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梦泽  张勇 《炼钢》2020,36(4):65-69
通过连铸机拉钢过程中坯壳发生粘结、纵裂及异物卷入漏钢时坯壳特征、坯壳与钢板间温度及摩擦力特征变化,对热电偶信息源、热通量信息源及结晶器与坯壳间摩擦力、摩擦功信息源的特征变化建立基于热-力信息融合的智能漏钢预报系统。该漏钢预报系统漏钢预报的准确率由原系统的71.43%提高到90.28%。  相似文献   

2.
许庆太  张楠  王宏明  宁东 《鞍钢技术》2004,(2):17-19,22
粘结漏钢具有残留坯壳外表面振痕紊乱、坯壳厚度从上向下逐渐变薄和坯壳厚度不均匀系数大的特点.粘结漏钢往往与所使用的结晶器保护渣性能有关.阐述了粘结漏钢与保护渣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防止漏钢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厂连铸漏钢时结晶器内残留坯壳的剖析和工艺分析,查明漏钢的原因是结晶器内卷渣造成局部坯壳过薄,该处坯壳在拉出结晶器后被撕裂所致.采用预熔性保护渣并改善工艺操作后避免了漏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粘结漏钢产生的原因及粘结时坯壳的特征 ,结晶器漏钢预报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 ,得出发生粘结漏钢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 ,并得出发生漏钢预报后铸坯拉出结晶器不漏钢应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秦旭  陈智勇  周豪鸣  宋秉钧  马永东 《钢铁》2004,39(Z1):614-616
通过粘结漏钢产生的原因及粘结时坯壳的特征,对结晶器漏钢预报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得出发生粘结漏钢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并得出发生漏钢预报后铸坯拉出结晶器不漏钢应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连铸热顶结晶器对改善结晶器传热状况影响显著。在结晶器热面弯月面处热镀低导热性材料,增加热阻、降低热流密度、提高初生坯壳均匀性,从而改善铸坯表面质量。数值预测每增加1 mm镀层厚度,热面温度提高10~15 K;现场在线热电偶监测数据证实,热顶结晶器能够降低铜板温度5~15 K;热顶结晶器能够降低结晶器进出口水温差(即平均热流密度),促进初生坯壳均匀生长。将热顶结晶器应用到高碳钢连铸生产,显著降低了连铸纵裂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炼钢》2015,(5)
针对某厂高碳钢小方坯粘接漏钢发生率高的问题,通过观察高碳钢漏钢坯壳组织形貌,分析其在结晶器中运动规律,研究了粘结漏钢的形成机理。结合现场连铸生产过程参数和保护渣使用情况的调查,弄清了造成该钢种粘结漏钢的主要原因。凝固坯壳在二次弯月面附近发生粘结,在结晶器上下振动过程中粘结处坯壳发生拉断、重接和再拉断,漏钢破裂处随之逐渐下行,直至结晶器出口处发生漏钢。调查分析发现,保护渣润滑性能不良、结晶器液面波动大、过热度和拉速不合适是该钢厂高碳钢小方坯粘结漏钢的形成原因。采用可行的控制措施后,高碳钢小方坯粘结漏钢发生率从8.4%降低到1.5%。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结晶器中钢液凝固坯壳厚度,研究了结晶器中钢液凝固系数变化情况,结合对漏钢时坯壳的解剖分析,评价了现有的铸机结晶器的综合冷却能力,为铸机高拉速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板坯连铸机结晶器液压伺服振动系统液压伺服油缸压力及活塞行程的检测,并应用结晶器伺服液压振动系统的运动方程,确定结晶器与连铸坯坯壳之间的摩擦力,找出该摩擦力在漏钢前的变化特征,用来预报粘结、裂纹及异物卷入漏钢,有效减少漏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方坯铸坯质量与结晶器内钢液凝固的均匀性有密切关系,而冷却水传热作为结晶器内换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在水缝内的流场性质对铸坯凝固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工程实践中的两个案例进行数值模拟,来分析水缝内流场均匀性对铸坯坯壳厚度的影响,发现水缝不均匀容易使铸坯产生质量问题,甚至可能发生漏钢。在实际生产中要尽量保持水缝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