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线性型分子晶体中的局域性集体激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庞小峰 《半导体学报》1994,15(8):511-517
本文用一种特殊方法研究了具有非简谐振动的线性链型分子晶体中由结构畸变和局域性涨落导致的局域性集体激发和孤立子运动的特性.研究表明在此时形成的孤立子的能量和振幅与非简谐振动强度有关,并可以超声、次声和声速运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处于生理温度条件下的有机蛋白质分子所激发的孤子对位于分子链中的γ-激活的原子核产生的Msbauer效应的影响.在分子链不改变所激发的孤子状态下所发射的γ-量子等于分子链的激发能.由此而产生的Mssbauer跃迁几率较小,它低于仅用热声子模型描述的分子链时的跃迁几率.  相似文献   

3.
以空间连续近似条件下的孤立子为初始条件,对蛋白质分子链上孤立子与弱激光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数值模拟,取激光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波长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激光作用相对较弱且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蛋白质分子对某些波长的激光产生了强烈的共振吸收并使孤立子受到严重的影响。产生共振吸收的激光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内呈周期性分布,且其周期随波长增加而逐渐变长。  相似文献   

4.
庞小峰 《半导体学报》1994,15(9):583-587
本文用另一种新方法研究了分子固体中因相邻分子间存在有非线性的中心作用势时所激发的自局域性集体激发和弧立子运动的特点,此时弧立子的波形、振幅、速度和能量发生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固体理论中的量子场论和量子孤子理论,研究了聚合物在红外激光作用下,由于光子、激子、声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聚合物分子链间非线性输出效应,并用量子孤子理论研究了这一过程。本文的相互作用哈密顿量为:其中He对应于聚合物分子内的激发,Hi对应于激子声号相互作用,Hp为声子的哈密顿量;Hg为孤子的哈密顿量;ε为能量,B n和Bn分别为第n个分子的激发产生与湮没其符,D决定于范德瓦尔斯力,J决定于邻近两个分子的共振相互作用,x为激子声子耦合参量,M为分子质量,P为动量其符,ω为弹性系数,un为第n个分子的位移函数。再…  相似文献   

6.
利用假设孤立波方法,研究了广义变系数五阶KdV方程和BBM方程,得到了广义变系数五阶KdV方程和BBM方程的孤立子解。对于得到的孤立子解,为了保证解的存在性,给出了孤立子解存在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孤子精确求解方法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泽章 《电子世界》2012,(8):140-140,F0003
孤立子理论的基础是求解各种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本文介绍了孤立波和孤立子的基本理论及其精确求解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双原子卤素小分子的高激发电子态的结构及性质的研究一直是原子、分子物理学最受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近几年,紫外大功率惰性气体卤化物准分子激光器的广泛应用及发展,卤索分子木身激光作用的发现更诱发了人们对关联于激光跃迁及准分子形成动力学的卤素分子高激发电子态研究的兴趣。本工作我们用线偏振和园编振光激发的3+1多光子离化谱技术详细研究了Cl_2分子能量在8.86—10eV区间高激发Rydberg态的结构及性质。与单光子UVU光谱结果相比,发现并分配了一个新的u对称性的Rydberg态,仔细考察了由于Cl_2分子单光子分解产物Cl原子的三光子共振跃迁产生的三次谐波发射(THG)及其对Cl_2分子三光子跃迁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单模光纤异常色散区,当非线性与色散平衡时,初始注入的光脉冲演化形成光孤立子。利用光孤立子可实现无畸变传输,大大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容量和中继距离。本文简述了光孤立子产生的机理,用一种简明通用的方法求得了多种形式的光纤非线性传输方程,给出了无损耗非线性传输方程基态孤立子解完整的一般表示式,同时对孤立子系统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表明孤立子间的相互作用,大大降低了光纤通信系统的最高比特速率。为了减小相互作用,孤立子间的初始间隔应十倍于孤立子脉宽。  相似文献   

