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轴是轧辊磨床头架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需承载巨大的工件而要求较高的强度和刚度。针对主轴刚度对轧辊磨削精度影响较大这一问题,借助ABAQUS软件,运用有限元多体分析法对某型号的轧辊磨床主轴进行了线性静力分析,得到了主轴的应力及位移分布情况,分析表明主轴后段强度大有富余。在静力分析基础上对主轴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正确合理地完成了减重25%的轻量化结构设计,可为主轴的二次设计及类似轴类零件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精密高速磨床主轴-轴承轴系动学力特性,在旋转轴振动理论和高速球轴承刚度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精密高速磨床主轴轴在的最佳预紧力算法。  相似文献   

3.
张耀娟  杨克  刘维维 《机床与液压》2017,45(11):152-154
自主研发的五轴联动数控工具磨床能够实现对球头立铣刀等多种硬度高、刃形复杂刀具的磨削加工,且一次装夹完成所有的精加工。利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分别建立磨床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和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在其它因素相同,X、Y、Z三轴在不同进给加速度、动静质量比、主轴结合部不同相对刚度下的加工误差。得到了3种影响因素对磨床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磨床的设计与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数控无心磨床,用恒压动压支撑特性来润滑。它在主轴和轴承的专门缝隙中形成0.olsrnm厚的油膜。轴承为三瓦式、自对心,分布在每个球形轴窝中。运转时,轴承和主轴之间,总是充满和保持油膜。油膜随主轴热膨胀自动调整。显然,主轴和轴承不存在直接作用,所以不易磨损。我公司从意大利B.M.P公司引进的数控无心磨床,由于磨轮油路系统压力保护的失误,造成磨轮主轴与轴瓦相咬,结果轴瓦表面如卷皮状,主轴表面烧伤,拖动磨轮的40KW电动机电源自动空气开关跳闸,事故严重。一、油路系统原理油路系统的压力保护原理如图1所示:导轮与磨轮…  相似文献   

5.
朱俊  朱良峰 《机床与液压》2022,50(5):129-132
在设计双主轴数控外圆磨床控制系统方案时,两个砂轮主轴电机转速采用模拟量模块控制,但数控系统只能支持一个模拟主轴的控制。为解决此问题,通过808D AD数控系统的Profinet总线通信接口连接S7⁃1200 PLC扩展第二模拟主轴。对第二模拟主轴进行数控编程时用R参数代替S转速指令,使用GET指令、S7通信协议将转速指令发送至远程PLC端,再从PLC的模拟量模块中输出;第二模拟主轴的编码器连接至PLC的高速计数器输入口,使用PUT指令将实际转速传输至数控系统侧;针对双主轴磨削工艺设计制作808D AD的用户自定义界面,可显示2个主轴的指令转速、实际转速。结果表明:采用总线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强,第二模拟主轴的转速误差可以控制在10%以内,对主轴转速控制或非联动位移轴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刚性镗削主轴的具体条件和轴端径向挠度计算公式,列出有关计算线图,并通过实例介绍如何简便快速地利用线图验算轴端挠度(或刚度)、选取主轴合理悬伸比及判断主轴部件刚度的薄弱环节。图6幅。参考文献12种。馆藏号:  相似文献   

7.
M224型半自动内圆磨床数控化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224半自动内圆磨床是一种采用液压和机械联合进给的机床,存在结构复杂、定位精度低、维护难度高等问题.文章以此磨床为研究对象,采用"人机界面+PLC+交流伺服"的硬件实现方案,对磨床径向工作台(X轴)进行了数控化改造;采用PLC通讯控制变频器的方案实现了对砂轮主轴的控制;并且对工件主轴、冷却泵的原控制方案进行了改进.实际使用情况表明,改造后大大简化了机床的结构,提高了机床的定位精度,并使机床具有了良好的操作性能.  相似文献   

