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用新显色剂二溴羧偶氮胂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的铈组稀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教麦  吴岚 《化学世界》1990,31(2):71-73
<正> 我们最近合成的二溴羧偶氮胂结构式为: 该试剂与铈组稀土(镧、铈、镨、钕、钐)有灵敏的显色反应,较一般常用的变色酸双偶氮类显色剂为高(见表1)。且发色酸度范围宽、选择性好、显色速度快等优点。本文将该试剂用于钢铁铈组稀土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所拟的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等特点,可  相似文献   

2.
电缆钢丝绞线现用镀黄铜钢丝经过热搪锡,然后进行镀层的连续性试验,合格后方能投入生产。过去用硫化钠溶液浸渍和电解方法试验,结果都不满意。现用显色试验法。将镀黄铜-镀锡的钢丝浸渍于不同的试剂溶液中,反复试验,以铁氰化钾(赤血盐)为显色最佳的试剂。试验表明,如用单一铁氰化钾试剂水溶液时,显色还不理想。可将所试钢丝用无水硫酸钠使未镀处的铁表面成二价铁,然后与铁氰化钾成为滕氏兰络合物,显色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3.
三氮烯类试剂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琳  胡志勇 《山西化工》2008,28(2):37-40
介绍了近几年来三氮烯类试剂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包括两个方面:三氮烯类试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三氮烯类试剂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4.
设计、合成了一组新的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羧胂类试剂。研究了共与铋、稀土、钍的显色反应性能,并对其进行了提纯鉴定。确定了其组成及结构。实验证明新试剂可成为铋和铈组稀土的优良显色剂。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盐酸羟胺作还原剂,ECR、CTMAB及乙醇的混合液作增敏显色液,在600nm处,用1厘米的比色槽,以试剂空白作参比,在72型分光光度计上测量该蓝色溶液的吸光度,用它测定铬,在0-10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试剂稳定,显色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手续简便,可直接测定总铬及三价铬,是电镀污水中微量铬的较理想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纳氏试剂比色法是测定水中氨氮的国家标准法,该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的优点。通过比较发现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水中的氨氮,显色时间、显色温度、显色pH值等对分析结果影响很大,根据实验对上述因素等对纳氏试剂比色法测氨氮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其结果发现:最佳的显色时间在10到25分钟。最佳的显色温度为20℃到25℃,最佳的水样pH值为6—8,最佳显色pH是11.8—12.4。  相似文献   

7.
光度显色试剂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度分析方法灵敏度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是与新显色试剂的采用和一些新显色体系的开辟分不开的。近20多年来,有机显色试剂和光度分析方法的发展非常迅速。这方面所发表的文献数量历年来一直在整个化学分析文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5~40%)。显色剂的品种也增长得很快,有人曾统计过1957年至1967年的情况,发现显色剂已由原来的1400多个增至4900多个。进入七十年代以后,新试剂的增长虽有所减缓,但涌现出来的新品种的总数仍是可观的。有一些新型的试剂,如冠醚化合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几年来三氮烯类试剂的合成情况及部分试剂与Ca(Ⅱ)的显色反应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钙与对乙酰基偶氮羧-p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献[1]曾提出用对乙酰基偶氮羧测定微量钙,并可用以测定试剂中的微量杂质钙和合金中的微量钙,方法的灵敏度高,但其显色温度及显色体积均受到限制。本文介绍用武汉大学首次合成的显色剂3-(4-羧基苯偶氮)-6-(4-乙酰基苯偶氨)-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简称对乙酰基偶氮羧-p,测定微量钙,如酸性硅酸岩及纯硅中的微量钙的测定。可直接在水相显色,简单快速,钙与显色剂在25℃瞬时可形成络合物。络合物稳定,实验条件易于控制。灵敏度高,摩尔吸光系数为ε_(720)=1.56×10~5。目前是较理想的测定微量钙的试剂。  相似文献   

10.
报道新显色剂氯羧偶氮安替比林(AACK)的合成和纯化。AACK与稀土、钍、铋显色的选择性欠佳,与钙显色的选择性较好,故可作为测定钙的优良试剂。  相似文献   

11.
冯喆  周速 《广州化工》2011,39(12):111-112
对纳氏试剂检测水中氨氮的方法进行了说明,探讨纳氏试剂法测定水中氨氮试验条件与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比较,研究纳氏试剂法测定氨氮时的反应显色时间、pH值、温度及样品放置时间对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样pH值为7~8,显色时间10~30 min,反应温度为25℃时水样尽快测试可以得到准确结果。  相似文献   

