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建筑业迎来了“鼠标加水泥”的革命,数字城市、智能建筑、网络住宅等一系列新术语和新概念正改变着建筑业以往的观念,同时对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系统集成商加入到建筑大军中已成为必然。在智能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太极计算机公司资深顾问张保栋教授认为目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某些不全面的技术概念在市场上颇为流行:“智能化系统几十年不落后”、“‘A’越多智能水平越高”、“有了综合布线就是智能建筑”等等,都是对智能化建筑理解的误区,而这些误区也影响了用户对智能化系统的选择。希望本期的的系统集成系列讲座能够让你  相似文献   

2.
在智能化系统建设过程中,用户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集成商的认识存在不少的误区,认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集成商是二道贩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集成商是水电施工队”,“找产品生产厂商比集成商更好”……本期“系统集成”特邀建设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家陈德水、艾提科信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家与读者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8,17(3):44-44
为了使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了解6类布线标准及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以提高四川省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四川省通信学会建筑智能化专委会、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工程设计智能专委会、四川省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协会、四川省建筑业协会安装分会、四川省社会公共安全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了中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从建设规模上看,中国建筑业的规模在世界建筑业最新排行中可算是首屈一指的。在建筑工程数量大发展的同时,建筑工程的美观、品质、安全、环境和功能等方面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开始出现将智能化融入于建筑之中的趋势。但专家指出,中国智能建筑的发展仍处于萌芽和初级阶段,要实现建设部提出的“到2010年,大中城市中60%的住宅要实现智能化”的目标可谓任重道远。据全国建筑智能技术展示推广中心常务副秘书长张辉介绍,智能建筑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市场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在这条产业链上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开发商常常误导消费者,称自己的楼盘具有几大智能化系统,并以“热炒”智能建筑来寻求卖点;而消费者入住后却发现智能建筑并不“智能”;有的开发商还宣称自己的“智能建筑”具有“5A标准”,可实际上住宅根本就没有这种评估标准。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建筑市场到了该理性反思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5.
日前,由深圳自动化学会主办的“09华南智能建筑论坛”在广州和深圳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区的自动化学会会员、智能建筑业界著名专家学者、系统集成商、智能化系统厂家、各大房地产公司、建筑设计院及有关行业人士。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种传统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筑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之一,它远远早于工业革命时代。工业革命仅仅使得建筑变得越来越高,但是在信息时代,建筑的发展将产生质的飞跃。让我们和建设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家工作委员会常务专家薛颂石先生一起,走进“智能建筑”。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7,16(5):41-41
近年来,随着高科技在建筑行业的渗透,计算机、自动化、通信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建筑智能化的兴起,建筑业对从业人员建筑智能化的专业知识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教育部和建设部共同审核并批准的智能建筑新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应势而生,该专业于2006年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国内高校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设计之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世界上八十年代兴起、我国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智能建筑,如何有机地集成其内部众多系统为一个高效的智能化系统,为使用者提供最佳的服务和提供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的工作、生活环境,一直是本领域内人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分析和研究了大量智能建筑实际工程设计案例的基础上,系统地说明了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目的和原则以及集成的内容和涉及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以节能和绿色环保为主要目标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BA系统是智能建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BA系统的引入进一步加快了我国建筑智能化进程。本文从BA系统的组成、计算机通信网络结构、功能及软件系统几方面探讨分析了建筑业BA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应用实例,该系统构建了综合局域网络及现场控制总线网络,通过智能建筑专用软件平台,良好的实现了各相关功能子系统的互连、信息交换及资源共享,并为日常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智能化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1.
对智能建筑的控制网络结构进行研究,给出了采用OPC技术实现系统集成的方案,对OPC服务器的开发进行研究,最后以作者参与的智能大厦系统案例,利用OPC技术通过开发独立OPC服务器将各子系统纳入建筑智能化集成管理平台,达到了系统集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市里的智能化大厦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文章以智能化“5A”系统为切入点,从系统集成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新型传感器及检测控制技术在现代智能建筑中的最新应用。系统分析了智能化楼宇系统各部分的功能模块,给出了实用的智能化楼宇系统结构及网络解决方案。充分展示了智能化楼宇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智能楼宇弱电系统项目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功能主要由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应用于建筑环境而实现.主要技术方式就是综合和系统集成,从而形成了楼宇智能弱电系统.楼宇智能弱电系统的设计及施工应结合实际的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案,充分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和质量可靠等特点,将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了中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从建设规模上看,中国建筑业的规模在世界建筑业最新排行中可算是首屈一指的。在建筑工程数量大发展的同时,建筑工程的美观、品质、安全、环境和功能等方面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开始出现将智能化融入于建筑之中的趋势。但专家指出,中国智能建筑的发展仍处于萌芽和初级阶段,要实现建设部提出的“到2010年,大中城市中60%的住宅要实现智能化”的目标可谓任重道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今年10月1日,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正式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较全面的关于智能建筑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的规范。规范验收对象为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电源与接地、环境和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工程。业界普遍认为,该规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智能化建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中国居民实现智能现代化生活方式提供了更为规范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乃至中国掀起兴建智能建筑的热潮。然而,对中国“智能建筑”现状的调查表明,定位于智能型的建筑,其智能化系统的开通率、无故障运行率、节能增效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各个层次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的专业化人才。“智能建筑”应该是“智能”加“建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建筑相关技术的发展动向。首先介绍了国外智能建筑的现状,主要说明了网络建筑、IT技术的渗透、系统集成和可持续发展四个特点;接着,介绍了国内智能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主要从信息网络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综合布线系统、无线技术的发展、数字视频传输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发展和系统集成与信息融合八个方面进行介绍;最后,论文对数字家庭产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并说明了未来数字家居重点解决的十大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与电脑》2019,(18):125-127
智能化管理的智能建筑由通信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组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居住场所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便利性。但是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也有很多缺点,比如会出现各个系统之间重复建设、产生的效果不明显、费用相对较高等状况。笔者主要分析了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以及自动化平台,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IBE CHINA2008“第三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暨住宅社区数字化展览会”于3月3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成功落幕。《数字社区&智能家居》杂志社作为特约媒体全程参与报道了此次盛会,并联合组委会于3月1日成功举办了“智能建筑,家居智能化论坛”。  相似文献   

20.
2008年2月29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装饰及材料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作为建博会重要组成部分的IBE CHINA2008“第三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暨住宅社区数字化展览会”同期进行。《数字社区&智能家居》杂志社作为特邀媒体全程参与报道了此次盛会,并联合组委会成功举办了“智能建筑、家居智能化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