8.
新设备     
CL4型CNC外圆磨床这种高速外圆磨床有四根CNC控制轴,分别用于控制纵向、经向、工作头主轴和砂轮角度。这种磨床不仅可以磨削多锥形零件,还可以磨削非圆形的复杂形状,如凸轮的截面。这种机床特别适合于磨削材料硬度高或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因而用于磨削冲模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台数控轧辊磨床的头架可回转主轴轴系的设计过程。重点分析了轴承的选择、支承跨距的合理布置、滚动轴承的消隙和轴承的润滑方式。根据数控轧辊磨床的特点,对主轴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通过对数控轧辊磨床头架可回转主轴的有限元分析,优化了主轴系统。数控轧辊磨床的头架可回转主轴轴系的设计成功,对提高磨床头架主轴的回转精度、承载能力和刚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生产的齿轮减速器或蜗轮箱在出轴端与机体动密封处的漏油现象一直没能较好地解决。漏油的主要原因是轴颈处的动密封装置的端盖上只有一密封槽,用毛毡进行密封,加之密封压盖与减速器孔的配合间隙加工时很难达到要求,减速器运转一段时间后,毛毡磨损而漏油,在低速轴和高速轴动密封处的漏油较为严重。漏油会使油料浪费,埸地污染。若经常更换毛毡,增加维修工时,而且有一些出轴与工作机轴的连接拆卸也不方便。我厂使用的几台减速器,出轴端的密封形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两阶连续梁模型研究不同主轴结构的轴承预紧力对主轴模态及铣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轴承通过改变主轴低阶模态对铣削稳定性产生影响,前轴承对系统模态及铣削稳定性的影响比后轴承大。同一模态影响下的轴端振幅和铣削稳定性之间有很大的联系,激起主轴最大振幅峰值的模态对铣削稳定性的影响最不利。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设计试制成的新产品多砂轮曲轴主轴颈半自动磨床,是适用于成批大量生产的具有一定加工范围的高速磨削的专用磨床。本机床采用双砂轮架五片(或六片)砂轮一次直切入同时磨削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的四缸曲轴的全部主轴颈(或六缸曲轴的六个主轴颈)的外圆、圆弧和轴肩端面。其中,砂轮电机功率N=30千瓦;转速n=1500转/分;砂轮线速度V_(max)=50米/秒;砂轮和夹紧法兰盘重W_1=350公斤重;主轴自重  相似文献   

13.
林鹏 《模具技术》1996,(2):61-63
以往由于无法在磨床上对电沉积 CBN 砂轮进行精修,因而加工精度很低。通常把这种很锋利的砂轮用于进行高效率的粗磨削加工。在几年前,出现了以日本 KAPP 公司为代表的高精度、高效率成形磨床,这些磨床制造厂同时开发了用电沉积 CBN 砂轮的高精度、高效率磨床。这类磨削基本上都具有高精度和高刚性的主轴和工件轴,并具有高精度分度和热变位补偿功能。在砂轮制造厂所开发的电沉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组合机床刚性镗削主轴参数优化的有关问题——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变载面主轴轴端位移计算以及参数优化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计算程序做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3D建立了42CrMo4钢风机主轴1∶10等比例缩小的热力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为了对风机主轴空心轴预制坯进行成形优化,设计了一套专用于风机主轴空心轴预制坯锻造的新型模具。在Deform-3D中将常规风机主轴坯料模锻成形过程与采用新型模具的风机主轴空心轴预制坯成形过程进行等条件对比研究,分别从法兰端成形效果、轴身下料量以及等效应变、金属流动速度场、主轴所需成形力等的变化规律方面进行参数对比研究,验证了采用新型模具成形风机主轴空心轴预制坯的可行性,为优化风机主轴空心轴的实际生产流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过去传统的方法,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轧机用减速机输入输出轴端漏油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轴端挠度计算公式讨论了主轴刚度对被加工孔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的影响,得出下面几个结论:1.轴端柔度在圆周方向上是变化的;2.被加工孔的位置与传动力有关,孔的尺寸与切削力有关;3.从理论上回答了镗孔过程中“吃刀不均匀”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量的关系;文章最后提出了提高主轴静刚度的途径。图7幅、参考文献2种。  相似文献   

18.
纯铅搅拌摩擦焊接轴肩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使用空心主轴和空心搅拌工具的搅拌摩擦焊接物理模拟装置上进行了纯铅搅拌摩擦焊接,并且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记录轴肩的实时温度演变过程。研究表明在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轴肩温度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在轴肩与工件接触的搅拌阶段,轴肩一端的温度始终高于轴肩另一端,即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轴肩可分为高温端和低温端;轴肩上的峰值温度始终处于高温端并随搅拌工具的旋转而旋转,并且峰值温度随着搅拌头的旋转在每个周期内呈现出由低到高再降低的波峰式波动。轴肩温度周期性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轴肩高温端周期性的搬运变形金属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磨削发动机气门挺杆球面时,在挺杆球面专用磨床上若采用普通三瓣卡爪弹簧夹头(图1)装夹,磨出的挺杆球面对杆部的摆差值往往超出技术要求(图2),甚至达0.10毫米(装夹后实测杆部与主轴同轴度偏差0.05~0.07毫米)。这是因为夹头是借助于带内锥面的螺套1拧紧时,内锥面使主轴端部的弹性夹块变形而夹紧工件。可是螺套拧紧前后,它与主轴的同轴度是不能保证的。这样,弹性夹块的变形程度会不尽相同,因而容易造成工件和主轴的回转轴线不重合,装夹精度也就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以重载高精度轧辊磨床头架主轴轴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MK84200/12000-H重载高精度轧辊磨床头架中的顶尖、皮带轮以及主轴与皮带轮的连接方式,并进行了计算。通过静力学和有限元分析,介绍了重载高精度轧辊磨床头架轴系中关键零件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针对重载高精度轧辊磨床头架主轴轴系中的相关薄弱环节、重载高精度轧辊磨床头架顶尖所承受的大应力与大变形,制定了改进方案,为今后重载高精度轧辊磨床的二次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