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某机车柴油发电机组轴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轴系当量模型。使用阶次分析法分析了轴系扭转振动,研究了非稳定工况联轴器刚度和阻尼对轴系扭振响应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自组织特征神经网络对联轴器进行诊断。结果表明:SOM神经网络能够准确识别轴系故障。  相似文献   

2.
联轴器作为连接主从动轴的关键部件,对轴系扭振性能有显著影响。文中以匹配典型高弹性联轴器和大刚度联轴器的柴油发电机组轴系为对象,采用仿真分析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轴系固有特性;进而在相同激振力矩作用下,分别对稳态均衡、非均衡工况时两种轴系曲轴自由端扭振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联轴器特性对电机转子振动的影响;在启动停机过程的研究中,指出匹配高弹性联轴器的轴系会发生扭振共振,联轴器会产生远大于机组在正常工作转速时的交变扭角差,这是目前国内外相关标准(GB15371-2008和ISO3046-5)尚未提及但值得评估的问题;针对匹配大刚度联轴器的轴系扭振共振问题,提出了通过优化轴系关键参数等方法进行轴系的减振设计。  相似文献   

3.
基于瑞利法的内燃机曲轴扭纵耦合振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瑞利法对高速内燃机曲轴扭纵耦合振动进行了研究。将内燃机曲轴等效为连续分布阶梯轴模型,根据当量轴段以及集中质量的动能和势能关系,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分别建立轴系扭振模型和纵振模型。根据刚度耦合原理,并考虑轴系强迫激励进而建立了扭纵耦合强迫振动模型。采用谐次分析法对模型求解后,通过与采用三维振动测量装置对某直列四缸柴油机曲轴自由端的振动信号进行实际测量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扭振和纵振与实际测量的结果在各主要谐次都保持相当的一致。  相似文献   

4.
十字轴万向节串联轴系扭转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集中质量分析法,视传动轴为弹性体、万向节为刚体,建立了十字轴万向节串联轴系扭振分析的等效模型.根据该等效模型,在考虑万向节的传动效率和传动轴的阻尼等条件下,推导了轴系的扭振分析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间传动轴刚度和轴间夹角分别对轴系振动角速度响应、传动精度和传动比的影响.通过实例对比分析了不同传动轴刚度和轴间...  相似文献   

5.
江红  王乐天 《机械强度》1994,16(4):61-65
分析了轴系结构参数的变化对扭振固有频率的影响,利用逐步线性化方法对轴系扭振频率进行优化。根据此优化方法合理地调整轴系结构参数,可以使轴系振动频率分布达到优化,从而获得最佳动力特性。最后,本文对某扭振特性不良的国产300MW机组进行了轴系刚度直径敏感度计算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用优化方法调整联轴节约的刚度,使扭振特性得以改善,提高了机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某航空发动机曲轴扭振减振器的失效机理,采用有限元法对该发动机轴系进行了模态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基于轴系扭纵耦合振动理论和谐响应分析计算了该轴系的轴向振动位移幅值;在此基础上对扭振减振器进行了失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因该航空发动机经常工作在过渡工况,引起轴系扭转共振和扭纵耦合振动,使得轴系轴向位移较大,轴系产生的轴向力是造成该扭振减振器失效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直升机传动系统旋翼轴系振动是影响其运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某共轴反转双旋翼传动系统旋翼轴系扭振安全裕度,在考虑轻量化设计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轴段直径尺寸或改变激励频率,使得扭振固有频率与激励频率错开,达到避免共振的目的,实现了轴系扭振调频的优化设计.优化后的轴系扭振安全裕度达到10%以上,扭振特性得到了有效改善.其...  相似文献   

8.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4):507-513
为了研究汽油机曲轴系统扭振特性,以某新型1.8L汽油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VL-EXCITE Designer建立曲轴系统模型,利用三维制图软件得出系统的参数,分析曲轴系统的自由振动与强迫振动;应用CATIA软件和Spectra LAB软件得出减振器的转动惯量及固有频率,从而分析加装减振器后轴系的扭振特性。利用LMS Test.lab噪声振动测量系统进行扭振测试,并对试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吻合得较好,证明本文提供的仿真方法能有效预测实际发动机轴系扭振情况。  相似文献   

9.
主要讨论以摆盘式活塞发动机为其主机的某水下航装置推进轴系的扭转振动问题。首先建立了推进轴系的两个扭振模型,并进行了轴系的扭振计算,为了验证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对推进轴第进行了脉冲激励试验。  相似文献   

10.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是发电机机械系统与电网系统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由于电网负荷变化的随机性,突发性及多样性,机组承受的扭振冲击载荷及其响应特性十分复杂。本文采用弹性连续体振动波动方程的解析方法,分析了3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扭振响应特性,并针对几种典型的外部激励,对网机耦合作用下机组轴系的扭振强迫振动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考核。  相似文献   

