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化学诱变选育适量高产SO2啤酒酵母菌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硫酸二乙酯对啤酒酵母出发菌株SY-8进行化学诱变,通过不同硫源鉴别培养基的反复筛选,得到适量高产SO2的菌株MS-10.发酵实验结果显示MS-10的SO2生成量在25mg/L左右,与原始出发菌株相比有很大提高,其遗传物质经RAPD分析,与出发菌株SY-8相比也有较大差异,是1株适量高产SO2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2.
尹吉泰  张军  吴军  高年发 《酿酒》2006,33(4):46-47
对出发菌株CⅠ进行紫外诱变后,通过醋酸铅显色平板,和分别以Na2S和Na2SO3为唯一硫源的两种鉴别平板,筛选出了一株低产H2S的优良突变株S9;S9的基本发酵性能与出发菌株CⅠ相差不大,但H2S的生成量比CⅠ降低了40.0%。  相似文献   

3.
以啤酒酿造Lager酵母TS-01为出发菌株,依次利用含乙硫氨酸、羟基正缬氨酸的平板进行定向育种,利用硝酸铅平板分离出高产SO2、低产H2S的菌株,然后通过EBC管、100 L中试发酵试验,以发酵液的SO2、H2S、双乙酰、乙醛、高级醇的含量和发酵度为筛选指标,得到1株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TK-10。以出发菌株TS-01为对照进行600 t大生产对比验证,表明新菌株TK-10的SO2产量明显升高,成品酒抗氧化性能得到改善,且口感良好,保持原有风味不变。  相似文献   

4.
以白色链霉菌FQ-9为出发菌株,首次利用(甘氨酸+L-赖氨酸+磺胺胍)复合抗性,进行"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筛选出一株ε-PL产量达(0.668±0.0045)g/L的突变菌株FQC-23,产量提高了15.37%,且其遗传性稳定。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培养基为(g/L):葡萄糖46.1、酵母粉13.0、(NH4)2SO45.9、Mg SO4·7H2O 0.5、K2HPO40.8、KH2PO41.36、Fe SO4·7H2O 0.03、Zn SO4·7H2O 0.04,在此条件下,FQC-23的ε-PL产量达(1.090±0.0041)g/L,比出发菌株的产量提高了87.56%。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低产高级醇基因工程安全菌株,首先将带有Cre重组酶编码基因的pGAPZA质粒转入BAT2缺失单倍体突变株A8-B和C22-B中,利用Cre/loxp系统去除G418抗性基因(KanMX),获得酿酒酵母单倍体突变株ΔBAT2a和ΔBAT2α。然后将这2株单倍体杂交成双倍体菌株ΔBAT2,该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以野生菌株AY15和2株单倍体出发菌株为对照,对基因工程安全菌株进行白酒发酵试验,实验结果显示,基因工程安全菌株ΔBAT2与出发菌株相比,CO2失重高,残糖低,乙醇含量高;与野生菌株AY15相比,异丁醇、异戊醇、总高级醇生成量分别降低50.00%、33.40%和30.57%。  相似文献   

6.
玫瑰香葡萄酒专用酵母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苯乙醇是玫瑰香葡萄酒主要的特征性风味物质。以发酵性能优良的葡萄酒酵母H为出发菌,采用紫外诱变和化学诱变,获得了1株适量高产2-苯乙醇的葡萄酒酵母H9-24。与原始出发菌株比较,2-苯乙醇产量提高了46.0%,高级醇总量降低了30.7%。对H9-24进行了10次传代培养,其2-苯乙醇和高级醇产量稳定,表明该菌株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7.
以西藏隆子县野生沙棘为原材料分离酵母菌,经分离纯化后得到4 株具有良好发酵能力的酵母菌,经形态观察和26S rDNA测序,4 株酵母均为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对照商用酿酒酵母(ATCC 9763)进行生长特性、耐受性和发酵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Nysj-7耐乙醇能力(体积分数18%)高于菌株Nysj-4、Nysj-9和菌株ATCC 9763,与菌株Nysj-1相同,且耐SO2能力明显高于其他菌株;菌株Nysj-4、Nysj-7、Nysj-9和菌株ATCC 9763的耐葡萄糖质量浓度相同,均为500 g/L,高于Nysj-1;4 株分离酵母菌耐最低pH值相同,均为2.5;菌株Nysj-7、Nysj-1和Nysj-4产乙醇能力与商用酵母菌ATCC 9763相当,强于菌株Nysj-9;菌株Nysj-7产酯能力强于其他菌株,产硫化氢能力低于其他菌株,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高于菌株ATCC 9763,与菌株Nysj-1和Nysj-9差异不显著,但低于菌株Nysj-4;挥发性物质检测结果表明,菌株Nysj-7发酵的沙棘果酒中挥发性物质524 种,与ATCC 9763相比,差异代谢物95 种,其中上调表达挥发性物质69 种,下调表达26 种,且上调表达的香气物质相对含量显著高于下调表达的香气物质相对含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菌株Nysj-7与ATCC 9763相比,其挥发性物质在表达量上存在明显差异。综上所述,Nysj-7菌株具有良好的发酵特性和耐受性,可用于果酒酿造。  相似文献   

8.
以葡糖杆菌Gra9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诱变获得突变菌种,经过产酸量及遗传稳定性的考察,获得1株遗传性状稳定、高产醋酸的菌株Gra904。以高产醋酸为目标,对菌株Gra904进行培养基优化,经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醋酸发酵条件为:葡萄糖4.0%,酵母提取粉2.0%,乙醇5.0%(vol),并添加适量微量元素(KH2PO4 0.1%,MgSO4 0.05%,ZnSO4 0.01%,VB10.01%),醋酸产量高达35.68 g/L,与出发菌株相比,醋酸产量提高9.95%。  相似文献   

9.
曲霉糖化酶高产菌株平板分离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16”黄曲霉为出发菌株,筛选出曲霉糖化酶高产菌株,该菌株淀粉液化酶活力较原菌株提高85.2%,糖化酶活力提高24.4%。筛选培养基配比为:可溶性淀粉1.3%,(NH4)2SO40.3%,KH2PO40.1%,MgSO4·7H2O0.05%,FeSO·7HO0.001%,琼脂粉1.8%。(孙悟)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通过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采用酸性番茄(ATB)培养基从自然启动苹果酸-乳酸发酵(MLF)的野生猕猴桃酒中筛选MLF优良乳酸菌,并对其SO2、酒精、pH耐受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初筛得到6株乳酸菌,分别编号为R6、R7、R11、R14、R15、R18。其中,菌株R6、R15可耐受SO2 80 mg/L,菌株R7可耐受SO2 100 mg/L;菌株R6、R7可耐受酒精度14%vol,菌株R15可耐受酒精度12%vol;菌株R6、R7可耐受pH 3.2,菌株R15可耐受pH 3.0。综合分析,菌株R6、R7和R15具有较强的SO2、酒精及pH耐受能力,为MLF优良乳酸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