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用于水处理填料的超轻污泥-粉煤灰陶粒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脱水污泥、粘土为原料,以粉煤灰为添加剂烧制超轻污泥陶粒。通过配比试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原料添加量和工艺流程;由L18(37)正交试验,得到应用于水处理填料的超轻污泥陶粒的最佳配料比例和最佳烧制流程;最后将所得超轻污泥陶粒进行ICP-AES分析并与商品陶粒进行SEM比较。结果表明,应用于污水处理填料的超轻陶粒吸水率49.46%,堆积密度365.50kg/m3,颗粒密度1047.78kg/m3。经有毒金属浸出测试证明,生产的超轻污泥陶粒有毒重金属浓度在国标要求范围内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
直接用热干化污泥(或湿污泥)制砖,不符合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稳妥可靠的原则,是典型的投资高、能耗高、运行费高而烧砖质量低的处置方案;特别是以甲烷为主的每吨湿污泥高达400~600kgCO2当量的碳排放,既污染环境又浪费污泥70~80%的热值,应当制止。国标也应当尽快废除。  相似文献   

3.
对采用粉末冶金与化学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制的电触头材料进行了理化性能、显微组织和抗氧化性能试验,探讨其机理及对性能的影响因素。试验表明:所研制的触头的理化性能基本达到了国标规定的相近触头的指标,其显微组织和抗氧比性能则优于国标规定。A_(c4)加速模拟电寿命试验的结果证实该种触头材料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使用造纸污泥为原料、木材纤维为增强材料、酚醛树脂(PF)为胶粘剂,制造木材纤维增强污泥纤维板.木材纤维有2种增强方式,一种是置于污泥纤维板的上下表面,另一种是混合加入污泥纤维板.结果表明,木材纤维置于污泥纤维板上下表面的效果好于木材纤维混合加入污泥纤维板.增强方式及污泥纤维加入量对污泥纤维板的静曲强度(MOR)、弹性模量(MOE)、内结合强度(IB)、沸腾实验后内结合强度(IBb)、24h吸水厚度膨胀率(TS)等各项性能的影响显著.随木纤维量增加,材料的各项性能增强,在分层条件下当木纤维含量达到50%及以上时,各项力学性能才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先决条件,污泥至少应当是稳定的,在实际运行上即是要求没有臭味。当地或将来的法律可能要求会更高:污泥可能被要求消毒/巴氏除菌。消毒要求达到一个强制的目标:病原体如肠道病毒、伤寒菌、线虫、寄生虫卵等在处理后的样品中应当检测不到。  相似文献   

6.
冷冻冷藏     
<正>冷藏车最新国家标准7月1日正式实施冷藏车最新国标《道路运输、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号:GB29753—2013)已于2015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国标根据冷藏车厢体内可以达到并且保持的温度进行分类,以保证不同用途和要求的货物运输安全。这也是我国冷藏车制造标准中首次按厢体内可以达到的温度对冷藏车进行分类。据了解,冷藏车的分级有A到H共8个级别。如冷冻肉类、蔬菜水果类因对温度要求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级别的冷藏车。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厂污泥改性物对Hg(Ⅱ)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原料,制取干污泥,并将其和化学改性污泥作为吸附剂,对含Hg(Ⅱ)离子的废水进行了吸附试验研究.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和Hg(Ⅱ)离子的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污泥及其化学改性污泥吸附剂对Hg(Ⅱ)离子的吸附符合Lagergren一级动力学方程.在试验条件下,化学改性污泥的相对吸附量高于干污泥,因此,活性污泥经过化学改性后能够提高对Hg(Ⅱ)离子的吸附能力.用0.1mol/L HNO3溶液进行超声解吸附,Hg(Ⅱ)离子的回收率可达70%左右.利用这种吸附剂可以有效地去除工业废水中的Hg(Ⅱ)离子.  相似文献   

8.
分析4种不同来源的电镀污泥的化学组成,综述目前电镀污泥处置的各种技术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污泥治理为分析对象,结合我国污泥污染现状,通过现场调查污水处理厂,访谈环保行业专家,实地勘察污泥处理设施,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结合我国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以及规划,对污泥治理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现状,指出了污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手段和经验,讨论各种污泥处置方法的优缺点,目的在于寻求适合我国城镇污泥处置的发展道路,使污水处理厂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达到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向玲  刘其东 《硅谷》2012,(2):55-55,45
为评价车身的防雨密封性须建立淋雨装置,阐述淋雨装置的组成、原理、喷淋系统、补水系统、储水池内循环系统、排污系统等的设计与试验控制技术,按此方法设计和试验可以达到国标GB/T12480-90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盐酸羟胺-铁试剂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晶 《福建分析测试》2004,13(2):1958-1960
本文通过实验来研究盐酸羟胺-铁试剂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实验证明,该方法精密与准确性均达到监测要求,与国标亚甲基蓝法相比具有操作步骤简单,萃取剂用量少的优点,适用于各类清洁水质的监测和废水的快速监测。  相似文献   

