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化学反应法制备了Z ieg ler-Natta/有机咪唑盐改性蒙脱土复合催化剂(简称复合催化剂),并通过丙烯单体原位插层聚合制备了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n(A l)∶n(T i)、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及溶剂种类对复合催化剂的活性及定向催化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商品化CS-2型Zieg ler-Natta催化剂相比,复合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降低,在n(A l)∶n(T i)=100、聚合温度60℃、聚合时间1h、正庚烷为溶剂时,复合催化剂的活性较高,可达78.4kg/(m ol.h)。合成聚丙烯的等规度在85%~97%之间,熔融温度在160℃左右,重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3.6~4.6)×10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6.1~6.6之间。溶剂种类对合成聚丙烯的等规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聚氧化乙烯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采用氨钙体系催化剂、以正己烷为溶剂的沉淀聚合制备聚氧化乙烯(PEO)的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溶剂含水量与PEO收率及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PEO的收率随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黏均相对分子质量(Mη)则随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反应温度对PEO的收率及其Mη的影响略小;反应时间的延长会使PEO的收率及其Mη增大;溶剂正己烷的含水量会显著降低PEO的收率及其Mη。当反应温度为25~40℃、反应时间为4~6h、催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2%时,可得到Mη为(3~8)×105的PEO,聚合收率高于80%。  相似文献   

3.
以无水MgCl2为载体,负载TiCl4制备了Ziegler-Natta催化剂——TiCl4/MgCl2;采用正交实验探讨了醇合改性处理中各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确定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次因素;进一步考察了n(醇)∶n(Mg)、醇合改性剂种类及醇合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乙烯淤浆聚合活性的影响。以正己烷为溶剂、异丁醇为醇合改性剂,当n(醇)∶n(Mg)=3.5、醇合时间2.5h、醇合温度70℃时制备的催化剂的聚合活性较高。在n(Al)∶n(Ti)=200、聚合温度45℃的常压淤浆聚合条件下,催化剂的聚合活性为2 094g/g(基于每克催化剂的聚乙烯质量),聚乙烯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3×10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10.0,结晶度为68.34%,支化度为1.028%。  相似文献   

4.
以乙烯、丙烯为主要原料、氢气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改性三氯氧钒-倍半氯化乙基铝为催化剂,采用溶液聚合法进行高门尼粘度乙丙橡胶合成的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及其用量、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用量、n(Al)n(V)、单体配比、反应压力、温度等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高门尼粘度乙丙橡胶新牌号各项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DSM-4703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发明涉及具有新结构的茂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茂金属化合物能够制备具有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烯烃,该茂金属化合物包含一种非交联催化剂结构,并以柄型催化剂的水平实现共聚,从而制备具有300000或以上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烯烃。  相似文献   

6.
崔华  陈可佳  王秀芝  刘林谦  孙文秀 《石油化工》2004,33(Z1):1665-1667
研究了三氟化硼(BF3)-醇络合引发剂在正己烷溶剂中异丁烯(IB)的聚合规律,并重点讨论了络合催化剂种类、用量、加入方式、聚合温度、异丁烯溶液中水含量对IB聚合的影响.提出了BF3-醇络合催化体系合成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00~1200、α-末端双键摩尔分数≥8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2.0的PIB小试聚合工艺参数,为PIB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孙敏  许学翔  纪洪波  赵伟  景振华 《石油化工》2003,32(10):873-876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非茂负载聚烯烃催化剂——CpTi(dbm)Cl2/MgCl2-SiO2/MAO,并考察了该催化剂的乙烯均聚、乙烯和1-己烯共聚及乙烯和苯乙烯共聚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80℃时活性可达4.68×106g/(mol·h)。不同助催化剂对活性的影响规律为MAO>MMAO>TiBA>TEA。乙烯和1-己烯共聚时,催化活性提高,聚合温度70℃,1-己烯体积分数为8%时,活性可达3.61×106 g/(mol·h),共聚物的熔点、结晶度、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和堆密度随1-己烯含量增加而下降。乙烯和苯乙烯共聚时,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共聚活性下降,共聚物的熔点、结晶度和相对分子质量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2002,31(5)
聚烯烃催化剂的预聚方法聚烯烃催化剂的预聚方法是一种有机化工中催化剂预处理技术。该方法操作简单 ,预聚效果好 ,制得的聚合物形态完整 ,没有颗粒破碎现象 ,其具体方法是将需聚合的烯烃加入到预先已注入惰性溶剂且带有搅拌器的容器中 ,在加入烯烃之前或之后加入聚烯烃催化剂、助催化剂、给电子体的混合物进行预聚合 ,预聚合的温度为 0~ 30℃ ,时间为 2 0~6 0min ,预聚合完成后对容器进行氮气置换 ,再用惰性溶剂稀释催化剂。 /CN 1330 0 87A ,2 0 0 2 - 0 1- 0 9改善共聚聚丙烯粉料流动性能的聚合方法改善共聚聚丙烯粉料流动性能的…  相似文献   

