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利用膨胀剂水化硬化过程中的膨胀特性,可配制具有一定防水功能的微膨胀防水混凝土.本文在对我国现有膨胀剂的类别及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膨胀防水混凝土的防水机理,并对微膨胀防水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配制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氯盐对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影响,提出了若干种材料配方,通过试验得到了各种配方配制出的水泥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收缩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的配方配制的混凝土各项性能均满足现有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混凝土用砂需求,我国一些地区采用人工砂以代替天然砂配制混凝土.由于人工砂的技术性能与天然砂有较大差异,用现有相关标准已不能指导人工砂混凝土的配制,并保证其质量.为规范人工砂混凝土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保证工程质量,在调研、总结以往应用经验,并参考国外标准基础上,我国制定了行业标准《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2011),现将该规程中的重点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优选原材料,从膨胀剂、粉煤灰、高效减水剂三掺技术角度解决混凝土性能间的相容性问题,成功配制了高流态混凝土。利用顶升泵送施工工艺,在国家体育场工程矩形钢管柱混凝土施工中获得成功,并结合现有的检测技术编制了详细的检测方案,对钢管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利用福州地区现有石屑再加工机制砂、天然细河砂等地材,采用"三高一低"技术配制出C60泵送高强混凝土的实验情况。经工程应用表明所配制的C60泵送高强混凝土可泵性良好、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红君  陈伟  刘松  李顺凯 《混凝土》2011,(1):131-133
以马来西亚槟城二桥为背景,研究了英标体制下承台海工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并结合工程特点,对粉煤灰水泥同矿粉、硅粉复配的混凝土配制技术路线进行分析,有针对性比较了设计各个配合比的意义,达到正确指导承台混凝土配合比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北京市阜石路和六环市政公路工程中对C50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及北京在2008年奥运期间原材料的严重短缺而引起的质量下降等实际状况,对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最终确定了在现有原材料质量基础上配制出满足市政工程对混凝土强度、工作性、表观质量等技术要求的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8.
将废弃的旧混凝土破碎的再生骨料,用作配制道面、路面混凝土的骨料,技术可靠、效益显著.本文系统介绍用这种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并提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C10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以及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及混凝土的各项配制性能要求。使用P.Ⅱ52.5水泥,采取优化复合矿物掺合科和高性能聚羧酸外加剂"双掺"的技术路线,使配制的混凝土具有高强、高性能和高体积稳定性,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并成功进行了中试应用。  相似文献   

10.
唐明  房立军 《混凝土》1995,(2):28-30
采用硅灰配合高效减水剂和速凝剂,配制了高强喷射混凝土。在煤矿现有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水平条件下,可显著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提高强度,实现喷射混凝土的高强化。  相似文献   

11.
何靓 《城市建筑》2013,(12):107-107
针对现在的房屋建设而言,其施工技术日趋进步,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极其重要的部分。本文主要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工艺以及配比设计等方面的施工控制入手,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此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混凝土骨料选用及配比、模板安装、底模设置、浇注、穿钢绞线、张拉、孔道压浆与封端等施工过程,全面剖析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是保证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钙粉煤灰作填筑材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高钙灰性能及填筑材料机理 ,着重阐述适用于压实工艺及流态工艺的高钙粉煤灰填筑材料配比试验 ,说明高钙灰能用于沟槽的填筑工程中。  相似文献   

14.
自流无收缩灌浆料在设备基础二次灌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设备安装中,要求机械钢底座与基础面接触贴切、密实、平整。因此,基础与设备之间的二次灌浆就很重要.文中介绍了灌浆料的配制灌浆工艺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崔泽英 《山西建筑》2012,38(15):144-145
以太原市学府街改造工程为背景,阐述和介绍了冷再生工艺在城市道路中的运用,分别从施工机械设备、配合比确定、冷再生施工要点等方面作了论述,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吴志勇  万成  陈超 《山西建筑》2011,37(18):101-103
首先对国内外彩色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混合料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等方面对彩色沥青混合料技术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同时在室内通过试验对几种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研究,从而获得了其中最优的材料组合.  相似文献   

17.
刘旺锋 《山西建筑》2007,33(28):301-302
以厂拌热再生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废旧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评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生产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分析表明: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In repair work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patch repairs tend to crack in the interfacial zone between the mortar and the old concrete. This occurs basically due to the high degree of restriction that acts on a patch repair. For this reason, the technology of patch repair needs to be the subject of a discussion involving professionals who work with projects,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mix proportioning of repair mortars. In the present work, a study is presented on the benefits that the 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polymer (EVA) and acrylate polymers can provide in the mix proportioning of a repair mortar with respect to compressive, tensile and direct-shear bond strength.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crease in bond strength and the reduction in the influence of the deficiency in curing conditioning are 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fered by the polymers studied here.  相似文献   

19.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占斌 《山西建筑》2006,32(13):106-107
对泵送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以及拌制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泵送混凝土的运输与供应和泵送设备及管道的选择与布置,最后对混凝土质量的检验与管理提出了要求,说明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适应性强,优于其他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目前已成为国际上道路维修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厂拌热再生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旧料性能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生产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结合实际工程,表明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