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十八烷基二乙醇胺和溴代十八烷通过微波合成技术制备了双十八烷基二羟基溴化铵季铵盐(DODAB)。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物浓度为2.17 mol·L~(-1)、反应时间为158.61 min、微波功率为626.06 W,在此条件下转化率的预测值为93.71%。产品由IR和~1H NMR进行表征。测定产品的表面活性为:CMC=0.501 g·L~(-1),表面张力为30.27 mN·m~(-1),优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1821。测定产品应用于织物的柔软性能,结果显示:DODAB的柔软效果与D1821相当,随着处理的次数增多,DODAB处理后的柔软效果虽比D1821稍微弱一些,但其手感上会更为自然,更为舒适。同时,DODAB较D1821有着更好的维持织物白度性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抗黄变能力。  相似文献   

2.
含苯酚有机废水的污染性和危害性较大,微波催化氧化技术是处理含苯酚有机废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因此,室内以Mn-x作为催化剂,以ClO2作为氧化剂,辅助以微波加热,对模拟含苯酚有机废水进行了室内氧化处理实验,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对含苯酚浓度为100mg·L-1的有机废水,微波联合ClO2催化氧化处理技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Mn-x的加量为2000mg·L-1、Cl O2的浓度为200mg·L-1、苯酚废水pH值为7、微波功率为75W、处理反应时间为7min,此时含苯酚有机废水的苯酚去除率可达95%以上,达到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另外,与其他5种不同处理工艺对比结果显示,微波联合ClO2催化氧化处理技术对含苯酚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微波和催化剂的联合诱导作用能够显著提高ClO2氧化处理苯酚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彭思玉  郑成  毛桃嫣  魏渊  宋华峰 《化工学报》2019,70(Z1):202-210
以十八烷基二乙醇胺、1,3-二溴丙烷为主要原料,在微波高压条件下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双子表面活性剂双十八烷基四羟乙基二溴丙二铵(DTDD),通过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1H NMR)对DTDD进行了表征,并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测定了其纯度。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得到了微波法合成目标产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设置微波功率为900 W,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为140℃,产品收率达92%以上。与传统加热法对比, 使用微波合成法反应速率大大提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对比单链季铵盐(OMDAB),目标产物DTDD具有良好的表面性能,其临界胶束浓度为0.087 g/L,相应的表面张力γ(CMC)为31.09 mN/m。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加快速准确的测定化学合成反应液中铑含量,建立微波消解前处理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的组合监测方法。采用硝酸-硫酸混合酸体系对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前处理,将有机铑络合物体系转化为无机酸体系。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选用铑元素233.477 nm、249.077 nm、343.489 nm三个波长进行样品的测定,铑元素的质量浓度在(0~1.0) mg·L-1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 7,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 mg·L-1、0.03 mg·L-1、0.10 mg·L-1。波长343.489 nm具有更好的灵敏度,更适合铑元素的检测,样品回收率98.0%~102.5%,相对误差为2.8%~3.4%,相对标准偏差为0.2%~1.1%。该方法是在密闭空间进行样品前处理,避免了元素的损失,操作简便,耗时短,精密度高,适用于化学合成反应液中铑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饮用水水源重金属检测精度问题,提出一种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实验首先对制备的复合吸附剂环保性能进行测试,然后对吸附条件进行优化,最后在优化条件下,研究了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投加0.5g·L-1的吸附剂处理的废水初始浓度为4μg·L-1,吸附420min后,吸附剂Mn溶出量约为12.5μg·L-1,对重金属去除率约为95%,体系内残余重金属离子始终低于0.5μg·L-1,满足国标GB 5749-2022对饮用水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以NaClO为再生剂处理的复合吸附剂,经过3次循环后,对重金属的去除率仍超过98%,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6.
