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假若材料从烧结温度能足够快地冷却,则一些粉末冶金材料不需要进行后续热处理就能形成马氏体组织。这些粉末冶金材料叫做"烧结硬化"钢。部分合金化粉Distaloy 4800A和添加铜的Ni-Mo预合金化钢如Ancorsteel○R4600V都可以烧结硬化。一种用Mo作为主要合金化元素的新高压缩性低合金粉Ancorsteel 85 HP,当添加以Cu与石墨时也能烧结硬化。Ancorsteel 85 HP的压缩性比Ni-Mo预合金粉高。研究过冷却速度对Ancorsteel 85 HP+2%Cu+0.9%石墨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一系列材料密度评估了拉伸与冲击性能,并且和基于Ancorsteel 4600V的试样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以Fe-Mo预合金粉为基粉,通过添加合金元素Ni、Cu,经820℃部分扩散制成Fe-Mo-Ni-Cu部分扩散合金粉,应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Fe-Mo-Ni-Cu-C烧结硬化钢,对该材料的组织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烧结硬化钢材料在烧结后期于氢气保护下直接冷却,不需要单独淬火,随冷却速度不同,Fe-Mo-Ni-Cu-C烧结硬化钢的主要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珠光体和下贝氏体。合金元素Mo、Ni、Cu的加入改善了材料的组织,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材料硬度:HRC 50,拉伸强度:σb936 MPa,冲击韧性:23.6 J/cm2,密度:7.23 g/cm3。  相似文献   

3.
元素粉末预合金化对烧结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发挥合金元素提高铁基烧结材料强度的作用,加快我国中、高强度铁基粉末冶金产品的发展,通过试验分析比较了混合粉、部分(扩散)预合金粉、完全预合金粉对镍钼铜合金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显微组织取决于成分的分布均匀性,其中Ni和C的均匀性影响最大;混合粉烧结钢的显微组织主要由珠光体、铁素体构成,部分预合金粉烧结钢的显微组织由珠光体、铁素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组成,完全预合金粉烧结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碳化物颗粒;经过部分预合金化和完全预合金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淬火态抗弯强度分别为968MPa和1027MPa,冲击韧性分别为26J/cm2和30J/cm2。  相似文献   

4.
为替代扩散-合金化粉末,研制了巧妙设计的粘结剂处理的预混合粉.一类粘结剂处理的材料,符合MPIF标准35"粉末冶金结构零件材料标准"中扩散-合金化材料的化学组成范围.另一类粘结剂处理的预混合粉,是用来替代高性能扩散-合金化材料的,这些材料都是以含Mo 1.5%(质量分数)的预合金化低合金钢为基体的.考察了新材料的烧结态和淬火-硬化与回火状态的性能,并将之和化学组成相似的扩散-合金化材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美国MPIF标准35“粉末冶金结构零件材料标准”简介(续二)韩凤麟4.5烧结硬化钢这里所讲的烧结硬化用是由用镍、钼及锰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预合金化低合金钢粉和元素铜粉,和在一些场合与元素镍粉的混合粉制造的。为了使最终材料中具有所需要的含碳量混入了石墨粉。...  相似文献   

6.
在材料万能试验机上对碳含量(质量分数)为0%、0.3%、0.6%、0.9%、1.2%的粉末烧结钢进行冷压变形试验,利用Hollomon方程对粉末烧结钢流变应力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结合显微组织形貌分析烧结钢冷压流变致密化行为和孔隙、晶粒变形机制。结果表明:烧结钢冷压应变硬化行为符合Hollomon方程,随着碳含量的增加,极限断裂应变量逐渐减小;在相同应变下,随着碳含量的增加,烧结钢应变硬化率逐渐上升,致密化效果先增强后减弱,在碳质量分数为0.9%时最佳;随着应变增加,烧结钢孔隙闭合,晶粒由等轴状变为片状;烧结钢的流变致密化过程在低应变下以致密化和致密化硬化为主,在高应变下以变形和基体加工硬化为主。  相似文献   

