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丁腈橡胶导电性与温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英  李郁忠 《特种橡胶制品》2000,21(4):12-15,25
对乙炔炭黑填充丁腈橡胶(NBR)的导电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丁腈橡胶的电阻率与乙炔炭黑(简称:CB)填充量的关系,并对环境温度变化时电阻率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关系式,同时对导电丁腈橡胶的通电时间与表面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测定。  相似文献   

2.
炭黑填充低密度聚乙烯导电塑料的热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延龄 《塑料加工》2000,28(1):27-29
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炭黑高分子PTC导电材料电阻率的温度依赖性、热功率特性、电压-电流特性、热响应时间常数、电致发热稳定性以及电压对功率和发热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DPE/CB导电塑料可用于制备PTC效应高,热响应敏感,具有发热温度60℃的安全节能自控型加热电缆。  相似文献   

3.
采用栓-盘式摩擦摩耗试验机考察了滑动速度对丁腈橡胶摩擦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共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丁腈橡胶的摩擦系数随滑动匠增加而降低;摩耗在较低滑动速度下,磨耗与滑动速度几乎无关;摩擦热对丁腈橡胶的摩擦耗规律具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膨胀石墨是一种层状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本文采用机械共混的工艺方法制备了膨胀石墨/丁腈橡胶复合材料,考察了膨胀石墨对丁腈橡胶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加入20份高耐磨炭黑时,丁腈橡胶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最大拉伸强度为12.85 MPa,邵尔A硬度为 60.4 度。采用直接共混的方法制备膨胀石墨/高耐磨炭黑/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并与炭黑/丁腈橡胶复合材料进行比较,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导电性能。结果表明添加膨胀石墨后可大大的提高炭黑/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当不含膨胀石墨时,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基本不表现出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5.
炭黑填充复合型导电聚合物的压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炭黑填充复合型导电聚合物的压阻特性与炭黑导电网络、压力和时间等条件的关系,阐述了加工工艺参数、导电填料、基体性质等对导电聚合物压阻特性的影响,并介绍了通过加入SiO2纳米材料或适当交联基体等改善压阻特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导电聚合物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其诱人的应用前景受到广泛重视。本文阐述了导电聚合物结构及功能特性、制备方法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徐令娜  赵庆新  李炜  张亚军 《硅酸盐通报》2014,33(12):3366-3370
选取碳纤维和炭黑作为导电相制备导电混凝土,对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性能、导电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等基本接地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制备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并研究了其并联接地的降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碳纤维和炭黑掺量均为0.1%、电极面积为10%时,导电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混凝土电阻率随龄期增长趋于稳定,稳定值为530 Ω·cm左右,电阻率在-40~ 50℃范围内的变化幅度小于5%,导电性能稳定;导电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达到35 MPa,抗折强度达到6 MPa,满足接地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采用并联接地的形式敷设导电混凝土接地模块对接地电阻存在集合效应,当敷设间距为30~60 cm时,集合系数小于1.5,并联接地的降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葛宇川  刘数华 《硅酸盐通报》2019,38(8):2442-244
概述了导电混凝土的由来、分类;描述了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机理;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特性,包括:拌合物工作性、导电特性、力学特性、电热效应、压敏性、温敏性、耐久性和微观特性,其中详细讨论了导电特性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微观结构特征印证了导电特性和力学特性;最后,探讨了碳纤维导电混凝土无法广泛应用的原因,并给出了几种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于天勇  顾雪萍 《浙江化工》2009,40(11):27-30
利用冷模实验装置对双层斜桨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功率准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单桨、组合桨通气情况下功率的变化和稳定性。获得了气含率与通气量、搅拌功率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10.