高盐含油废水具有污染性强以及处理难度大的特点,采用单一的处理方式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因此,为了更加高效地处理高盐含油废水,采取强化絮凝联合生化处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室内实验优化了相关处理参数。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FHR-2对高盐含油废水的絮凝处理效果最好,其最佳加量推荐为200 mg·L-1。一段生化处理阶段的水力停留时间推荐为40 min,污泥质量浓度推荐为4 g·L-1,废水的pH推荐为7左右。二段生化处理阶段的水力停留时间推荐为5 h,污泥质量浓度推荐为5 g·L-1,废水的pH推荐为7左右。目标高盐含油废水采取强化絮凝联合生化处理技术处理后的COD值可以降低至24.6mg·L-1,含油量可以降低至3.5 mg·L-1,达到了国家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牺牲模板剂包裹纳米金颗粒的合成方法。通过对间苯二酚浓度、乙醇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的考察,得出最优反应条件为氯金酸的浓度为 0.15mmol·L-1、间苯二酚浓度为 0.03mol·L-1、甲醛浓度为 8mmol·L-1、乙醇的浓度为 0.3mol·L-1、NH3·H2O 浓度为 0.1mol·L-1,反应温度为 30℃,反应时间为 2h,合成的颗粒分散度高,尺寸均匀,粒径约为 60nm。  相似文献   

8.
针对含油污水开展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聚合氯化铝(PA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3种药剂复配实验,考察了复配组合、加药顺序、加药比例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剂加量相同的条件下,PDMDAAC、PAC、CPAM三者复配絮凝效果要优于PDMDAAC和PAC复配以及PAC和CPAM复配,且絮体紧实;通过对比实验,PDMDAAC在PAC之前加入水样的絮凝效果较好;在有机试剂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当PDMDAAC加量4mg·L-1、PAC加量30 mg·L-1、CPAM加量2 mg·L-1时,絮凝效果最好,水中悬浮物质量浓度为18.7 mg·L-1 mg·L-1,含油量为6.15 mg·L-1。  相似文献   

9.
采用连续流动注射法测定地表水中的高锰酸盐指数,当水中的Cl-含量小于300mg·L-1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1,测定下限为2.0mg·L-1,方法的精密度为1.15%~3.4%。本次实验从浑河水中采8个样品,测得浑河水中的高锰酸盐指数均满足地表水的要求,浑河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符合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污水中氮的排放,提出一种厌氧-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的污水处理体系,并对该污水处理体系的性能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厌氧反应器出水口的COD浓度约为82mg·L-1;短程硝化出水口的NH3-N浓度约为4~6mg·L-1,NO2-N和NO3-N浓度分别为34~38mg·L-1和4~6mg·L-1;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对NH3-N去除率约为88%~92%;连接后,系统出水口的COD浓度始终小于35mg·L-1,NH3-N浓度低于2mg·L-1;出水口TN含量降低至10mg·L-1以下,达到国家一级排放A标准;与传统的厌氧废水处理工艺对比,本实验构建的污水处理体系的COD去除率可达到传统工艺的效果,且在TN处理方面具备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
孙燕  蓝际荣  郭莉  孙朋  叶恒朋  杜冬云  占伟 《化工学报》2019,70(6):2377-2385
通过对工业废弃物电解锰渣(electrolytic manganese residues, EMRs)进行改性制备As(Ⅲ)吸附材料(改性EMRs),探究了NaOH用量、超声及微波对其表面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业废渣在固液比M(EMRs)∶V(NaOH, aq) = 1∶10(C NaOH,aq = 2.0 mol·L-1)条件下,经超声反应(200 W)2 h脱除大部分Si、S、Ca后,再微波(700 W)反应5 min以使Fe、Mn等活性吸附基团在其表面沉积,最后经105℃烘干制得改性EMRs。SEM结果表明,EMRs改性后表面形成片层纳米结构,对砷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将初始As(Ⅲ)浓度为50 mg·L-1废水出水中砷降至0.042 mg·L-1,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水质量要求(GB 3838—2002);同时,经3% NaOH溶液再生处理后可继续使用。XPS结果表明,改性EMRs吸附砷性能与其表面Fe3O4、FeOOH、MnO2等对As(Ⅲ)具有吸附作用或氧化作用的活性物种的增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李冬燕  魏巍  韩峰 《化工学报》2019,70(1):336-344
