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生产所产生的废水主要含有质量分数16%~18%的NaCl和少量的有机物,通过减压蒸发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后,COD〈100mg/L,有机氮〈1.0mg/L,可以作为电解食盐水的补充用水,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粉末活性炭吸附对模拟突发敌敌畏污染源水的应急处理效果,利用批式试验研究了水质条件以及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对敌敌畏的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对敌敌畏的吸附去除效果较好,当敌敌畏的浓度为10μg/L,活性炭投加量为10mg/L,吸附4h,原水中的去除率为55.1%。并且,增加活性炭的投加量到30mg/L,吸附2h,出水中敌敌畏的浓度能达到饮用水标准。本研究还得出粉末活性炭在两种水体中敌敌畏的Freundlich吸附模型。粉末活性炭吸附应急处理敌敌畏污染原水技术可行性高,药剂费用为0.09~0.12元/t水。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物活性炭技术深度处理焦化厂生化后出水。结果表明,焦化厂生化后出水(COD为200mg/L、色度为900度)经生物活性炭处理后,COD降为46.9mg/L、色度降至25.8度,达到国家工业再生用水水质标准(COD小于60mg/L,色度小于30);并与颗粒活性炭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相比,生物活性炭法处理焦化废水COD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3.4%和5.2%,且生物活性炭使用寿命是颗粒活性炭的3.3倍,生物活性炭的吨水材料费为1.4元,比颗粒活性炭低3.26元。生物活性炭法是一种有效、低成本的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吸附-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以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处理焦化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COD去除率只有70%左右,与催化氧化法联合后,去除率大幅度提高。正交实验结果表明,H2O2-Fe^2 (Fenton试剂)的催化氧化效果比H202—Cu^2 好,最佳处理条件为:H201.5g/L,Fe^2 0.4g/L,反应温度80℃。经活性炭吸附-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处理后,焦化废水的COD从1173mg/L降至43.2mg/L,去除率达96.3%。同时,H202作氧化剂对活性炭进行再生,再生率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采用混凝沉淀-兼氧-SBR-活性炭滤池工艺处理化工废水,设计处理规模为200m^3/d。当进水水质为pH7.1,COD2305mg/L,BOD5970mg/L,石油类40.8mg/L,挥发酚0.222mg/L条件下,经本工艺处理后,总排放口出水水质为pH7.9,COD77.9mg/L,BOD511.7mg/L,石油类2.62mg/L,挥发酚0.023mg/L。实践证明,该工艺技术可靠,运行稳定,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电解Fenton法处理阻燃剂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电解Fenton法处理阻燃剂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CODcr=17108mg/L),其适宜操作条件是:pH=2.0~2.6;电流密度10.8~14.3A/dm^2;H2O2起始浓度27~42mmol/L;FeSO4起始质量浓度660~990mg/L;电解5h。CODcr综合去除率达98.34%,试剂、能量综合利用率136.1%,它既利用了电氧化、电气浮作用.又利用了Fenton试剂的强氧化作用和化学絮凝作用。色质联用分析显示废水处理后的降解产物主要是无毒害的醋酸。  相似文献   

7.
采用活性炭吸附—电化学再生工艺处理低压纳滤浓水(NF浓水),先用活性炭吸附富集NF浓水中的有机物,再用三维电极装置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进行电化学再生。结果表明,吸附产水平均COD为20.7 mg/L,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要求。当电流密度为10 mA/cm~2,电解液为7.5%的氯化钠溶液,电解时间为3 h时,三维电极再生装置对活性炭的再生率能达到94.3%,且再生的重复性好。利用此工艺可以高效、经济地处理NF浓水。  相似文献   

8.
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生产所产生的废水主要含有质量分数16% ̄18%的NaCl和少量的有机物,通过减压蒸发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后,COD<100 mg/L,有机氮<1.0 mg/L,可以作为电解食盐水的补充用水,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6):995-999
采用活性炭/粉煤灰处理模拟含铜废水,考察pH、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投加量、质量比、活性炭、粉煤灰粒径、铜离子浓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粉煤灰的吸附效果较差,但100目的粉煤灰与100目的活性炭混合,其吸附效果接近于纯活性炭。活性炭/粉煤灰处理100 m L、30 mg/L模拟含铜废水的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3 h,pH 6,吸附温度45℃,活性炭/粉煤灰(质量比1∶1)投加量2.5 g,活性炭和粉煤灰粒径均为100目。在此条件下,铜离子去除率可达97.33%,处理后水中铜离子浓度(0.811 4 mg/L)低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1.0 mg/L)。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臭氧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的降解处理,实验研究得出较优的通气速度为5 g/h,通气时长为20 min,在此条件下,垃圾渗滤液的COD由4400 mg/L下降到1341 mg/L,水样COD降解率达到了69.52%。使用三维电极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当电流强度为10 m A时,选用1.5 mm活性炭作为填充电极,三维电极的处理能力达到最高,原液的COD由4400 mg/L降为1221 mg/L,COD的总去除率达到69.33%,以及臭氧氧化+三维电解复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COD的总去除率达到90.65%。  相似文献   

