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推动我国高速成形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发展,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主办,北京机电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速成形会议"于2016年11月4日在北京机电研究所成功召开。会议由北京机电研究所研发中心主任钟志平主持,会议邀请了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张文忠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于海平教授、武  相似文献   

2.
《锻压技术》2016,(12):164-164
正为推动我国高速成形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发展,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主办,北京机电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速成形会议"于2016年11月4日在北京机电研究所成功召开。会议由北京机电研究所研发中心主任钟志平主持,会议邀请了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张文忠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于海平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黄尚宇教授、北方工业大学韩飞教授、  相似文献   

3.
正为推动我国高速成形技术研究和高速成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学会的指导下,"第二届全国高速成形会议"将于2016年10月下旬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塑性工程学会高速成形专业技术委员会主办,北京机电研究所承办。会期预计两天。会议征文内容与要求等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本次会议录用论文将编印论文集,优秀论文将被推荐到《塑性工程学报》、《锻压技术》上发表。会议征  相似文献   

4.
第二届钛合金结构成形技术交流会暨第七届超塑性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26日至30日在桂林圆满结束。此次会议由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主办,中国航空一集团科技发展部、中国锻压学会超塑性专业分会、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分会协办,法国奥伯杜瓦公司独家赞助,是继2002年上海会议以来,又一次关于钛合金结构成形技术方面的全国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共有来自航空、航天、兵器和船舶等国防工业部门以及高校等50多个单位的13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主要围绕钛合金新结构设计与应用技术、SPF和SPF/DB技术及其模拟仿真、钛合金的热成形技术、管件成形技术、旋压成形技术、钛合金薄壁结构焊接技术、钛合金化铣和阳极氧化技术等专题进行了交流,并邀请了一些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就相关主题做了学术与技术报告,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在钛合金结构成形方面的科研、生产中的新进展,显示出钛合金结构成形技术在武器装备领域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第三届北京国际快速成形及制造会议暨第二届北京国际生物制造会议(ICRM—BM Beijing’08)于2008年11月6~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还同时举行了国际快速成形协会联盟(GARPA)峰会和快速成形产品展示会。  相似文献   

6.
全国钛合金成形技术暨第六届超塑性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2年 12月 9日至 12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主办 ,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中国锻压学会超塑性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分会协办。来自海军、空军、航空、航天、兵器等国防工业部门、大学、研究院所和材料生产等 5 0多个单位的近 12 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还邀请法国ACB公司从事超塑成形技术的专家做了报告。本次会议是继 1999年 11月在杭州召开的“钛合金超塑成形 /扩散连接 (SPF/DB)技术推广应用交流会”和 1992年在北京举行的“…  相似文献   

7.
<正>为拓展钛合金材料及结构在我国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提升我国钛合金结构成形及焊接技术水平、促进交流与合作,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制造技术中心、中国航空学会制造工程分会、塑性成形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航空焊接与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特种焊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联合主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  相似文献   