采用喷涂法在碳化硅(SiC)支撑体上覆膜,根据碳化硅材料的氧化特性,设计了有氧烧结和氩气烧结随温度转换的组合烧结制度,并通过优化保温时间降低碳化硅陶瓷膜烧结成本。研究结果表明,新的烧结制度能有效地控制有氧烧结阶段产生的二氧化硅(SiO2)量,并促进其与烧结助剂氧化锆(ZrO2)等在气氛烧结阶段的反应,反应生成的锆英石相和添加莫来石相共同形成SiC颗粒连接颈部。制备的碳化硅陶瓷膜平均孔径为3.03 μm,气体通量为175 m3?m-2?h-1?kPa-1。且在100℃的0.25 mol?L-1的H2SO4溶液和0.25 mol?L-1的NaOH溶液中腐蚀6 h后,膜层表面形貌无明显变化,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乙氧基化酯基季铵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硬脂酸与三乙醇胺反应制备了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对该酯先进行乙氧基化改性,再进行季铵化反应得到了一种乙氧基化酯基季铵盐乙氧基化硬脂酸乙酯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EQDMS-2EO)。采用IR和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EQDMS-2EO的生物降解性、柔软性、抗静电性、再润湿性和对织物白度的影响等性能,并与硬脂酸乙酯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EQDMS)和传统织物柔软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EQDMS-2EO的生物降解性优于D1821,柔软性与D1821相近,抗静电性和再润湿性优于EQDMS和D1821,多次处理后对织物白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侯晓松  刘晨星  任爱玲  郭斌  郭渊明 《化工学报》2022,73(10):4692-4706
为提高生物法净化疏水性VOCs的效率,构建了以微米级雾滴结合表面活性剂为特色的超声雾化/表面活性剂耦合生物洗涤器(ultrasonic atomization/surfactants-biological washing reactor,USBWR)。考察了USBWR对甲苯废气的去除能力及停运恢复性能,探讨USBWR最佳工艺条件及雾滴粒径分布,并分析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比其与传统生物洗涤器(traditional biological washing reactor,TBWR)净化性能差异。结果表明:USBWR较TBWR系统有较高的甲苯去除能力和去除负荷,更适应企业非连续工况条件;在进气浓度2000 mg·m-3、雾化量450 ml·h-1条件下,响应曲面法优化USBWR最佳工艺条件为洗涤液pH 7.07、停留时间54.60 s、液气比0.23,USBWR去除率达97.26%;将实验室前期筛选得到的复配表面活性剂溶液(50 mg·L-1皂角苷+500 mg·L-1柠檬酸钠+200 mg·L-1柠檬酸+50 mg·L-1氯化钠)应用到超声雾化装置中,雾滴粒径均在15 μm以下,中位径为(6.911±0.326)μm,比表面积为(359.60±50.02)m2·kg-1,雾滴小而均匀,更有利于气液充分接触;USBWR系统中主要微生物细菌门为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与TBWR系统相比,USBWR系统促进了优势菌种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的富集生长,更有利于降解甲苯废气。  相似文献   

15.
侯晓松  刘晨星  任爱玲  郭斌  郭渊明 《化工学报》1951,73(10):4692-4706
为提高生物法净化疏水性VOCs的效率,构建了以微米级雾滴结合表面活性剂为特色的超声雾化/表面活性剂耦合生物洗涤器(ultrasonic atomization/surfactants-biological washing reactor,USBWR)。考察了USBWR对甲苯废气的去除能力及停运恢复性能,探讨USBWR最佳工艺条件及雾滴粒径分布,并分析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比其与传统生物洗涤器(traditional biological washing reactor,TBWR)净化性能差异。结果表明:USBWR较TBWR系统有较高的甲苯去除能力和去除负荷,更适应企业非连续工况条件;在进气浓度2000 mg·m-3、雾化量450 ml·h-1条件下,响应曲面法优化USBWR最佳工艺条件为洗涤液pH 7.07、停留时间54.60 s、液气比0.23,USBWR去除率达97.26%;将实验室前期筛选得到的复配表面活性剂溶液(50 mg·L-1皂角苷+500 mg·L-1柠檬酸钠+200 mg·L-1柠檬酸+50 mg·L-1氯化钠)应用到超声雾化装置中,雾滴粒径均在15 μm以下,中位径为(6.911±0.326)μm,比表面积为(359.60±50.02)m2·kg-1,雾滴小而均匀,更有利于气液充分接触;USBWR系统中主要微生物细菌门为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与TBWR系统相比,USBWR系统促进了优势菌种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的富集生长,更有利于降解甲苯废气。  相似文献   

16.
