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等“六大系统”建设规范于2011年9月1日实施。根据矿山安全监控建设的经验,认为矿山建设“六大系统”应当遵循以下四条原则:遵守国家规范,满足矿山实际需要;构建矿山综合安全平台,实现“六大系统”集成;服务矿山生产管理,满足生产调度需要;与矿山信息化相结合,纳入数字矿山范畴。  相似文献   

2.
马莉  李树刚  唐善成 《煤炭工程》2013,45(6):122-124
 本文借鉴“云计算”的思想、服务层次和关键技术,提出了“应需而变,按需使用”、煤矿事故救援应急管理的新模式——基于面向服务构架SOA的煤矿事故救援应急云,并提出了煤矿事故救援应急云由IaaS、PaaS、煤矿事故救援应急平台云和煤矿事故救援应急资源云组成的总体结构,重点分析了煤矿事故救援应急资源云中的多源应急信息资源,并提出了煤矿事故救援应急资源云服务的内容。本文提出的煤矿事故救援应急云将通过开放架构、开放标准和开放接口,实现煤矿事故救援应急软、硬资源的多源异构信息集成,以云服务的形式向煤矿应急需求用户提供应急信息资源服务,提高煤矿事故救援的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为煤矿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在未来云计算环境下的迁移提供一定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3.
王全海 《煤炭工程》2011,(4):112-113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提出的我国所有的煤矿要在2013年六月底前建成井下避险“六大系统”的要求,同煤大唐塔山煤矿有限公司在井下试用了“矿用救生舱”。文章介绍了“矿用救生舱”及其在同煤大唐塔山煤矿有限公司井下的试用情况,为“矿用救生舱”在全国推广使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基于枣矿集团的网络通讯环境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研究开发了基于多源数据集成的煤矿应急救援平台,分析了该救援平台的"1139"结构模式,详细介绍了多源数据统一集成与共享服务、多源数据统一集成平台逻辑结构和多源数据统一集成的实现方式。通过对不同应用系统的集成整合,初步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统一监测监控、预警预测、综合研判、信息共享、多级联动、协同救援和应急调度管理。枣矿集团通过应急救援平台的建设,提高了企业应急救援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决策指挥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应急救援三维GIS技术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平台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根据井下紧急避险与救援的特点,以地下开采矿山为例,运用组件式二次开发技术,研究了基于三维GIS井下应急演练与救援工作的机理和模式,通过对井下人员定位信息、井下巷道空间信息、避险与救援路径分析、应急预案专家库的组织,建立了三维GIS井下应急演练与救援的逻辑模型,实现了不同层次数据之间的索引链接,构建图数结合的信息平台,有助于矿业管理和生产人员的应急演练和安全培训,提高了员工应急反应及避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金鑫 《现代矿业》2016,32(9):277-279
近年来,国家关于煤炭行业的产业政策不断出台,矿井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矿井安全的投资也不断增加,使矿山原始设计投资费用增幅较大。以西南某矿井为例,从加强矿山安全、完善原始设计、配备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矿井等方面,分析了矿井建设投资费用增加的因素,为其他类似矿山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神东矿区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安 《煤炭学报》2006,31(4):414-419
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是实现煤矿安全状况好转的最重要途径.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是人的行为本质安全、物的状态本质安全、系统环境本质安全的统一体,可以表达为“人-机-环境”系统或“人-物”系统.其建设途径可以分为管理“软件”和设备设施“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包括安全理念、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文化、员工素质等的形成与提高; “硬件”建设包括建设合理的矿井开拓、采区布置方式,主要生产系统、开采方法、技术装备、安全保障设施等.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建设可以创造优异的安全业绩,百万吨死亡率可以达到“0”目标.如果在不远的将来解决技术先进性、行业准入标准等问题,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安全业绩可望进一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田立栋  刘正 《陕西煤炭》2023,(5):166-170
煤矿井下大都建有矿井灾害预警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矿井应急避险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部分矿井还有矿井人员健康监测系统。随着越来越多的煤矿智能手机终端、摄像头、手机手环、安全帽等智能化装备应用于井下,亟需设计一套依靠多种要素数据联合分析预警的综合指挥指引系统,以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手段,实现现有矿井安全保障系统之间、智能化装备之间的数据互联,畅通电话、短讯息、语音广播、安全帽和手持终端振动等多种预警报警通道。实践表明,该系统可提升矿井发生紧急情况时的预警能力和应急救援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防止事故扩大。  相似文献   

9.
煤矿水害应急救援预案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强  管恩太 《煤炭学报》2006,31(4):409-413
煤矿水害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对有效遏制煤矿水害事故频发和减少水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预防为主、防救结合”是我国煤矿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制订的“八字”基本原则.煤矿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水害发生前的事故预防和水害发生后的事故抢险救援两大部分.事故预防主要包括在事故发生前的扎实的基础防治水工作和透(突)水危险预兆的有效辨识两部分;而事故抢险救援主要包括在事故发生后启用预定的紧急处置程序和现场开展的自救互救方法两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一、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二、严格新建(整合)煤矿安全准入。三、深入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和瓦斯抽采利用。四、大力推进采掘机械化、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五、强化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六、大力提升煤矿应急救援能力。七、规范煤矿用工制度,强化矿工安全培训。  相似文献   

