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淄博是中国陶瓷发祥地之一,早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陶器生产,大汶口文化时期,淄博制陶业已初具规模.龙山文化时期,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黑陶文化.西周时,齐国就设立"陶正"官,专司制陶.战国烧制原始青瓷,至南北朝,烧制青釉瓷器为北方之冠.唐朝发明"茶叶末釉",宋代生产出"雨点釉",所产白瓷,录供皇室御用,淄博成为北方最大的制瓷中心.清末,清廷曾拨专款,设立博山陶瓷工艺传习所,推广传承淄博窑烧制技艺,颜神镇(今博山)出现了"陶者以千数"的盛况.  相似文献   

2.
日照苏家村遗址位于鲁东南沿海地区,是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中期一处重要的环濠聚落。该遗址新出土的钱山漾文化细长颈袋足鬶(M45:5)作为目前已知南方系陶鬶布最北的一件,揭示出公元前2300年前后中国南北方的区域文化交流。本文通过对苏家村出土钱山漾文化红陶鬶、其他龙山文化红陶鬶及部分苏家村黑陶的主、微量元素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揭示了苏家村本地生产钱山漾文化红陶鬶的可能性,表明龙山文化早中期的制陶业的发展可能伴随着南方系制陶工匠的迁徙。  相似文献   

3.
日照苏家村遗址位于鲁东南沿海地区,是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中期一处重要的环濠聚落。该遗址新出土的钱山漾文化细长颈袋足(M45:5)作为目前已知南方系陶布最北的一件,揭示出公元前2300年前后中国南北方的区域文化交流。本文通过对苏家村出土钱山漾文化红陶、其他龙山文化红陶及部分苏家村黑陶的主、微量元素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揭示了苏家村本地生产钱山漾文化红陶的可能性,表明龙山文化早中期的制陶业的发展可能伴随着南方系制陶工匠的迁徙。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陶器中工艺最精湛的当属黑陶,它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产生,但数量少、胎体厚、颜色淡。到了龙山文化时期,山东地区的蛋壳陶工艺将祖先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色泽漆黑发亮,胎体薄如蛋壳,且质地坚硬。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继承了大汶口文化的快轮技术,在工艺方面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对火候和渗碳技术的把握更加成熟,烧制出内外透黑的蛋壳黑陶(图1,蛋壳黑陶杯)。渗碳技术是黑陶烧造工艺的重要环节,经渗碳后的陶器坚固耐用不易渗漏,这无疑是史前陶器烧造技术的一大进步,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后期的青铜器冶炼和瓷器的烧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秋峰 《山东陶瓷》2010,33(6):45-46
淄博陶瓷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淄博地区就开始了陶器的生产,在淄博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的蛋壳陶是中国古陶器的杰出代表,淄博古瓷起源于14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出土的南北朝青瓷连花尊为淄博寨里窑所产,其型体硕大,  相似文献   

6.
卢德国 《山东陶瓷》2012,35(3):31-32
正2011年5月,由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申报的淄博陶瓷烧制技艺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申遗"成功在淄博陶瓷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它标志着具有一万年历史传承有序的淄博陶瓷烧制技艺为我国最高层次所赏识,所彰显。对于提高淄博陶瓷的知名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浅谈鲁青瓷     
青瓷,是史上最早的瓷器。最早青的青瓷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到了东汉时期,真正意义上的青瓷出现了,也宣告了人类由陶器向瓷器时代的过渡。鲁青瓷最早发源于北朝,534—550年是北朝时候,淄川寨里窑兴起,以烧造青釉瓷首开淄博瓷器先河,为北方最早青瓷产地。南北朝时期,制陶工匠们从技术上完成了由陶向瓷的历史飞越。隋唐五代,淄博又有新窑场兴起,"磁村窑"自唐代中期开始由烧制陶器转入生产黑釉瓷、青釉瓷及酱色瓷、茶叶末釉等产品,釉质晶莹滋润,色黑如漆。北宋至金,淄博窑厂数量增多,新品迭出,生产规模扩大,烧造地点之多、品种之丰、产量之大、均属空前。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山西这在块厚重的黄土地,造就出一代代能人巨匠,孕育了灿烂夺目的黄河文化,使得中华文明之光更加辉煌。三晋艺苑百花开,黑陶工艺品则是朵娇艳奇葩。古老而又陌生的黑陶"皇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瑰宝,华夏民族早期文化智慧的结晶。它源于大汶口文化和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因以薄而光洁的黑陶居多,故称黑陶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其技术发展的辉煌时期,丰富多姿的黑陶艺术达到极盛,由简陋的生活用品发展为古朴、庄重、优美、典雅的艺术品,成为帝王将相鉴赏的珍品,同时受到历代文  相似文献   

