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渤中凹陷太古界潜山储层因受岩性和构造等多重因素影响,油气分布不均,储层非均质性强,流体性质复杂,录井过程中面临着流体性质难判断、储层含水不确定等难题。通过分析渤中M构造太古界潜山录井特征,建立了渤中M构造太古界潜山裂缝型储层流体性质随钻识别方法,采用气测组分纵向趋势法及图板法、裂缝含油气丰度交会图板法及图谱法,结合荧光显示情况,综合判断油层和水层,切实提高了太古界潜山流体性质识别的准确率。该方法在渤中M构造潜山储层流体性质评价中应用效果明显,能够为勘探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油气藏的流体类型是计算油气储量、选择开发方式、制定技术政策的关键,因此查清流体类型对油气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埕北古7潜山太古界为研究目标,依据埕北古7井流体组分分析结果和流体相态实验为基础,利用方框图法、C2+含量判别法、油气藏流体三元组成三角图法等经验统计方法和流体相态分析方法对埕北古7潜山的油气藏流体类型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原始地层条件下,埕北古7潜山太古界油气藏流体呈油气两相状态,油气藏顶部为凝析气顶,底部为油环。结合地质研究成果可知,油环面积远大于凝析气顶面积,因此确定埕北古7潜山太古界油气藏类型为以油为主的凝析气顶油藏。  相似文献   

3.
渤中26-6构造太古界潜山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不均,流体性质复杂。为解决钻井过程中太古界潜山流体性质判断困难、储层是否含水等难题,研究建立了潜山储层含水识别方法。通过分析渤海油田已钻潜山井油层和水层录井特征,以气测、三维定量荧光、地化和红外光谱等录井数据和图谱为基础,结合荧光滴照和裂缝发育情况,形成了油层和水层的区分图版和标准图谱,建立了渤中26-6构造太古界潜山储层含水识别方法。太古界潜山储层含水识别方法在渤中26-6构造8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储层含水识别准确率100%,油水界面深度的判断与测试结果一致,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能够为勘探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渤中19-6构造的孔店组砂砾岩系及太古界变质岩系,由于储层岩性复杂、储层物性差异大,储层流体识别及油气藏类型判别困难,早期产能预测难度大。本文充分挖掘录井、测井参数在复杂储层流体评价及产能预测方面的优势:①应用皮克斯勒图版、异常倍数、Bar图分析法、Flair流体指数法、含烃丰度指数法及岩石力学参数泊松比及体积压缩系数交会图版、测压流体回归分析等技术结合进行地层流体性质识别;②利用井流物组分相态分析法、四组合参数法等方法进行油气藏流体类型判别;③针对低孔渗砂砾岩储层,依据静态的测井、录井、岩心分析等资料构建地层模型,根据动态的电缆地层测试及核磁共振资料获取油藏参数,据此建立了渤中19-6构造复杂储层数值模拟产能预测方法。实践表明,该组合方法能有效识别复杂储层内流体相变化特征,识别储层流体性质;能有效判别油气藏流体类型;在低孔渗砂砾岩储层,能较准确地进行产能预测,最终测试结论证实本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渤海油田对于太古界潜山的勘探开发力度逐步增大,先后发现并开发了JZ 25-1南太古界潜山油气藏、BZ 19-6特大型潜山凝析气藏,有力证实渤海油田太古界潜山具备极高的勘探潜力。太古界潜山岩性以变质花岗岩为主,油气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裂缝发育程度对油气藏规模评价影响巨大,所以实现太古界变质岩裂缝的快速识别对勘探作业快速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发现,太古界潜山裂缝研究大多聚焦于变质岩储层的储集空间表征、裂缝表征、控制因素、储层分带和测井评价等方面,缺乏录井技术定量识别裂缝的研究。采用钻井参数曲线交会法、井漏法、岩心观察法、壁心观察法、岩屑微观特征法、薄片鉴定描述法将太古界变质岩裂缝分级描述为米级裂缝、毫米-厘米级裂缝、微米级裂缝、致密段4个级别。其在渤海油田近30口井的成功应用,为潜山油气勘探重大突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太古界变质岩潜山油气勘探的随钻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东营凹陷西部潜山油气藏特征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东营凹陷西部发育太古界、古生界及中生界潜山。受郯庐断裂活动的影响,潜山在平面上呈带状分布,自东南向北西形成了NW-向潜山构造带;自西南向北东形成了NE向潜山构造带。新生界的沙河街组、孔店组及中生界和古生界的石炭二叠系的烃源岩为潜山油气藏的主要油源。储集层由太古界变质岩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组成,平均孔隙度多在1.4%~5.0%之间。石炭-二叠系、第三系及中生界下侏罗统构成潜山油气藏的3套盖层。根据圈闭类型的差异,潜山油气藏分为潜山顶部及内幕两种类型。烃类潜山油气藏多分布于近源的断裂带附近,而非烃气往往沿深大断裂、火山通道向上运移,在适当的潜山圈闭中形成非烃潜山气藏。  相似文献   

7.