7.
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因其具有高强度、较好的塑韧性被应用到交通运输、石油管道等行业.稀土在钢中有净化钢液、细化晶粒和微合金化的作用,进而能提升材料的诸多性能.因此,在600 MPa低碳微合金高强钢中加入稀土La,通过热膨胀仪对有、无稀土的微合金高强钢在不同冷速下相变点进行测定;利用SEM对不同冷速下的组织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  相似文献   

8.
粉末冶金零件应用领域的扩大,在于和其他各种制造工艺与材料的竞争。这种竞争实质上是粉末冶金零件生产中的3个关键变量:使用性能(力学性能)、价格及精度(尺寸变化与其稳定性)和其他制造工艺与材料的竞争。而原材料价格的易变性强烈影响了其第4个变量:生产的利润率。在粉末冶金结构零件生产中,石墨的主要作用是烧结时使碳扩散到纯铁粉或预合金化铁粉颗粒中,以使钢基体硬化。石墨有2种:天然石墨和初生合成石墨,这2种石墨在烧结时的性状是不同的。本文介绍了最近一些实验室与规模生产的试验结果,通过选择最合适的石墨粉得到粉末冶金零件生产中的上述3个关键变量的最佳值,以提高粉末冶金零件的生产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粉末冶金铁基零件材料的力学性能都直接与其密度和显微组织相关。许多粉末冶金零件,为了在表面层或整个零件形成回火马氏体显微组织,都要进行热处理。可用"烧结-硬化"处理替代后续的淬火硬化作业。淬透性足够高的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在烧结状态都可形成马氏体的百分含量相当高的显微组织。已开发出了烧结炉的加速冷却技术,其使用可对较大的零件进行"烧结-硬化"处理或用淬透性较低的材料生产横断面较小的"烧结-硬化"零件。将说明硬度与淬透性间的差异,阐述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合金化方法是如何影响淬透性的。将介绍现有的"烧结-硬化"材料标准和讨论"烧结-硬化"工艺的优势与缺欠。  相似文献   

10.
烧结-硬化材料的特点是淬透性高,这使着在加速冷却时可形成的马氏体的量(体积分数)80%。但是,这些中等合金化的材料往往压缩性较低,从而导致密度较低,限制了其在高强度零件中的应用。为了使这些材料用于新的高强度零件用途,需要用何种方法来增高当今烧结-硬化材料的生坯与烧结件的密度呢?本文阐述了如何用新合金化系统和先进的粘结剂技术相结合,来增高标准的烧结-硬化合金的生坯与烧结件密度。将说明导致的力学性能改进,以及高密度烧结-硬化材料可能在像高强度齿轮之类用途中找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Mo-Zr合金,研究了Zr的添加方式及添加量对Mo的拉伸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合金元素Zr大大提高了Mo的力学性能.合金元素Zr以纯Zr形式加入较以ZrH2形式为佳,其添加量在0.1%时,合金性能最高.元素Zr少部分固溶到Mo基体中,大部分与合金中少量氧结合以ZrO2粒子相存在.  相似文献   

12.
李蒙 《中国冶金》2019,29(4):47-53
为了提升大断面球墨铸铁综合力学性能,通过复合添加微量合金元素铜、锑、锡、钼对大断面球墨铸铁进行微合金化处理,借助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Cu Sb Sn Mo复合微合金化大断面球墨铸铁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验球墨铸铁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大断面球墨铸铁中添加铜、锑、锡、钼后优化了材料的组织结构,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少量牛眼状铁素体;试样石墨组织细小、圆整,分布均匀。同时,合金元素的复合加入使得其抗拉强度达到800 MPa以上,硬度约为280HB,伸长率达到5%以上。拉伸断口分析表明,微合金化大断面球墨铸铁断裂模式以解理断裂为主,伴有少量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13.
VN合金化对20MnSiV钢筋钢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比研究了VN合金化和Fe-V合金化的20MnSiV钢筋钢的显微组织和钒析出物。结果表明:用VN合金化的20MnSiV钢筋钢的铁素体量较多,珠光体量较少;钒析出物的量明显较多。顶计用vN合金生产的20MnSiV钢筋钢将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较低的冲击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氮合金化对20Cr13Mo退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此时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对20Cr13Mo添加了适量的氮,然后分别通过扫描电镜、多通道恒电位仪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方法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20Cr13Mo中加入适量氮元素后,其退火态组织明显细化,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了88.12和87.8 MPa,但是由于退火后氮元素主要是以Cr2N的形式存在于晶界处,Cr2N的析出造成基体铬含量下降,从而导致点蚀电位下降45 mV。  相似文献   

