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三维运动混合搅拌机,包括机架、混合桶、搅拌轴、搅拌电机、旋转电机、旋转轴、集电环和电刷等。该混合搅拌机将混合桶的旋转与混合桶内搅拌轴的旋转结合在一起,大幅度提高了混料的精度和效率,对于任何性状的物料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混合效果,具有混合精度高、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气动薄膜的微混合器及基于数字图像的混合效率量化分析方法。给出了利用RGB(Red,Green,Blue)色彩模型、灰度转换模型和方差数学模型对微混合腔内不同试剂的混合程度量化分析方法,并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和软刻蚀方法对微混合芯片进行封装。采用实验研究方式使微混合腔内两种不同颜色试剂充分混合,利用混合程度量化分析方法对微混合腔内混合效率进行量化分析,并与自然对流混合效率进行对比。与传统计算混合效率的方法相比,基于RGB色彩模型的混合效率量化方法更简单、直观、有效和方便。  相似文献   

3.
混合驱动机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驱动机构是可控机构的一种,其适度柔性以及降低驱动与控制成本的特性与优势使其成为现代机构学的重要研究分支之一。随着对混合驱动机构研究的深入,混合驱动机构理论和应用也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和总结将有利于促进混合驱动机构理论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分析混合驱动机构的内涵,分别论述双自由度和多自由度混合驱动机构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混合驱动机构的构型设计与可动性、混合驱动机构的轨迹特征、混合驱动机构的运动学、混合驱动机构的动力学及混合驱动机构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混合驱动机构研究的关键问题,总结了混合驱动机构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成果对拓展混合驱动机构的设计空间、开辟混合驱动机构新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并联混合动力台架测试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满足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的开发与试验需求,搭建了包括混合动力快速原型控制器、测功机控制器和主控计算机系统的集成化混合动力测控系统。基于LabVIEW实时系统,用PXI硬件平台搭建了混合动力快速原型控制器,用PC-104工控机硬件平台搭建了测功机控制器,用LAN通信实现了各个控制器和主控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测试了混合动力系统的部件特性,设计了测功机的道路负载模拟模式,初步验证了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常见类型混合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粘度两相流静态混合器。基于Fluent软件分析了预混单元对整体混合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混合单元数量和流体入口速度对混合均匀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带预混单元混合器的混合效果好于不带混合单元的,还表明当混合单元数量为3时能在不同的入口速度下获得理想的混合效果。在此基础上,根据质点的速度场和流场分布状态,分析并说明了杂乱的速度和流线分布是获得良好混合效果的根本原因。同时,通过仿真分析了粘度对混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混合器的混合均匀度随着液体粘度的增大而提高,还表明该混合器对中、低粘度的液体也有良好的混合效果。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概况,总结了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通过与电动混合动力技术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液压混合动力技术的特点、适用的条件与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从混合机理、混合设备、混合效果评价、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入手,结合口服制剂生产过程,探讨了直混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提高直混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液压混合动力装载机的节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工程机械制造商纷纷开展了在工程机械上应用混合动力系统的研究。液压混合动力作为混合动力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相对于电动混合动力,液压混合动力具有功率密度大、可靠性高、容易实现正反转等优点,在工程机械的行走装置和驱动系统中显示出较强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9.
提高微混合器雷诺数的适用范围和混合强度是微混合器设计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非对称分离重组混合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种3D-不对称菱形被动式微混合器,并借助数值分析方法和可视化实验对混合强度和混合状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低Re(0.01~10)范围内,两组分间的混合以扩散混合为主,随着Re的增加,流速对混合强度的影响有一定下降;在较高Re(10~200)范围内,受流速增加的影响,流体间不平衡微流惯性碰撞逐渐成为影响混合的主要因素。此时,混合强度随流速的增加逐渐增强并趋于平稳。对Re在0.01~200内的微混合器展开研究,分析了宽缝比Ws/S、分合角θ、宽厚比H/S等结构尺寸对混合强度的影响。通过综合考虑流体混合强度和通道压降的变化情况,确定最佳通道结构尺寸为Ws/S=0.2、θ=45°、H/S=0.5,此时微混合器的混合强度可维持在78%以上。与传统平面对称分合式混合器相比,设计制作的3D-不对称菱形被动式微混合器混合强度有较大的提高,验证了本文设计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客车混合动力系统开发过程中周期长、灵活性差、市场反应慢等问题,对客车混合动力系统进行设计,并按照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形式对混合动力串联式系统、并联式系统、混联式系统进行了介绍,进一步对混合动力系统配AMT的技术及结构设计展开分析,以期对相关行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真空状态下,为将混合时间尺度小、粘度较高的不同液体快速均匀混合,提出了一种带有挤压槽轮和搅拌叶轮的动态混合器,介绍了这种动态混合器的结构原理和混合机理。基于FLUENT中的动网格模型、Mixture多相流模型、RNGκ-ε湍流模型及PISO算法,对混合器预混合管道不同出口位置、叶片数量、叶轮转速等不同条件下的两相流混合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预混合管道出口位置不同时,混合效果不同;当叶片数量为16时,混合效果最理想;模拟还表明,增加叶轮旋转速度对混合效果作用明显,但是达到一定转速后,混合效果趋于稳定。在此基础上,通过液体质点运动矢量图、速度流线图和湍动强度分布云图,分析了加速溶液混合均匀的是叶轮二次剪切和混合器中运动部件对流场的湍动作用,选用环氧树脂(E51)与对应的固化剂进行混合并浇注成型,并对制品的硬度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器混合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2.
