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本文统计了2004年度松辽流域水功能区中省界缓冲区的水质监测成果,分析和评价了全年期松辽流域省界缓冲区的水质状况。同时针对目前水污染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对松辽流域省界缓冲区的监督管理,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影响省界缓冲区水资源保护的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分析松辽流域省界缓冲区水资源保护的各级影响因素,最后对松辽流域省界缓冲区水资源保护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松辽流域省界缓冲区水资源保护方案中,污染者付费方案措施受到较高的关注,符合我国国情及松辽流域现状,而对水质污染后如何修复水质、恢复水体重视程度不够,同时部分方案的实施力度较弱,无法真正起到水资源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模式的特点,梳理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基础建设、新技术的应用和水资源保护管理机制的建立等水资源保护监控实践经验。松辽流域从水资源监测能力、信息系统、水生态文明方面加强水资源保护基础建设,利用"3S"技术、贝叶斯技术、松花江干流水质模型对松辽流域重点水功能区、省界缓冲区和入河排污口加强水质监测与管理,并建立良好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依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评价嫩江干流省界缓冲区2011—2015年水质,并分析水质监测结果及其原因;针对嫩江干流省界缓冲区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嫩江流域省界缓冲区监管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省界缓冲区监督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航  张颖  李昊  师洋 《人民黄河》2012,34(12):66-68
省界缓冲区水资源保护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特别是实施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关键环节,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黄委在省界缓冲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开展了水质监测、联合监督检查、理论研究等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分析省界缓冲区区划成果、监督管理职责、水质监测信息、制度建设等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省界缓冲区监管存在的法律依据不足、基础较差等主要问题,对省界缓冲区监督管理的目标和确界立碑、加快纳污能力核定、提高水质监测能力等主要任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郁丹英  樊孔明 《治淮》2013,(1):113-114
1省界水体监测情况为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反映流域各省出入境断面水质状况,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省界缓冲区水质监测断面复核和监测规范化工作的通知》(办资源〔2010〕83号)的要求,2010年淮委会同流域四省水利、环保部门完成淮河流域近50条主要跨省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保护》2016,(1):147-147
松辽流域水环境监测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成立于1984年,隶属于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主要负责省界水体及重要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监测和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规划编制,指导流域内水环境监测工作;承担流域内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资源质量公报和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通报的编制、水资源保护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承担授权范围内入河排污口监测,为实施流域重要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松辽流域水环境监测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成立于1984年,隶属于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主要负责省界水体及重要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监测和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规划编制,指导流域内水环境监测工作;承担流域内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资源质量公报和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通报的编制、水资源保护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承担授权范围内入河排污口监  相似文献   

9.
高峰  李志群 《水资源保护》2000,(1):16-17,24
根据松辽流域省界河流水质监测断面的资料 ,依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88)和《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 6 3- 94)对省界河段进行水质评价 ,结果表明 ,全流域多数界河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达 类以上水质的河段占 77.8% ,并有加重污染的趋势。因此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界河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
省界缓冲区是为了协调省(区)际用水关系,控制相邻省(区)上下游或左右岸河道水污染而划定的一类特殊的水功能区,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关键区域。以珠江流域片省界缓冲区为例,在入河污染物监测和水质现状达标评价的基础上,对水功能区的现状纳污能力和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估,并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加强省界缓冲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日前,松辽流域水质监测资料整编会议结束,经过松辽委水文局、松辽流域水保局及流域四省(自治区)水质监测资料整编工作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松辽流域水质监测资料整编工作顺利完成。会议总结了前一段松辽流域水质资料整编工作,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并进行了《实验室计量认证与  相似文献   

12.
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得出松花江流域省界缓冲区水质监测断面所属类别,将51个水质监测断面划分为7类,并对每类中的监测断面进行优化分析。根据松花江流域省界缓冲区,原来51个监测断面的自然地理位置等自然属性和监测指标优选原则,将监测断面优选为39个,精简了12个断面,减小了监测工作量,节约了监测费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8—2015年珠江流域江西片4个省界缓冲区的监测资料,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等标污染负荷法等方法,分析了珠江流域江西片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现状及水质类别、特征污染物、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珠江流域北江2个省界缓冲区水质优良,东江2个省界缓冲区水质污染较严重,但呈现出好转趋势,尤其是其特征污染物氨氮呈现出高度显著下降趋势。并重点针对珠江流域东江省界水体的污染源现状和污染物特点,提出了珠江流域江西片省界水体的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简讯     
《人民长江》2012,(12):16+19+32+41+45+60+77
黄河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黄河水利委员会已经提前实现了黄河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全覆盖目标任务。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水利部提出的2012年流域省界断面监测覆盖率达到80%、2013年达到100%的目标要求,黄委结合流域机构自身特点和当前水质监测能力现状,采取直测、委托监测、共建共管3种手段,将全流域省界断面监测覆盖率由2011年的45.3%提高到目前的100%。黄委自2010年开展了黄河流域省界水质断面复核工作以来,历经断面选址、现场查勘、征求区域省(区)政府意见、修改复核等程序,2011年上半年经上报水利部共核定黄河流域75个省界水质断面,其中仅有34个断面实施了监测,省界断面监  相似文献   

15.
应玉 《治淮》2012,(10):55-57
流域省界水量监测是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域各省级行政区水量分配、省界水质水量控制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目前省界水量自动监测能力不足,依托沙颍河豫皖交界处的界首水文站开展省界水量自动监测分析与研究,为省界水量自动监测站建设提供技术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实际监测数据,以松花江省界缓冲区2015年44个断面作为评价对象,选取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共5项水质指标,基于物元分析方法对松花江省界缓冲区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松花江省界缓冲区水质总体状态良好,非冰封期水质劣于冰封期水质,下游水质劣于上游水质。  相似文献   

17.
王朝晖 《治淮》1997,(8):24-24
根据1996年5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水污染防治法》第18条规定,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负责监测其所在流域的省界水体水环境质量状况。已颁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第16条也明文规定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负责监测四省省界水质。这一规定首先确定了流域水保局的公正地位,也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表明我国省界水体水资源保护进入了实质性监督监测管理阶段,开始注视和积累省界河段水质监测资料,随时掌握省界河段的水情、污情,进而为跨省河流  相似文献   

18.
《海河水利》2013,(6):F0002-F0002
海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隶属于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现有分析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等专业的博士、硕士15人。拥有国家计最认证实验室,配备气相色谱一质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50余台,具有较强的水质监测实力。多年来,承担了海河流域省界水体水质监测、跨流域调水水质监测、突发水污染应急监测、水利工程施工期环境监测以及水质监测规划编制、  相似文献   

19.
正海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隶属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现有分析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等专业人才13人,其中博士3名、硕士8名,拥有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配备气相色谱-质谱等离子等大型精密仪器50余台。多年来,海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承担海河流域省界水体水质监测、跨流域调水水质监测、突发水污染应急监测、流域水生态监测、水质监测规划编制、水质监测站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并引发出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同时地下水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加之很多地域存在天然的劣质地下水,直接威胁供水安全,带来了一系列灾害性的地下水问题。松辽流域作为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地区之一,加强松辽地区的地下水监测十分重要。文章借鉴国外地下水监测的先进经验,分析了我国地下水水质的监测现状,松辽流域地下水监测现状,提出了松辽流域地下水监测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