13.
利用铝型材厂工业污泥合成高纯度的堇青石材料及其应用,属于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变废为宝的项目,与常规合成方法相比,其具有原料和技术的创新,原料成本很低,有显著的经济、环保和推广应用价值.分析了铝材厂工业污泥的化学组成以及利用污泥合成堇青石的可能性,阐述了合成堇青石的工艺流程以及利用污泥合成堇青石的优点,并且对影响堇青石性能的因素做了分析,分析和评述了利用污泥合成堇青石的应用前景以及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刘长余 《中国包装》2000,20(2):53-55
国家制定下达的水泥包装袋国家标准GB9774- 1996是强制性执行标准。为保证水泥包装质量 ,国家有关部门更明令 ,在水泥包装中要废止无复膜塑料编织袋 ,这样就强化了列为新国标中的复合包装袋的技术要求和工艺管理应具备的条件。本文根据用复合水泥包装袋包装水泥在技术质量上既要达到包装后水泥的防潮性 ,又要达到灌装过程中的透气性和在储运过程中不泄漏不降标的要求 ,试论圆筒塑料编织布双面流涎复合原理、工艺和生产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研究采取什么样的工艺 ,从而使复膜塑料编织袋达到水泥包装袋GB9774- 1996新国标要求。一、复合原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食品接触材料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商贵芹  姜欢  刘桂华  季玮玉 《包装工程》2017,38(15):106-110
目的研究食品接触材料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主要要求和变化,给出合规性评价建议。方法全面深入研究食品接触材料新国标,并与旧国标进行比较,分析新国标的管理特点和重要变化。结论新标准在标准涵盖范围、管理模式、技术要求、迁移试验规则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并给食品接触材料相关行业带来了挑战。为了更好地实施新标准,给出了新标准合规性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6月30日,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的国家标准《中小学生校服》,即日起执行。根据国标,中小学生校服不再像以往的服装品类设置多个级别,而是统一要求在质量安全上达到一等品水平。出于提升学生穿着舒适度的考虑,国标还要求,校服标签不得缝制在衣领处。校服严卡一等品门槛与其它服装类产品不同的是,国标对中小学生校服不再划分几个等级,而是仅设置了一道准入门槛。不过,这道门槛在质量安全方面已经明显高于市场上的普通服装产品。  相似文献   

17.
《功能材料》2021,52(8)
以纺织污泥为主要原料制备免烧陶粒。通过实验分析探究了污泥/水泥比、粉煤灰添加量和养护时间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纺织污泥基免烧陶粒的最佳原料配比和养护工艺为污泥/水泥比为2.25,粉煤灰添加量为5%,粘结剂添加量为1%,养护时间为28天。该条件下制得的陶粒筒压强度为6.93 MPa,堆积密度为753kg/m~3,1 h吸水率为17.98%。满足GBT17431.1《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中普通轻质骨料的性能指标。针对纺织污泥中Zn含量较高的特点做了浸出毒性测试,Zn浸出达到相关标准要求。SEM与XRD分析发现,最优条件下陶粒内部孔隙封闭,晶粒紧密结合;水化硬化反应生成的C-S-H和钙矾石类晶态组织,有利于提高陶粒的综合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8.
吴双成  尚书定 《材料保护》2001,34(10):60-60
目前情况下 ,常温发黑尚不能完全替代钢铁发蓝 ,其外观、耐蚀性等不能达到发蓝水平。对于大批量生产及质量要求较高钢铁件 ,仍必须进行发蓝处理。结合生产中遇到的发蓝故障 ,分析原因并排除之 ,具有普遍性。1 溶液上浮污泥现象 发蓝溶液不断上浮白色污泥 ,且粘附在零件表面 ,出槽后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污泥 ,几乎填满了零件的凹槽 ,并且零件表面附近发蓝溶液变为蓝绿色。原因分析  (1)发蓝槽的材质问题 ,一般发蓝槽用普通钢板焊接而成的 ,而该厂的发蓝槽是不锈钢板焊成的 ,排除该原因。(2 )发蓝溶液较浅 ,蒸发量大 ,但补充发蓝溶液后 …  相似文献   

19.
<正>镇江氧气厂于1996年开发生产的纯氮气产品,经试生产使用和检测,质量达到国标 GB 8979氮气指标要求,于1996年9月通过江苏省科委鉴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国标法过硫酸钾消解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11893~1989)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结合在工作中总结出的方法借用COD消解思路优化、建立快速测定地表水水质总磷国标分析方法,通过对本法从测定条件、准确度、精密度等方面多次实验,并与标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同时对优化国标方法测总磷应注意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