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3000年,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中国园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天成之美,也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建立在“意境”的基础上,重视“写意”手法的运用.创造出一种含蓄幽深的美,成为著称于世界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物我交融”这一古老独特的审美思想,在艺术创作与实践中,呈现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纯东方的审美意蕴.它既是物的人化,也是人的物化,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无不追求这样的一种品位.这种审美追求在某种意义上,仍具有很强的现代性.我们应领悟和把握我们民族艺术的精髓,使艺术创作兼具民族特色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3.
“白贲”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概念,其所推崇的朴素美、本体美、简约美,一直以来为中国文人所致力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而有趣的是,现代主义及后来兴起于荷兰的新现代主义的审美主题竟与“白贲”如出一辄。本文所讨论的案例试图为民族形式与现代化的课题提供另一视角。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5)
本文主要分析广府村镇公共空间在唐宋、明清以及近代三个主要时期的生活情景、文化特征、艺术特色与审美因素,从中总结广府公共空间审美从追求人地和谐的"真美",到注重社会传承的"意美",最后到追求世俗享乐的"物美"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面对当今美丽乡村建设时应该从广府文化特色出发,摒弃奢华享乐的物质追求,结合"真美"与"意美",去创造出符合这个时代广府文化审美的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5.
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人生境界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实践是具有指引的作用。人的一生是追求美的一生,一个有着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人,必然追求审美的人生。“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门,芜没于空山矣。”美不是天生存在的,美离不开追求美的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是带有创造性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类,正是拥有对审美的需求,才促使人类去追求美,创造艺  相似文献   

6.
当代建筑创作几大美学潮流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岳华 《中外建筑》2001,(6):10-12
1、背景透视 科技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高度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等等,使得新的美学潮流不断涌现,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人类的审美标准和对美学的追求都脱离不了其所处时代的特征,人们对建筑的“美”追求的本质,是对传统美学观念的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当代建筑创作中的美学潮流正是人们结合多元化时代的特质,对建筑的美学观所做的几种尝试,是当代建筑审美价值观的多元化的体现。 2、当代建筑创作之美学潮流简析 古典建筑美学和现代建筑机械美可以说具有共同的审美理想,它们都讲真善美,都强调理性的成分,因而表现  相似文献   

7.
蔡洪彬  李桂文 《建筑》2009,(9):63-65
建筑美是一种多向度的美,一个时代的技术条件、社会特征和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地域、文化、材料等都会在建筑及美的空间形象中反映出来。伴随着时代的更替和人们生活习惯及审美爱好的变化,建筑美学观在当代出现了“标志性”、“乡土化”和“环境观”三种趋向。  相似文献   

8.
刘力  严涛 《中州建设》2006,(4):50-51
房地产产品设计和市场趋势,是一个大家都关心的话题。用业内人士的话讲.“把握产品趋势,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含量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9.
人性化管理是由现代行为科学]变而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人作为知识、智慧的主体变得越来越重要,合理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已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课题。自从我国入世以来,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不再是单独面对国内一个市场,产品一“出生”,就必定面对激烈残酷的世界性竞争。优胜劣汰是亘古不变的法则,任何企业要想适应市场的变化,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就要不断追求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无疑占据着核心地位。如何挖掘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人性化管理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7)
水彩画源于西方,在进入中国后受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对意境美的追求逐渐成为中国水彩画的特色,即对情与景的真实美、民族化的意象美、有与无的虚实美、节奏与韵味的动静美的追求。而在中国画的美学思想里,意境是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是中国画美学思想中最具民族特色的审美元素,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质朴纯真的自然美、诗画结合的诗意美是中国画家极力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水彩画与中国画二者对意境美的追求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住宅产业》2011,(2):50-50
本刊讯面对2011年继续收紧的房地产信贷政策,资金链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持续发展的“命门”。在日前召开的企业金融力高峰论坛上,永安信董事局主席乔志杰认为:中国企业最缺乏的恰恰是企业金融力。未来决定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命运的,已不再是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等传统能力,企业金融力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和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审美是人的最高价值实现,人对于美的追求规定了人类进化的崇高轨迹。人对美的渴望把人完善为永恒的纪念碑。”室内环境设计就是按照人的意志创造一个建筑内部的理想环境,是一种对美的追求,从原始人在居住的洞窟壁画石崖画,以及彩陶、石骨器皿刻绘的纹饰中,早就反映了人类对生活功能之外的强烈的审美情绪。“装饰者,最普通之美术也”(蔡元培语)。拉丁语一“decor”(装饰)原意足指“适合于某一时代、某一地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与文化的关系是“体”与“魂”的关系,文化需要企业这一物质载体,企业的发展更需要先进的文化来塑造。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通常表现一种力:企业灵魂的导向力、企业振兴的激励力、团队建设的凝聚力、行为规范的约束力、企业创新的推动力、美化企业形象的辐射力六种力量。企业文化力作为企业之魂,它的核心是人的素质和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先进的企业文化力也是生产力,是构筑企业发展的隐性根基,把文化力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企业增强活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巫丛 《中国园林》2002,18(5):73-75
中国园林以其自然的特点闻名于世,本文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两方面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是士大夫阶层得以过上“归田”、“隐逸”生活的经济条件,是追求“自由”精神的物质根源。中国封建社会,官僚的政治地位既不是终身的,也不是世袭的,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也都非常激烈,避居田无的隐逸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淡泊的生活理想,自然山水成为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由精神最好的寄托。  相似文献   