渤南低凸起潜山岩性识别及储集性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南低凸起潜山岩性复杂多样,以太古界花岗岩、古生界碳酸盐岩以及中生界火成岩为主,其潜山基岩的岩性与储集性能直接影响油气田的分布及其富集程度。应用复杂地震相、多种属性综合判断技术等手段来识别潜山基岩的岩性,并以调谐振幅法和地震属性聚类等方法有效预测其储集性能。通过加强对渤南低凸起潜山基岩及其储集性能的研究,有益于进一步推动潜山油气藏的勘探进程。  相似文献   

8.
《录井工程》2021,32(2)
近年来,随着渤海海域地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勘探思路转变,渤海深层太古界变质岩潜山裂缝型储集层获得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通过对渤中19-6构造深层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已钻井录井、测井、壁心、岩心、测试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厘清太古界潜山有效储集层录井响应特征,结合太古界潜山储集层特征,建立了研究区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基于录井资料的裂缝发育情况和含油气丰度定量评价方法;同时,建立有效储集层分类标准,进行了有效储集层与测试产能的相关性研究。应用实践表明,深层太古界潜山裂缝型储集层随钻评价方法应用效果良好,有效储集层厚度与测试产能相关性研究结果实用性较强,为随钻作业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储集层流体解释评价一直是油气勘探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以黄河口凹陷的二级构造带中东部走滑带、中部走滑带、西南斜坡带共计76口井的录井资料为基础,以统计学的判别分析为切入点,分别利用Fisher线性判别方法和核Fisher非线性判别方法对研究区的储集层流体进行识别,其应用效果证实核Fisher判别分析法在黄河口凹陷流体识别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经反复分析验证可知,基于核Fisher判别分析方法的符合率均达85%以上,证明基于核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利用常规气测录井资料识别储集层含油性是可行的,对于油水层快速识别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其他区块的储集层流体识别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岩潜山是渤海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渤海海域过去几十年的油气勘探中 ,潜山领域始终处于次要地位 ,但渤海周边陆区潜山领域的勘探成果相对比较突出 ,已发现了一些大、中型潜山气田。在总结渤海湾盆地陆、海探区潜山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 ,分析了海域潜山油气藏的类型、主要特点及潜山天然气成藏条件。以渤中凹陷为中心的中南部海域具备潜山天然气勘探的优势和潜力 ;渤中 2 0 2 2等潜山构造带是可能发现大、中型潜山气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渤海油田中浅层勘探程度越来越高,位于凹陷区深埋潜山逐渐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由于其埋深大、储层非均质性强、上覆地层吸收衰减和屏蔽影响严重等因素,深埋潜山的勘探面临巨大挑战。针对以风化淋滤成因为主导的太古界变质岩潜山风化裂缝带储层,创新提出了基于相位一致性分析的微断裂刻画技术、基于古地貌约束的叠前弹性参数融合技术;针对以构造成因为主导的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内幕裂缝带储层,应用了基于曲波变换的内幕大尺度断裂增强处理技术、基于绕射波分离的小尺度裂缝带预测技术,显著提升了潜山储层预测精度。