15.
以C-Si-Mn系相变强化冷轧高强度钢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连续退火快速冷却工艺对冷轧双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双相钢,在连退冷却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需添加合金元素,使CCT曲线右移,降低双相钢的临界冷却速率;在提高连退快冷冷却速率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合金元素的添加量,节约成本。冷却速率越高,双相钢的强度越高,延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Effect of Cerium on the Properties of CuPNiSn Amorphous Alloy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uPNiSn amorphous alloys are good brazing materials at medium temperature for replacementof silver bearing brazing materials.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wettability,tensile strength of Cu-Cujoints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joints for three compositional series are reported.Some rare earth elementswere added in two series.It has been found that grains are refined and the tensile strengths increase as in-creasing rare earth content.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brittle fracture turns to plastic one for the jointswith reducing amount of(Ni+Sn),and the tensile strength i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7.
机械合金化纳米晶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晶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高强度铝合金,铜合金,难熔金属化合物,金属储氢材料,复相烯土永磁材料等几类机械合金化纳米晶材料的制备与组织性能,指出了机械合金化技术在纳米晶材料制备方面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Ti、Si、C单质粉末为原料,添加少量Al元素粉末为助剂,通过机械合金化和热处理制备高纯Ti3SiC2材料。采用XRD和SEM研究该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Ti、Si、C单质混合粉末,会诱发自蔓延反应,生成组成相为TiC、Ti3SiC2、TiSi2和Ti5Si3的粉末与颗粒产物。添加适量的Al元素可消除硅化物,明显促进Ti3SiC2的反应合成。采用Ti、Si、C、Al单质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可制备出主相为TiC与Ti3SiC2的粉末与颗粒产物。对掺Al机械合金化粉末产物压制后,在900~1 100℃热处理2 h,可制备出纯度大于95%(质量分数)的Ti3SiC2材料,而颗粒产物在900~1 200℃进行热处理,亦可获得纯度为96%的Ti3SiC2材料。但在1 300℃,热处理产物中的Ti3SiC2会发生严重分解,部分分解为TiC和少量硅化物,使产物纯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机械合金化制备SiC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机械合金化(MA)制备了一种以SiC为增强相的Cu/sic复合材料,研究了机械合金化过程中SIC颗粒形貌、尺寸的变化,以及增强相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硬度、相对电导率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ic对于铜是一种有效的增强相,当SiC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时,强化效果较佳,抗拉强度可达391MPa,相对电导率为50.2%,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20.
Cold forming of high strength materials is accompanied by an undesirable spring-back effect and therefore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prefers to produce components from high strength steels by hot stamping.Hot deformation and cooling in a die are applied to obtain shaped components with martensitic microstructure and high yield strength and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This article presents new applications of this forming technology by incorporating another innovative heat treatment by the Q-P process,which improves both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obtained structures at the same time.Ultimate strengths over 2000 MPa with ductility above 10% can be achieved by this processing.To test microstructure development,thin sheet was hot formed and a corresponding FEM simulation was created.This processing was applied to low alloyed AHS steel with 0.42% of carbon and with an alloying strategy based on Mn,Si and Cr.Martensitic microstructure with retained austenite was obtained by this processing with a strength of around 2000 MPa and ductility of 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