳定性。使用40~60目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0h、催化剂用量1.0g、二甲苯与烯烃摩尔比为10∶1的条件下,催化剂的稳定性最好,在烯烃转化率保持100%的情况下可以循环使用11次。  相似文献   

14.
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及其催化合成蒽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邻苯甲酰苯甲酸(BBA)合成蒽醌。考察了溶剂种类、水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水硅比)、乙醇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水解温度、磷钨酸负载量、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得到制备催化剂的适宜条件:以乙醇为溶剂,水解液pH为3.8,水解温度80℃,水硅比为5,乙醇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2,干燥温度120℃,在250℃下焙烧,磷钨酸负载量为10%(质量分数)。该条件下制备的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仍保持Keggin结构,比表面积为439m2/g,孔径为2.3016nm,孔体积为0.1741cm3/g。将该催化剂用于催化BBA合成蒽醌反应,在220℃、2.0h、m(催化剂)∶m(BBA)=1∶1的优化条件下,蒽醌收率达90.3%。但该催化剂易失活,初步推断积碳结焦是该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SiO_2负载硫酸锆固体酸催化酯化反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载体,同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SiO2负载Zr(SO4)2固体酸催化剂(Zr(SO4)2/SiO2),并将其用于催化油酸与乙醇进行酯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Zr(SO4)2负载量、n(乙醇)∶n(油酸)、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Zr(SO4)2催化剂相比,Zr(SO4)2/SiO2催化剂在油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最佳反应条件为:以焙烧温度为250℃制得的Zr(SO4)2负载量为25%的Zr(SO4)2/SiO2为催化剂,n(乙醇)∶n(油酸)=6,催化剂占油酸的质量分数为5.0%,反应时间6h。在此条件下,油酸乙酯的收率可达94.8%。Zr(SO4)2/Si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活性高,产品收率高,后处理简便,无三废污染,符合节能环保、绿色催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流化床CH_4部分氧化-CO_2重整Ni/CeO_2-SiO_2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在载体中添加CeO2的方法对Ni/SiO2催化剂进行改性,得到Ni/CeO2-SiO2催化剂,考察了CeO2改性对Ni/SiO2催化剂在流化床中CH4部分氧化-CO2重整制合成气反应活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考察了Ni/CeO2-SiO2催化剂的物相结构变化,用氢程序升温还原、质谱示踪CH4/CO2-程序升温表面反应技术对Ni/CeO2-SiO2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其催化活性进行关联。实验结果表明,CeO2改性促进了Ni物种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和NiO物种的还原,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不同的反应气氛下Ni的价态迅速转换,因此Ni/CeO2-SiO2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提高。其中Ni和Ce质量分数均为5%的5Ni/5CeO2-SiO2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最好,在反应温度750℃时,CH4的转化率达到87%,接近热力学平衡值,在15h内5Ni/5CeO2-SiO2催化剂的活性未下降。  相似文献   

17.
在500—700℃的温度范围内研究了不同氧化物负载在SiO2上乙烷氧化脱氢(ODHE)行为。结果表明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对ODHE反应有很好的活性,碱土金属、sp区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较低,只有合适的可还原性催化剂才同时具有较高的乙烷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通过Mo基催化剂上引入活性组份Fe、V等进行双金属调变可改善催化剂的乙烯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V/SiO2 catalysts compared to Cr/SiO2 catalysts were studied for dehydrogenation of n-butane to butenes. Several methods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catalysts such as FT-IR, UV-vis and Raman spectroscopies were used.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catalysts were showed, including the performances of catalysts, distribution of products and mechanism of reac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epared catalysts with 12m% of active component loading all demonstrated best conversion of n-butane to butene at a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around 590 ℃. Two different reaction mechanisms were mentioned to well explain why iso-butene was produced on V/SiO2 catalysts but not on Cr/SiO2 catalysts.  相似文献   

19.
在5-6MPa、220℃下考察了用浸渍法制备的NiO/SiO2(NiO/SiO2(imp.))和NiO/Al2O3(NiO/Al2O3(imp.))催化剂及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的NiO/SiO2(NiO/SiO2(ex))催化剂上乙炔加氢酯化合成丙烯酸甲酯(MA)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的NiO/SiO2(ex.)催化剂,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均高于浸渍法制备的NiO/SiO2(imp.)。从TPR谱图看,NiO/SiO2(ex.)和NiO/SiO2(imp.)都只有一个还原峰,而前者的还原温度较后者高。NiO/Al2O3(imp.)在NiO含量低时只有一个高温还原峰,含量高时出现两个还原峰,其低温还原峰对应的是与载体作用较弱的NiO晶粒的还原,而高温还原峰相当于载体作用较强的NiO晶粒的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