9.
PEG20000中试放大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 ,分别利用本体聚合和溶剂聚合的方法 ,在 1L、10 0L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为 2 0 0 0 0的聚乙二醇 ,并讨论了聚合反应机理 ,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经过红外、核磁共振、凝胶色谱、化学分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为原料,自制的端羟基聚醚咪唑型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合成碳酸乙烯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m(催化剂)/m(环氧乙烷)]、溶剂种类及助催化剂对环氧乙烷转化率和碳酸乙烯酯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0.5%,反应温度80℃,反应压力1.5 MPa,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时,环氧乙烷转化率和碳酸乙烯酯选择性均可达95%以上。以碳酸乙烯酯为溶剂,并添加助催化剂Zn Br2后,环氧乙烷转化率可达100%,碳酸乙烯酯选择性达99.7%。  相似文献   

11.
结晶分级和分析型升温淋洗分级表征聚烯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结晶分级(CRYSTAF)法和分析型升温淋洗分级(A-TREF)法对几种聚烯烃试样的分子链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降温速率对分级结果的影响,比较和分析了两种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为消除相对分子质量对分级结果的影响,对于聚乙烯试样,A-TREF法应选用小于0.1℃/min的降温速率,而CRYSTAF法则可选用较快的降温速率(0.1~0.2℃/min);对于聚丙烯试样,CRYSTAF法和A-TREF法均可选用0.1~0.2℃/min的降温速率。两种分析方法对同一个试样有相似的级分分布曲线。实验结果还表明,聚烯烃试样的CRYSTAF曲线和A-TREF曲线有一定的指纹特性,结合甲基检测器的信息,两种分级方法还可用于共混聚烯烃的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12.
针对塔河原油高金属、高沥青质、高酸值等特点,为避免加工过程中的高温腐蚀问题,将其经常压闪蒸后直接作为溶剂脱沥青工艺的原料进行加工。基于连续热力学分析,建立了溶剂脱沥青过程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模型,以所建模型考察了塔河常压闪蒸渣油戊烷溶剂脱沥青过程的操作条件对脱沥青油和脱油沥青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产率的影响,并与中试装置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绝对误差小于5%。溶剂脱沥青中试实验的适宜操作条件为压力3.7MPa、温度175℃、剂/油比5.0,此时脱沥青油产率为75.2%,平均相对分子质量440,其性质满足催化裂化装置的进料要求,同时,脱油沥青可以作为沥青混合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在离子液体介质中聚合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普玉  娄帅  柴云 《石油化工》2005,34(4):388-393
综述了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在高分子合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可以进行多种聚合反应,如低聚反应、配位聚合、电化学聚合、自由基聚合、活性自由基聚合等。在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的大多数聚合体系中,其聚合速率、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等与在传统溶剂中聚合的结果不同,如聚合速率有所加快、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等。  相似文献   

