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混合模展开鳍线中的本征场,并应用谱域法确定主模和高次模的传播常数和谱域中的本征场,然后结合模匹配法分析鳍线阻抗不连续性的混合模散射特性。文中给出计算的单鳍前30个模,双鳍前20个模的传播常数和阻抗不连续性的主模散射参数,计算结果与文献发表的结果一致。有关数值收敛性问题亦在文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谱域法和谐振腔法分析了鳍线阶梯不连续性,给出了等效阶梯电纳的计算公式。这种方法具有计算简单、速度快的特点,便于CAD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旋性介质中电磁场方程和引入傅里叶变换和坐标变换,推导得到旋电介质和旋磁介质中TE模和TM模的特性导纳,从而将谱域导抗法的分析范围扩展到旋性介质加载的鳍线结构。并得到了铁氧体加载单侧鳍线正、反向传播常数的数值解。本文的数值计算结果,对设计鳍线铁氧体器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微带和鳍线的直线法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由金属屏蔽和导体条带表面阻抗引起的导体损耗的方法。导出了计算公式,比较了用本方法算得的和实际测得的微带导体损耗,还比较了用本方法和谱域法算得到的鳍线导体损耗,结果的良好一致性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渐变鳍线阵在空间功率合成放大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简化渐变鳍线阵的模型,将渐变鳍线阵设计等效为TE模式波阻抗的渐变阻抗变换,采用谱域导纳法计算渐变鳍线阵的传播常数,依据小反射理论,提出一种新型基于Hecken形式的紧凑、宽带渐变鳍线阵。利用高频仿真软件HFSS进行优化仿真设计,通过引入槽线微带过渡电路,实际加工了X波段22鳍线阵,背靠背测试结果表明:在X波段(8~12 GHz)内,反射系数小于-12 dB,插入损耗小于1 dB,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吻合。该文系统地给出渐变鳍线阵设计优化的理论计算和仿真方法,对基于波导内空间功率合成模块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直线法分析了双层介质单侧与双侧鳍线。根据电磁势矢量在均匀域的转换及介质分层与多金属导带处的边界条件,得到了关于其色散特性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曲线。为鳍线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有力依据。本文的分析方法,也适用于研究任何多层介质多金属导带的平面波导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谱域法和谱域导抗法,以速度匹配为目标对鳍线结构铌酸锂(LiNbO3)光波导行波调制器的横向结构各参数做了优化计算,包括作为鳍线基底的铌酸锂晶片厚度、鳍线槽宽及光波导位置,并计算了影响调制特性的高次模分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Maxwell方程出发,经过Fourier变换和坐标旋转,将铁氧体中的非寻常波分解成TE和TM波,并给出它们的波导纳。利用边界条件,忽略TE和TM波间耦合的影响后,将鳍线用一等效网络表示。本文方法与T.Itoh提出的谱域导抗法比较,在等效网络中引入了理想变压器元件。最后对铁氧体加载单侧鳍线的正反向传播常数进行了数值计算,其结果与有关文献中数据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
鳍线设计的经验公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一组经验公式,用以计算单面、双面和对极型鳍线中主模的传播常数和特性阻抗。对于常用鳍线,用这组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与文献[2]、[4]、[6]~[10]中给出的结果比较,相对误差一般不超过±4.5%。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谱域法和谱域导抗法,以速度匹配为目标对鳍线结构铌酸锂(LiNbO3)光波导行波调制器的横向结构各参数做了优化计算,包括作为鳍线基底的铌酸锂晶片厚度、鳍线槽宽及光波导位置,并计算了影响调制特性的高次模分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谱域中的迦辽金方法分析了屏蔽悬浮微带、鳍线和共面波导以及它们之间的间隙电容,对几种不同结构尺寸的间隙电容计算出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和推导,将谱域导抗法扩展到单轴介质加载鳍线的特性分析。单轴介质的光轴方向既可平行又可垂直于介质分界面。通过对称双侧鳍线的有效介电常数的数值计算,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求解常用单面鳍线中主模传播常数的一个经验公式,由该公式求得的结果与文献[3~6]中给出的结果相比较,其相对误差小于±4.5%。  相似文献   

14.
本书发表了用谱域中的Galerken全波方法计算的微带线、悬置微带线、槽线和单侧鳍线的归一化波导波长的色散特性和阻抗特性数据。全书共有44种表格,表1—14是微带线和耦合微带线,表15—26是悬置微带和耦合悬置微带线,表27—30是槽线和耦合槽线,表31—44是单侧鳍线和耦合单侧鳍线。这些表格基本上给出了常用结构尺寸、基片介电系数和使用频率范围的特性数据。本书可供从事高频、厘米波、毫米波技术的工程设计者、上述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和教师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FDTD方法对阶梯鳍线变换段的场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了形象直观的三维场分布图形,在计算过程中,对阶梯鲁线边沿处网格介电常数的取值进行特殊的等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由此教育处了阶梯鳍线反射系数的模值、特性阻抗等参数,为波导-阶梯鳍线变换段的匹配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新颖的集成光波导行波相位调制器结构,它利用悬置槽线作为调制器的外调制电路,减小了光波和调制波之间的速度失配,提高了相位调制器的调制带宽。采用谱域等效传输线法分析了悬置槽线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17.
对计算微带电路S参数的改进谱域Prony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比较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中波端口激励方式和模式端口激励方式,提出采样间隔选取标准,然后通过几个实际的工程算例来讨论改进谱域Prony方法的性能。数值结果表明,在非常小的采样间隔条件下改进谱域Prony方法仍可以准确计算相位常数和S参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在任意类型鳍线(如单边,双边和镜象鳍线以及作为特殊情况的矩形波导)之间实现渐变过渡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可使鳍线槽宽侧面图达到最优化。整个设计过程只要根据已知的基模传播常数,即可方便地用一台台式计算机来完成。最后给出了关于各种馈线之间变换器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Ka频段6W固态集成功率合成放大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采用双对极鳍线.微带过渡的Ka频段2×2波导基功率合成结构,借助谱域法分析了其电磁特性.在整个Ka频段内实测背对背插损小于0.9dB,回波损耗优于12.0dB.组合四块功率单片制作的功率合成器在32~36GHz频率范围内实测指标为:最大饱和输出功率为6W;增益波动±1.21dB:平均合成效率估计为82%.  相似文献   

20.
非等同两原子与双模光场相互作用的腔场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非等同两原子与双模腔场模型的腔场谱,分析了谱结构随原子与腔场相对耦合常数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相对耦合常数对真空场、弱场、强场谱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改变一模的光强可以改变另一模腔场谱的频率,也可以改变相对耦合常数同时改变两模腔场谱的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