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高等级道路沥青路面车辙的预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在MTS试验机上对沥青混合料所进行的不同温度、不同应力及不等加载方式下的蠕变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变形特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有效地表征沥青混合料变形特性的流变学模型,并采用曲线拟合法确定了沥青混合料的模型参数。借助于粘弹性理论和所提出的流变学模型,建立了一种高等级道路沥青路面车辙的预估方法。结合路面的实际条件,提出了车辙计算中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并绘制了供车辙计算查用的诺模图。试验道路上车辙观测结果同预估值较为一致,证实了建议的车辙预估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沥青混合料设计不合理,造成沥青路面产生严重的车辙,因此沥青混合料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设计要充分考虑其对路面高温稳定性能的影响。从矿料的颗粒形状和化学性质、沥青性质、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矿料间隙率、路面中面层沥青混合料性能等方面对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车辙产生原因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3.
应用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产生的应变及变形,减少变形中的不可恢复残余部分,提高沥青路面高温抗变形能力,延缓车辙的产生。研究了通过干法加入抗车辙添加剂,提高高温稳定性的沥青混合料。实践证明,使用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技术后未出现车辙、推移和拥包等高温病害,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沥青路面分析仪(APA)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DA混合料)和SMA混合料进行标准条件和重载交通条件下的车辙试验,采用车辙深度指标分析DA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及其对加载水平、加载次数及温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采用高黏度沥青、适当级配组成并予以充分压实,DA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可有效提高;DA混合料抗车辙能力对加载水平、加载次数以及温度的敏感性均低于SMA混合料.  相似文献   

5.
《工程质量》2017,(2):84-88
空隙率不仅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也是施工中控制和检验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选择改进型SMA-10和OGFC-10、美国TYPE-B超薄层级配和常用型AC-13级配,在最佳油石比下通过控制压实功改变其空隙率制备橡胶沥青混合料,对其进行常规车辙试验,研究空隙率对各级配类型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隙率的变化对车辙深度、相对变形速率及动稳定度均有明显影响,其空隙率与动稳定度呈二次曲线关系并有较高的优度;不同级配类型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下存在一个最合理的空隙率能使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达到最好。对工程中应用不同级配类型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形成原因和产生车辙的主要因素,根据我国标准车辙试验以及重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采用普通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抵抗车辙性能,得出两种试验的试验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提出重复加载试验可以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温度场与交通荷载作用对沥青路面车辙变形的影响。通过实地测试沥青路面结构层内温度场分布,运用WITCZAK模型计算分析沥青路面结构层内混合料动态模量波动规律,并采用Bisar 3.0软件模拟计算不同荷载下路面结构层内的应力应变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随路面温度场波动变化,高温下衰减量可达70%~90%。在温度场和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上、下面层内应力应变明显。在路表向下温度递减的温度场下,路面上面层剪应变和竖向压应变等形变较大;在路表向下温度递增的温度场下,路面下面层剪应变和竖向压应变等形变较大。高温与重载的耦合作用易在上面层产生车辙变形;低温下长期荷载作用易在下面层产生车辙变形。在道路中下面层采用硬质沥青,并加强道路管理养护,可有效提升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路面主要以沥青路面作为主要路面形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路面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验证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与细集料性质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车辙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测试;采用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来验证细集料性质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摆式系数摩擦测定仪来测试沥青混合料车辙板的抗滑性能。试验表明:使用棱角性丰富的细集料更有益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和提高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使用碱性和泥土质量分数低的细集料有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文超 《四川建材》2010,36(3):168-169,172
采用大粒径密级配混凝土铺筑下面层具有高温稳定性、可以抵抗较大的塑性和剪切变形,有效提高路面抗车辙、抗推移能力。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沥青路面大粒径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点,并对下面层沥青碎石混合料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俊午 《江西建材》2014,(21):152-152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交通量日益增长,道路渠化现象非常的明显,每年夏季持续性的高温,道路的动稳定度逐渐下降,当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小于剪应力时产生流动变形,沥青路面结构层就会出现永久变形。导致在车轮通过频率较高的地方出现高温车辙。车辙的形成主要是沥青面层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进一步压密、挤压,使轮迹带下沉,两侧面鼓起,形成波峰和波谷状。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从事沥青路面多年的实际经验和阅历,建议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添加剂,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希望能够对同行业的相关技术人员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The KDOT (Kansa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is currently adopting MEPDG (mechanistic-empirical pavement design guide) to replace the 1993 AASHTO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 design method.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flexible pavement design using 1993 AASHTO design guide and MEPDG. Five newly built Superior PERforming Asphalt PAVEments (Superpave), designed using the 1993 AASHTO Design Guide, were selected as test sections for the design simulation study. Deflec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approximately 8 to 10 weeks after construction using FWD (falling weight deflectometer). The FWD deflection data were used to back-calculate the pavement layer moduli using three different back-calculation programs. The existing pavement structures were analyzed for a 10-year analysis period. The maximum numbers of years the existing pavement structures will be in a serviceable condition as well as the minimum thicknesses of different layers to serve for 10-years were also determined. Effects of changing subgrade modulus, target distress, and reliability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MEPDG desig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1993 AASHTO Guide-designed flexible pavements do not show the distresses currently observed in Kansas for the 10-year design period. The MEPDG design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thinner the pavement sections, the higher the permanent deformation. The existing pavement structures can serve for more than 20 years as per the MEPDG design analysis if the default failure criteria and nationally-calibrated models are used.  相似文献   

