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真空蒸馏法分离贵铅中铅、银、铜、铋、锑的可行性,研究了蒸馏时间、蒸馏温度对贵铅中金属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系统压力在10~20 Pa,温度在800℃以上,保温时间≥2 h时,铅和铋的挥发率接近100%,银和锑的挥发率随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大。当温度为850℃,保温时间为2 h时,所得残留物中铅、银、铜、铋、锑的含量分别为0.21%、45.31%、13.24%、0.0001%、33.6%,挥发物中铅、银、铜、铋、锑的含量分别为46.15%、0.236%、0.022%、8.87%、35.4%。  相似文献   

2.
《贵金属》1977,(2)
目前,国内外处理铜阳极泥提取有价金属,大都采用下述流程:水洗、硫酸化焙烧、蒸硒、浸出脱铜、然后在贵铅炉、分银炉火法,富集贵金属。再进行银电解、金电解,分别获得成品银、金、最后从金电解母液中回收铂族金属。上述流程存在不少缺点:工艺流程冗长而复杂,金属实收率低(硒60—80%,银70—90%,金—90%);由于工艺  相似文献   

3.
解决了砷含量高的铜阳极泥在还原熔炼时产生砒霜的问题,研究了贵铅用硝酸溶解后沉淀出硫氰酸银,再用锌粉将硫氰酸银还原为银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步浸出工艺回收铋精炼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铅渣中的铜、银和铅,先在低酸条件下浸出铜,与铅银分离,然后通过氨浸分银的方式实现铅与银的分离,用优化方案进行了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在铜浸出阶段,控制反应初始pH为3,加入量为理论耗量1.1倍的硫酸钠,液固比为5:1,75 ℃浸出1.5 h,氯化铅渣浸出渣中铜含量降至0.1%,浸出液中银含量不超过2 mg/L;在银浸出阶段,控制氨水浓度为7%,50 ℃浸出1.5 h,浸出渣中银含量降低至100 g/t;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具有良好的综合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5.
铜阳极泥选冶富集金银的粗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铜阳极泥含有大量的贵金属和稀有元素,是提取贵金属的重要原料。对铜阳极泥原料进行预处理后,用自制的不同浮选捕收剂以选冶工艺流程分离富集贵金属,考察了不同条件铜阳极泥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经预处理后,采用自制药剂C,pH控制在2时进行粗选,粗选精矿中金、银的富集比接近4.5,银品位达到45%~50%,金品位由0.2%提高到0.8%~1.0%,可直接熔铸成板,节省了传统工序的贵铅炉熔炼并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低温碱性一步熔炼处理分银渣生产贵铅合金,产出的碱浮渣再经水浸获得含锡、锑、砷溶液。考察了碱渣比、盐渣比、碳粉加入量、熔炼温度、熔炼时间对锡、锑、砷浸出率以及铅、铋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熔炼过程的优化条件为:碱渣比0.6,盐渣比0.4,熔炼温度600℃,熔炼时间6 h,碳粉加入量为20%。在此优化条件下,锡、锑、砷浸出率分别为85.95%、93.06%和98.62%,铅、铋被还原为单质捕集贵金属形成贵铅合金,回收率分别为93.17%和99.99%。本工艺流程短、试剂耗量少,实现了分银渣中有价金属的高效初步分离富集。  相似文献   

7.
高铅铜阳极泥的工艺矿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高效回收高铅铜阳极泥中贵金属,改进阳极泥的现行生产工艺,采用XRD、SEM和显微镜等对阳极泥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阳极泥的颗粒较细,成分复杂,贵金属主要为Au 0.33%、Ag 9.94%、Pd0.1%(质量分数);贱金属主要为Cu 16.35%、Pb 13.74%。主要物相包括金以及金铅合金、铜银硒化合物、硫酸盐、砷酸盐、锑酸盐以及氧化物。分析得知,金主要有单质金以及金铅合金两种物相,其质量比约为3:1。其粒度大小不均匀,最大粒度为15μm,最小粒度为0.1μm。单质金常常被包裹在硫酸铜里面,因而,在提取金之前要先脱铜。银以硒化银和铜银硒的形式存在,3种元素混溶形成固溶体。主要贱金属铜为单质铜、硫酸铜、铜银硒以及黄铜矿。铅为硫酸铅、锑酸铅、砷酸铅以及硫化铅;砷锑铋化合物主要包括砷酸铅、锑酸铅、砷酸铋和砷酸锑。结构特征分析表明:高铅铜阳极泥以硫酸铜为基底,氧化镍常包裹单质铜,砷酸锑常包裹黄铜矿,硫酸钡与硫酸铅常交互生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贵金属》2005,(10):23-24
BHP公司计划在昆士兰州Cannington银铅矿附近为Maronan & Mckinlay矿铜、铅、白银项目投资5000万澳元(约3850万美元),此次投资公司将获Maronan & Mckinlay铜、铅、白银项目70%的股份。  相似文献   

