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进一步研究环保型钝化液耐蚀性能,本文以单宁酸粉末、氟钛酸溶液和胶体硅溶胶为原料,在p H值2~7范围,不同固化温度(0~100℃)条件下制备热浸镀锌钢板钝化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观察钝化膜的界面连接性,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研究钝化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选用电化学工作站分析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固化温度100℃时,膜层厚度620 mg/m~2,此时腐蚀电位E_(corr)为184 m V,极化电阻Rp为2.13×10~6Ω/cm~2,表明在此温度下环保钝化热镀锌板耐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成膜温度与成膜时间对钢片表面复合钝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选择预膜温度、预膜时间、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钢片表面复合钝化膜耐蚀性能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T_(预膜)、T_(固化)、t_(预膜)、t_(固化)。T_(预膜)、T固化值的升高会提升复合钝化膜耐蚀性能;t_(预膜)、t_(固化)的延长也会增强复合钝化膜的膜层厚度、致密性及稳定性。综合实验结果,得到钢片表面复合钝化膜的最优制备条件为:T_(预膜)为90℃、t_(预膜)为10 min、T_(固化)为120℃、t_(固化)为100~120 min。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SiO_2杂化膜制备及其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硅偶联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作为前躯体和交联剂,与壳聚糖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壳聚糖/SiO2纳米杂化膜.用红外光谱对杂化膜进行表征,并研究杂化膜的溶胀性能、耐酸性能及不同的因素对杂化膜吸附重金属铜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图显示杂化膜内有新键产生,引入了Si-O-Si结构.壳聚糖/SiO2纳米杂化膜溶胀性能降低,耐酸性能提高,吸附铜离子性能提高.当壳聚糖/SiO2纳米杂化膜中SiO2的质量分数为6.8%时杂化膜吸附铜离子性能最好.室温下溶液pH值为5、铜离子浓度为0.05 mol/L、时间为60 min时,杂化膜CSH1对铜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4.
铸造Al-Si合金表面ZrO2陶瓷层可有效提高基体的隔热及抗高温氧化性能,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方法在Al-Si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锆涂层.涂层的组成、结构通过SEM、XRD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2ZrF6体系成膜速度较快,30min膜厚可达92μm,膜层表面和截面没有明显的等离子体放电形成的微孔,大量聚集的Zr(OH)4在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的热化学作用下分解为ZrO2,表面出现大量2μm~5μm的陶瓷颗粒.K2ZrF6复合Na2SiO3体系成膜速度较慢,30min膜厚仅为27μm,表面和截面存在较多喷射状孔洞,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成膜速度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K2ZrF6复合Na2SiO3体系中,陶瓷层主要由α-Al2O3、γ-Al2O3、Al2(OH)3F3和m-ZrO2组成,α-Al2O3为陶瓷层的主晶相.K2ZrF6体系中陶瓷层的主要成分为t-ZrO2、m-ZrO2、α-Al2O3和γ-Al2O3,t-ZrO2为涂层的主晶相.涂层中m-ZrO2较少,而t-ZrO2含量高,表明生成的α-Al2O3起到稳定高温相t-ZrO2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碳钢在亚硫酸铵蒸煮液中的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表明,碳钢表面在亚硫酸铵法蒸煮的升温过程中将发生从活化到钝化的转变,其腐蚀速度出现一极大值。在钝化条件下,碳钢在亚硫酸铵溶液中其表面生成两层结构的钝化膜,外层为(NH_4)_2Fe(SO_3)_2H_2O结晶层,内层为铁的氧化物。在活化条件下,表面生成以FeS为主的疏松混合物。本研究还就温度、pH值、药液组成和浓度以及蒸煮中有机溶出物对碳钢在亚铵法蒸煮过程中及在亚硫酸铵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和腐蚀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PDLLA/CS/CHS多层膜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聚乳酸/硫酸软骨素/壳聚糖(PDLLA/CS/CHS)多层膜,并对组装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PDLLA/CS/CHS多层膜在组装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溶液浓度和pH值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组装复合材料制备的最佳条件为:CS的浓度为2 mg/mL、CHS的浓度为1%(g/mL),组装时间为30 min,温度为30 ℃,溶液pH值为3.8.