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液体混合物表面张力的新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液体混合物的表面张力是相间传热和传质的重要因素,无论从工程或物理化学角度来讲,都有必要建立关联和预测液体混合物表面张力的方程式。从文献中已见到一些这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是必修的实验之一,特别是表面张力仪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文章对"拉环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这一实验的原理进行阐述分析。经过实验教学中的观察实践,指出了学生容易在液体表面张力值的确定上产生疑问。文中正是针对这个疑问,结合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图和吊环所受液体表面张力示意图进行分析讨论,给出了详细的解释,为学生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3.
使用DCAT21表面张力仪的挂片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讨论了待测溶液配制后的时间因素对液体表面张力测定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298.15~338.15 K 0.1 MPa工况下测定了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emim][Tf_2N])的表面张力、密度、黏度及电导率;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实验数据,得到了表面张力和密度随温度的回归方程;在相同工况下,同其他实验数据以及采用基团贡献法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同时,研究了相关物性参数同离子液体结构和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随阳离子取代基碳链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阴离子尺寸的增加而减小;其表面张力和密度随温度的升高均呈线性减小变化;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以上物性的测定和研究,填补了离子液体[emim][Tf_2N]相关物性参数的空白,同时也为该种离子液体的应用,尤其是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彭自珍  陈丹  钟爱国 《当代化工》2017,(11):2185-2188
通过物性测定综合实验,判定无色透明纯液体A和B。综合运用数字式真空计测定不同温度下纯液体A和B的饱和蒸气压,用图解法求得该液体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平均摩尔汽化热与正常沸点;用最大泡压法测定液体A和B的表面张力;用阿贝折光仪测定A和B液体的摩尔折光率等参数。系列物化综合探索试验显示,液体A应是环已醇,而液体B应是环已烷。  相似文献   

6.
薄层毛细渗透技术测定多孔性固体颗粒的表面能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用薄层毛细渗透技术测定多孔性颗粒的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成分。以多孔性薄层硅胶板作模拟体系,以1-溴代萘和二碘甲烷作探针液体求得的硅胶表面张力的非极性成分完全一致;基于甲酰胺-水、乙二醇-水、甲酰胺-乙二醇3对探针液体求得的硅胶表面张力的极性成分彼此很好地符合。由此得到硅胶的总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的各成分分别为:rs^T=48.2mN/m,rs^LW=41.4mN/m,rs^AB=6.78mN/m,rs^ =1.65mN/m和rs^-=6.97mN/m,且rs^T与基于硅胶板归一化润湿速度-液体表面张力曲线最高点所得值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7.
在湿壁塔气液传质过程中,液体表面张力α的变化对气膜传质系数k_α的影响,尚未见文献报导。本文用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改变表面张力,在湿壁塔中测定了水吸收空气中氨的k_α,得知k_α随α的降低而减小,并得出计算k_α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8.
新型功能性离子液体[emim]Ac吸收CO_2性能良好,但物性研究匮乏。在298.15—338.15 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离子液体[emim]Ac的黏度和表面张力及308.15—428.15 K温度范围内的比热容。结果表明:当压力一定时,离子液体[emim]Ac的黏度和表面张力均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比热容随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逐渐增大;分别采用Litovitz方程和Eotvos方程进行黏度、表面张力数据的关联,比热容与温度的关联式符合温度的N次函数,得出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04%,1.11%,3.53%,理论关联与实验测定结果一致。通过研究补充了离子液体[emim]Ac的相关物性,验证了模型关联对离子液体基础物性关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新研制的悬滴法液体表面张力实验系统测量了二甲基亚砜和甲醇在温度为303.15—323.15 K的表面张力,并拟合了计算方程。通过与文献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文中数据和方程与文献数据偏差不超过±1%。在此基础之上,测量了二甲基亚砜与甲醇二元混合溶液在303.15—323.15 K温度区间内,DMSO摩尔分数在0.1—0.9的表面张力,由结果可知不同配比下混合溶液表面张力实验值随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杨昆  张鹏  刘利宾  杨迪  郭青  王胜  段二红 《河北化工》2014,(7):30-31,153
离子液体因其溶解能力良好,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沸点高,难挥发,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诸多优点,成为了21世纪最有前景的绿色溶剂之一。将己内酰胺-四丁基氟化铵离子液体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测定其表面张力。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一定浓度的时候,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小于水的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11.
测定压敏胶乳液表面张力的简易珠滴重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宪家  段卫东 《粘接》2000,21(6):33-35
介绍了一种利用常用的酸式滴定管、移液管和电子天平测定乳液表面张力的简易方法。首先通过测定已知表面张力液体的珠滴质量 ,由σ =D×M计算出D值 ,然后测定压敏胶乳液的珠滴质量 ,并利用同样的公式计算出乳液的表面张力。我们利用此方法测定了 5种压敏胶乳液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 ,这种测定乳液表面张力方法操作简便 ,实用性强 ,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正> 表面张力是液体的最基本性质,涉及广泛的表面现象。表面张力测定的方法极多,但测得数值的准确度除了决定于实验误差外,很大程度决定于从实验观察到的数据来计算表面张力的数学分析是否成功。本文推荐了Bashforth-Adams 方法。该方法所用的基本公式是Lapalace 方程,这是因为我们实际所要解决的对象多是液体曲面,而且这些曲面都是轴对称的。Lapalace 方程的具体形式为:  相似文献   

