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阳毅  徐菁 《山西建筑》2007,33(7):200-201
基于对童寯先生早期文献的研究,重新诠释了东北大学建筑系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重要地位以及童寯先生在其中的重大贡献,从而完成对童寯先生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童寯先生早期文献的研究,重新诠释了东北大学建筑系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重要地位以及童寯先生在其中的重大贡献,从而完成对童寯先生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6)
图形符号元素在中国的建筑中应用极其广泛,建筑的形式美离不开图形符号的表现。本文通过阅读童寯先生设计的南京外交部大楼,认为童寯先生将民族图形符号以元素的形式大量的运用在建筑中,赋予了建筑另一种美学意义,再与西方的建筑符号进行比较,突出了中国建筑美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甘琳欣 《中外建筑》2014,(11):66-68
童寯先生不遗余力的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园林遗产达半世纪之久,为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曾著《江南园林志》、《造园史纲》等多部著作,对中国园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其放在世界各国园林的大环境中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就以这些著作中童寯先生的观点为基础,探讨中外园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童寯  杨永生 《建筑创作》2006,(3):138-143
我国第一代建筑学家、设计大师、建筑学教授童寯先生(1900—1983)于192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建筑学硕士后,先后在费城科尔建筑师事务所和纽约伊莱·康建筑师事务所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于1930年4 月回国。从4月26日登船并于5月1日在英国南安普顿上岸,至8月26日抵达中苏边境,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荷兰、捷克、波兰和前苏联等10个国家参观考察达4个月之久,并用英文写下了近7万字(中文译文)的日记。童寯先生的这些日记弥足珍贵,经他孙子童文整理英文原稿并经童明翻译成中文, 已编入《童寯文集》(四卷本)第四卷。该书将于2006年五、六月份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现征得该文集编者童明、杨永生两位先生同意,本刊特选出若干篇日记先期发表,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一张含有同时期出生的中国建筑前辈童寯、梁思成、夏昌世三位先生生平及相关时期历史的时间表的分析,理解这些前辈的生活及工作状况,进而在这个背景下认识夏昌世先生专业旅程。  相似文献   

7.
童明 《建筑师》2020,6(6):108-115
童寯先生是中国第一代杰出建筑师,中国近代造园理论和西方现代建筑研究的开拓者,他的一生见证了中 国近现代建筑的兴起与发展历程。本文以世界主义与个人主义为线索,梳理了童寯先生独特的事业成就与学术人 生,阐述了他如何以开放的世界眼光与慎独的人文精神,一方面吸纳来自西方现代文明的传播,另一方面坚守于 本土传统文化的延承,从而形成一种立足于文化视野之上的建筑观,以应对存在于世界与个体、普遍与独特之间 的时代张力。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好友童明将其祖父童寯先生英文旧著《东南园墅》以中文重译,托我作序,我在讶异之余,欣然应允。所以讶异,是因为《东南园墅》在20世纪90年代已有中文旧译,我应该是最早一批读到这个译本的几个读者之一。正式出版之前,当时负责编辑的东南大学出版社的晏隆余先生还曾就书中一些关于园林植物的照片内容托我帮助核对。我对江南旧园林的态度,从原来觉得老套重复且已经在今天失去意义到重新发生热情与兴趣,如果说阅读更早一些出版的《童寯文  相似文献   

9.
《工业建筑》2017,(3):37-42
以童寯在1933—1939年间为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设计的四所园区规划为对象,通过对四所工业园区整体规划、单体的平面及立面进行分析,探讨童寯在工业建筑中对于平面布局方式、立面构图元素和建筑设计的具体手法。研究表明:童寯在重视工业建筑功能合理性的同时,活用中西方传统建筑设计手法,充分尊重场地的地形、气候、既有建筑等地域环境,体现出强调建筑功能性与地域性的设计倾向。  相似文献   

10.
<正>前后期同学、同事、合伙华盖建筑事务所("华盖建筑"),由赵深、陈植与童寯于1933年刊报公告成立,3人皆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是前后期的同学。早年,赵深是陈植、童寯在"(北京)清华学校"的学长,出国留学后,赵深又是陈植、童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学长,他又早于陈植、童寯回国发展(1927年),先在其他事务所任职。1931年,赵深自办"(上海)赵深建筑师事务所",不久后,与陈植合办"(上海)赵深陈植建筑师事务所"(1931年)。193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