12.
《市政技术》2016,(1):163-167
为了推广旧路升级长寿命路面技术在道路养护维修工程中的应用,结合北京市顺义区顺密路大修项目,根据我国现行检测规范,以路况检测车、雷达、落锤弯沉车(FWD)、自动弯沉车等无损检测手段为主,取芯检测验证手段为辅,对顺密路结构性能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参考欧美国家长寿命路面相关规范,得出顺密路可以升级为长寿命路面的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旧路升级为长寿命路面的检测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Many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private consulting companies manage large pavement networks in terms of infrastructure condition assessment and maintenance planning. Efficient pavement management is supported by pavement management systems (PMSs), which includes models for pavement condition assessments considered “valuable” by agency's enginee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fine a pavement condition model able to overcome surveyors’ subjectivity in rating distresses and thus provide meaningful pavement conditions for the agencies to employ in project planning. The article proposes a fuzzy inference model for calculating pavement condition ratio (PCR) specifically tailored on the Alabama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Pavement (ALDOT)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Applied to several surveyors’ ratings, the proposed model has the ability to smooth distress extent differences among surveyors producing PCR values within acceptable range of variability. The proposed approach has the intention of not only enhancing pavement condition characterization but also to exploit the opportunity made available by automation in the col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pavement data which are anyway characterized by an inherent subjectivity.  相似文献   

14.
《市政技术》2016,(1):17-22
随着检测分析手段的不断进步和路面改造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既有道路结构能力,显著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问题成为欧美国家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欧美各国利用既有沥青路面进行长寿命路面研究的成果,从长寿命路面理念、路面破损机理、既有道路检测与评价、长寿命路面处治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基于既有沥青路面结构性能的检测和分析,利用既有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实现长寿命路面目标的理论基础和设计理念。建议在总结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建设和养护维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长寿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评价指标和设计标准,从而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有效提升既有路面的养护周期。  相似文献   

15.
在公路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界中风、雪等的侵蚀.加上各种车辆的荷载,是的公路路面承受着各种破坏,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的养护,这些破坏将会加速公路路面的受损程度.因此,在公路使用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进行公路养护,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发挥公路最大效益的条件.车研究以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一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意义,就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策略做了深入的分析,以期为我国公路养护效果的提升,做出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中对高速公路中出现的各种破损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问题症结所在,总结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7.
18.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与养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武江 《城市建筑》2013,(16):237-237
目前,高速公路的检测手段还过于陈旧,养护中的安全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在高速公路里程逐渐增加的今天,在了解病害原因的基础上,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检测技术和养护技术对病害进行监察和处理,已经成为现代化高速公路事业值得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流态道面混凝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干硬性道面混凝土存在的问题。配制出三种不同强度类型,坍落度在160mm以上的流态道面混凝土。提供了各自的配合比。经实测,耐久性也随强度提高显著改进。在某工程应用,流态道面混凝土在外界少许配合下具有自流平与自密度的性质,取消了平板振动器振实作业、施工进度提高一倍,匀质性得到改善,材料费用基本不增加。  相似文献   

20.
张忠桥 《市政技术》2013,31(1):17-18,21
在道路改拓建工程中,新老路面衔接处的路面结构处理是设计及施工的难点。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概述了各类新老路面衔接处的结构设计,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路面搭接的关键点,所述内容对于从事道路设计及施工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