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对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硬度、摩擦磨损性能和铝液在复合镀层表面的铺展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镀层的硬度随镀液中Al2O3悬浮量的增加而升高;纳米Al2O3悬浮量为20g/L的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摩擦因数为0.459;铝液在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表面的亲润性比淬火45#钢差,具有良好的耐铝液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莫品书  向定汉  方伟  陆毅 《润滑与密封》2012,37(7):45-48,52
采用挤出混合与注塑成型制备出不同含量的纳米Al2O3填充LDPE/POM复合材料,并进行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Al2O3的增加,LDPE/POM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其中添加8%纳米Al2O3后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近3倍;添加Al2O3纳米粒子后增加了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但对耐磨性影响不大。由于纳米Al2O3作为刚性粒子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因此复合材料仍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然而纳米粒子在摩擦表面富集,产生了犁沟现象,因此提高了材料的摩擦因数。  相似文献   

3.
纳米Al2O3对聚四氟乙烯工程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压制和烧结的方法,制备了纳米Al2O3和聚四氟乙烯(PTFE)的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Al2O3粒子对PTFE的摩擦、磨损、硬度、耐冲击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Al2O3粒子不仅显著地提高了PTFE耐磨性,而且降低了PTFE的摩擦系数,同时使PTFE的硬度增大。对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纳米粒子在摩擦磨损表面产生富积及重新嵌入“的观点,为材料的改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功率超声在电沉积Ni/纳米Al2O3复合镀层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功率超声在纳米电沉积技术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在电沉积Ni/纳米Al2 O3 复合镀层过程中 ,引入功率超声可有效解决纳米Al2 O3 粒子在镀液中的分散问题 ,使纳米Al2 O3 粒子均匀分布在复合镀层中 ,促进纳米Al2 O3 粒子与镀层基质金属的共沉积 ,并细化基质金属Ni的晶粒  相似文献   

5.
纳米Al2O3弥散强化复合涂层的制备及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纳米Al2O3与Ni基自熔性合金F102的复合粉末用氧乙炔焰热喷焊工艺制各复合涂层,研究了纳米Al2O3的加入呈对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A12O3质量分数为0.25%时,涂层的耐磨性最好,与25%WC复合涂层的耐磨性相当。  相似文献   

6.
纳米氧化物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机械共混、冷压成型烧结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不同纳米氧化物填充PTFE复合材料试样.用MM-200型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在干摩擦条件下各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的混合程度和磨屑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纳米TiO2和纳米Al2O3的加入均可较大幅度提高PTFE的耐磨性,在250 N载荷下,纳米TiO2和纳米Al2O3的加入可使PTFE耐磨性分别提高7.3和3.4倍;纳米TiO2和纳米Al2O3的加入对PTFE摩擦因数影响不大;纳米TiO2和纳米Al2O3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7.
镍-磷-纳米Al2O3复合镀层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了镍-磷-纳米Al2O3复合镀层,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硬度和磨损性能的影响,并与二元镍-磷镀层以及镍-磷-Al2O3复合镀层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含有纳米Al2O3微粒的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经400℃处理后的镀层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宋世学  艾兴  赵军  吴齐 《机械工程材料》2003,27(12):35-37,41
利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成功Al2O3/TiC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与同组分的微米级刀具材料相比,其断裂韧度和抗弯强度分别提高74.5%和23.5%。SEM观察表明,Al2O3/TiC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断裂方式主要是穿晶断裂,材料的断口处存在大量的晶粒拔出。TEM观察到Al2O3/TiC纳米复合材料中有典型的内晶结构。  相似文献   