根据紫外光谱拟定的最佳组装条件组装了多层膜,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多层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自组装膜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不对称复合膜.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氧气含量对钢筋锈蚀的影响,通过对直接反应钢筋钝化膜状态信息的物理量-钢筋极化电阻的测试,研究了不同氧气含量的混凝土模拟孔隙溶液中钢筋钝化膜破坏的临界氯离子浓度及氧气含量对钢筋锈蚀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钢筋极化电阻值小于270 kΩ.cm2并持续下降时,钢筋钝化膜开始破坏;在氧气质量浓度为10.5至8.7 mg/L的混凝土模拟孔隙溶液中,当pH值为12.5到13.4之间时,钢筋钝化膜破坏的临界氯离子浓度为Cl-与OH-浓度比值是0.1;当pH值为11.7时,钢筋钝化膜破坏临界氯离子浓度接近为零,钢筋钝化膜几乎不能保持完整.氧气含量的适当降低有效减缓了钢筋钝化膜的破坏速度,但对钝化膜破坏时的临界氯离子浓度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介孔SiO2气凝胶粉体为填料制备了SiO2气凝胶/硅藻泥复合隔热涂料.研究了SiO2气凝胶粉体加入量对复合涂料保温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涂料的导热系数随着SiO2气凝胶添加量增加而下降,当SiO2气凝胶添加量体积百分数为37.5% 时,复合涂料具有最佳的保温隔热性能,涂层玻璃试样的导热系数仅为0.0553W/...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在聚乳酸(PLA)基膜上负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二氧化硅(HPMC/SiO2)有机-无机杂化层,制备HPMC/SiO2有杂化复合薄膜。表征和测试杂化复合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当HPMC溶液体积分数为6%时,杂化复合薄膜的氧气阻隔性能比PLA薄膜的氧气阻隔性能提高了36倍,同时,杂化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优于PLA薄膜。  相似文献   

10.
应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为300~350 nm的稳定的聚苯胺/SiO2胶体分散液,研究了稳定剂PVA、纳米SiO2的用量和纳米SiO2的形态对聚苯胺/ SiO2粒径大小和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并用电化学方法(Tafle和EIS)研究了本征态聚苯胺/ SiO2复合涂层(UPS)和草酸掺杂聚苯胺/ SiO2复合涂层(OPS)对铁电极的防腐蚀效果.结果表明,涂覆UPS的铁电极的自然腐蚀电位为-0.705 mV,腐蚀电流密度为5.6×10-5 A/cm2;涂敷OPS的铁电极自然腐蚀电位与涂敷UPS的相等,但前者的腐蚀电流密度为后者的1/2,阻抗值比后者大,防腐蚀效果比后者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 X-射线晶体衍射 ,确定了 ( Me2 NCS2 ) 2 CH2 (化合物 I)和Me2 NCS2 CH2 CH2 S2 CNMe2 (化合物 )的晶体和分子结构。 ( M2 NCS2 ) 2 CH2 属于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 :Pca2 1 ,晶胞参数为 :a=1 3.80 99( 3) ,b=4.345 3( 1 ) ,c=2 0 .3686( 4 ) ,Z=4。 Me2 NCS2 CH2 CH2 S2 CNMe2 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P2 1/c,晶胞参数为 :a=6.0 69( 7) ,b=7.82 9( 2 ) ,c=1 3.45 5 ( 3) ,β =91 .76( 3)°,Z=2。它们都包含了由硫原子与烷基相连的两个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基团。在化合物 I中 ,由亚甲基相连的两个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平面间的二面角是 5 5 .92 ( 2 )°。在化合物 II中 ,原子 S1、C4、C41、S1 1所在平面与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原子所在平面间的二面角为 84.4( 2 )°。在两种结构中 ,S2…C4的距离 (分别为 3.0 899( 2 ) ,3.0 966( 3) )比范德华半径 ( 3.5 5 )小很多。