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对三叶木通籽成分进行分析,并以其冷榨制得的三叶木通籽原油为原料进行精炼,对精炼前后三叶木通籽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叶木通籽粗脂肪含量为46.83%,蛋白质含量为19.18%,粗纤维含量为16.36%;三叶木通籽出油率为16.67%;三叶木通籽油精炼前后烟点分别为181、211℃,折光率均为1.467,酸价分别为3.50、0.90 mg KOH/g,过氧化值分别为0.058、0.060 g/100g,碘值分别为101、85 g/100 g,皂化值分别为265.25、271.05 mg/g,羰基价分别为4.00、3.71 meq/kg,其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符合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要求;精炼前后三叶木通籽油的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与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的脂肪酸组成含量相当。  相似文献   

2.
蒋岩  杜研学  熊华  白春清  张忠  李捷 《食品科学》2011,32(15):34-38
采用正己烷浸提法提取白木通籽油,对白木通籽的基本成分、白木通籽油的理化特性和热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木通籽粗脂肪含量为39.33%,粗蛋白含量为17.97%;提取的白木通籽油酸价1.28mg KOH /g,过氧化值0.57mmol/kg,p-茴香胺值4.15,碘值74.12g/100g,皂化值198.6mg KOH /g;白木通籽油富含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总量高达93.73%;白木通籽油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212nm,在220℃以下时热氧化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高晓龙  徐巍  李颖  周敏 《食品与机械》2023,39(8):155-159
目的:比较不同制油工艺对三叶木通籽油活性成分及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三叶木通籽为原料,采用冷榨法、热榨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浸提法4种油脂制取工艺分别制备三叶木通籽油,分析其脂肪酸组成、活性成分(类胡萝卜素、生育酚、多酚、黄酮)含量,以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4种工艺制得的三叶木通籽油脂肪酸组成相近,其中棕榈酸含量在20.62%~21.42%,硬脂酸含量在2.68%~3.08%,油酸含量在47.03%~47.37%,亚油酸含量在27.75%~28.07%,其他脂肪酸含量则均未超过0.5%;在活性成分含量方面,冷榨法制取的三叶木通籽油总生育酚、黄酮和多酚含量均最高,分别达到了349.05,103.37,51.78 mg/kg,而浸提法制取的三叶木通籽油总生育酚、黄酮和多酚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3种提取方法,仅220.24,57.73,23.45 mg/kg;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方面,冷榨法三叶木通籽油的清除效果最佳、浸提法最差。结论:三叶木通籽油富含油酸和亚油酸,且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超临界CO_2萃取三叶木通籽油的品质,运用微波技术对原料进行预处理。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微波预处理工艺条件及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处理时间90 s、原料粉碎粒度80目、原料水分含量7. 0%,超临界CO_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2. 5 h,在此条件下三叶木通籽油提取率高达95. 3%。该工艺条件下所得三叶木通籽油品质较高,总黄酮含量高达137. 3 mg/kg。  相似文献   

