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冬青  邹铁军 《山西建筑》2008,34(8):133-134
根据桩基动测的工程实践经验,对桩基动测技术的基本现状及桩基动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桩基动力测试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前言 桩基动测技术在近十几年来发展很快,但也是争议较多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技术。桩基动测方法的广泛应用,又推动了技术本身迅猛地发展。动测技术的兴起,确实解决了一些过去没能较好解决的桩基检测技术问题,但是,在工程实践中,许多用户发现,除了测试方法简便、经济、快速、易于实施的优点可以肯定外,其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却复杂多变,有时十分离奇。面对动测技术的成功与失败例子,社会上存在两个极端的  相似文献   

3.
低应变反射渡法是当前在工程桩基检测中应用的动测方法之一.应用低应变动测技术,采用波形、相位分析,研究混凝土桩在11种激振条件下桩顶速度波的波形曲线特点,总结了各种激振方式的适用范围,对低应变桩基动测激振条件的选择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仲景 《工程质量》2009,27(9):28-30
结合工程实践阐述了钻芯法在检测嵌岩冲孔灌注桩时需注意的事项。工程实践表明,钻芯法与低应变和高应变动测技术在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桩基和问题桩检测中互为补充,能更准确地揭露桩基所存在的缺陷,避免采用动测技术时,由于桩基工程隐蔽性这一特点带来的误判,减少工程隐患。  相似文献   

5.
桩基检测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大展 《施工技术》2000,29(10):28-29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桩基工程越来越多 ,因而桩基工程检测技术也就成为一个热门而得到广泛重视。特别是近 1 0年来 ,检测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检测技术更加趋于成熟和先进 ,有关桩基工程检测的标准、规范相继发布、施行 ,使桩基检测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目前我国从事桩基工程检测的单位有70 0家以上 ,从事桩基检测仪器制造的单位有 1 0余家 ,动测仪器的软件、硬件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 桩基工程检测的若干问题1 .1 对成孔检测的重要性认识就完整的意义来说 ,桩基工程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基基础工程的突出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我国近10多年来在桩基工程、深基坑支护、地基处理、桩基动测等技术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7.
桩基础动力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彦百  梁海勇 《山西建筑》2005,31(18):102-103
简要回顾了各种桩基动力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综述了目前桩基动力检测技术的主要方法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并对桩基动测技术的发展动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兵 《山西建筑》2010,36(10):106-107,126
结合桩基在土木工程地基中的广泛应用,介绍了小波分析在桩基动测信号中的应用,分析了小波分析的原理,并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以促进桩基检测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动测法处理桩基事故典型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群  吴庭翔  李增选  张莹 《施工技术》2000,29(10):30-31
介绍了高、低应变动测法结合处理桩基工程事故的一个典型实例,可供处理类似桩基工程事故借鉴,为动测方法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一种新型桩基——无桩靴夯扩桩,包括其成桩工艺及适用条件等,并给出工程实例和有关桩基静载、动测试验报告。无桩靴夯扩桩承载力高,施工简便,有较高的技术经济效益。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异形灰土井桩承载特性的实测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土井桩是一种柔性桩,在陕甘地区的多层建筑基础中已体现出较明显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其实用价值已得到证实,灰土井桩作为受力桩,其桩型一直采用大孔径的圆柱形.但实践证明这种桩形在灰土井桩基础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其承载力偏低、沉降值偏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异形灰土井桩概念,介绍了柔性桩的现场静力测试方法,和二种异形桩与常规形灰土井桩承载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Soils and Foundations》2022,62(4):101163
Bored PHC nodular piles (BPNP) are an eco-friendly and advantageous option for pile foundations of medium-rise to high-rise buildings. As none of the current methods to estimate the ultimate axial load-bearing capacity is accurate enough for BPNP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study aims to achieve that objective by developing a new direct SPT method. To that end, we use static pile load test and SPT data of 81 PHC nodular piles collected in Vietnam.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is interpreted from the load–displacement curve in pile static load tests by various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most suitable method for the nodular piles. Furthermore, 8 methods to determine axial load pile capacity directly from the 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are examined. Each method’s effectiveness is evaluated by comparing its predicted values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 Finally, the genetic algorithm for function optimization is employed to develop a new direct SPT method that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ultimate axial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nodular pil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formula is justified by comparing the proportion of end bearing capacity with other published works.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developed directed SPT method outperforms all current methods and could be implemented directly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13.
桩基是隐蔽工程,通常需要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检测,跨孔超声波检测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针对目前使用的超声波仪器在基桩检测中效率低下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桩超声波检测仪器,在一个提升检测过程内可以实现三管三剖面、四管六剖面的剖面全组合测试,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通过大量模型桩试验与实际工程验证,该仪器性能稳定,测试结果准确,应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人工挖孔桩和冲孔灌注桩是两种不同施工工艺的大直径灌注桩。本文通过厦门汇禾新城采用这两种桩型的工程实例 ,对这两种桩的施工工艺 ,桩体质量 ,建筑物沉降量进行分析和对比 ,对其适用条件和技术优势进行了评价 ,可供桩基设计和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朱敏峰 《建筑施工》2021,43(3):347-348,351
对双层钢套管试桩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双层钢套管通过隔离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的桩身与土体的接触,达到直接测试有效桩长范围的桩基承载力的目的,克服了传统试桩技术获得的桩基承载力精确性不足的缺点。结合工程实际,对双层钢套管试桩的静载试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技术优势,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前广泛采用的基桩低应变检测问题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平截面假定的一维应力波理论。而实际上,锤击产生的应力波是三维应力波,不仅沿桩身纵向传播,还沿径向传播,对于基桩低应变检测问题平截面假定实际上是不成立的。此时,一维纵波传播问题转换为应力波沿三维柱体传播问题。文章从基桩三维理论出发,忽略桩土径向位移,考虑桩体中应力波沿纵向和径向传播与桩土的相互作用,建立三维条件下桩土系统瞬态振动计算模型,推导得到低应变瞬态荷载作用下基桩三维动力响应的解析解,以期为基桩低应变检测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若干砂性土地基上采用振动挤密砂石桩处理的工程实测资料表明,沉桩施工对桩端以下一定深度土体的加固效果也相当明显。考虑此影响,提出桩端加固影响深度的概念,并基于土颗粒体积在地基处理前后保持不变的前提对振动挤密砂石桩桩间距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同时考虑细颗粒含量影响,并用标准贯入击数表达的桩间距实用计算式,通过在实际工程的应用及与现有计算方法的比较,验证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对钻孔桩进行后压力灌浆加固能够有效地提高桩的承载力。近年来,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工艺的广泛应用,使得桩身承载力大幅提升,达到以有限的桩长满足较高的承载力的要求。施工难度降低,质量易于控制,成本降低,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在工程中的应用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工程实例,着重介绍了水泥粉煤灰碎百桩复合地基的主要施工技术措施以及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在工程中的可行性、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杨建强 《土工基础》2007,21(4):65-67
在瞬态激振作用下,缺陷以上桩体表现为刚体阻尼振动,一维杆弹性波动理论不再满足,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当基桩存在浅部缺陷时其低应变实测曲线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