生物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的自动化控制是其工业化应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采用数学函数连续性分析深入研究了克雷伯氏杆菌连续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过程的多稳态特性。在不同的初始甘油浓度或稀释速率下,系统均会出现多稳态现象,通过双因素分析确定了多稳态出现的临界区域,该区域内部的稳态是不稳定的。之后,基于反馈控制理论和多稳态分析结果,设计优化了受残余甘油和产物浓度影响的稀释速率控制策略。在连续发酵过程中,调整时间从81.27 h缩短到34.11 h,显著提高了发酵初期阶段甘油的利用率;同时甘油转化率由0.478 mmol·mmol-1提高至0.563 mmol·mmol-1,生产强度由85.70 mmol·L-1·h-1提高到101.10 mmol·L-1·h-1,显著提高了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虫草素是一种核苷类抗生素,具有抗癌、抗肿瘤等活性,主要由蛹虫草菌液体发酵生产,然而低产量限制了其应用。考虑到高浓度虫草素积累对其生物合成过程产生强烈反馈抑制,提出了应用发酵分离耦合技术移除部分虫草素、弱化反馈抑制作用以提高虫草素产量的策略。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筛选出虫草素吸附和解吸性能良好的大孔树脂NKA-Ⅱ,并优化了大孔树脂使用量(60 g·L-1)、吸附温度(37℃)和解吸剂种类(100%乙醇)。在30 g·L-1葡萄糖的分批发酵体系中,经过两次树脂吸附,发酵21 d后虫草素产量达到644.50 mg·L-1,较对照组提高32.07%;随后,将树脂吸附分离策略应用于补料分批发酵体系,虫草素产量达到787.50 mg·L-1,较对照组提高35.78%。这些结果表明,将虫草素液体发酵与大孔树脂吸附分离耦合,有效弱化了虫草素反馈抑制,显著提高虫草素产量,为虫草素高效生产分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针对铝合金表面预处理过程存在污染严重、水耗高等问题,研究开发无氟无铵铝合金表面预处理新工艺。考察了碱性药剂配方组成及浓度、温度和时间对铝耗和铝合金表面形貌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新工艺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中和”两个步骤,铝合金表面平整、起砂细腻,铝耗仅为 2.0%。新工艺起砂效果优于传统碱蚀工艺,与传统酸蚀工艺细腻砂面相近。新工艺铝耗比传统碱蚀工艺降低约71%,与传统酸蚀工艺相近。新工艺操作时间比传统碱蚀工艺和酸蚀工艺分别缩短了23%和31%。最佳药剂配方为Na2CO3(80 g·L-1), NaOH(8 g·L-1),Na2SO4(25 g·L-1), Na3PO4(20 g·L-1), SDS(0.6 g·L-1), 甘油(5 g·L-1)。 最佳操作条件为55℃和10 min。新工艺不仅从工艺源头消除了氟和氨氮污染,还实现了除油-起砂-去机械纹等多功能一体化集成。具有低污染、低铝耗、低水耗、短流程、高效率等优点,兼具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徐杰  陈新  王玲玲 《化工学报》2019,70(9):3582-3589
考虑到世界上每天产生大量的过期面包等过期食品,以过期切片面包为原材料,经碳化、1 mol·L-1 KOH活化并用稀盐酸中和及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后,制备了过期切片面包活性炭(EBAC)。对过期切片面包活性炭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表面官能团、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氮气吸脱附(BET)进行了表征。在以3 mol·L-1 KOH为电解液的三电极体系中,进行了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充放电曲线显示,在0.5 A·g-1电流密度下,电极材料比电容达到352 F·g-1;在5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比电容保持在99.87%,展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交流阻抗测试得到的Nyquist图和Bode图则近一步说明了过期切片面包活性炭具有良好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以对硝基苯酚在10℃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过程为研究对象,融合单因素实验、细胞疏水性实验、细胞膜通透性实验与降解动力学实验探究菌株Pseudomonas sp. ZL对对硝基苯酚的低温降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0℃条件下菌株Pseudomonas sp. ZL能够耐受并降解303.71 mg·L-1的对硝基苯酚,最佳降解条件为pH=8.0,0.5% NaCl,1 g·L-1 NH4NO3,该条件能够显著促进对硝基苯酚的降解速率并大大缩短降解的延迟时间。在10℃、单因素最佳条件下,对硝基苯酚降解菌的抑制降解动力学拟合符合Aiba模型,其中μmax(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205 h-1,Ks(半饱和系数)为3.40 mg·L-1,Ki(底物抑制系数)为166.86 mg·L-1,因此166.86 mg·L-1即为该条件下菌株的低温降解抑制浓度。与其他降解菌株相比,菌株Pseudomonas sp. ZL的Kiμmax/Ks较大、Ks/Ki值较小,说明对硝基苯酚对该菌株的抑制作用较小,菌株的有效利用率更高,在原位修复低温地下水及土壤污染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