5.
参照较为成熟的葡萄酒酿造工艺进行三叶木通果酒的酿造,以期为生产实际提供参考。以三叶木通果实为原料,将其打浆、去籽、过滤后,选用陈酿型干红葡萄酒专用酵母进行发酵酿造三叶木通果酒。研究表明,发酵温度23~28℃,主发酵时间9 d,果胶酶用量20 mg/L,SO2用量50 mg/L,调整果浆的糖度至22%,酵母接种量0.2 g/L,皂土用量0.8 g/L,得到成品三叶木通果酒。成品酒液清亮透明,酒色淡黄,无悬浮物,酒香浓郁;酸度为10.61 g/L,多酚含量0.116 mg/m L,并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三叶木通籽为原料,对索氏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水酶法、三相分配法、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籽油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水酶法所得籽油乳化严重,得率最低仅为11.00%;三相分配法和超声辅助法所提籽油有异味,品质不佳,得率较水酶法高,分别为17.42%、29.40%;索氏提取法得率可达32.32%,但用时长;相比之下超临界CO2萃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得率高、操作简便、无有机溶剂引入等优点。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超临界CO2萃取三叶木通籽油最佳工艺:提取时间100 min,萃取釜压力28 MPa,萃取釜温度34 ℃,籽油得率37.01%。以最佳条件重复实验三次,三叶木通籽油最终得率为36.87%±0.08%。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梅州金柚柚子籽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对柚子籽中的油脂进行提取,分析其脂肪酸组成、酸价、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对柚子籽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同时对柚子籽粕中多肽、多糖、多酚和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柚子籽油得率为(55. 74±1. 25)%,柚子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8. 43%,主要是亚油酸((40. 45±0. 05)%)和油酸((23. 08±0. 03)%);柚子籽油中生育酚和角鲨烯的含量分别为(56. 04±0. 36)μg/g和(4. 22±0. 22)μg/g,酸价(KOH)((0. 86±0. 16) mg/g)、过氧化值((0. 63±0. 14) mmol/kg)均较低,且在国标限量范围内;柚子籽油共鉴定出5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醇、酸、酯、醛酮、酚和含氮类化合物,赋予了柚子籽油独特的柚子香味;柚子籽粕中多肽和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3. 50%和3. 90%,柚子籽粕中多酚和黄酮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液质联用测定分析了樟树籽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分布、甘油三酯组成,测定分析了其理化性质、融化结晶特性。结果表明:樟树籽仁油中所含脂肪酸主要是中碳链脂肪酸,其中癸酸含量为60. 25%、月桂酸含量为35. 88%、辛酸含量为0. 45%,长碳链脂肪酸含量低于5%;樟树籽仁油的甘油三酯组成为CCC(12. 55%)、CCLa(56. 38%)、CLaLa和MCC(20. 36%);樟树籽仁油酸价(KOH)为0. 32 mg/g、皂化值(KOH)为267. 30 mg/g、碘值(I)为5. 70 g/100 g、过氧化值为0. 03 g/100 g;樟树籽仁油的融化温度为21. 63℃、结晶温度为1. 54℃,在人体体温下处于完全融化状态,利于人体吸收代谢。  相似文献   

9.
无患子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开发利用无患子资源,对无患子籽油的主要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患子种仁含油量为42.7%,无患子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63%,其中油酸含量为55.68%;无患子籽油的酸值(KOH)为4.33 mg/g,碘值(I)为102.22 g/100 g,是很有开发前景的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工艺,以四平头辣椒籽为原料,采用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优化冷榨法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研究辣椒籽水分含量、转速、出粕口温度和出粕口孔径对辣椒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比了冷榨法、溶剂法及超声辅溶剂法3种方式所得辣椒籽油的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辣椒籽水分含量5.26%、转速23 r/min、出粕口温度120℃、出粕口孔径8 mm,此时辣椒籽油提取率为43.96%。3种辣椒籽油中含有26种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棕榈酸和油酸,质量分数分别为69.54%~69.85%、11.42%~11.64%和4.09%~7.15%。冷榨法所得辣椒籽油的酸值(1.36 mg KOH/g)最低,亚油酸、总辣椒碱和维生素E含量最高,分别为69.85%、0.08 mg/g和12.25 mg/100 g,油脂综合品质最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辣椒籽油提油方式。  相似文献   

11.
籽用南瓜籽的营养与籽油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籽用南瓜籽的主要营养成分和籽油的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发现籽用南瓜籽中含有60.01%的油,29.05%的粗蛋白。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籽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种籽之一,其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52.92%,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营养保健油源。  相似文献   

12.
杨文侠  李江  张刚  张玉亮 《食品科技》2007,32(11):107-109
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对葵花籽油的抗氧化性能,实验证实葡萄籽提取物对油脂氧化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油脂中葡萄籽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强于Vc、VE,预示其在粮油食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Seed parts of Bengal gram have been studied for their total, acid-soluble, inorganic, phytin and phosphatide phosphorus fraction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seed development. Except for the phytin phosphorus in the cotyledons and phytin and total phosphorus in the embryo (i.e. excluding the cotyledons), all phosphorus fractions decreased over the period of sampling. Largest decreases occurred in the seed coat which is commensurate with its metabolic necessity. The cotyledons have been found to contribute largest amounts to the content of the phosphorus fractions in the whole seed, though at early stages of maturity, the seed coat also contributes a fairly large proportion.  相似文献   