该套技术体系有效指导了渤中19-6千亿方大气田的勘探评价,为渤海类似地质条件的深埋潜山勘探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锦州南潜山油田和渤中19-6潜山大气田的发现揭示出渤海海域深层潜山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该区复杂多样的潜山结构导致潜山分类方案繁多,制约了对渤海海域潜山类型及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为此,基于该区已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渤海海域潜山地层结构和断裂分布特征,明确潜山构造特征和潜山演化动力力学机制,讨论潜山分类方案,进而评价潜山带的油气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中生代以来的历次构造运动奠定了渤海海域潜山构造的发育基础,侏罗纪—白垩纪的燕山运动主导了潜山内幕构造样式和外部形态的形成,新生代以来的晚期断陷走滑活动对潜山具有加强及定型作用;(2)渤海海域前古近系构造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太古界—元古界构造层、古生界构造层和中生界构造层;(3)潜山构造样式可划分为挤压褶皱、伸展断裂、走滑、反转、底辟等5种类型;(4)渤海海域潜山具有多成因、多结构、多岩性、多形态的复杂特征,依据潜山的"成因—结构"分类原则将其划分为2大类7小类,其中侵蚀残丘型潜山和拉张断垒型潜山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结论认为,渤中低凸起PL7-1中生界潜山与辽西凸起SZ36-1潜山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辽西凸起南端、渤海海域西部的沙垒田凸起西侧—歧口凹陷和渤中凹陷西南缓坡带是有利的潜山油气成藏区。  相似文献   

13.
渤中19-6潜山构造带岩性十分复杂,导致孔隙度参数难以直接利用测井曲线准确计算。综合运用测井和实验岩心资料,从蚀变作用、测井响应特征、孔隙度、矿物含量及裂缝分布方面分析了太古界潜山储层的岩性;建立重矿物识别模型,利用双指示曲线对重矿物进行识别;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渤中19-6太古界潜山复杂岩性储层矿物组分反演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变质岩、火成岩及其他岩石岩性复杂,使岩石骨架用测井曲线难以准确计算;重矿物在潜山地层中的质量分数约为8%,常见黄铁矿、菱铁矿和铁白云石,双指示曲线应用在反演模型中,提高了反演精度,该反演模型计算的有效孔隙度与岩心吻合较好。利用改进的多矿物组分反演的方法较好地降低了渤中19-6潜山地层由于矿物成分复杂对物性造成的影响,其反演的矿物组分、孔隙度与实验分析基本一致,为该地区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渤海油田中浅层勘探程度越来越高,位于凹陷区深埋潜山逐渐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由于其埋深大、储层非均质性强、上覆地层吸收衰减和屏蔽影响严重等因素,深埋潜山的勘探面临巨大挑战。针对以风化淋滤成因为主导的太古界变质岩潜山风化裂缝带储层,创新提出了基于相位一致性分析的微断裂刻画技术、基于古地貌约束的叠前弹性参数融合技术;针对以构造成因为主导的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内幕裂缝带储层,应用了基于曲波变换的内幕大尺度断裂增强处理技术、基于绕射波分离的小尺度裂缝带预测技术,显著提升了潜山储层预测精度。该套技术体系有效指导了渤中19-6千亿方大气田的勘探评价,为渤海类似地质条件的深埋潜山勘探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渤海油田渤中X构造明下段广泛发育油气层,其中干气层的烃组分缺失,岩屑无荧光,现场识别难度较小,而湿气层的烃组分齐全,岩屑具荧光,难以与油层区分。在录井解释准确率低、测井无法实时解释、时效性差的前提下,提出通过分析渤中X构造储集层的构造特征,使用气体组分图板法识别该区域油气层的方法,即在区域内钻井开钻前,采集邻井气测录井数据,确定适用于以该井为中心的小区域的油气识别参数,根据气测数据进行参数计算,最终建立油气层识别图板。应用该方法对渤中X构造8口井进行油气层识别,将钻后测井解释及生产数据与模板解释结果进行验证可知,气体组分图板法油气层解释准确率达到93.75%,油气界面识别准确率为61.67%。  相似文献   

16.