11.
实现煤矿空间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是智能矿山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充分分析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煤矿空间数据管理平台,构建分布式协同“一张图”的理念,阐述了实现煤矿“一张图”的软件平台架构、标准规范体系、统一的时态空间数据管理、分布式协同更新、空间数据服务发布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开发了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专用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并在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得到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现存煤矿自动化系统功能单一,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冗余环形光纤工业以太网的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体系。各子系统通过光缆接入网络进行数据传送,实现对全矿各生产环节自动化,矿井综合信息管理和调度监控网络化。测试表明其提高了矿井自动化系统的反应速度、集成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和兼容性。  相似文献   

13.
赵文丽 《煤炭工程》2012,(11):134-135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至少包含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等五个要素,结合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构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的实际,重点浅析“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流程的梳理和再造”、“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制度执行的监督和考核”等五个关键环节及其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吉林省煤监局所辖矿井各种灾害监测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监管、监察的及时性、可靠性,研究了一套煤矿重大灾害联网预警分析技术。建立了基于重大灾害特征规律的动态预警模型,将各矿井瓦斯、二氧化碳、火、顶板4大灾害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和综合分析。介绍了系统建设的技术原理、架构、联网方式、数据集成方式以及模块设计。开发了联网分析预警平台,借助阿里云服务进行发布,实现吉林省主要矿井安全信息的综合管理和集成共享、安全隐患的在线监测和动态识别以及重大灾害信息的分类、分矿井集中展示。研究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工具及手段。  相似文献   

15.
王世佳 《中州煤炭》2018,(3):29-33,39
针对煤矿企业事故频发、现有的应急管理在灾后无法有效保障人员财产安全以及关键业务的连续性问题,分析了我国煤炭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业务连续性管理与传统应急管理相融合的管理体系。理清了BCM管理体系的发展过程、应用范围等相关理念;考虑到煤矿各种安全风险,提出矿山应急救援采用BCM管理体系进行灾后恢复救援的可行性和优势;结合煤矿现行应急预案,从人员组织、预案制度、资源保障与调度、监测控制、指挥协调、恢复总结等方面,为煤矿企业从传统应急管理体系向BCM应急管理体系转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并分析了业务持续管理在煤矿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王若成 《煤炭技术》2013,32(1):124-125
数据挖掘系统具有独特的时间特性与体系结构、强大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历史数据保存功能、丰富的应用程序接口和数据管理模块。同时在现代环境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独立子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采集,挖掘煤矿生产中隐藏的信息,对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监测水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实时监控和监测,以及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状态进行预测与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煤矿生产系统的需要情况,探讨了基于数据挖掘的煤矿计算机安全监测体系建立。  相似文献   

17.
吴开兴  段马丽 《煤矿机械》2012,33(5):230-232
针对目前矿难事故频发的现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财产安全,设计了一款可较高程度对矿井内各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汇总、整合,并对采集的影像信息进行广角图像校正的综合监测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日常监测、抢险救灾等情况,为矿井作业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抢险救灾人员提供重要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志龙  刘捡平 《煤炭技术》2012,31(11):171-173
地方煤矿信息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间涉及十分巨大的数据信息量,开展实时、高效、科学的煤矿信息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地方煤矿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提出GIS综合信息管理专家系统的概念,论述这一系统的重要意义、功能、结构及对象设计,并对地方煤矿GIS综合信息管理专家系统的具体设计与实现进行分析,从而为地方煤矿实际信息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彪  马金飞  陈鹏辉 《煤矿机械》2012,33(10):166-167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面向综采工作面的矿井瓦斯监控系统。采用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射频集成芯片技术和802.15.4协议,结合无线网络传输技术,以及数据库管理、数值分析等技术,实现采掘面瓦斯浓度的实时监控与分析,能有效地消除瓦斯监控区域盲点,并在一个国有大型矿井进行试验应用。该系统为煤矿安全监控和安全管理及瓦斯监控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对防止煤矿重大自然灾害事故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翼 《中州煤炭》2020,(1):51-55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通过分析煤矿安全管理现状,结合安全量化管理方法,提出以安全量化管理系统来解决煤矿当前安全管理所面临的问题。确立了系统设计目标和设计思路,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和功能结构,对综合治理主要模块、PDCA循环管理应用、智能分析、安全评估等重要环节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指出了软件开发的主要技术路线。该系统以人为本,充分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通过贯通监测监控、隐患闭环管理、“三违”管理等安全生产管理“点”,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面”,并可通过安全管理评估指导现场工作,是煤矿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信息化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