9.
Fe-W-Al2O3纳米复合镀层的结构及其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复合电沉积工艺制备了Fe-W-Al2Q3纳米复合镀层,采用扫描电镜及附带的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结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Fe-W-Al2O3纳米复合镀层仍呈非晶态,Al2O3纳米粒子在复合镀层中分布均匀,镀层组织致密;Al2O3纳米粒子的添加提高了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室温下该复合镀层的耐磨性是Fe-W合金镀层的2倍,并且有效减轻了镀层的内应力,避免了镀层裂纹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几种无机纳米粒子在润滑油中抗磨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超声波纳米粉碎机制得无机复合纳米颗粒,通过选用合适的分散剂和采用超声波分散的方法,制备出悬浮性、分散性良好的油基纳米抗磨剂,采用摩擦试验机对所制备的产物的抗磨性与Al2O3、Si3N4纳米粉进行了对比试验及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无机复合纳米颗粒相对于Al2O3、Si3N纳米颗粒具有更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同时出现了负磨损现象,无机复合纳米粒子在摩擦副表面起到了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热压成型法制备了纳米Al2O3和纳米TiO2分别与聚四氟乙烯(PTFE)填充PEEK复合材料,利用自制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摩擦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依赖于材料中纳米粒子的种类和含量,并对载荷有明显的依赖性;当纳米Al2O3的质量分数为5%~7%时,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比磨损率最低;随着外加载荷的变化,摩擦因数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利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l_2O_3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分析了Al_2O_3含量和转速对复合材料耐磨性能以及摩擦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磨损量随Al_2O_3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Al_2O_3体积分数为15%时耐磨性能最好;磨损量以及摩擦因数随着转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400 r·min~(-1)时的磨损最严重,摩擦因数最大;磨损主要机制是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3.
14.
新型粉末涂层刀具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斌  黄传真  许崇海  高进  刘含莲  艾兴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24(12):1452-1454,1509
用异丙醇铝和正硅酸乙酯作前驱物,制得用于涂层的复合溶胶。利用溶胶-凝胶法在TiC粉末表面成功地涂覆了一层纳米级A l2O3/S iO2陶瓷薄膜,通过热压烧结成功制得了粉末涂层材料。材料的平均维氏硬度为19.5GPa,平均抗弯强度为860 MPa,平均断裂韧性为7.8 MPa.m1/2。  相似文献   

15.
先采用电泳沉积工艺在铜基体上均匀沉积了粒径为20 nm的Al2O3涂层,然后采用电镀技术在Al2O3涂层中沉积金属镍,得到具有较高含量的纳米Al2O3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用扫描电镜及附带的能谱仪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及成分,研究了镀层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对其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相比于纯镍镀层,纳米Al2O3颗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的表面更加平整光滑,组织更加致密均匀;镀层中纳米Al2O3颗粒含量对镀层耐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当其体积分数约为30%时,镀层的耐磨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6.
热挤压对亚微米Al2O3p/2024Al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体积分数为30%的Al2O3p/2024Al复合材料,对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挤压试验,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压铸态和挤压态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热挤压改善了材料的组织,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随后的T6处理进一步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小变形抗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原理,提出了利用MEMS技术将电化学生长的Al_2O_3膜加工成微双桥结构载体,采用平面薄膜工艺制做铂薄膜热敏电阻,涂敷Al_2O_3-ZrO-Th0-Pd和Al_2O_3-ZrO-Th0形成催化敏感桥臂和温湿度补偿桥臂,实现在微双桥上催化桥臂和补偿桥臂的单片集成,制作出氢气传感器.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可实现体积分数0~40 000×10-6氢气检测,具有线性输出特性,温度为5~45 ℃的传感器的最大零点输出优于±1.0%.  相似文献   

18.
选区激光烧结法制备聚苯乙烯/A l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工艺实验表明,在其他激光烧结工艺参数一定,合理匹配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的条件下,直接制备出了无翘曲变形、外形轮廓完好的聚苯乙烯/无机纳米块体复合材料,烧结块体密度最大达到了1.04 g/cm3,致密度大于95%。试样缺口冲击韧性最大达到了12.1 kJ/m2。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探索了氧化锆、氧化铝、氮化硅和碳化硅四种陶瓷球材料的性能和显微结构对加工效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研磨后球的表面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研磨条件下,具有长柱状晶粒的氮化硅陶瓷球加工速率最低,但圆度和表面粗糙度最容易控制;氧化锆和氧化铝陶瓷球表面质量次之,碳化硅陶瓷球加工速率最高,圆度和表面粗糙度最难控制.  相似文献   

20.
韩荣第 《工具技术》1993,27(7):36-37
本文概述了陶瓷刀具材料的类型,并通过对新陶瓷刀具材料Al_2O_3+TiC+Si_3N_4的切削试验表明,其切削性能介于Al_2O_3+TiC与Si_3N_4二者之间,但成本较低,对工件材料适应性较强,是一种有开发及使用价值的新陶瓷刀具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