14.
不同催化剂陈化方式下镍系顺丁橡胶相对分子质量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加氢汽油为溶剂 ,研究了Ni(naph) 2 -Al(i-Bu) 3[记为Ni-Al]二元陈化、稀BF3·OEt2 (记为B)单加和Ni-Al-B少量 三元陈化 ,稀B单加两种加料方式下 ,催化剂用量、n(Al) n(B)比及添加剂等对聚合活性和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两种加料方式下 ,n(Al) n(B)比对聚合活性和产物相对分子量的影响规律相似。二元陈化时添加少量苯乙烯 (St)使体系活性降低 ,三元陈化时少量St的加入对体系活性影响较小 ,随St添加量的增加 ,两种加料方式下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均呈降低趋势。添加少量醋酸乙烯酯对体系的聚合活性影响较小 ,但使二元陈化体系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降低 ,而三元陈化体系产物相对分子质量无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场流分离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技术,逐渐被用来分离和表征聚合物、生物大分子和聚合物微粒。介绍了作为场流分离技术之一的流场流分离(FlFFF)技术的原理。重点综述了常温FlFFF技术在聚电解质等水溶性聚合物及聚合物乳胶粒水分散体系的分离和表征中的应用,以及高温FlFFF技术在高相对分子质量聚烯烃的分离和表征中的应用。讨论了FlFFF技术相对于GPC技术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FlFFF技术在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项林峰  钟宏 《石油化工》2006,35(11):1074-1077
以甲醇水溶液为溶剂、过硫酸钾和乙二胺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十二硫醇为链转移剂、丙烯酸和丙烯酸甲酯为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通过均匀设计实验得出聚合过程中各因素对产品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顺序为:过硫酸钾用量>十二硫醇用量>聚合温度>过硫酸钾与乙二胺的摩尔比。在过硫酸钾质量分数3.5%、过硫酸钾与乙二胺摩尔比1∶1、聚合温度75℃、十二硫醇质量分数3.72%、丙烯酸与丙烯酸甲酯摩尔比4.0的条件下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为1244、可作为分散剂使用的聚丙烯酸钠。同时,对聚丙烯酸钠进行肟化改性,制备出具有鳌合金属离子性能的功能型共聚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对聚丙烯酸钠和肟化改性聚丙烯酸钠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苯乙烯为单体,六次甲基四胺为配体,四氯化碳为引发剂,铁粉为催化剂,水合肼为还原剂,水为溶剂,在较适宜的温度下,采用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可控的聚苯乙烯。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溶剂为5mL,催化剂铁丝质量为0.6g,引发剂四氯化碳用量为0.3mL,还原剂水合肼用量为0.4mL,同时温度越高转化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阻滞阴离子聚合法,以自制多锂(m-Li)为引发剂、三异丁基铝(TIBA)为阻滞剂、环己烷为溶剂,合成了一系列星型聚苯乙烯。考察了不同聚合条件下苯乙烯的聚合动力学行为,并求出相应的假一级表观增长速率常数和表观增长反应活化能(E″);考察了阻滞剂用量对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聚合条件下苯乙烯的聚合反应为一级反应;在一定聚合温度下,随n(TIBA):n(m-Li)的增大,苯乙烯聚合速率显著降低,当n(TIBA):n(m-Li)≥1时,聚合被完全阻滞;降低聚合温度亦能降低聚合反应速率,但n(TIBA):n(m-Li)的变化对聚合速率的影响更明显;随n(TIBA)∶n(m-Li)的增大,E″增大,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加宽。  相似文献   

19.
辛烯/十二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抗剪切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本体聚合法,以TiCl_4/Al(i-Bu)_3催化共聚1-辛烯/1-十二烯,合成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油溶性聚合物。用~1H NMR和GPC表征共聚物的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研究了辛烯加入量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抗剪切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超声剪切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聚合条件(十二烯用量50 mL、辛烯用量10 mL、TiCl_4用量0.0157 g、A1(i-Bu)_3用量0.2 mL、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48 h)下,共聚物的M_w=7.82×10~6,分散度D=1.98;辛烯用量对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有明显影响,但分散度变化幅度不大(M_w/M_n=1.8~2.5);辛烯用量对提高共聚物的抗剪切性能无明显作用;共聚物被超声剪切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双峰分布,不属于拓扑断裂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