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连铸结晶器振动参数取值限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波  张耕齐 《连铸》2002,(2):18-20
结晶器非正弦振动形式增加结晶器振动的基本参数,突破结晶器正弦振动在数的取值限度。本文讨论非正弦振动参数的取值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液伺服驱动的结晶器非正弦振动装置系统复杂、设备昂贵、维护费用高等问题,提出一种伺服电机-偏心轴-连杆驱动的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技术。首先,阐述了伺服电机-偏心-连杆驱动实现结晶器非正弦振动的原理;其次,给出了实现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时伺服电机转动规律的推导方法,并针对具体的非正弦振动波形函数,推导了伺服电机的转动规律表达式;最后,在实验室的试验样机上进行振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伺服电机-偏心-连杆驱动系统,能够准确地实现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波形,设备运行平稳。本研究提出的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设备成本和维修费用、延长设备维修周期,提高设备稳定性,有助于提高铸坯质量及拉坯速度,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结晶器振动装置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春香 《金属世界》2009,(6):83-86,97
介绍了结晶器振动装置在连续铸钢中的重要作用,两种振动方式(正弦振动与非正弦振动)的特点及采用的实现机构,分别分析了三种振动机构的特点、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结晶器非正弦振动形式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洪波  张耕齐 《连铸》2001,(3):7-11
本文讨论结晶器振动波形曲线选择与确定的技术原则,分析了结晶器振动波形曲线对结晶器振动工艺效果及振动装置使用状况的影响。给出结晶器非正弦振动的极限形式,指出了结晶器非正弦振动形式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波形新梯形波,并建立了该振动波形的速度表达式。新梯形振动优于三角形振动。  相似文献   

6.
液压伺服控制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技术发展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明  韩晓娟 《连铸》2000,(5):21-24
本文介绍了液压伺服控制的连铸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并对控制系统的构成、非正弦振协的波形函数及铸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尤其是振动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李奕  杨伟  艾军林 《连铸》2007,(4):31-33,36
通过设置相应的结晶器液压振动系统振动参数,得到正弦或非正弦的振动效果.在采用相应措施后,消除了液压振动系统的停振等故障.介绍了液压振动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械驱动实现的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方式,给出了由两项三角函数表示的非正弦振动波形函数的具体表达形式,并给出了双偏心驱动实现此非正弦振动的方案.此机械方式实现的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技术投资少、设备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维护费用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邓彬  陈章位 《机床与液压》2021,49(21):84-88
针对经典正弦振动试验控制算法在较低频段(如0.1~5 Hz)存在幅值估计时间长、估计精度低等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改进FxLMS算法的低频正弦振动控制算法,利用自适应机制,同时实现了标准振动台系统传递特性的在线辨识和驱动信号的逐点修正,提高了正弦试验的幅值控制精度和稳定时间。利用数值仿真研究了收敛因子对算法收敛速度的影响,完成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0.5 Hz频率正弦振动试验中,仅需10 s即收敛至5%的幅值精度,显著优于逐步逼近算法,证明了改进FxLMS算法可以很好地满足低频正弦振动试验对幅值控制精度和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结晶器振动的结构以及原理,对结晶器正弦振动和非正弦振动的特点进行比较.并根据某公司设计的可变偏移角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技术方案,采用贝加莱工业控制器以及电动伺服的控制方式设计结晶器振动硬件控制系统,最后通过带负载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的实现结晶器的非正弦振动曲线,并可实时的根据拉速调整相应的振动频率以及振幅.  相似文献   

11.
傅文祖 《上海金属》2001,23(1):18-22
采用扭转振动理论,分析了和讨论了影响提高摆式飞剪速度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提出用摆动导杆机构近似替代低频振动攻丝机中的简谐扭振机构,对近似替代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当曲柄长度与机架长度之比小于0.1时,摆动导杆机构可以足够精确地正弦函数,给出了该机构在攻螺纹直径为M6的低频振动攻丝工作台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SIMULATION OF VIBRATION STRESS RELIEF AFTER WELDING BASED ON FE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he simulation of vibration stress relief (VSR) after welding. For the nonresonant vibration, the reduction in stress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amplitude of vibration. For the resonant vibration, the vibration frequency is the key for stress relief. The vibration frequency should be close to the structure natural frequency for the desired vibration mode. Only small vibration amplitude is required, which will be amplified during vibration. Vibration time does not have a major impact on vibration stress relief. When the amplitude of vibration stress relief is large, the treatment will be more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4.
减振降噪阻尼材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国内外减振材料的发展概况、着重阐述自行研制的S2复合阻尼钢板的各种性能及在多种结构上的抑振降噪效果,并对S2复合阻尼钢板的抑振降噪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践证明,S2复合阻尼钢板是一种抑振降噪的有效材料。  相似文献   

15.
郑德忠  史靖浩  尚丽萍  孙玮 《无损检测》2003,25(7):352-353,373
旋转叶片振动的测量可保证高速旋转叶片在使用中性能稳定。介绍一种采用白光光源低噪声的旋转叶片振动自动测量系统,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检测结果进行频谱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速压力机对地面的振动冲击问题,采用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高速压力机动不平衡的理论计算模型,得出压力机工作时对地面的冲击激励;建立压力机隔振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响压力机隔振效果的外部因素,确定橡胶隔振器的设计参数;分析橡胶的硬度、形状、弹性模量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完成橡胶弹簧隔振器的设计,并通过试验测试安装橡胶隔振器后压力机与地面振动能量的变化,验证橡胶弹簧的隔振效果。研究成果为高速压力机的隔振技术研究及橡胶隔振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鱼雷热动力装置各组件结构复杂,振源丰富且耦合程度高。为模拟动力装置的真实工作状态,有效隔离电机等试验环境对动力装置的振动传递,设计一种基于帘线式弹性气囊的隔振支撑系统,并对其进行技术特性研究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充分保障试验台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可有效阻断环境振动的传递途径,为动力装置振源分离、评估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SPKA11200型离合器式螺旋压力机的隔振基础进行了振动计算与测试。结果表明,打击期间滑块的惯性力是激起压力机及其基础垂向振动的主要原因,其激振效果近似等效于对机身施加一量值等于滑块动量变化量的冲量;飞轮有及螺杆的惯性矩是激起压力机及其基础扭转振动的原因,其激振效果近似等效于对机身施加一量值等于打击期间飞轮及螺杆动量矩变化的冲量矩;机身伸缩振动很小,远小于垂向惯性力激起的振动,可予忽略。  相似文献   

19.
傅文祖 《上海金属》1997,19(5):12-17
分析了DANIELI连铸机结晶器四连杆振动装置的结构型式,并在文献[1]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该振动装置振动误差计算的数学模型,并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验证计算表明该数学模型准确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