对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法哈牛构造太古界古山构造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区古潜山可分为高、中、低3个台阶.同时,对其储层特征、油气藏类型及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区的油气成藏模式.该区紧临荣胜堡生油洼陷,具备较好的油源条件;太古界花岗岩储层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在构造运动控制下形成的高、中、低潜山是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在油气成藏模式的指导下,对该区中、低潜山进行滚动勘探部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该区古潜山的勘探取得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凹陷构造条件复杂,孔隙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目标区内南屯组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难度较大,传统测井、录井图板解释结果均不理想。对储集层流体性质的准确判别,已成为南贝尔凹陷勘探、开发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为了探讨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的有效方法,将加权灰色关联分析应用到流体性质解释工作中。在试油证实的南贝尔凹陷南屯组储集层中,分别选出不同流体性质所对应的7项气测参数,统计高频气测参数值的平均值构建标准序列,使用待识别的储集层对应的气测参数构建比较序列,作加权灰色关联分析,得到待识别储集层与标准流体类型的关联度,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实现待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的正确归属。其中,各气测参数权重的求取是建立在对应分析和熵函数两者严格的数学基础之上,克服了其他方法存在的不足。对南贝尔凹陷的28个待识别储集层含油气类型的实例判别分析表明,基于气测录井的加权灰色关联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模式的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正判率约为82.14%,为该地区流体识别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储层中普遍发育致密带,井上钻遇特征类似于沉积岩的隔夹层.它对潜山储集层、流体系统等的认识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影响了开发井网的部署,但目前针对潜山"隔夹层"方面的研究非常少.综合岩心、测井、生产动态以及野外露头,并引入地貌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太古界潜山"隔夹层"的类型、成因机理及发育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古界潜山隔夹层可分为构造隔夹层、岩性隔夹层、物性隔夹层3种类型.构造隔夹层的发育模式受控于构造裂缝分布的空间不均一性和后期的风化淋滤程度,发育模式分为似层状和石蛋状,对流体分布影响小,但对井网部署影响大.岩性隔夹层主要受控于变质岩原岩类型及其中暗色矿物含量,发育模式分为块状和层状,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上对流体起到隔挡作用,形成层状或块状油气藏.物性隔夹层主要受控于储集空间的充填程度,多数发育在潜山顶部,形成潜山油气藏风化壳顶部的"硬壳".该认识有效指导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气田的储量品质评价和开发井网部署.  相似文献   

19.
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塔河油田勘探开发的主力油气藏,其储集层的非均质性、缝洞单元横向变化以及多期油气充注、复杂油气水赋存关系,一直困扰着储集层流体识别与测试选层、酸压方案的准确与高效决策。通过气测烃类组分变化与测试结果拟合研究,创新建立塔河油田复杂碳酸盐岩储集层湿度系数与干燥系数流体识别模式及C_1/C_2与(C_3+C_4+C_5)/C_1油质判别模式,首次实现储集层流体与油质的随钻快速同步识别,为勘探开发现场及时卡层取心、完井决策、测试选层以及酸压段与酸压方案论证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实现了弱含气油层的随钻发现与油质轻重类型判别以及纵向含水层段的锁定,为酸压工艺配套优化提供了新的依据。该技术在塔河油田22口新井现场应用成效显著,随钻流体识别与测试结果验证符合率达86.36%,随钻油质识别与实验分析验证符合率为82.35%,展示了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渤海油田对中生界潜山的勘探力度逐渐增大,渤中22-2构造多口井在中生界钻遇良好油气显示,测试获得商业产能,证实渤海油田中生界潜山具备极高的勘探价值。研究区中生界岩性以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区域岩性复杂,现场识别难度大。笔者通过分析研究中生界潜山不同岩性的岩屑薄片特征、矿物元素特征,建立了中生界岩性的录井识别方法。该方法在渤中22-2区块多口井进行了应用,为中生界潜山随钻作业决策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