11.
分支轴系扭振分析的动态子结构矩阵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复杂分支轴系扭振分析的动态子结构矩阵法,该方法利用分支轴系之间的协调关系,将直串子结构动力分析的动态矩阵法与子结构模态综合法结合起来,从而大大简化了分支轴系的扭振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轴系扭振弹性波的解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弹性连续体扭振模型,提出了求解复杂阶梯轴系扭振波动方程的解析方法。计算了一台200MW机组转子轴系扭振波动特性的精确解,并与离散系统计算结果做了比较。根据机组扭振干扰力矩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利用该方法进行了网机耦合作用下的扭振强迫振动考核。  相似文献   

13.
阶梯轴中扭转弹性波主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一维扭转波动理论入手,就阶梯轴中变截面界面上扭转弹性波的反射和透射关系建立起了各轴段的扭转振动响应的数学表达式。并基于位移响应为目标控制函数,对二次源、误差传感器的布置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从理论上模拟了主动控制效果。并对一个一级梯轴进行了弹性波主动控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阶梯轴形式,采用简单的单一控制源和单一误差传感器的控制形式就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中华  谢雅  邓奕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1):1443-1446
建立了混合动力挖掘机轴系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轴系前5阶模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挖掘机相比,混合动力挖掘机轴系的1阶模态频率下降了270Hz;前2阶模态的振型均为扭转振动。建立了混合动力挖掘机轴系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对轴系的扭振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混合动力系统轴系存在周期性的扭振,扭角变化幅度为±0.003°,扭振频谱存在峰值,峰值频率约为48.9Hz。建立了混合动力挖掘机轴系扭振测试实验台,对不同转速下轴系的最大扭角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混合动力系统轴系转速大于1100r/min时,轴系的最大扭角保持不变,约为0.003°;当混合动力系统轴系转速小于1100r/min时,轴系的最大扭角随转速的减小而增大;当轴系转速为896r/min时,轴系的最大扭角约为0.007°。  相似文献   

15.
求解复杂轴扭振动力特性的一种近似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模态摄动法求解非均质变截面复杂轴的扭转振动的模态特性。在这一方法中,选择与复杂轴约束条件相同、等截面均匀轴的扭转振动解析模态函数作为近似分析的基函数,采用Ritz展开和摄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复杂轴扭振的变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转化为一组代数方程组的求解。虽然这一方法应用了结构振动分析中常用的Ritz展开原理,但避免了关于模态广义坐标的特征值问题的求解,通过代数方程组的求解,可逐一求得复杂轴的扭转振动的模态特性,简化了求解的难度。通过2个算例的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根据周转斜盘发动机的结构特点建立其扭振计算模型 ,并利用动态子结构方法进行扭振计算 ,通过计算说明动态子结构方法对具有复杂结构的周转斜盘发动机轴系扭振计算的有效性 ,并具有物理概念明确、节省计算时间、减少计算机内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多列往复式压缩机轴系扭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系扭转共振严重危害大型往复式压缩机使用寿命。本文讨论了多列长轴系往复式压缩机扭振特性的典型数值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基于集中质量模型下的无阻尼自由振动特性和强迫振动下扭振响应分析方法,针对性的提出了避免和减缓扭转共振的有效措施,为大型机组轴系扭转振动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陈勇 《电子机械工程》2013,29(6):36-39,44
齿轮传动系统是雷达伺服传动系统的常用形式,其扭转振动对雷达伺服机构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以某雷达第一级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工程软件ANSYS/LS-DYNA,应用显示中心差分法分析了支撑位置、轴径尺寸、轴上质量分布等机械参数对齿轮传动系统扭振响应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这些机械因素对齿轮传动系统扭振响应特性影响的定性结论,为进一步分析雷达伺服系统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行星齿轮箱的运行状态对直升机飞行安全非常重要。行星齿轮箱常工作在恶劣的条件下,容易出现磨损或疲劳裂纹等故障。为实现基于扭振信号的行星齿轮传动故障诊断,采用基于增量式编码器的扭振信号测量方法,分别测量了输入轴和输出轴的扭振信号,并分析对比了信号对齿轮故障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输入轴信号较输出轴信号能更准确地诊断故障。分析比较了负载对信号的影响,认为在重载情况下输出轴扭振信号比输入轴扭振信号对故障特征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矿用车的传动轴断裂问题,通过对其发动机轴系扭振状况的研究,利用传统双扭摆模型求取了橡胶式扭振减振器基本参数,据此设计的减振器在理论上达到了减小轴系扭转振动的目的,可用于解决由发动机激励引起的传动轴扭振过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