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最大似然法对反坦克导弹气动参数进行辩识,建立用最大似然法辨识某反坦克导弹气动参数的基本方程;用仿真数据进行气动参数辨识,以验证数学模型及辨识方法应用的正确性;然后,对实测飞行试验数据进行气动参数辨识并对辨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针对导弹性能评估的需要,文中建立了导弹六自由度模型,提出了基于六自由度模型的导弹气动力参数辨识方法,并采用该方法进行了某型导弹21个气动力参数的辨识.辨识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拟合较好、且在准确度允许的范围内,并利用辨识结果初步对导弹质量进行了评估。文中提出的方法对各种飞行器的定型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中讨论了用微分动态规划法辩识反坦克导弹的气动参数,以某旋转反坦克导弹为例,对其飞行试验实测数据进行气动参数辨识,并对辨识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导弹气动数据库,改进检索策略,利用插值算法和模糊查询的方法,对导弹气动特性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将检索结果应用于某再入弹头气动力、热、烧蚀及弹道实时耦合仿真过程的可视化,实现了快速、准确的查询目标,解决了长期以来气动力数据,弹道表面热环境数据,烧蚀外形数据的零散、管理困难、使用不便等问题,为导弹设计、模拟飞行提供更快捷,方便的气动资料。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爱国者"导弹六自由度(6一DOF)模拟程序所采用的精确气动力模拟模型的设计和使用。该程序保证"爱国者"导弹系统的6一DOF模拟,其中包括弹体结构和有关空气动力学问题、自动驾驶仪、惯性基准部件、控制作动系统加上陀螺和加速度表传感器等的详细的非线性模型。6一DOF模拟程序通过数字模拟和混合模拟就作为进行导弹特性飞行试验计划、飞行后数据分析及飞行前理论计算的主要工具。广泛的风洞实验为基本气动力模型的设计提供了输入数据。模拟程序曾在"爱国者"控制系统试验弹飞行期间使用,结果表明飞行前理论计算结果和飞行结果相当吻合山。对实际性能和理论计算结果之间的微小差别的观察结果,可作为进一步改善气动力模型的指针。气动力模型估算要求编制两种模拟程序。一种模拟程序是应用飞行试验中所有有关的遥测技术和雷达的测量结果,求解某些空气动力特性的方程式;另一种模拟程序则是应用完全一35一的线性导数模型,它应用的是气动力导数而不是普通气动力系数。这种线性模型通过匹配飞行试验响应来确定正确的祸合飞行瞬变过程,然后这些结果再用来修改普通气动力模型。本篇论文描述了用来估算和改善"爱国者"地对空导弹气动力模型的方法和模拟技术,也介绍了一些模拟结果,这些模拟结果利用飞行试验数据使模拟得到了改进。  相似文献   