9.
黑陶是中国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龙山文化的黑陶烧造工艺是最为突出的,已达到了古代制陶史的巅峰,足以傲视其他文化的制陶工艺。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这样评价龙山文化的黑陶:"这个文化最显著的器物是陶器,拥有这个文化的人民是极精巧的陶工。他们所制的陶器可与中国制陶技术最好的产品相抗衡,而形式的轻巧、精雅、清纯之处,也只有宋代最优良的瓷器可以与它媲美"。可见远古黑陶工艺无论是造型还是烧制都以达到相当的高度。然而作为现代黑陶从业人员都清楚,今天的黑陶从制作工艺的严谨性到烧结火候与龙山文化时期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求,进行突破创新,从而使现代黑陶艺术走上繁荣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宋代因上层社会饮茶,斗茶风尚而盛行茶盏,以黑釉者为上,建窑的黑釉(油滴盏,兔毫盏)最为有名,各地瓷窑均有烧造。此碗为淄博窑烧制,器型规整,釉色纯净,四周闪耀出细如兔毛的结晶釉,特点鲜明,是宋代淄博窑烧制的精品茶盏。  相似文献   

11.
高岩 《陶瓷工程》2009,(5):67-67
宋代因上层社会饮茶,斗茶风尚而盛行茶盏,以黑釉者为上,建窑的黑釉(油滴盏,兔毫盏)最为有名,各地瓷窑均有烧造。此碗为淄博窑烧制,器型规整,釉色纯净,四周闪耀出细如兔毛的结晶釉,特点鲜明,是宋代淄博窑烧制的精品茶盏。  相似文献   

12.
淄博陶瓷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着辉煌的成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较高地位。淄博民间陶瓷作为淄博古代陶瓷的传承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其依托当地发达的窑业,就地取材,利用现有资源和烧制技术,并依据百姓需求,从实用角度出发而制作的陶瓷"婆婆",即是淄博地区独有的、最能体现淄博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陶瓷艺术佳作,可以说是淄博民间陶瓷"以人为本、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因用作器"的典范,体现了淄博民间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魏传来 《陶瓷工程》2010,(11):21-23
古老的淄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就是在这块大地上延续不断的陶瓷文化。从公元前2500年的寨里镇北沈龙山文化遗址的蛋壳黑陶,到南北朝时期的寨里窑青瓷,再到被誉为中国北方民窑艺术明珠的以磁村窑为代表的唐宋金元瓷器,无不以靓丽灿烂的身姿、博大精深的内涵,向人们展示着昔日淄川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王滨 《陶瓷工程》2014,(4):48-51
淄博陶瓷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着辉煌的成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较高地位。淄博民间陶瓷作为淄博古代陶瓷的传承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其依托当地发达的窑业,就地取材,利用现有资源和烧制技术,并依据百姓需求,从实用角度出发而制作的陶瓷“婆婆”,即是淄博地区独有的、最能体现淄博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陶瓷艺术佳作,可以说是淄博民间陶瓷“以人为本、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因用作器”的典范,体现了淄博民间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古老的淄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就是在这块大地上延续不断的陶瓷文化.从公元前2500年的寨里镇北沈龙山文化遗址的蛋壳黑陶,到南北朝时期的寨里窑青瓷,再到被誉为中国北方民窑艺术明珠的以磁村窑为代表的唐宋金元瓷器,无不以靓丽灿烂的身姿、博大精深的内涵,向人们展示着昔日淄川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古陶瓷,是研究人类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因而,数十年来,国际对古陶瓷的科学研究相当活跃。我国因特有的条件,对此更是取得长足进展,已发展成为一门古陶瓷学科。国际古陶瓷学术界,几乎均以中国的古陶瓷为研究对象。这是因为约在公元前四千五百到两千五百年前的仰韶文化期间的早期已有陶器,中期已有彩陶。龙山文化时期,轮制技术进步,制出质坚的黑陶。而在公元前一千六百到一千一百年前的商代,进而创造出来近于瓷器的施有石灰质釉料的青釉制品,考古界称为原始瓷。到了距今约一千八  相似文献   

17.
正1引言淄博窑,是我国古代北方较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依据现有资料,淄博窑创烧于南北朝时的东魏,唐至五代开始繁荣,宋代达到鼎盛,金元、明清、直至民国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淄博窑在陶升华为瓷的生产力发展中一直位于中国北方的前列,在中国瓷器  相似文献   

18.
琉璃作为淄博的一张城市名片,有着不可复制的艺术特性,2015年琉璃烧制技艺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文从淄博琉璃的艺术内涵及文化思考方面展开,揭示琉璃发展的现状,探寻如何把琉璃文化与时代相契合,挖掘更多的艺术价值,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延续与弘扬淄博琉璃文化,用特色琉璃文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淄博窑,是我国古代北方较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依据现有资料,淄博窑创烧于南北朝时的东魏,唐至五代开始繁荣,宋代达到鼎盛,金元、明清丶直至民国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淄博窑在陶升华为瓷的生产力发展中一直位于中国北方的前列,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建国后,由于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淄博古  相似文献   

20.
<正>淄博陶瓷艺人、山东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陈玉德,三十多年来致力于美术陶瓷艺术釉色及工艺烧成的研究探讨,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兔毫釉的基础上,几十年如一日,精心钻研反复试验,成功烧制出了失传多年的蓝兔毫釉,发明了高温窑变羽毛釉,蚯蚓纹路釉和层林尽染窑变釉等釉色,使淄博美术陶瓷中这枝奇葩重放异彩。曾记否:在全国独树一帜的淄博美术陶瓷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