范德华力对晶体结构起到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Phase diagrams of complex multi-component aqueous chromium salt system are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es for increasing the recovery ratio of chromium and reducing the poisonous waste in the chromate production process. Phase equilibrium of multi-component system has been calculated from the limited known data with thermodynamic models. The phase equilibriums of KOH-K2CrO4-H2O, KOH-KAlO2-H2O, NaOH-Na2CrO4-H2O and NaOH-NaAlO2-H2O systems were calculated with thermodynamic models. The solubilities of Cr and Al was measured in the system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y are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It shows that the lower concentration of KOH (or NaOH) is favorable for the crystallization of KAlO2 (or NaAlO2) and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KOH (or NaOH) is favorable for the crystallization of K2CrO4 (Na2CrO4). Therefore, K2CrO4 (or Na2CrO4) can be separated from KAlO2 (or NaAlO2) with controlling the KOH concentration in solutions of KOH-K2CrO4-KAlO2-H2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了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及电子探针(EPMA)等手段,对Na_2O-SiO_2-ZrO_2-TiO_2系统玻璃进行了耐碱机理的初步探讨。用相关分析对碱蚀液中ZrO_2、TiO_2、SiO_2等氧化物的碱溶出行为及各氧化物在玻纤表面上的残留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以Al(NO3)3.9H2O、Si(OC2H5)4、ZrOCl2.8H2O和Ti(OC4H9)4为原料,用sol-gel法通过分步水解得到透明稳定性能好的复合溶胶,并采用XRD和SEM等测试技术对复合溶胶的相组成及其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ZrOCl2.8H2O的预水解溶液的pH<1,用它作为胶溶剂可合成性能好的复合溶胶;若不加硅烷偶联剂,当Al、Si物质的量比n(Al)∶n(Si)<2∶1时,得不到性能稳定的复合溶胶;改变Ti组分的加入量,复合薄膜的主晶相将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Bi2Sr2Co2Oy热电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Bi2Sr2Co2Oy热电陶瓷的不同制备方法,实验采用固相反应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Bi2Sr2Co2Oy陶瓷.用XRD,SEM等表征技术研究了样品的物相及显微组织形貌.结果表明:样品为单相,组织均匀,为层片状结构,且具有明显的c轴择优取向.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BaF2-CaF2-CaCl2三元系电解质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为熔盐电解法制备Al-Ca合金奠定基础.采用阿基米德法,测定了BaF2-CaF2-CaCl2体系的密度;采用差热-热重分析法,测定了BaF2-CaF2-CaCl2体系初晶温度;采用连续变化电导池常数(CVCC)法,测定了BaF2-CaF2-CaCl2体系的电导率;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体系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7.
以3种简单盐类为原料,在50℃下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结晶优良的硫酸钙复盐K2Ca2Cu(SO4)4.2H2O,并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等现代测试手段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验证了该复盐带有2个分子的结晶水,测得了复盐的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的特征波数,清晰地观测了复盐的晶体形貌。  相似文献   

18.
用Raman光谱研究了GeO2-PbF2-ZnF2系统玻璃结构。结果表明,这种氟氧混合体系玻璃主要以[GeO4-xFx]四面体、[ZnF4]和[ZnO4]单元共同构成三维网络。网络中非桥氧或[GeO4-xFx]四面体的数量随F-/O2-比例增加而增加,而F-/O2-比例一定时,Zn2+则能提高[GeO4-xFx]四面体的聚合度。  相似文献   

19.
固体超强酸作为多相酸催化材料,具有许多传统质子酸催化剂无法比拟的优点,本论文在研究SO_4~(2-)/M_xO_y型固超酸的基础上,采用过硫酸铵溶液作为浸渍剂,选取ZrO_2、SnO_2、SiO_2的复合氧化物,将过硫酸根离子负载在上面,制备出新型S_2O_8~(2-)/ZrO_2-SnO_2-Si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一个实例展示了在Struts2框架下获取图表数据,动态生成XMI。文件,并使用Fu—sionCharts组件技术显示Flash图表的方法.结果表明,FusionCharts组件在Struts2框架下使用简单,显示的图表形式多样、实用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