13.
利用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和力敏传感器测定了不同浓度的无机盐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并用origin做出浓度与表面张力关系图,得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无机盐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并趋于一定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泡压力张力仪测定了三硅氧烷吡啶类离子液体([Si(3)Py]Cl)和三硅氧烷咪唑类离子液体([Si(3)Mim]Cl)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考察了浓度和温度对其动态表面张力的影响。根据Word-Tordai方程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不同测定条件下离子液体分子吸附初始阶段和长时吸附阶段的扩散系数,得出上述2种离子液体在水中的吸附机理均属于混合动力控制吸附。  相似文献   

15.
表面张力是流体重要的物理性质,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通常包括毛细管上升法、最大气泡压力法、拉环法、旋滴法和悬滴法等。目前,最普遍的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为国家标准推荐的平板法或拉环法。然而,悬滴法作为一项成熟的表面张力测定方法且具备静态表面张力及动态表面张力测定功能,目前使用该法测定的较少。文章使用悬滴法测定较低含量的表面活性剂溶液静态表面张力时发现结果与拉环法差异较大,而测定单组分液体及含量较大的表面活性剂溶液,悬滴法与拉环法的测定数据差异较小,这种情况的相关报道较少。另外,使用动态表面张力测定探索了静态测定时出现差异的原因,并对应用悬滴法进行表面张力测定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总结。使用悬滴法测定表面张力时,应注意时间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物理化学实验装置改进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我室对物理化学实验装置进行了一些改进;这些改进虽小,但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就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表面张力测定两实验改进前后的情况对比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曹燕  丁延  郭义仓  汪城  刘英杰  陶磊  李进龙 《化工学报》2021,72(4):1874-1884
常压条件下,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283.15~343.15 K)下吸收制冷/热泵工质对——溴化锂(LiBr)、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OAC])和1-丁基-3-甲基咪唑硫氰酸盐([BMIM][SCN])水溶液的密度、黏度和表面张力,借助线性方程和Vogel-Tammann-Fulcher(VTF)模型,分别成功关联了密度和黏度实验值。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溴化锂水溶液的密度大于离子液体水溶液的密度,而前者的黏度小于后者;对表面张力,随着溴化锂含量增加,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值增加,而少量离子液体可使水的表面张力快速下降。根据实验黏度和表面张力分别获得了能量势垒和表面熵/焓,表明各水溶液中分子或离子迁移难易程度遵循[EMIM][OAC] > [BMIM][SCN] > LiBr,表面有序性遵循[BMIM][SCN] > [EMIM][OAC] > LiBr。研究结果可为吸收制冷/热泵工质对及低温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二元溶液表面张力的理论推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伟荣  候虞钧 《化工学报》1990,41(5):632-636
<正>液体表面张力是化工传递过程中的重要物理量,因此对表面张力理论计算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时至今日,前人已建立了许多较为出色的纯液体及液体混合物表面张力的关联计算模型,但是工业过程常需要一些能进行预测计算的模型.有关液体混合物表面张力预测计算模型的研究,前人也已做了不少工作:Sprow和Prausnitz,基于Eckert和Prausnitz的研究成果,用溶解度参数法计算表面相活度系数,结合表面张力基本方程,建立了二元溶液表面张力的理论推算式,但该推算式只适用于简单分子溶液; Go ldsact等人从表面张力基本方程出发,假定主体相、表面相均为理想溶液,得到理想溶液表面张力的理论推算式;戎宗明等直接从Gibbs-Duhem方程得到的二元溶液表面张力的推算模型,在对一般  相似文献   

19.
倾斜波纹板上液膜流动的CFD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VOF法建立了液膜在倾斜波纹板上的气-液两相流CFD模型,并根据液膜流动特点提出了表面张力动量源项和气液界面作用力动量源项.模拟结果与文献实验值吻合较好,表明本文提出的CFD液膜流动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通过模拟不同性质的液体在不同表面结构波纹板上的流动过程发现,波纹板表面微观结构以及液体性质尤其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对连续液膜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表明通过改变波纹板面微观结构以及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可以促进连续液膜的形成,对提高气液之间的传质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液体的表面张力一般可用下式(适用的温度范围通常在15—20℃间)进行计算:δ_2=δ_1〔(Tc-T_2)/(T_c-T_1)〕~(1·2)式中δ_1指在温度 T_1时的表面张力δ_2指在温度 T_2时的表面张力Tc 指某液体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