11.
以活性炭为吸附剂处理乙烯废碱液,通过单因素实验,考查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活性炭粒度、活性炭投加量、废碱液pH对硫去除率的影响。吸附法处理乙烯废碱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吸附时间50 min、吸附温度25℃、活性炭粒度20~40目、活性炭投加量1.8 g、乙烯废碱液pH为3。在此条件下可使20 mL乙烯废碱液中硫浓度由1113.25 mg/L降到1.98 mg/L,硫去除率达99.82%,COD浓度由800000 mg/L降到5600 mg/L,COD去除率达99.9%。  相似文献   

12.
利用活性炭处理铬黑T实验室废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活性炭对低浓度铬黑T实验室模拟废液进行脱色处理,通过活性炭用量、活性炭浓度,搅拌时间、pH值等变量,进行脱色率的试验.通过设计正交实验选出的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1000mg/L,搅拌时间100min,铬黑T质量浓度15mg/L,pH为2.试验证明在此条件下进行脱色,脱色率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王颖  陈虎  吝学超 《陕西化工》2012,(1):141-143
研究了活性炭对机械加工中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探讨了在不同吸附条件下(吸附剂量、时间、pH)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含油120 mg/L的10 mL废水中,加入活性炭质量0.3 g,加热搅拌时间60 min,pH值为8。在最佳条件下,含油废水在活性炭吸附后的COD为160 mg/L。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work, the removal of cyanide from aqueous solutions was accomplished by using the synergetic effect of activated carbon and an oxidizing agent. A basic-character coconut shell activated carbon (CAC) was use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semi-batch reactor, at 25 °C, initial pH of 11.5, and using cyanide solutions with initial concentration up to 1200 mg/mL. In particular,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an oxidizing agent such as air, oxygen or ozone on the removal of cyanide by CAC was evaluated. At the optimum operating conditions found in this study, 1200 mg/mL of cyanide were totally decomposed in about 3 h, by using 1 g of CAC and about 2 mgO3/m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rationalized based on different mechanism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findings provide the basis to optimize the removal of cyanide from aqueous solutions in mining or metallurgical effluents by using the synergetic effect of CAC and ozone.  相似文献   

15.
碱改性活性炭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和数据中心净化室内吸附二氧化硫的高效材料,但是鲜有针对符合真实建筑环境的低浓度二氧化硫吸附实验及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了氧化铜-氢氧化钾改性活性炭(CuO-KOH@AC)、氢氧化钾改性活性炭(KOH@AC)、氢氧化镁改性活性炭[Mg(OH)2@AC]等3种碱改性活性炭在温度为25 ℃、相对湿度(RH)为50%、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2 612 mg/L条件下对二氧化硫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碱改性活性炭对二氧化硫的吸附能力受碱负荷量的影响更多。然后测定了CuO-KOH@AC在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522~13 400 mg/L的吸附等温曲线实验值,验证了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Dubin-Radushkevich(D-R)模型的有效性,其中Freundlich模型在低二氧化硫浓度条件(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522 mg/L,误差为-12.18%)下拟合效果最好。CuO-KOH@AC在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2 612 mg/L、不同RH(1%、50%、75%)条件下的吸附实验表明,RH增加能够促进二氧化硫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CuO-KOH@AC吸附二氧化硫后的分析表明,吸附剂表面的吸附物种为—SO3(或SO42-)和—SO2。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CuO-KOH@AC吸附二氧化硫后的分析结果显示,吸附剂表面S6+形态占80%~90%,其比例随着RH的增加而增加。CuO-KOH@AC最终以SO42-形式吸附气态二氧化硫,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抑制饮用水中亚硝酸盐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活性炭、壳聚糖及m(活性炭)/m(壳聚糖)=1的混合物对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壳聚糖及m(活性炭)/m(壳聚糖)=1的混合物对饮用水中的亚硝酸盐均有一定去除作用,壳聚糖平均去除率为28 9%,m(活性炭)/m(壳聚糖)=1的混合物平均去除率为54 5%。m(活性炭)/m(壳聚糖)=1的混合物能有效抑制ρ(NaNO3)=1.0mg/L的水溶液中亚硝酸盐的形成,亚硝酸盐氮的质量浓度保持在0 006mg/L以下。  相似文献   

17.
张义  南丹  王良贵 《广州化工》2012,40(9):66-68,97
研究了负载TiO2杏仁壳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光解催化效果。结果表明,在室温下、pH值5.0亚甲基蓝初始浓度10.0 mg/L 50.0 mL溶液,加入负载TiO2杏仁壳活性炭100.0 g/L和30%H2O220.0 mL/L,用24 W紫外灯光照射60 min,亚甲基蓝降解率96.75%。对于光解亚甲基蓝负载TiO2杏仁壳活性炭具有与商业纳米TiO2P25近似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夏哲韬  史惠祥  殷璐 《工业水处理》2012,32(5):32-34,38
研究了活性炭吸附-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印染废水特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探讨了臭氧进气流量、活性炭投加量、pH对特征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活性炭-臭氧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苯乙酮被筛选为印染废水的特征污染物;活性炭吸附-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苯乙酮的去除率随臭氧进气流量、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臭氧进气流量50 mg/L、活性炭投加量200 mg/L、pH=10为最优工艺条件,反应20 min苯乙酮去除率即可达9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