12.
导电聚合物电致显色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家立  黄美荣  李新贵 《化工进展》2005,24(12):1373-1378
综述了导电聚合物材料的电致显色的机理、掺杂方式、掺杂特点和电致显色膜的制备方法。着重从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角度阐述了电致显色材料的研究方法。通过改变电化学的过程,可获得一系列光谱特性,进而可得出导电聚合物掺杂和去掺杂过程对电致显色所产生的影响,为导电聚合物材料的改进和应用提供指导作用。最后,从三种代表性的导电聚合物出发,概述了目前电致显色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偶氮类化合物是钛的重要光度试剂,如 PAN,PAR,RN 等试剂均早已用于钛的光度测定。但关于铍试剂Ⅲ和钛的显色反应至今未见报道。实验发现,在 pH4.4以下铁(Ⅲ)被抗坏血酸还原成铁(Ⅱ)后不再和铍试剂Ⅲ显色,并当有苯羟乙酸(苦杏仁酸)存在时能使钛(Ⅳ)和铍试剂Ⅲ的显色反应更灵敏。本文在 pH4.1左右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介质中显色,测得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λ_(max)为580nm,试剂的λ_(max)为485nm,故△λ为95nm。络合物20分钟内能显色完  相似文献   

14.
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硝基苯电解还原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长彬  王志合  张新胜 《应用化工》2006,35(12):975-977
重点介绍了以Berthelot试剂为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来测定硝基苯电解还原液中氨基苯酚的含量。并考察了显色时间、吸光波长对吸光度的影响,并讨论了硝基苯、苯胺及待测液的pH值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Berthelot试剂为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精度高且快速,显色时间10 m in以上就可以使溶液显色充分且吸光度在633 nm具有最大值,硝基苯、苯胺及待测液的pH值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羧胂的合成,纯化及其反应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潘教麦  张云川 《化学试剂》1994,16(4):205-207
设计,合成了一组新的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羧胂类试剂。研究了其与铋,稀土,钍的显色反应性能,并对其进行了提纯鉴定。确定了其组成及结构。实验证明新试剂可成为铋的铈组稀土的优良显色剂。  相似文献   

16.
<正> 在用薄层层析法进行有机物的分离、鉴定中,作为非破坏结构性的检出方法——碘蒸汽显色法,是一种较通用的方法。该法快速、简单,不需要专用设备,且适用范围广,已为人们普遍采用。但是,它对一些高级饱和脂肪酸却存在着显色时间过长,甚至不显色,灵敏度低等缺点。故现在人们仍主要使用下列方法:重铬酸钾——浓硫酸显色;特种试剂显色;或将其转化为有色衍生物后展开检出。这些方法虽然在不同条件下均有各自的优点,但毕竟有的腐蚀性强,不够安全;有的尚需特种试剂,不易获得;也有的操作过程冗长。所以用于一些高级饱和脂肪酸的薄层层析控制分析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17.
闫好民  韩萍  张云枫  黄虹霞 《浙江化工》2012,43(8):36-38,13
纳氏试剂测定氨氮时。纳氏试剂的配制方法,酒石酸钾钠的纯度,实验用水,样品的显色时间和温度,显色体系pH值和废水样品pH值均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本文对以上各因素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选用第一种纳氏试剂配制方法;显色时间以10-~25min;显色温度20~C~30oc;废水样品的pH值大于2,显色体系的pH值在13.0-,13.6之间;用进口的酒石酸钾钠对样品测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显色剂氯羧偶氮安替比林的合成及其光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明 《化学试剂》1995,17(1):17-18,58
报道新显色剂氯羧偶氮安替比林(AACK)的合成和纯化。AACK与稀土,钍,铋显色的选择性欠佳,与钙显色的选择性较好,故可作为测定钙的优良试剂。  相似文献   

19.
程俐  罗庆尧 《化学试剂》1993,15(5):262-267
系统研究了4种(膦类、胂类、羧类、羟类)共11个含氟取代基的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类试剂与36个金属离子显色反应的性能。考察了反应酸度、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的位置和反应灵敏度等。探讨了金属离子的种类、性质及试剂分子结构与显色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近6年(1995-2000年)来,二安替比林作为新型高灵敏度显色试剂体系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内容包括试剂结构、显色体系特点、反应机理、重要应用等,共引用文献65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