11.
自激光出现以来,用激光激发原子和分子,进而使之电离成了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的重要方法和工具.本文用染料激光激发钾蒸汽,观察钾原子的电离谱,发现了钾原子的三种电离机制:4S—6S双光子共振三光子电离、4S—4D双光子共振三光子电离和能量积聚诱导的电离. 当激光波长为 728.4 nm时,钾原子通过第一种过程实现电离.实验测出:随着温度的增加,电离信号逐渐增强,当温度上升到340℃ 时,电离谱出现最强值;然后随着温度升高,电离信号逐渐变弱.在温度小于340℃ 时,由于温度越高,钾蒸汽中钾原…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处于生理温度条件下的有机蛋白质分子所激发的孤子对位于分子链中的γ-激活的原子核产生的Moessbaur效应的影响。在分子链不改变所激发的孤子状态下所发射的γ-量子等于分子链的激发能。由此而产生的Moessbauer跃迁几率较小,它低于仅用热声子模型描述的分子链时的跃迁几率。  相似文献   

13.
尹文信 《电信科学》1990,6(1):28-31
本文介绍了电磁孤立子的基本特性和在通信中的应用,并且初步展示了电磁孤立子在其它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孤波与光学孤立子的一些基本概念、孤立波传播的非线性波方程、亮孤子和暗孤子的物理模型以及有关的实验结果。介绍的重点放在光纤孤立子的传输以及在通信中的潜在应用。希望本文对光纤通信的基础研究有所俾益。  相似文献   

15.
现在科学界似乎已被孤立子研究的浪潮所淹没。孤立子研究使我们正在进入非线性物理学的新纪元,也在传输线领域引起巨大的反响。不妨设问:有朝一日,孤立子能使传输线摆脱线性概念的桎梏,迎来非线性传输线的黎明吗?  相似文献   

16.
<正>据报道,日本电信电话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光孤立子传输信号达百万千米获得成功。这项实验是由日本电信电话公司的励磁系统研究开发中心光通信线路研究部进行的。光孤立子在传送时,由于光纤造成的损耗,光波衰减,不能保持光孤立子的密度,因此,该部无环形线路中设置了11个光放大器(铒光放大器)。此外,还在环形线路中插入铌酸锂晶体的高速光调制器,以便对传送的光孤立子数据脉冲除去杂音,并且矫正脉冲位置和波形紊乱。从而,确立了作为下一代超高速光通信基础技术的光孤立子控制技术,在克服通信距离障碍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并预期能在国际海底光缆等远距离、超高速光通信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Toda孤立子广泛存在于不同科学及工程领域,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Toda孤立子所对应的非线性系统的非匹配特性将对基于Toda孤立子的系统性能产生严重影响.文章采用KdV近似方法及Runge-Kutta数值方法,研究非匹配情况下Toda孤立子非线性系统的响应问题.针对不同非匹配系数及输入信号幅度,研究非匹配特性对系统输出信号幅度及相位的影响,并给出输出幅度及相位随时间的变化与电路非匹配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证实在较小输入幅度及较小电路非匹配系数情况下,Toda电路的非匹配只会导致孤立子的输出相位的失真而不会造成幅度抖动.在较大输入幅度及较大电路非匹配情况下,孤立子的输出相位及幅度均产生较大失真.  相似文献   

18.
光孤子是一种特殊的光脉冲,这种光脉冲在传输中保持自已的波形和能量不变。孤立子的概念应追溯到30年代。1895年Kortewy在研究浅水问题时推出了KDV方程,其解描述了Scottrussell的孤立子,从此孤立子概念在科学上得到承认。以后又推导出了S—G方程,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直到李政道  相似文献   

19.
利用第二种椭圆方程和符号计算系统Mathematica,构造了非线性LC电路方程的多种无穷序列新解.这里包括由Riemann theta函数、Jacobi椭圆函数、双曲函数、三角函数组成的无穷序列光滑形式新解、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组成的无穷序列尖峰孤立子新解、Jacobi椭圆函数和三角函数组成的紧孤立子新解。  相似文献   

20.
世界固体电子新闻光孤立子通信技术实验成功据报道,国际电信电话公司应用下一代通信技术——光孤立子技术,使每秒10千兆位(即100亿位)数字信息传送9100公里的实验获得成功,向利用光孤立子的下一代通信光缆的实用化前进了一步。这项技术的特点是采用“交变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