9.
杨绍晶  刘全军  罗帅 《贵金属》2019,40(2):19-25
云南某铜铅混合精矿含Cu 8.14%、Pb 38.57%、Ag 251.62 g/t,对其进行浮选试验研究铜铅的分离。通过条件试验,确定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含量为93.85%的情况下,抑制剂CMC+亚硫酸钠用量选择1000 g/t,捕收剂Z-200用量选择10 g/t。采用“抑铅浮铜”一粗三精一扫的闭路试验流程,获得铜品位24.73%、回收率87.24%、含铅品位6.23%的铜精矿;铅品位62.71%、回收率84.48%,含铜0.86%的铅精矿。银在铜铅精矿中进一步富集的总回收率为73.04%,实现了该铜铅混合精矿的分离及银的进一步富集。  相似文献   

10.
遂昌金矿针对高杂质氰化金泥采用的工艺为:硫酸加络合剂联合酸洗除铜锌、还原熔炼气氛下铅捕集金银生产银阳极板、一次银电解过程实现金银铅的分离、酸碱联合处理黑金粉、高酸低铜银电解生产工艺、非对称交流电源用于金电解生产等。该工艺生产的高纯银达99.996%以上、高纯金的质量稳定在99.997%以上,杂质含量远远小于高纯金(99.999%)的要求,流程操作简单,成品金银质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1.
铜阳极泥是资源综合回收的优选对象,分析各有价金属的分散情况对后续的回收有着指导性的方向作用。铜阳极泥选冶联合工艺较为成熟,具有不断外延拓展金属回收的空间。针对4000 t铜阳极泥物料的生产数据,考察了该工艺有价金属的走向,统计分析了金、银、硒、碲、铅、锑、铋、铜等在工艺流程中的分布率,摸清了有价金属主要分散情况。分析表明,金、银、硒、碲最大的分散点均为浮选尾矿,分别占分散总量的67%、37%、34%、58%,确定为重点管控对象。并结合统计分析结果对提高金、银、硒、碲回收率及铅、锑、铋、铜的回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砷低金银的铅阳极泥的高压脱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熊宗国 《贵金属》1992,13(3):30-34
以高砷低金、银铅阳极泥为原料研究了湿法处理流程。包括加压浸出脱砷;混酸浸出锑、铋、铜和铅;浸出渣熔炼、电解得成品银;银阳极泥提取金。  相似文献   

13.
国际     
正印尼政府明年将调高金、银、铜、镍特许权使用费印尼政府将于2017年调高金、银、铜、镍等部分矿物特许权使用费,以增加国家税收。印尼能源矿产资源部矿物与煤炭司长阿里约诺日前表示,2017年部分矿物特许权使用费价目将有所调高,初定将金、银、铜、镍分别从1%、1%、3.75%和0.9%改良至3.75%、3.25%、4%和2%;镍金属则从0.7%调高至1.5%。  相似文献   

14.
应用活性炭从银电解液中吸附铂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前言一般冶炼厂,在处理铜、铅阳极泥时,都采用银电解工艺。在银电解精炼时约有10—50%Pd,0.2—40%Pt 进入银电解液,部分钯在阴极沉积,电解银粉含钯可达50克/吨。银电解液一般多采用铜、铁置换或热分解处理,其中的 Pt、Pd 进入中间产品,再次造成分散。过去 Pt、Pd 都系从金电解母液中回收,由于分散严重,回收率不高,Pt、Pd 金属直收率分别为25%及19%。因此要提高 Pt、Pd 的直收率,必须切实解决其从  相似文献   