基于CAN通信的混合动力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ISG型轻度混合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dSPACE环境下的混合动力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台,进行了基于CAN通信的混合动力系统动力总成控制器的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对混合动力系统启动、加速助力、匀速充电等不同工况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实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控制车辆悬架振动及回收振动能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滚珠丝杠式作动器和磁流变减振器的车辆馈能型混合悬架结构。建立了1/4车辆2自由度混合悬架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混合悬架的主动控制模式和具有电磁阻尼力反馈调节的半主动控制模式,设计了混合悬架多模式协调控制器,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混合悬架多模式协调控制的动态性能、悬架系统的自供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开展了混合悬架台架试验研究。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架相比,随机路面谱输入条件下混合悬架的簧载质量加速度均方根减小了30%以上,混合悬架减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工程机械混合动力系统设计原理,介绍了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及设计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整机动力学及发动机、电动机模型,并对传统动力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试验的对比结果表明,混合动力系统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燃油消耗,还可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利用FLUENT软件的多参考系(MRF)及标准的湍流模型,对双轴桨叶式混合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混合机在不安装小桨叶、在撑杆上安装小桨叶以及在轴上安装小桨叶这三种情况下混合机的混合效果。结果表明:在撑杆上安装小桨叶可以使混合时间降低幅度达到56.45%,单位体积混合能降低为原来的44%,同时混合均匀度、混合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而在轴上安装小桨叶的混合时间与不安装小桨叶几乎相同,混合效率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只是混均匀度略有提高。在撑杆上安装小桨叶与原有大桨叶组成大小桨叶双层桨叶结构对改善双轴桨叶式混合机的混合效率,降低混合时间和提高混合均匀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7,(5):755-760
应用CFD技术研究了椭圆螺旋流道内两相液体在充分发展条件下的混合效果。基于FLUENT软件,对混合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讨论了椭圆螺旋管道混合器的截面形状、曲率半径、螺距3种因素对该混合器混合效果的影响。模拟所得液相的流动状态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提取相应截面液体的混合不均匀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截面形状的变化会给螺旋管道混合器造成不同程度的狭小区域,对混合均匀性影响较大;增加螺距会对混合产生消极的影响;当曲径为某一特征值时,混合效果可达到最好状态;同时,通过仿真分析得出,液体流速的改变对混合器中液体的混合效果影响不大;通过对流场内部剪切速率、流线、质点速度场的分析,讨论了粒子无序运动是螺旋混合器内液体充分混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宋守许  胡孟成  夏燕  杜毅 《机电工程》2020,37(1):107-112
针对混合定子铁芯层数对再制造电机转矩和损耗性能的影响问题,对3层、5层和7层混合定子铁芯再制造电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层数混合定子铁芯硅钢段和非晶段的损耗计算公式,研究了不同层数混合定子铁芯磁密轴向分布规律,分析了不同层数混合定子铁芯的损耗分布;计算了再制造电机单位电磁转矩和单位电磁转矩轴向分布曲线,分析了不同层数再制造电机转矩性能;选取3层混合定子铁芯制作了再制造电机样机,并进行了台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再制造电机损耗降低、转矩提升、效率提高,验证了再制造电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带混合功能的强制输送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了该装置的机械结构,并研制开发了带混合功能的强制输送装置的样机,连续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机运行良好、混合均匀、强制输送效果显著。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更迭加快了混合现实技术的发展,混合现实人机界面作为信息交互的主要媒介,其界面信息呈现的方式对用户获取信息、精准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在现有混合现实与界面设计研究基础之上,针对混合现实界面特点及其需求,提出了六点较为通用的混合现实界面设计原则,研究可为后续的混合现实界面设计提供参考,提升混合现...  相似文献   

20.
丰田PRIUS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分析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建模是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能量控制策略开发、仿真和优化的基础。对比分析了三代丰田PRIUS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建立了传动系统发动机、动力分离装置、电动/发电机和动力用蓄电池等各子系统模型,基于统一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构建立了丰田PRIUS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能量守恒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