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营销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志凌 《电信科学》2011,27(8):11-15
互联网公司在过去10年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运营商的业务运营和商业模式。对传统电信运营商来说,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创新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营销模式,对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话语权和业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状况,接着总结当前流行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营销模式,然后提出传统电信运营商关于移动互联网业务营销模式创新的方向和建议,最后介绍电信运营商以产品基地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移动互联网典型业务、关键技术、运营模式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未来3G网络能力的提升,使得移动互联网不再是简单的"移动网+互联网",将对传统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带来巨大改变;Mashup、移动Widgets等技术的发展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供新的商务模式,为包括运营商、设备提供商、内容/服务提供商(CP/SP)、互联网应用提供商等相关参与方带来收益;移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既存在内容与服务层面的竞争,也存在相互的合作,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中应突出移动应用特色,避免与传统互联网业务同质化。  相似文献   

3.
贾淑华 《信息通信》2014,(2):247-248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热点媒介,移动互联网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信息化通讯的今天,移动互联网以其独特的运行模式及便利的使用方式等特点逐渐在无线通讯领域里占据主导地位。文章简略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并分析了我国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最后总结了移动互联网目前及今后发展的热点业务,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归纳移动互联网业务基本特征,分析其对电信运营商的冲击,进而结合典型移动互联网业务运作模式及中国联通传统项目管理的现状,提出中国联通针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创新产品应对策略。对移动互联网项目投资价值评估体系进行探讨,提出适合中国联通的创新产品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移动运营商在发展以内容为主的业务时多采用"围墙花园"模式.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围墙花园即将坍塌,运营商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文章在对移动互联发展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描述当前移动互联网的竞争格局,探索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提出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关键竞争要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二者逐渐走向融合,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移动互联网正在快速发展。从终端、网络和业务看,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一个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通信网络。 过去一年多来,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创新成为全球信息通信领域最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围绕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创新、模式创新和全球性战略竞争与布局已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描述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行为习惯变化入手,分析了新华社在视听新媒体业务中的优势和劣势,从技术视角对建设新华社视听新媒体业务提出了方案,并着重描述了方案在移动互联网中的盈利模式.作者提出将智能电视服务模式注入新华社视听新媒体业务,通过"平台+终端+应用"的方式,整合互联网资源,突出在多屏时代融合发展的思路,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构建一个符合OT T服务模式的虚拟播出渠道,并通过社交媒体和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个人移动终端与受众的有效互动,最终搭建一个"智能信息发布生态系统",为用户和受众提供服务,从而将以单向传播为主的视听新媒体带入双向互动的移动互联网世界.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云计算安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云计算是移动互联网产业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是ICT行业炙手可热的新业务发展模式,但其面临着新的安全威胁。文章浅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云计算安全问题,给出了安全建议,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云计算安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面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核心业务、业务能力、生态圈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本文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业务特征入手,论述了移动互联网业务提供的3种模式,详细阐述了业务生态链模型,并提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生态环境的总体架构。对总体架构中的各个子系统,包括业务能力开放中间件、业务开发生成环境、业务部署运行环境、内容发布环境、业务运营和管理环境、业务能力系统、应用和内容商店、自助服务等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电信运营商目前的运营模式和互联网产品的运营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电信运营商按照互联网化模式运营融合通信业务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模式运营融合通信的管理方案,并针对具体的业务运营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业务能力开放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移动互联网业务是通信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业务,通过构建移动互联网业务能力开放环境,将移动网络特有元素通过API形式开放,可促进移动、互联网元素的融合,构建具有差异化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本文对移动业务能力开放关键特征和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Mashup技术实现移动、互联网元素融合的业务能力开放平台,并结合能力开放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差异化应用案例进行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安全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应当采用物理与信息安全分层,依据移动互联网网络结构,构建移动互联网安全架构。按照网络特征,移动互联网可以分终端、网络以及业务系统3个部分;网络与信息安全分设备/环境安全、业务应用安全、信息自身安全以及信息内容安全4个层面。移动互联网安全应将终端、网络以及业务系统分别在设备/环境、业务应用、信息自身以及信息内容安全层面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大规模内容分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移动互联网中内容分发网络面临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内容分发网络总体架构,包括主体功能、总体部署方案和分域部署方案,并给出了融合内容分发网络的典型业务流程,分析了其实现的关键技术和架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Internet上移动IP主机的网络业务需求,Internet工程任务组设计了移动IP技术。介绍了移动IP的基本原理、提高移动IP性能的优化草案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枝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林尚平  贾世楼 《数字通信》1999,26(1):30-31,33
为了满足Internet网络上移动IP主机的网络业务需要,IETF推出了它的动态IP技术。文中论述了动态IP技术的基本原理,通信规程,优化路由以及有待于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物联网和移动宽带时代的到来,移动数据业务呈现爆炸式增长,现有的移动网承载技术将很难满足未来数据业务需求,移动业务市场需求和竞争是LTE技术产生与发展的源动力。本文分析了LTE演进的必然性及目前的发展情况;并从频段使用、承载网、核心网等方面讨论了在引入LTE时,网络规划应重点处理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Mobility offers a great deal of advantages. However, mobile users are currently restricted by the network coverage of providers, their access network technologies and the networking capabilities of mobile devices. Moreover, mobile users have to be involved in time consuming and inflexible manual interactions with internet access service providers in order to sign long term contracts. In this paper, a novel framework, which liberates mobile users from predefined, long-term contracts, is presented. This framework enables mobile users to dynamically acquire any kind of Internet Service, irrespectively of their location and the mobile device used. This is based on the automation of the service acquisition process and the collaboration of providers that is required to satisfy end-users’ requests. The flexible communication and negotiation framework that was defined enables automated negotiations between all parties and can be used as basis towards automated service acquisition for mobile users in future internet.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应用内容极大丰富,数据业务流量的增长速度之快超乎想象,用户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原来以电信运营商为中心的产业链正不断地向服务提供商和终端提供商倾斜,网络智能管道化是网络未来能力增强和提升的重要方向。本文重点研究智能管道的内涵特征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通信2G向3G技术的演进,以话音为主的移动业务向着话音和数据业务并重的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业务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拓展需求推动着移动业务和承载网络的IP化进程。本文介绍了IPRAN的发展背景,对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主流的IPRAN技术做了一定的介绍;特别针对PTN的技术原理以及组网策略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全业务运营环境中,如何以IP RAN作为切入点来构建一个融合承载移动、视频及宽带等综合业务的承载网络架构。最后,通过某电信运营商的实际网络部署策略方案为案例,对IPRAN网络部署策略做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20.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developed in the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will allow to access the Internet not only from a PC but also via mobile phones, palmtops and other devices. New applications will emerge, combining several basic services like voice telephony, e-mail, voice over IP, mobility or web-browsing, and thus wiping out the borders between the fixed telephone network, mobile radio and the Internet. Offering those value-added services will be the key factor for success of network and service providers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market. In 3GPP's service framework the use of the Parlay APIs is proposed that allow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by third parties in order to speed up service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3GPP has also adopted SIP for session control of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in an IP network.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mapping of SIP functionality to Parlay services and describes a prototype implementation using the SIP Servlet API. Furthermore, an architecture of a Service Platform is presented that offers a framework for the creation, execution and management of carrier grade multimedia servi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