8.
正为推动我国高速成形技术研究和高速成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的指导下,"第二届全国高速成形会议"将于2016年10月下旬在北京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塑性工程分会高速成形专业技术委员会主办,北京机电研究所承办。会期预计两天。现将会议征文内容与要求等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本次会议录用论文将编印论文集,优秀论文将被推荐到《塑性工程学报》、《锻压技术》上发表。会议征文范围如下: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和生物制造工程分会联合举办的国际会议(ICRM—BM’08),将于2008年11月6~8日在北京举行。届时将同时举行国际快速成形协会联盟(GARPA)峰会和快速成形产品展示会。会议将正式出版论文集。会议将有全球快速成形及制造、生物制造专家学者与会也将检阅我国近年来此领域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0.
无网格法在金属塑性成形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无网格方法的基本原理;论述了无网格法在金属塑性成形领域里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总结了相关关键处理技术,包括权函数的选取、本质边界的施加、离散积分方案、动态接触边界的自动处理以及金属塑性力学摩擦模型的选取等;最后对无网格法在金属塑性成形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指出无网格法在金属塑性成形领域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塑性工程学报》2006,13(4):33-33
第二届钛合金结构成形技术交流会暨第七届超塑性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6月26日~30日在桂林圆满结束。此次会议由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主办,中国航空一集团科技发展部、中国锻压学会超塑性专业分会、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分会协办,法国奥伯杜瓦公司独家赞助,是继2002年上海会议以来,又一次关于钛合金结构成形技术方面的全国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共有来自航空、航天、兵器和船舶等国防工业部门以及高校等50多个单位的13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与会代表主要围绕钛合金新结构设计与应用技术、SPF和SPF/DB技术及其模拟仿真、钛合金的热成形技术、管件成形技术、旋压成形技术、钛合金薄壁结构焊接技术、钛合金化铣和阳极氧化技术等专题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2.
“超塑成形 /扩散连接 ( SPF/DB)技术推广应用交流会”于 1 999年 1 1月 2 2日~ 2 6日在杭州召开。受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委托 ,会议由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主办。参加会议的有航空、航天、兵器工业、冶金行业等 40多个单位的 70余名代表及专家。会议由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钣金成形工艺与设备研究室李志强主任主持 ,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王亚军副所长出席了会议 ,并致开幕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宋玉泉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 ,作了“超塑性在材料科学和现代制造领域的地位及其进展前景”的报告。会议以特邀报告、大会报告的形式 ,就“新型材料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Simufact Forging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高铁轮毂成形过程进行了仿真,着重研究了轮毂辗扩过程中的等效塑性应变、等效应力及材料流动。结果表明:高铁轮毂在辗扩过程中材料整体变形基本一致,可以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随着锻压成形不断的进行,轮毂内圈塑性应变逐渐变大;成形过程中整个轮毂应力分布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4.
镁合金的特点及其塑性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镁合金的性能特点及其在航天航空领域、汽车工业、3C产品中的应用前景,阐述了镁合金塑性加工现状及研究进展,分析了镁合金挤压、热冲、热锻、等温锻造、超塑性成形及剧塑性成形技术特点及工艺关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口红利逐渐减少.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企业面对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如何以低成本生产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成为了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难题。回转塑性成形技术作为塑性成形领域中发展较快的先进技术.由于成形力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Simufact仿真软件,以仿真完成后成形件的等效塑性应变与等效应力作为评价标准,研究了变薄拉深速度对锡青铜筒形件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成形件的抗拉强度、伸长率与变形力为性能指标,对仿真结果进行间接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变薄拉深速度的增大,锡青铜筒形件的等效塑性应变与等效应力皆呈现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当拉深速度为15mm/s时,整个加工过程的变形力最小,成形件的等效塑性应变与等效应力最小,抗拉强度最低,伸长率最大。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主办 ,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中国锻压学会超塑性专业委员会及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分会协办的全国钛合金成形技术暨第六届超塑性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2月 9日~ 1 2日在上海召开。来自于海军、空军、航空、航天、兵器部门和大学、研究院所以及材料生产等 50多个单位的近 1 2 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就钛合金成形技术研究、材料超塑性理论及实验研究、钛合金 SPF/ DB结构的设计技术、钛合金的焊接和表面处理、新型材料的开发以及钛合金管材加工技术等专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宣读论文近 30篇。充…  相似文献   

18.
在相同减薄率下,基于Simufact软件对QSn7-0.2锡青铜滑动轴承(同一毛坯)分别进行1次变薄拉伸成形与3次连续变薄拉伸成形的数值模拟,以变薄拉伸后滑动轴承成形件沿壁厚方向的等效塑性应变与等效应力为评价指标,选取最佳成形工艺。结果发现,3次连续变薄拉伸的等效塑性应变与等效应力皆大于1次变薄拉伸;且1次变薄拉伸在壁厚方向上的应力、应变变化较小;沿壁厚方向由外至内,变薄拉伸的等效塑性应变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等效应力则是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9.
有色金属板材若干温热加工成形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先进新技术国内外发展和应用概况,包括近年来关于镁合金、钛合金、铝合金等典型有色金属材料领域出现的先进塑性成形技术,尤其温热加工成形技术。在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领域,介绍了镁合金板材温热冲压成形、差温冲压成形、温热液压成形和热冲锻成形以及镁合金型材温热拉弯成形等新工艺技术,为镁合金板材在汽车、电子、机车车辆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钛合金板材零件的热应力成形、热胀形成形、激光弯曲成形、高温蠕变成形技术都得到了发展和应用。随着铝合金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一些低塑性难成形高强铝合金的用量在增加,应用领域在扩展。因此铝合金的温热液压成形、冲锻成形都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2017材料的φ6 mm×16 mm铆钉为对象,基于Simufact.Forming有限元软件,运用点历史追踪法对其旋铆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旋铆过程中的等效应力变化及应力分布情况,以及成形载荷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为某产品的旋铆工艺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