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GCr15钢中的白点进行了物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GCr15钢中的白点主要是由于冶炼过程中,钢液中被带入水分造成的,并对此提出了改进冶炼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MnSi钢进行钢中气体、杂质、金相等分析,对水钢连铸小方坯中的钢水洁静度进行研究,就 钢中夹杂物的生成和存在形式,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形态、分布等进行测试与分析,就控制钢中夹杂物可能采 取的手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稀土在钢中的作用机理和加入方法,分析了稀土应用的前景。对钢液进行稀土处理是我国发展钢产业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微量元素钛、氮、铝对渗碳齿轮钢20CrMnB淬透性的影响,并采用径迹显微分析技术对钢中的硼分布形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生产淬透性高且稳定的钢的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5.
对测定钢中的氧的分析条件、制样要求、曲线拟合等问题进行了试验和探讨,对准确测定含量>0.010%的钢中氧较为满意。利用火花源发射光谱仪测定钢中的氧方法快速、准确,能够应用于生产工艺过程的在线控制。  相似文献   

6.
介绍贵冶铜阳极板生产工艺流程及钢母模实际应用状况。分析钢母模在浇铸铜模过程中的故障现象和原因,对修复改造前后钢母模较易产生损坏的部位进行分析对比,查找故障原因、改进钢母模加工工艺及修复方法、延长钢母模使用周期,提高圆盘浇铸阳极板质量。  相似文献   

7.
对宝钢生产的上注压盖钢钢锭进行了解剖。描述了上注压盖钢钢锭的结构。对压盖钢生产中的主要质量问题,即表面质量、成份偏析及大型非金属夹杂物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对钢的整体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与金相进行鉴定。本文通过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产生,以及在钢中的分布对钢整体质量产生的影响等进行介绍,并在金相显微镜的检测下,能够对这些非金属夹杂物的性能等进行判定,从而得出钢材的质量。本文通过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与金相鉴定进行分析,以期为金相鉴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李勇强  徐立山  高建国 《河南冶金》2013,21(2):39-41,53
钢中的铝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钢中的氧还能细化晶粒,改善钢的韧性,使钢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能,同时还有防止时效性的作用,有相关资料指出,钢中氮化铝含量增加,钢的晶粒度变细,当钢中酸溶铝含量超过0.065%时,晶粒度反而重新粗大化,因此,准确控制钢中的酸溶铝含量在合适的范围内,才能保证钢材的性能。本文主要对钢中酸溶铝烧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向东  吴令 《炼钢》2012,(5):32-34
对某厂230 t VD处理过程的氮含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分别从真空度、底吹强度、真空处理时间等工艺参数及硫、氧等钢液成分对VD脱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降低钢液初始氮含量,严格控制钢中的硫、氧含量,增强底吹强度,延长高真空保持时间对生产低氮钢有利;对VD破真空后钢液增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适当改变破真空操作制度、调整软吹流量,可以减少钢液增氮。  相似文献   

11.
《炼钢》2012,28(5)
对某厂230tVD处理过程的氮含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分别从真空度、底吹强度、真空处理时间等工艺参数及硫、氧等钢液成分对VD脱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降低钢液初始氮含量,严格控制钢中的硫、氧含量,增强底吹强度,延长高真空保持时间对生产低氮钢有利;对VD破真空后钢液增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适当改变破真空操作制度、调整软吹流量,可以减少钢液增氮。  相似文献   

12.
对30 t EAF-LF-VD冶炼高级齿轮钢的过程进行分析,由此确定LF-VD过程中的成分微调工艺和VD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规律,并对钢的各项性能与化学成分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了最佳内控成分.  相似文献   

13.
对钢试样制备过程和加工钢试样时机床所用切割液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切割液中的Na含量接近15%,K含量接近9%。对同一断口试样的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无切割液残留物时断口处未见Na、K类杂质元素,有切割液残留物时断口处发现了含Na、K类杂质元素,而且其它成分也与切割液的成分相近。确定机床所用切割液是钢试样中的Na、K类杂质元素的来源之一。建议在分析钢试样时,应做断口能谱分析,排除留在钢试样上的机床切割液残留物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型H型钢的矫直过程应力分布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国  陈林  李浩  仝伟  孙胜志 《冶金设备》2012,(Z1):17-18,87
建立了大型H型钢九辊定棍距矫直的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对大型H型钢九辊连续矫直过程的弹塑性变形问题进行模拟研究,分析矫直过程中大型H型钢出现的应力变化,对具有矫前缺陷的大型H型钢矫直过程中的应力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分析H型钢矫后的残余应力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荣钢"高线帘线钢C72DA工艺的各项标准生产流程进行了分析和记录,确定了转炉、精炼、连铸各冶金环节工艺对热轧盘条洁净度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几点对帘线钢C72DA夹杂物指标展开讨论和研究,对帘线钢C72DA生产工艺中的夹杂物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程礼梅  张立峰  沈平 《工程科学学报》2018,40(10):1139-1157
从界面润湿性的角度,对一些冶炼过程中的常见界面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于渣的泡沫化过程,主要分析了润湿性对渣的泡沫化指数的影响;对于铁水和钢液脱硫过程,主要分析了对脱硫速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以及穿透钢液速率的影响;对于钢液与熔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过程,主要分析了对耐火材料在熔渣中的饱和溶解度、熔渣在耐火材料中的侵蚀深度以及耐火材料的侵蚀速率的影响;对于钢中夹杂物的运动过程,主要分析了对钢中夹杂物的形核、聚集、去除、空间分布等影响.同时,本文总结得出了对于这些实际冶炼过程有利的界面润湿性.   相似文献   

17.
廖力  覃国勋 《四川冶金》1991,13(4):48-50
本文介绍用金相和电子探针的方法对性能超高、伸长不合、断口异常的16Mn钢及探伤不合的16MnR钢进行了分析,这种现象是由钢中的Mn偏析带内的MnS所致。  相似文献   

18.
Mo对耐火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种含Mo耐火钢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发现合金元素Mo在耐火钢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提高贝氏体淬透性来满足钢的高温性能.从组织学角度看,降低合金中的Mo含量而增加其它提高贝氏体淬透性的元素也能够满足耐火钢成分设计要求.探讨了设计低Mo或无Mo耐火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ASPEX夹杂物分析仪分别对转炉与电炉冶炼环件进行了夹杂物定量分析,从夹杂物数量、种类和尺寸等方面对两种冶炼方式下的夹杂物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环件用钢的夹杂物主要有MnS类、氧化物+TiN类以及MnS+氧化物类三种,且氧硫复合型夹杂物占绝大多数,转炉钢中的硫化物比例较高,而电炉钢中的氮氧化物类夹杂物比例较高;电炉钢环件中的大尺寸夹杂物数量明显少于转炉钢环件,但是电炉钢环件中氮氧化物这类脆性夹杂物所占大尺寸夹杂物比例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0.
《稀土》2021,(4)
在开发高品质钢的历程中,稀土在钢中的作用日渐引起钢铁科研者的重视。在分析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稀土在钢中作用和工业化生产发展历程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以期为稀土钢品种的开发以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一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