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乙烯基磺酸钠为单体,合成出二元、三元和四元共聚物等共9种不同结构的羧酸盐类分散剂,并将其应用于430g/L戊唑醇水悬浮剂。通过热贮前后悬浮率的变化,筛选出4种性能优良的分散剂。分析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活性参数以及乳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结构不同性能有所差异。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和乙烯基磺酸钠为单体合成的分散剂,同时结合了羧酸根和磺酸根的优势,对戊唑醇水悬浮剂具有较佳应用效果,同时在空气-水界面上有最大的分子占有面积和最佳的乳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苯乙烯(St)、丙烯酸(AA)、丙烯酸羟乙酯(HEA)、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MPEGMA)合成出新型梳型聚合物分散剂(CMD),通过改变单体组成得到性能最优的分散剂。表征了分散剂结构与性能,并用于吡蚜酮水悬浮剂的制备,测定其对悬浮剂Zeta电势、悬浮率、流变性、热贮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MD-3对25%吡蚜酮悬浮剂具有更好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甲基丙烯酸(MAA)、苯乙烯(St)和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单体合成了羧酸盐类聚电解质分散剂,用于制备吡蚜酮水悬浮剂,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组成和化学性质对水分散体系的影响. 优化得到最佳合成条件为:MAA 50 g, St 20 g, HPA 20 g,引发剂过硫酸铵9%(w),在此条件下合成润湿分散剂SRF10,由红外和氢谱确定其结构,实验测定其亲水亲油平衡值为14.47,临界胶束浓度为1.14 g/L (25℃),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持久起泡性弱. 用SRF10制备25%吡蚜酮水悬浮剂,其流动性、倾倒性、悬浮性和贮存稳定性良好,与国外助剂YUS-SC3相当.  相似文献   

4.
以α-甲基丙烯酸、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为单体合成三元共聚物分散剂,经红外与核磁确定其结构,用表面张力法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同时考察了分散剂添加量对600 g/L吡虫啉水悬浮剂(SC)的Zeta电势、热贮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分散剂C的添加量为6%时,600g/L吡虫啉SC具有更好的分散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李红莲  张东亮  吕晨超  陈雪娇 《应用化工》2011,(10):1792-1795,1799
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与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进行共聚,合成了一系列三元共聚物分散剂,主要研究了链转移剂、引发剂和AM的用量对共聚物粘度的影响,并考察了链转移剂、AM、共聚物分散剂、偶联剂用量、纳米TiO2浓度、pH值等因素对纳米TiO2颜料水性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M的用量增加,共聚物分散剂对纳米TiO2的分散效果逐渐增强;当n(AM)∶n(BA)∶n(AA)=0.09∶1∶1.5,引发剂(BPO)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2%,链转移剂为单体总量的4%时,所制得AA-BA-AM三元共聚物分散剂的粘度为150 mPa.s,对纳米TiO2颗粒的分散效果最佳;且其优化分散条件为:合成分散剂用量16%,偶联剂用量3%,纳米TiO2水溶液浓度3%,pH值10。  相似文献   

6.
陈宝璠 《硅酸盐通报》2014,33(9):2223-2229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异丁烯磺酸钠(MAS)、丙烯酸(AA)和顺酐(MA)为主要合成原料,合成了一种线状MA-AA-MAS聚羧酸陶瓷分散剂.采用FT-IR手段对其官能团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通过正交和单因素试验以确定各单体比例和研究各单体用量及聚合反应条件对陶瓷坯体料浆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该分散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MAS)∶n(AA)∶n(MA) =1.0∶3.0∶1.0、w(APS)=8%、聚合温度和时间分别为90℃和5h.当分散剂的掺量为0.35%(相对绝干料浆质量)时,料浆体系的黏度仅为78.2 mPa·s.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酸、马来酸酐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过硫酸钠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利用正交实验合成了一种涂料用水性分散剂聚丙烯酸-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实验结果表明,单体配比为n(AA)∶n(MAH)∶n(MMA)=1∶0.25∶0.25,引发剂占单体总质量的0.4%,反应温度为85℃,反应为4h,合成的分散剂分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农药》2015,(10)
[目的]开发出性能良好的烯丙醇聚醚型分散剂并将其应用于600 g/L吡虫啉SC中。[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和流点法筛选出性能优良的分散剂,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表面张力法测试其临界胶束浓度,Zeta电位仪测试其不同浓度时吡虫啉Zeta电位变化。[结果]分散剂合成条件为单体质量比10∶10∶3∶3,引发剂用量占总单体质量的2%,反应温度80℃,滴加时间0.5 h;分散剂临界胶束质量浓度大约为50 000 mg/L,吡虫啉原药Zeta电位绝对值随分散剂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用分散剂能够制备出合格的600 g/L吡虫啉SC。[结论]合成的分散剂具有较好的性能,能成功制备600 g/L吡虫啉SC。  相似文献   

9.
以甲基丙烯酸、含有聚氧乙烯或聚氧丙烯的长链不饱和大分子单体和苯乙烯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农用聚羧酸盐分散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聚羧酸分散剂的最佳原料配比及合成条件,并将该分散剂应用于农药悬浮剂中。结果表明:所配制悬浮剂的悬浮率在90%以上;该方法合成的聚羧酸盐分散剂具有优良的分散性能,是一种高效的农用分散剂。  相似文献   

10.
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其分散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欣 《精细化工》2011,28(7):719-722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MA45)、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磺酸钠(MAS)为单体,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PC),分析了合成过程中不同单体摩尔比、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以下同)大小对其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和引发剂的用量同时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分子量和分散性能;当n(MAS)∶n(MAA)∶n(PMA45)=0.5∶3.75∶1,APS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4%时,产品聚羧酸特性黏度为45.09 mL/g;当水灰质量比为0.25,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2%时,净浆初始流动度达到最大269 mm,30 m in经时流动度为281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