15.
KoKo 《中国厨卫》2006,(12):108-111
“美”这个很抽象的概念,从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最初的概念以来,康德、黑格尔等对“美”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和研究。于是,原始的“美”便渐渐被人们了解。然而,不同时代,对于美的形式的解释和理解有所不同。如今,人们对“美”的追求又产生了新的变化,在家居装饰方面开始讲究对“个性”的追求,对“个性”的包装,“美”不再是大众口味而变成了各取所需的精神快餐……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时代从纯粹的物质消费开始向符号消费过渡,符号在产品的整个生命流程中越来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从追求物质满足而向追求精神满足而转变。如何利用合适的符号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宣扬品牌的思想精神,逐渐成为产品占有市场的关键。在这个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的消费经济时代,产品同质化却越来越严重,一旦一种产品以新面貌新姿态新定位出现于市场并取得不俗  相似文献   

17.
李先逵 《四川建筑》1994,14(3):2-5,36
四、共乐──景观审美的和谐性中华民族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认识和鉴.赏,在世界古文明中大概是独占花魁、启蒙最早的。远在三千年前周代的《诗经》就已发出“秩秩斯卡,幽幽南山”的赞叹,并把这自然山水同建筑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孔子总结了前人的山水审美经验,更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美学理论。自然——人——建筑的和谐关系,在更高的审美层次上扎下了牢固的根基。风水学说正是其中一块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石。风水学说中包含着无比丰富的美学思想。对美的追求热情洋溢在风水典籍的字里行间一,,众多的风水实例无一不是风光佳丽之…  相似文献   

18.
谈到产品的美,当今的超薄等离子电视机、超薄笔记本电脑和超薄手机、超薄数码相机等等产品,充分应用现代半导体科技发展的技术成果,将先进技术结合到优秀造型设计中,创造消费电子产品设计的新潮流,现在超薄电子产品是人们追求物质消费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盆景艺术鉴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武忠 《中国园林》1997,13(5):46-49
本文探讨了在艺术与审美范畴内盆景的意义和特点,认为盆景是活的艺术品,具有现实的时空与艺术的时空的审美二重性,中国盆景艺术的美可以从“美在物理、美在创造,美在奇丑,美在意境:这四个方面着手探讨;欣赏中国盆景可概括为“观”、“品”、“悟”三个阶段,观赏者在感受作品具体形象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联想,想象,移情,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于盆景的艺术审美欣赏活动。  相似文献   

20.
罗强 《中国厨卫》2007,(11):119-119
简即为美,“省”即为美。超薄电器的出现满足了我们“向设计要空间”的愿望,也为我们带来了全新审美体验。当前,超薄电器门类齐全,烟机、热水器、洗衣机、电磁炉等各类产品都推出了自己的超薄款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