羧基丁腈橡胶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羧基丁腈橡胶 (XNBR)的硫化特性和物理性能。结果表明 ,高羧基丁腈橡胶具有硬度、拉伸强度和定伸应力高 ,耐磨性好 ,压缩永久变形大 ,加工安全性较差等特点 ;低羧基丁腈橡胶的物理性能与NBR接近 ,加工安全性好 ;硬脂酸不是高羧基丁腈橡胶的有效防焦剂 ;白炭黑对XNBR的共价交联有延迟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乳液复合法制备水滑石(LDHs)/丁腈橡胶(NBR)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LDHs均匀分散在NBR基体中;与NBR胶料相比,LDHs/NBR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明显提高;当LDHs/NBR用量比为1/20且LDHs用量为1份时,LDHs/NBR复合母胶/溴化丁基橡胶并用胶的气体阻隔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高乙烯基溶聚丁苯橡胶(SSBR2557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丙烯腈含量的2种丁腈橡胶(NBR1846和NBR3305)对白炭黑填充的SSBR2557A胶料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NBR,缩短了混炼胶的硫化时间,提高了硫化速度。加入NBR除对硫化胶的压缩生热和永久变形造成不利影响外,对其他力学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耐磨耗性能改善显著。动态力学性能(DMA)测试表明,加入NBR,使硫化胶在0℃时的tanδ值升高,60℃时的tanδ值降低,NBR3305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丁腈橡胶(NBR)、氟橡胶(FKM)及氢化丁腈橡胶(HNBR)等三种典型橡胶在不同比例甲醇汽油中的理化性能与机械性能变化,并与乙醇汽油体系的溶胀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NBR在不同甲醇比例的浸泡体系中,尺寸、质量及体积变化率均小于6%,且尺寸变化率最小,基本维持在3%以下;溶胀后NBR的机械性能下降显著。FKM各项理化性能及机械性能在汽油中的变化均最小,在M30甲醇汽油体系中最大,且随着时间延长,其理化性能变化逐渐增大,而机械性能则无明显变化;在相同条件下,FKM的理化性能及机械性能变化均大于NBR与HNBR,而NBR与HNBR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NBR在甲醇汽油中的溶胀程度与其在乙醇汽油中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4.
累托石/丁腈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乳液共混共凝法制备了累托石/丁腈橡胶(NBR)复合材料,分别进行了透射电镜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结果表明,累托石以厚度为10.00nm左右的晶束均匀分散于NBR中;累托石/NBR复合材料属于隔离型纳米复合材料;与传统的炭黑/NBR复合材料和白炭黑/NBR复合材料相比,累托石/NBR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的邵尔A型硬度和300%定伸应力.尤其是其气体阻隔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共混比对丁腈橡胶/氯醚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共混比时常规共混及动态硫化共混丁腈橡胶(NBR)/氯醚橡胶(ECO)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比对NBR/ECO胶料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流变性能影响显著。NBR经动态硫化后,压缩永久变形及挤出胀大明显减小,拉伸强度提高,表现黏度随ECO用量的增大而减小。共混比对常规共混胶的表观黏度影响不大。动态硫化有利于改善NBR/ECO胶料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从GPC图谱探讨兰州石化丁腈橡胶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兰州石化丁腈橡胶N41、N32、N21与国内外同系列NBR的GPC图谱,并结合产品的性能对比,认为兰州石化橡胶能满足市场对橡胶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NBR通用耐油密封件胶料的基础上,就软丁腈与硬丁腈在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上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丙烯腈含量相近的情况下,与硬丁腈相比,软丁腈的压缩永久变形性能较好,耐油性较差。物理机械性能各有优缺点。综合加工性能,软丁腈要好于硬丁腈。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芳纶纤维增强丁腈橡胶(NBR)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摩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芳纶纤维增强NBR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和磨屑形貌。结果表明,芳纶的加入提高了NBR的拉伸强度;随着芳纶用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扯断伸长率降低;芳纶的加入降低了NBR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当芳纶用量为20份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加入芳纶对NBR摩擦磨损形式的改变是NBR摩擦性能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共混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了丁腈橡胶(NBR)中的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NBR/聚氯乙烯(PVC)(质量比,下同)、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用量、PVC聚合度对NBR/PVC共混胶性能的影响,研究了NBR/低聚合度PVC共混胶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流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NBR中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的增加,NBR/PVC共混胶的耐油性能明显增强,力学性能也相应有所改善;NBR/PVC为80/20~60/40时.NBR/PVC共混胶的综合性能较好;DOP用量对NBR/PVC共混胶性能的影响不大;聚合度为700的PVC更适合于生产NBR/PVC共混胶,其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能、耐老化性能与德国Bayer公司生产的牌号为Perbunan NT/VC3470B的NBR/PVC共混胶相当。  相似文献   

20.
丁腈橡胶/聚酰胺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橡塑预混法、二步法和母炼胶法制备了丁腈橡胶/聚酰胺热塑性硫化胶(NBR/PATPV),研究了3种工艺对NBR/PATPV相态结构、流变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和耐溶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R与PA在高温、高剪切作用下,两相界面之间可发生微化学反应,但并不影响动态硫化时两相之间的相态反转过程。用橡塑预混法可制得分散相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TPV,该TPV的100%定伸应力大,压缩永久变形小,耐溶剂性能不佳,表观黏度略大,但挤出物外观光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