14.
传统莲蓉是以整粒莲子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而本文研究与探讨了以莲子粉为原料加工莲蓉,结果表明,利用莲子粉加工莲蓉是基本可行的,并且研究了生产配方和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种层厚度对油麦兼用集排器供种装置充种性能的影响,该文运用EDEM(engineer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软件和高速摄像技术,对不同种层调节板倾角和种层厚度的种群运动与供种性能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研究。EDEM仿真分析了种层厚度与转速对种群压力、种群与供种机构切向力和充种数量的影响;台架试验研究了种层厚度对充填角和供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倾角为60°种层调节板的种群压力较大,充填角和充种性能均较优;种群压力和切向力随纵向距离增加而增加,随横向距离增加而降低;随转速增加,种群压力趋于稳定,切向力随之增加,单个型孔充种数量降低5%。转速为10~50 r/min时,初始充填角、充填角和供种速率均随纵向距离增加和横向距离降低而增加,但充种数量变异系数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种群压力、切向力、初始充填角、充填角与供种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种群压力和切向力与初始充填角和充填角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层厚度和转速影响充填角分别源于种群压力和切向力。在纵向距离分别为15和20 mm,横向距离为46 mm条件下,油菜、小麦供种速率变异系数和破损率分别均低于1.0%和0.1%。田间试验表明该优化种层厚度条件下的集排器油菜种植密度满足农艺种植要求。该研究明确了种层厚度影响油麦兼用集排器供种装置充种性能的原因,为油麦兼用集排器供种装置种层厚度调节和结构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湘西猕猴桃籽的主要成分,同时采用水酶法提取猕猴桃籽油,并对猕猴桃籽油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湘西猕猴桃籽粗脂肪含量32.19%,粗蛋白质含量16.06%;猕猴桃籽中氨基酸种类不全,缺少2种氨基酸,属于不完全蛋白质;鲜味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含量很高,分别为6.1 mg/g和3.5 mg/g,占氨基酸总量的25.98%,为猕猴桃籽增添了良好的风味;水酶法提取猕猴桃籽油总出油率为25.89%,萃取率达80.45%;猕猴桃籽油中亚麻酸含量高达60.5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9.92%,生育酚含量为812.41 mg/kg。  相似文献   

17.
葵花籽制油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世界葵花籽产量达到2 608.6万t,比1980年增加1.72倍.我国葵花籽产量比20年前增长2.2倍.葵花籽制油工业从无到有,在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相继建成了30~300t/d规模的葵花籽制油加工厂,年加工葵花籽能力达500~800万t,葵花籽油年精炼能力达到20~30万t.葵花籽的制油工艺、设备水平接近国外20世纪80年代水平.葵花籽壳、仁、粕的综合利用处于起步状态.到2020年,我国葵花籽总产量可望增加到1 000万t,将为解决食用油产量不足的状况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粮食与油脂》2016,(8):29-32
对丝瓜籽进行剥壳和脱皮,采用低温压榨技术从丝瓜整籽、脱壳籽仁、脱皮纯仁中分别提取油脂并对三种油脂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丝瓜籽含壳率43.64%,籽仁含种皮率1.68%,纯仁率54.68%;丝瓜籽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1.15%和24.64%,经脱壳和脱皮后,籽仁和纯仁的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至40.53%和36.49%,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43.61%和42.52%;丝瓜籽、仁油的主要脂肪酸是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2.62%~76.78%,其中亚油酸含量56.48%~58.69%;丝瓜籽油的甾醇含量1.09%~1.90%,维生素E含量20~25 mg/100g,维生素E的主要成分为γ–生育酚,还含有一定量的生育三稀酚。  相似文献   

19.
茶叶籽制油及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曾益坤 《中国油脂》2006,31(1):69-71
介绍了茶叶籽及茶叶籽油的品质特点,阐明了茶叶籽制油的方法和技术关键,探讨了茶叶籽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为茶叶籽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卫红花籽和卫红花籽饼的粗灰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以及卫红花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卫红花籽和卫红花籽饼的粗灰分含量分别为4. 28%和3. 53%,水分含量分别为6. 50%和6. 68%,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 82%和20. 27%,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 84%和4. 32%。卫红花籽饼的氨基酸组成中脯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其次为天冬氨酸、甘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和丙氨酸,赖氨酸及含硫氨基酸含量较低;卫红花籽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高达77. 60%。卫红花籽油中既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饼中又含有优质蛋白质,是较理想的能量和蛋白质饲料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