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实现轧制工况的动态监控,对粗轧机主传动轴扭矩进行实时监测。采用基于非接触式遥测扭矩传感器的工业控制器,将获得的扭矩信号通过TCP/IP通信协议传输到服务器,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实时显示、存储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2.
鉴于合理选择平衡力能有效降低平衡力对传动轴引起的应力集中,以某钢厂粗轧机(R2轧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主传动装置各组成构件尺寸,建立R2轧机主传动装置模型,对其构件进行力学分析并建立平衡方程,由此推导出R2轧机传动轴平衡力与液压缸驱动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采用MATLAB编程,计算出传动轴所受平衡力的理论解。将该轧机主传动装置的三维模型导入ADAMS软件,提取传动轴所受平衡力的仿真解,并将其与传动轴所受平衡力的理论解相比。结果表明,在轧机主传动轴工作角度范围内、相同倾角下,传动轴所受平衡力的理论解和仿真解误差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由此验证了推导关系式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对液压缸驱动力的选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热轧机主传动系统咬钢时受到强大的冲击扭矩作用,每年的冲击次数达10^5~10^6次,因此应以咬钢时的冲击扭矩峰值载荷谱作为主传动系统的疲劳设计负荷。通过抽象简化,建立主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出扭矩放大系数TAF。对于新设计的轧机,可按产品大纲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出轧制各产品时的稳态轧制力矩;对于现有轧机,可以通过监测轧机主电动机的电流或功率来得到稳态轧制力矩载荷谱。将各稳态轧制力矩分别乘以扭矩放大系数TAF,就得到轧机咬钢时的冲击扭矩峰值载荷谱。采用累积损伤理论,再计及低于受力零件材料疲劳极限的循环应力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按此进行疲劳设计,就能保证轧机主传动系统在预期寿命内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4.
万向接轴是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具有结构复杂、工作时承受随机冲击扭矩等特点。在分析轧机主传动万向接轴受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以轧机冲击扭矩载荷谱作为主传动万向接轴的疲劳设计载荷;计及低于疲劳极限的应力循环对裂纹发展的影响,采用修正后的材料p-S-N曲线并运用累积损伤理论对万向接轴进行随机疲劳设计和寿命预测。提出的轧机主传动万向接轴随机疲劳设计方法同样适合于具有同类载荷特征机械零件或结构的疲劳设计。  相似文献   

5.
在电机功率增大但轧制速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2800粗轧机主传动系统需要通过增大轧制力矩以满足生产需要。针对此情况,根据传动轴、工作辊的空间尺寸条件,对人字齿轮及工作辊端扁头和左叉头重新进行设计优化及强度校核,校核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2800粗轧机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HC轧机主传动扭振系统的建模及其动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某厂HC轧机四连轧机组主传动系统,确立了扭振动学模型,用拉格郎日方程建立了扭振数学模型,用matlab计算软件求出了系统固有频率和振型,用系数法求出了扭矩放大系数,讨论了频差放大系数对扭矩放大系数的影响关系,分析了HC轧机动态特性,对生产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使用主从自由度法实现轧机主传动系统中减速机高速端和低速端、齿轮机座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连接,建立主从自由度模型计算某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振型及其在咬钢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响应扭矩,并与分支式模型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引入了Monte-Carlo方法,模拟初轧机主传动系统的随机振动扭矩,将其同轧制静扭矩叠加,构造了扭矩─时间历程的模拟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修正的雨流计数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入了Monte-Carlo方法,模拟初轧机主传动系统的随机振动扭矩,将其同轧制静扭矩叠加,构造了扭矩一时间历程的模拟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修正的雨流计数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斯威顿杠杆传动轴扭矩的实例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杠杆传动轴扭矩负荷的变化规律,为解决生产过程中万向接轴时常断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使用主从自由度法实现轧机主传动系统中减速机高速端和低速端、齿轮机座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连接,建立主从自由度模型计算某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振型及其在咬钢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响应扭矩,并与分支式模型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1420mm冷轧机主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420mm冷轧机组上下轧辊负荷不平衡为例进行了有关研究,在一定的简化基础上,建立了1420mm轧机第4机架主传动系统的力学模型,一方面是研究扭矩放大系数,以判定扭振发生时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最大动力载荷,另一方面研究扭振系统的频幅特性,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和调控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两段式钢制传动轴结构复杂、笨重且单段弯曲固有频率低的问题,提出采用一段式碳纤维混合传动轴的解决方案.传动轴外层为铝合金材料,主要用传递扭矩;中间层为玻璃纤维材料,可用于消除碳纤维材料固化时产生的残余热应力;内层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其具有较高比刚度的特点,提高轴的弯曲固有频率.与传统二段式钢制传动轴相比,该传动轴取消了中间万向节和支架,从而简化结构,整根轴的质量减少40%.实验与仿真结果显示一段式混合传动轴能满足至少2700 N·m的扭矩传递能力和高于154 Hz弯曲固有频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汽车传动轴离心式静扭台实验过程中加载扭矩畸变现象,对实验台进行了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系统工作时的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数值仿真方法模拟计算了实验台工作过程中扭矩波形畸变规律,得出了扭矩波形畸变的实质是系统发生了二次谐波共振的结论;由于模拟结果与文献〔1〕中实验值一致,说明理论分析与模拟计算是正确的。文中分析了几个主要使用参数对扭距波形畸变的影响,提出了避免波形畸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离心式静扭台加载扭矩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汽车传动轴离心式静扭台实验过程中加载扭矩畸变现象,对实验台进行了动力学和运行学分析,建立了系统工作时的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数值仿真方法模拟计算了中工作过程中扭矩波形畸变规律,得出了扭矩波形畸变的实质是系统发生了二次谐波共振的结论:由于模拟结果与文献〔1〕中实验值一致,说明理论分析与模拟计算是正确的。文中分析了几个主要使用参数对扭距波形畸变的影响,提出了避免波形畸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斯威顿杠杆传动轴扭矩的实测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杠杆传动扭矩负荷的变化规律,为解决生产过程中万向接触时常断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0.前言扭矩测量仪在对扭矩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零漂补偿)、对集流环接触电阻的补偿、接触电阻的变化和电机传动轴的振动所引起误差的校正,再配以微型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非线性校正等基础上研制的新型测量仪器。本文将从提高测量精度的角度出发叙述扭矩测量仪的系统结构、测量原理、补偿校正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机床主轴箱结构复杂,传动轴数多。人工进行传动轴的强度和刚度验算,既费时,又容易出错。使用IBM—PC微机对传动轴进行验算及结构优化,省时、准确。便于多方案对比,寻找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1780热连轧机机组第五架轧机在轧制过程中发生振动为背景,建立其弹簧质量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轧机机座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出其各阶模态参数。第2,3,6阶主振型上下工作辊运动方向相反,第2阶主振型频率为124.62Hz,同三倍频振动特征有较好的吻合,易于形成轧制厚度波动。本文的研究可为轧机机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寻找出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磁弹性扭矩传感器是新型的扭矩测量装置,它具有其它类型扭矩传感器所不能媲美的优点,在各种工业设备和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及监测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途。文章指出,环形差动式磁弹性扭矩传感器结构是目前最完善的一种。它结构简单、线性好、输出功率大;输出信号的大小表征扭矩的大小,输出信号的符号表征扭矩的方向。作者以磁路理论为基础,给出了传感器灵敏度表达式和输出电压式。並用研究结果证明,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重复性和灵敏度。误差分析表明,影响传感器精度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