15.
某富银铜锌多金属硫化矿,其银品位为125 g/t,铜品位为0.26%,锌品位为1.13%,硫品位为3.04%;90%的银赋存于银黝铜矿、黝铜矿等铜矿物中。采用“优先浮银铜﹣锌硫混浮﹣锌硫分离”工艺流程进行处理,选择高效银捕收剂SAC强化银的回收,全流程实验获得的银(铜)精矿含银10094 g/t,含铜16.67%,银回收率88.78%,铜回收率80.23%,锌精矿含锌45.46%,锌回收率81.81%。实现了矿石中银铜锌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对铅银渣进行了实验研究。铅银渣中银品位为245 g/t,金品位为1.52 g/t,金、银含量均较高。银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银主要以再造矿物铜蓝、硫化银混合相存在。结合银的赋存状态进行流程探索,确定采用水热浸出-浮选工艺流程。条件实验研究表明,液固比为2:1,浸出温度为70℃,浸出时间为2 h进行水热浸出,金、银在渣中富集率较高。当磨矿细度-0.044 mm占85%,粗选T19用量为4000 g/t,硫酸铜用量为600 g/t,酯-30用量为500 g/t时,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一次扫选的闭路实验流程,可获得银品位为3805 g/t,银回收率为86.82%的银精矿,银精矿中金的品位为25.8 g/t,金回收率为94.96%的较好指标,实现了铅银渣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纯物质饱和蒸气压、分离系数和Pb-i系气-液相平衡成分图从热力学上分析粗铅真空蒸馏精炼脱除杂质的可行性。探讨粗铅中常见的杂质铜、锡、银、锌、砷、锑、铋在真空蒸馏精炼过程中的行为规律。结果表明:粗铅低温(923~1023 K)真空蒸馏时,锌和砷挥发进入气相而被除去,大部分锑挥发进入气相而实现与铅的分离,而铋则随铅残留于液相中无法除去。粗铅高温(1323~1423 K)真空蒸馏时,铅挥发进入气相冷凝,铜、锡、银不挥发而富集于残留物中被除去,铅挥发的同时铋也随着铅一起挥发进入气相无法除去。此理论为真空蒸馏脱除粗铅中的杂质提供新的思路,并能有效富集贵金属银等,对粗铅采用真空蒸馏精炼除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云南某地高砷多金属矿含有价金属铅、锌及稀贵金属金、银和铟,常规回收方法环境污染严重,因此采用加压氧化酸浸预处理,锌铜进入酸浸液另行回收,浸出渣硫脲浸出金和银,在最佳条件下,金和银浸出率可从未预处理的11.29%和14.17%、分别提高到93.94%和96.85%,浸出速度也大大提高,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高锑低银类铅阳极泥制备五氯化锑新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采用控电氯化浸出-低压连续蒸馏-氧化结晶法处理高锑低银类铅阳极泥制备五氯化锑的新工艺.结果表明:稀盐酸酸洗可有效去除铅阳极泥中的氟和硅:当溶液电位控制在430 mV以上时,阳极泥中锑、铜和铋的浸出率均大于99%,浸出液中三价锑离子的浓度高达310 g/L,浸出液经冷却结晶后银的入渣率为91.12%,铅的入渣率为96.35%;当蒸馏温度为190℃时,蒸馏余物中三氯化锑已接近无水三氯化锑熔盐,无水三氯化锑熔盐通氯氧化-结晶分离所获得的五氯化锑产品质量完全达到试剂级产品的要求,而金属铁、铋和铜等均残留在结晶分离残渣中,锑的回收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20.
内蒙赤峰市阿旗敖包吐铅银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提交勘查成果:I号矿带深部钻探控制矿化带长1600米,探槽控制矿化体宽度3—20米,控制矿体厚1.8.5米。II号矿带钻探控制矿体长300米,深100.300米,发现富矿体2条。I、II矿体平均品位为:铜0.03%,铅1.29%,锌1.26%,银55.3克/吨。I、II矿体共提交矿石量3166088吨,铜金属量1028吨,铅39769吨,锌39249吨,银175055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