6.
参数辨识在反坦克导弹飞行试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结合反坦克导弹的具体性能特点.提出了一种采用极大似然准则和改进的牛顿-拉夫逊迭代算法辨识气动力参数的方法,对导弹六自由度数学模型的气动力参数加以修正,提高了数学仿真模型的逼真度和仿真结果的置信度,并对完善飞行试验和仿真试验相结合的一体化试验验证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活动部件运动会使导弹飞行呈现耦合的多体动态特性,并引发气动力瞬变的问题,基于动量及动量矩定理,发展了一套适于变形导弹的多体运动模型。该模型以附加惯性项及快变气动参数的形式来反映气动力面变形对导弹动态特性的影响,涉及交叉求解不同气动外形对应的气动特性及运动方程。为此,开发了一套基于DATCOM在线计算与MATLAB/SIMULINK协同的虚拟飞行仿真系统,将其用于典型轴对称导弹的变形翼与折叠舵飞行仿真中。结果表明,所开发的虚拟飞行仿真系统快速有效,能够用于变形部件的自适应律设计,并揭示其对复杂动态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8.
导弹气动耦合分析与解耦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对控制系统设计影响较大的几个气动耦合因素,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考虑这些耦合因素的影响,建立了气动力和力矩的数学模型以及弹体的动力学模型。在分析气动交叉耦合对导弹飞行特性影响的基础上,构造了导弹的偏航/滚动通道解耦算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导弹气动参数辨识的特点,考虑到我国目前飞行实测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现状,给出了一套飞行实测数据处理及不相客性分析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型海防导弹实测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Levy法的气动舵机系统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Levy法引入到导弹气动舵机的建模中,根据试验测得的频率特性数据辨识出舵机的数学模型。利用辨识得到的数学模型在Matlab中进行控制系统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测频率特性数据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模型误差小,在1~30Hz频率段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达到了导弹总体设计的指标要求。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气动舵机模型。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导弹飞控系统开发周期长、效率低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RT—LAB环境的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快速原型仿真系统;首先建立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弹体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快速原型开发平台,通过高速串口和数据采集板卡(422),实现仿真代码的实时生成,并与视景仿真系统结合,完成快速原型样机的实时仿真及同步视景演示;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气动力反馈的直接力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飞行力学中耦合因素及其对飞行控制影响情况的分析,指出了传统直接力控制技术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气动力反馈的直接力控制技术.通过引入气动力控制环节,将飞行控制系统分为动力学控制系统和气动力控制系统两大部分,降低了飞行器空气动力学模型不确定性对运动控制的影响,提高了飞行器运动/姿态控制的解耦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飞行器的动力学解耦控制,并对气动面损伤等影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导弹气动数据库管理系统结合具体风洞试验类型,建立相关数据结构.该系统由管理平台、后置处理、前置处理及其他软件接口部分组成.系统关键技术含气动数据结构的设计、数据的标准化表示、数据的对比分析及模型数据的前置处理.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气动参数辨识的飞控系统传感器故障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俭臣  齐晓慧 《兵工学报》2015,36(1):103-110
气动参数的不确定性使得飞行器表现出明显的模型时变特点,此类系统的故障诊断问题是一个难点。以无人机纵向运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气动参数辨识和迭代学习的传感器故障估计方案。将增广容积卡尔曼滤波(ACKF)算法用于气动参数估计,实现飞机模型的在线辨识。故障一旦发生,将辨识得到的气动参数用于局部包络建模,并利用迭代学习算法构造传感器故障估计器。此外,为提高故障的迭代收敛速度,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思想的迭代学习算法。故障仿真实验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导弹气动力参数辨识中的一种鲁棒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气动力参数辨识算法存在着一些问题,使辨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较大的影响。为解决传统算法所存在的问题,以最大似然准则作为辨识准则,应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导弹的非线性气动力参数仿真辨识。气动力参数辨识的结果比较满意,表明遗传算法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能,是进行气动力参数辨识的一种鲁棒算法。  相似文献   

16.
风洞用于空气动力学的模拟试验,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获取风洞试验数据。从实验设备、测量模型、实验系统和实验步骤等方面对低速风洞静态压力分布实验进行介绍。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以先进的智能压力扫描阀测量仪器为主体,能快速提供实验数据报告及图表,实现高精度、高速率、多通道、高稳定性的压力数据的采集。  相似文献   

17.
欧朝  龙垚松  杨庆涛  肖涵山  周宇  杨凯 《兵工学报》2022,43(10):2657-2667
针对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飞行试验研究的需要,通过一体化的变厚度薄壁测温和热流辨识方法,利用测量薄壁内壁温度辨识表面热流可实现飞行器表面转捩位置的测量。考虑到飞行器高速飞行过程中表面气动加热和振动环境要求,对测量结构和机体结构开展了一体化模块设计,提高了测量结构的整体承载抗热振能力;利用热振联合地面试验系统,在飞行状态地面模拟条件下,对测热部件进行了热振联合试验考核,验证了测量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地面热振联合试验和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型转捩测量结构可承受飞行条件气动加热和振动环境,能迅速地响应和准确地反映气动加热环境热流的变化,可准确捕捉飞行条件下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现象。获取的热流转捩测量数据,可为高超声速转捩预测计算模型提供校准数据。  相似文献   

18.
旋转天平是一种用来模拟飞机尾旋并获取气动力的试验装置,为使该装置的测控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试精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应用于风洞旋转天平的测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了试验管理、天平数据采集和旋转运动控制3个子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在试验管理子系统的调度下自动化运行,能够实现试验所需的多种运动控制,并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完成数据采集。该系统操作简单、稳定可靠,设计思路及所采用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洋  常思江  魏伟 《兵工学报》2020,41(5):890-901
利用局部优化算法对多发弹测量数据进行气动参数辨识,可能存在局部最优解,且同一气动参数多发弹的辨识结果有时差异较大。为提高弹丸气动参数辨识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提出一种同时 利用多发弹测量数据进行联合辨识的全局优化策略。该策略采用局部优化算法获得搜索空间,将弹丸飞行的稳定性条件作为约束条件,利用最小二乘准则构建准则函数,应用差分进化算法对多发弹数据同步全局寻优,从而获得唯一的全局最优解。以某大口径榴弹纸靶试验数据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的辨识策略,所提策略计算出的准则函数值更小,重构弹道结果与测量值更接近,且计算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